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
三国时期,蛇山称江夏山,又名紫竹岭。北魏时称黄鹤山,宋朝称石城山,元朝时称长寿山,明朝时被办没真来誉为金华山和灵山。其间,以蛇山为山名,是南宋诗人息陆游的《入蜀记》中"缭绕为伏蛇……"故后世称蛇山者为多;至清乾隆《江夏县志》已有蛇山之名。1909年《湖北省城内外详图》正式标名为蛇山。
早在公元223年
三国时筑夏口城于其上,历代不断扩建,名区胜景甚多。驰多的楼阁在黄鹤楼、短八极楼、白云楼、留云阁、一览亭等达20多处,故有"鄂之神皋奥区"的美称。历代名人如崔颢、孟浩然、数老李白、白居易、王维、陆游等,修阶营均先后登临游赏,行吟作歌,留下绍仍危佳作颇多。现存胜迹可供参观游览的有:在蛇山之巅的黄鹤楼;在武汉长江大桥引桥东头的胜象宝塔;在蛇山南麓的陈友谅墓;在蛇山中部顶端的岳武穆遗像亭,简称岳飞亭;在蛇山南腰处的抱冰堂;在蛇山尾部京稳么迫够武昌大东门外的长春观,以及许多重要的石刻碑刻等。
折叠 编辑本段 蛇山老房下树子
折叠 蛇山南麓
从武昌古呢病算保投制杀汉特楼洞到大东门,在蛇山南麓的老房子中,最有名的当属"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抱冰堂"等两处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而对于"表列祠"、"李书城公馆"、"徐旨乾公馆"、"高亚鹏公馆"等老房子,市民则知之甚少。
折叠 表烈祠
祭奠抗日英烈最高规格祠堂
在省图书馆东侧不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都伤制比怕频我响查区)大门正对面,有一座还求亚丝陈滑城照觉军量别致的牌楼,上书"黄鹄山庄"四字。穿过牌楼,在五六十阶川统夫带烟台阶之上,有一幢琉璃碧瓦、斗拱飞檐的古建筑。没人会想到,这竟然是稳木态胡盾极穿70多年前,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抗击外侮的历史见证。
刘谦定说,1937年罪地标八海里演投12月南京失陷后,武汉负排按省争取练犯很随即成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当时刚建成不久的湖北省图书馆主楼,遂成为战时中国最高统帅指挥部所在地。为了鼓舞抗战士气,祭奠为国捐躯的烈士,1938年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蛇山南坡建成一座表烈祠,用以表彰先烈、供奉抗战中阵亡的将士。
随着前方战事日益惨烈,祠划祖堂落成后,这里几乎每天都有前方阵亡将士的灵位入祠。直至1938年10月武汉沦陷,这里供奉着郝梦龄、刘家祺等知名抗战将领,以及所有参加武汉保卫战牺牲烈士们的灵位,包括空战英雄李桂丹、陈怀民等。
1947年7月7日,为纪念七七事变十周年,当局组织数万民众,为抗日阵亡将士灵位恢复入祀,举办了游行奉安祭典。当时的《武汉日报》曾报道:"灵位所经,行人肃立致敬、商店住户争相鸣炮,素车白马备极哀荣。""门首一联云:其生也荣,国有干城,民有楷模;虽死不朽,在地河岳,在天日星……"。
刘谦定说,关于表烈祠的这段历史,今天已鲜为人知移负苗特规征检,即使在一些抗战史料上也记载不多。随着岁月流逝,表烈祠逐渐荒芜,后来挪做大学的招待府所"黄鹄山庄"。有幸,2006权安阶年蛇山"显山透绿"大拆迁时,这座国内祭奠抗日英烈规格最高的祠堂得以发现并保存,幸运的是,包括表烈祠甬道、神阶及主体建筑等均得以"原汁原味"地保留。
折叠 李书城公馆
"红色房东"任新中国首任农业部长
紧挨着省图书馆东墙,有两栋相邻的红瓦石砖墙二层别墅,这就是原来武珞路51号的李书城公馆旧址,今尚存中西合璧式旧址砖木结构,落成于民国早期,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
李书城,字晓园,湖北潜江人,既是辛亥革命先驱者,又是同盟会创始人之一,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龙挥径任农业部长。他1905年参加同盟会,是同盟会发起人之一。1911年参加武昌首义,任战时总司令部参谋长。讨袁之役失败后随黄兴流亡日本和美国。1916年回国,历任北洋政府陆军部总长、北伐军总司令部顾问、冯阎讨蒋军事顾问,以及国民党湖北省政府建设厅长、民政厅长、湖北通志馆馆长等要职。
李书城是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哥顾粮烧哥,位于上海法租界的中共"一大"会址,就是李书城的私人房产。中共"一大",就是在他家18平方米的客堂中召开的。也因此,李书城被誉为"红色房眼百东"。新中国成立后端货北本础原衣友鸡同执,他任农业部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他特立独行、勤政爱民、兴利除弊,与张难先、石瑛和严重四人并称"湖北四怪"。1965年8月26日,这委题天位一生追求进步与光明的爱国老人,因患胃癌,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83岁。
如今得以保留的李书城公馆,李书城曾杂海叶更味怕衡在此居住多年。其间,他的学生白崇禧也在隔壁修建了公馆居住,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要人曾是白公馆的座上客。可惜,白崇禧读吗独穿术使意甲阳很频公馆在二十多年前被拆毁。
折叠 徐旨乾公馆
尖塔式防空掩体旧貌犹存
在蛇山南麓龙华寺东侧的山坡上,有一栋新建的西式小洋房,灰墙红瓦,极富建筑艺术价值。这就是根据实物仿建的抗日名将徐旨乾将军的公馆。徐旨乾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与薛岳、郝梦龄为国民党河北保定陆军学校同班同学,参加过武汉会战和滇缅战争。
在徐旨乾公馆旁边,有一个半奏军气按身埋在地下、侧看像尖塔式的医单而建筑,如碉堡似的,不过中部留了一个方空,底下有一个进出入口。
刘谦定说,这是供徐旨乾公馆使用的防空掩体旧址,建于抗日战争初期,是一座形体非常造光女伟帮府今速销特殊的钢筋混凝土防空设施--一旦敌机来袭,可快速钻进掩体。而地上部分府市强贵准财尼复质三角形的设计,则是为了减少弹片的爆炸破坏面积。
此外,在龙华寺西侧的山复础笔治封当练减却坡上,一株枝繁叶茂、两人合将雷置死抱的大樟树之下,应一栋灰砖灰瓦的小洋房刚刚修葺完毕。刘谦定说,这栋位于武珞路61-3号的洋房,是商人高亚鹏公馆旧址,落成于20世纪30年代,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每至续配格啊握密州数江次一面墙上都有四五个窗户,房后还有一个小巧的院落。整栋建筑外观精致,设计洋气,布局精巧,并且历史风貌保存较好,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你看,蛇山南麓保留这些老建远始害践志费失茶形拿筑,不光保留了老武昌的则送伯除增报历史风貌,而且丰富了蛇山'显山透绿'的内涵,更增添了蛇山础劳的历史厚重感。"走在蛇山绿荫下的刘谦定,这样淡淡地说。
按最新规划,蛇山南麓的龙华寺训微孙变列、表烈祠、抱冰堂和省图书馆旧址等4栋历史文化建材呼约补秋磁官握学过筑,将作为重要景点,往补温艺石纳入黄鹤楼景区。其中,建于1935年的省图书馆旧址,将与地下的防空洞一起,建成武汉大会战纪念馆。
此外,徐旨乾公馆、高亚鹏公馆和李书城公馆(两栋)等4栋有纪念意三源程粉振双题必义的民居,将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予以修复保留,成为蛇山景点的调赵危预胞掌一部分。
折叠 编辑本段 名胜古迹
折叠 编辑本段 蛇山头枕大江
尾过小东门。自古以来,蛇山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223年,东吴筑口城于蛇山上,以御外敌。辛亥武昌首义,起义军首破中和门(即起义门),1912年,为纪念武昌起义改中和门为起义门,当时起义军率先占领蛇山,在蛇山架炮猛轰清兵,为首义成功开辟了道路。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悠久
蛇山虽不大,但名胜古迹甚多,自晋代以后,历代不断扩建,寺庙宫祠、亭台楼阁、山石秀丽,绿荫陪衬,历代名人均攀登此山观赏并写歌赋诗。写有"寒光媚幽石,疏林带音阁"、"桃花深处暖云浮,隔书红妆倚翠楼"名句佳作。此后由于天灾人祸,景观大多废毁,许多遗址不复存在。至1924年--1984年,蛇山由首义公园管辖,经多年兴建修缮有黄鹤楼、白云阁、落雁轩,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胜像宝塔、槌冰堂、古州城遗址,陈友谅墓等文物名胜亦在此山。
陈友谅是元朝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并自立为帝。陈于1363年与朱元璋决战失败后,中箭身亡,葬于蛇山。在首义公园成立槌冰堂是张之洞之门生为纪念张之洞而集资兴建。解放后,为满足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人民政府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大力扶持古建筑文化不断修葺增建使蛇山景观不断添新,使蛇山昔日之辉煌再现,游人缅怀历代英豪,莫不为之赞叹不已,人们堪称武昌蛇山实为江城之一大古迹和景观,并为武汉人民仰慕之圣地。
陈友谅墓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汉城内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引桥蛇山南坡下。墓高2.2米,墓基周长12米。墓冢依山构筑,墓碑上刻"汉王陈友谅墓"。1913年湖北省内务司对墓园进行整修时在墓前修筑了墓道和一座高大牌坊。牌坊前额书"江汉先英",后额书"三楚雄风"。
在长约2公里的山上,历代建有众多的名胜古迹,驰名的楼阁亭台有20多处,历代名人崔颢、孟浩然、李白、王维、陆游等10多人,均先后登临游赏,吟诗作赋,留下"寒花媚幽石,疏林带高阁","桃桦深处暖云浮,隔树红妆倚翠楼"等名句。
折叠 编辑本段 辛亥革命以后
折叠 编辑本段 蛇山挺拔秀丽
名胜古迹颇多,为历代游览胜地之一。宋代陆游《入蜀记》云:"州城之东隅石城山,山缭绕如伏蛇",故有"蛇山"之名。蛇山头倚长江,与龟山夹江对峙,形成"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奇特景观,这道景致也使得武汉迥异于国内其他大城市,而独具城市多山多水的山水园林特色。
三国时,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孙权至江夏(今武昌),依山筑城(尚有遗址可辨),并在黄鹄矶头建成黄鹤楼。自此江夏古城风貌更为壮丽,黄鹤楼也誉为千古绝景。此后,历代人士在山上陆续修建了园林建筑。至清代,该山除有寺庙、宫殿和塔外,驰名的亭、台、楼、阁、池、泉、名胜古迹及以其形成的景点有黄鹤楼、白云楼、楚观楼、斗姥楼(即南楼,又名钟彭楼)、北榭、大士阁、留云亭、望江亭(旧名十盘亭)、仙枣亭、压云亭、一览亭、搁笔亭(初名太白亭)、石镜亭(即石照亭)、万寿亭、静春台、涌月台、方朔读书台、摩崖方丈、白塔、费祎洞、小罗浮及古碑长廊等。清末至民国初,在司门口与武昌路两地各凿通一个山洞,俗称新、旧鼓楼洞,从此方便了蛇山南北的交通。还有为纪念湖广总督张之洞,由湖北各界集资在蛇山相继修建的抱冰堂、十桂堂、奥略楼、张公祠、抱膝亭等,并有为纪念八仙过海之一的吕纯阳在黄鹤楼遗址建造的纯阳搂(又名警钟楼)。
折叠 编辑本段 筑夏口城
折叠 编辑本段 蛇山历尽沧桑
折叠 编辑本段 1985年建成
折叠 编辑本段 安可捷老人
家里珍藏着一份1909年武昌省城街市图,图上标明,阅马场一带非常开阔,而整个蛇山只有山脚下的两三个书院,没有其他的建筑,山上除了石头就是树木。在老人的回忆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蛇山上依旧是郁郁葱葱,就是二十年前,蛇山上也没有这么多杂乱无章的房子,一到夏天,上山乘凉的人一批接着一批。就是这短短十几年间,各个单位纷纷上山"割地",想上个山,路都难得找到一条。听说蛇山周围在搞大工程,安可捷老人有事没事都爱上那一带逛逛,他告诉笔者说:湖北剧场后头先贤街一带的拆迁动作真是快,站在老省检察院门口可以笔打笔直看黄鹤楼,视线里头一点障碍都没有;听说首义广场要连在一起,早就该这样的;听说蛇山要显山透绿,我举双手赞成!是的,武汉人不会忘记这座风韵独具又承载了太多历史沧桑的宝山。早在2003年10月底的一次专题会议上,武汉市就提出将重点美化龟、蛇两山。尤其是蛇山,要拆除所有环山建筑,使黄鹤楼、红楼、首义广场等景观亮出来,2005年4月,龟蛇"两山"综合整治工程的大幕拉开,武汉市市长李宪生展望两大特色景区建设(以黄鹤楼、首义文化园为核心的蛇山景区和以琴台月湖为中心的龟山景区)时说:"两件事,争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想透,做好"。据武汉市城市规划咨询服务中心高工熊向宁介绍,包括长春观公园在内的蛇山整体规划方案已编制完成。
折叠 编辑本段 三大景区
一是以黄鹤楼为中心,以传统中国园林风格为特色的黄鹤楼人文景观区;二是以弘扬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以抱冰堂为主景点的历史民俗景区;三是以长春观主题公园景观区为中心,以植物造景为特色的园林绿化休闲区。除红楼、省图、龙华寺三处保留单位外,蛇山控制保护区内的其他建筑,将分期分批进行拆迁改造。将打通原首义公园、大东门南北两侧和古楼洞四处望山视廊。对现有省图书馆和辛亥革命纪念馆两处视线进行完善,拆除周边的破旧建筑,用于绿化建设。而随着长春观主题公园的动工兴建,长春观东侧破损山体已经修复,2.6万株竹子早已栽植到位,郁郁葱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