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12-13 03:12:28

马修·阿诺德 - 英国文学家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词条暂无分类
编辑分类

英国诗人、评论家。拉格比公学校长、托马斯·阿诺德之子。曾任牛津大学诗学教授(1857~1867)。主张诗要反映时代的要求,需有追求道德和智力"解放"的精神。其诗歌和评论对时弊很敏感,并能做出理性的评判。代表作有《评论一集》、《评论二集》、《文化与无政府主义》、诗歌《郡莱布和罗斯托》、《吉卜赛学者》、《色希斯》和《多佛滩》等。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马修·阿诺德

  • 外文名称

    Matthew Arnold

  • 国籍

    英国

  • 出生日期

    1822年

  • 逝世日期

    1888年

  • 职业

    英国诗人、评论家

目录
神注2诗歌

折叠 编辑本段 教育

马修·阿诺德(Matt来自hew Arnold)(1822年--波振物强甲训础1888年)英国近代诗人、教育家,评论家。出身于教师家庭,其父托马斯·阿诺德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曾任有名的拉格比公学(Rugby School)的校长。1841年他进入牛津大学学习,1360百科844年毕业,1校马据友七松自配847-1851年为兰斯当公爵的私人秘书。从1851年开烧鱼类后始被公爵委任为为学校视导,直至1886年。1859年加入纽卡斯尔委第作装策音语力即员会,调查英格兰普通教分准传其育状况。1865年受唐顿委员会指派,就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中、高等教育提出报告。1885年奉命考察德国、瑞士、荷兰、法国的由教育,以及教师地位、培训及待遇等,其考察报告对国家制定教育法规、政策有一定影响。任学校视导期间,提出许多改进教育的建议,多为当局采纳。强调阅读文学号难刻皮们著作的重要性及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认为语法具有心沙强如逐步父顾式血货智训练价值。要求教负定老继赵振胜各成师向学生敞开胸怀,鼓励青年教师花更多的时间于文学,并自修伦敦大学的课程。与其父一样不重视科学教育,亦不注重教育理论的科学基础而注重实效。在英国教育史上,阿诺德父子均有重要影响。著有《报告集》(1909),出版后即被按汽互受指定为教师候选人的必读书。

折叠 编辑本段 诗歌

他任牛津大学诗学教授长达十年。诗歌灵感得之于古希腊作家,歌德,华特费兹华斯,写过大量文学,教育,社会问题的随笔,猛烈抨击英国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地方取尼目快甚英席主义,庸俗风气,功利主义,成为当时知识界的批评之声,影响了托·斯·艾略特,利维斯等一代文人。1849年,他发表第一部诗集《迷途浪子》(The Strayed Reveller)。他只能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进行文学乙怕根创作,但即便是业余之作却已使他得以跻身于维多利亚时代主要作家的行列。在中国较为流传的散文为《英国民族的精神》。阿诺德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18支排念生氧来地乙样50年代,1860年后主要从事散文写作,写下了大量的文学评论和社会评论作品。阿诺德的诗作主要收集在《诗集》(Po市众八声烟回万径刻独绿ems, 1853)、《诗歌二什沉调苏集》(Poems: Second Series, 1855)和《新诗集》(New Poems, 1867)中。其批评论著有《评论集》(Essay in Criticism, 1865)、《文化与无政府》(Culture and Anarchy, 1869)《文学与教条》(Literature and Dogma,1873)《评论荷马史诗译本》和《评论集》等。

阅读全文

马修·阿诺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