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经历
折叠 编辑本段 研究方向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讲课程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贡献
折叠 主持项目
承担或参加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一等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技术研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江苏省博士后资助项目、徐州市科技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40余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1部。
(1)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 "射线检测焊接图像数据库及缺陷识别技术研究",项目主持人,已结束。
(2)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在矿井时变设备群监测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主持人,已结束。
(3)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射线检测焊接图像中微弱目标检测及缺陷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主持人,正进行。
(4)企业委托项目,"矿井排水自动化",项目负责人,已结束。
(5)企业委托项目,"变电所、水泵远程监视监控",项目负责人,已结束。
(6)企业委托项目,"提升机故障诊断装置",项目负责人,已结束。
(7)企业委托项目,"压风机PLC控制保护",项目负责人,已结束。
(8)企业委托项目,"井下低压馈电开关漏电保护及在线检测系统",项目负责人,正进行中。
折叠 学术论文
张晓光,徐健键,林学栋. 润滑脂管道流动阻力的测试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2005,41(10):185~192(EI检索,05499528052).
张晓光,肖兴明,任世锦,张兴敢. 基于广义加权支持向量机的焊接缺陷分类方法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31,2005,NO.10,644~648(EI检索,05479497653).
张晓光,高顶,张兴敢. 基于广义模糊算子的射线检测焊接图像增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37(10):1366~1369(EI检索,05489517144).
张晓光,朱真才,张兴敢. 扣除壁滑移的润滑脂流变特性检测研究.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7)759~764. (EI检索,063910136170).
张晓光,林家骏. X射线检测焊缝的图像处理与缺陷识别,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30(2):199~202(EI检索,04268239454).
张晓光,吴宏志. 二值逻辑函数中的两种映象关系及应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6,25(4):104~108(EI检索,97123973154).
张晓光,张永忠,赵红兵. 矿机车数字式智能速度里程表的研制,煤炭科学技,1996,24(12):27~28.(EI检索,97123973526.
张晓光,徐健键,任世锦. 基于字典的概率松弛法在焊缝图像中裂纹缺陷提取的应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30(5):605~608.
张晓光,张兴敢,孙正. 润滑脂壁滑移管流测试系统的设计,南京大学学报,2006,42(4):395~402.
张晓光,张兴敢,吴行标. 回归函数的小波支持向量机鲁棒估计法,南京大学学报,2006,42(5):518~524.
张晓光,林家骏.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焊缝缺陷识别方法的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32(1):92~95.
张晓光,林家骏. 基于模糊推理的射线底片焊缝缺陷识别专家系统,矿山机械,2003,31(1):55~56.
张晓光,林家骏. 基于神经网络的焊缝缺陷识别专家系统研究,计算机工程,2003,29(17):22~24.
张晓光,宋继荣,林家骏. 节水灌溉的模糊控制,自动化仪表,2002,23(11):58~60.
张晓光,岳丰田,张丰敏. 矿井冻结温度场测试系统的研制,煤炭科学技术,2002,30(6):7~9.
张晓光,张永忠,林家骏. 新型矿机车智能速度里程表的研制,煤炭科学技术,2001,29(4):6~8.
张晓光,林家骏. KBD2型数字式自动量程兆欧表的研制,电测与仪表,2001,38(2):10~12.
张晓光,林家骏,谢晨. 图像处理技术在润滑剂承载能力测试中的应用,煤矿机械,2002.10:73~74.
张晓光,林家骏. 实时射线检测焊缝缺陷的模糊神经网络识别方法研究,自动化仪表,2003,24(2):22~24.
张晓光,徐桂云. 数显仪表的量程转换电路,自动化仪表,1996,17(1):18~20.
张晓光,张兴敢等.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模糊小波神经网络,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32(11):1351~1354. (EI检索,070310373212)
张晓光,孙正,阮殿旭等. RS与FNN集成在焊接缺陷识别中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41(1)(EI检索,20091211966100)。
折叠 出版专著
(1)射线检测焊接缺陷的提取和自动识别,张晓光,高顶 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10;
(2)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
(3)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参编,新华出版社出版,1994.12。
折叠 部分科研
(1)"机电类专业人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多元化培养模式" 2004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2)"PJ型喷射熔剂及RJ熔剂喷射机"1994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五;
(3)"KJT2煤矿大型设备液压制动装置安全运行在线监测系统"2008年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4)"矿井提升机制动装置安全在线监测系统" 2009年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5)"非牛顿流体测试系统实验台",2002年获江苏省教育厅自制设备三等奖,排名第二;
(6)作为指导教师,指导的作品"两足智能机器人"在第九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
(7)"加强课程建设,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004年获中国矿业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8)"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注重人才素质培养" 1998年获中国矿业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9)"KBD2数字式自动量程兆欧表" 1996年获中国矿业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10)"KBS-2智能型矿机车运行状态监控仪" 1998年获中国矿业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11)"射线检测焊接质量的自动分析研究"2006年获中国矿业大学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
(12)获2004年度、2005年度、2006年度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术标兵。
折叠 编辑本段 获奖记录
获省、校级教学成果奖7项,出版教材2部,指导大学生获挑战杯特等奖1项,省创新制作等其它比赛获奖近十余项。获省、市、校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获专利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