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生平
阎立德出身贵族,继承家学,擅长建筑、工艺、绘画,具有多方面才能。
唐高祖武德初年,阎立德为秦王府士曹参军,继而任尚衣奉御,为宫廷设计服饰、舆伞仪仗等物。
唐太宗在位时,阎立德升任将作少匠、将作大匠,负责兴建宫室、陵墓等工程。曾主持修建翠微宫、玉华宫、华清宫以及献陵(高祖李渊墓),深为唐太宗赞许和重用。官至工部尚书,负责营建昭陵(太宗李世民墓)等重大工程,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阎立德去世,获赠使持节、吏部尚书、并州都督,是唐初政治集团中重要成员之一。根据儿子阎庄墓志可考证谥号为康。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影响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评价
李嗣真《论画》:大安博陵,难兄难弟。自江右陆谢云亡,北朝子华长逝,象人之妙,实为中兴。至如万国来庭,奉涂山之玉帛,百蛮朝贡,接应门之序位,折旋矩规,端簪奉笏之仪,魁诡谲怪、鼻饮头飞之俗,莫不尽该豪末,备得精神。
折叠 编辑本段 人际关系
阎氏自北周时起,世代为高贵,属于历史学家所说的"关陇集团"的一份子。
祖父
阎庆,北周少司空、上柱国、宁州总管、大安郡公,赠司空,谥号为成。
外公
北周武帝宇文邕。
父母
阎毗,北周驸马都尉、开府仪同三司;隋朝将作少匠、殿内少监、石保县公,谥曰恭。
清都公主宇文氏。
弟弟
阎立本,唐朝将作大匠、工部尚书、右相、博陵县男,谥号文贞。
儿子
长子:阎玄邃,司农少卿
次子:阎庄,字当时,以父荫补左千牛。随父远征高句丽,以军功加骑都尉。显庆初,加上骑都尉,改授相州司马。征入为太子右典戎勋府郎将。乾封元年,加定远将军,迁左典戎亲府中郎将。迁太子左司御卫副率。迁拜太子家令,加授轻车都尉。上元二年,从高宗幸东都洛阳。其年四月太子李弘薨,九月廿一日阎庄即死于河南县宣风里第,春秋五十有二。夫人刘氏,大理卿、刑部尚书、彭城襄公刘德威之女,工部尚书兼检校左卫大将军、彭城郡公刘审礼之妹。(出自《大唐故太子家令轻车都尉阎君墓志铭》1995年出土)
三子:阎泰,字玄道。(出自《大周故尚方监丞阎府君墓志铭》)
女儿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作品
折叠 绘画作品
阎立德的绘画作品中值得注意的有《文成公主降著图》,描绘了唐太宗的公主嫁给西藏王这一在汉藏民族的历史关系上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性题材。
折叠 建筑作品
昭陵工程是由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精心设计的。其平面布局既不同于秦汉以来的座西向东,也不是南北朝时期"潜葬"之制,而是仿照唐长安城的建制设计的。长安由宫城、皇城和外廓城组成。宫城居全城的北部中央,是皇帝起居的地方,皇城在宫城之南,为百官衙署(即政治机构),外廓城从东南北三方拱卫着皇城和宫城,是居民区。昭陵的陵寝居于陵园的最北部,相当于长安的宫城,可比拟皇宫内宫。在地下是玄宫,在地面上围绕山顶堆成建为方型小城,城四周有四垣,四面各有一门。
折叠 编辑本段 轶事典故
唐太宗贞观三年,东谢蛮(云贵高原民族)谢元深到京城朝见皇帝。他戴着黑熊皮做的帽子,用金丝络额,穿着用毛皮做的衣服,绑裹腿,穿鞋。中书侍郎颜师古上奏皇帝说:"从前,周武王治理国家达到太平盛世,边远的国家都来归顺求和。周朝的史官就将这些事情为武卫编纂在一起。现今,凡是皇上的恩德所施到的地方,许多国家都来朝拜修好。来朝拜的使臣中,穿着用絺葛做的衣服上面绣着鸟形花纹的,都住在蛮(按: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的统称)馆里,实在有必要将这些使臣绘图画像留给后人,用来张扬我朝恩施边远的德政。"太宗皇帝批准了这一奏请,就让阎立德等人为这些蛮邦使臣绘图画像。又有赵郡人李嗣真在他的《论画》一书"上品第三"中,论到右相博陵子阎立本和他的哥哥工部尚书大安公阎立德的画时说:"阎立德与阎立本,难兄难弟,自从江北陆谢云死去,北朝杨子华去世,给表演各种技艺的人画像,他们兄弟二人可算是画得最好的了,实际上是使绘画又振兴起来。至于各国前来京城朝拜、献宝的使臣们的形像,为接待这些使臣所安排的仪式,以及这些使臣所展示的用鼻子饮酒、用头撞球等奇异的风俗,都被他们兄弟绘画下来,而且深得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