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基本介绍
鞍部是山地地形当中不同部位区域中的一个名称。因为该部位正好位于两座相连山脉中间部位,却地势较为平缓,形似马的鞍部位置,故人们通常把这样的地形部位称之为鞍部。从这里看出,单独说山的鞍部,没有任何意义。必须把它放到山系当中才会有其真实意义。
折叠 编辑本段 鞍部识别
如何识别地形当中的鞍部?一般而言,该地形的识别主要出现在两种情景下:一是实地考察。二是在地形图中去识别。
折叠 实地考察法
折叠 地形图识别法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一般会出现地形不同部位的辨别。例如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山顶
山顶即山峰,在地形图中一般用三角形符号予以标记。看海拔高度也比周围的高些。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看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如果等高线从海拔高处弯向海拔低处(即从数字大的地方向数字小的地方弯曲)的部位,即是山脊。
山谷的判别正好与山脊相反。等高线从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山谷处易形成小河,在山上迷路时,可以沿小河走,容易形成聚落。
鞍部
是两山峰之间的比较平缓的部位。它与山坳的区别没有明显差异。一般看其相对高度。鞍部的相对高度较高,两侧陡峭,不容易发育成河谷地貌。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陡崖
陡崖比较好识别,就是等高线不断重合或者最为密集的地方,就可以断定为陡崖。
这些大多是定性的文字性描述,而实际应用接触时涉及到的问题可能很多,比如尺度问题等。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教学方法
在地理教学当中,由于本地形相对于学生经验来说,较为抽象。因此,其基本策略是尽可能搂学生提供直观的建构机会。当前,主要策略有以下方面:
折叠 模型法
就是直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鞍部地形模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直观的认识。或者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在制作过程当中把握一系列相关的地形概念,达到综合训练的效果。科学研究表明,这种方法是目前最好的一种方法。但不足是可能准备时间要长,材料收集工作多等。
折叠 实地观察法
在老师的带领下,到野外去进行直接考察。这种方法很受用。但最大不足是平原地区的学生或者城市区的学生很难有条件。山地地形明显的地区很容易找到这样的天然教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