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介绍
折叠 编辑本段 零件种类
在中国零件史上有这么几种零件种类: 工程,机械,建筑,设计,装修和模型。零件图的发音为:
Líng jiàn tú
折叠 编辑本段 内容
为了满足生产需要,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折叠 一组视图
要综合运用视图、剖视、剖面及其它规定和简化画法,选择能把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表达清楚的一组视图。
折叠 完整的尺寸
用以确定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零件图上应注出加工完成和检验零件是否合格所需的全部尺寸。
折叠 标题栏
说明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日期、图的编号、比例以及描绘、审核人员签字等。根据国家标准,有固定形式及尺寸,制图时应按标准绘制。
折叠 技术要求
用一些规定的符号、数字、字母和文字注解,简明、准确地给出零件在使用、制造和检验时应达到的一些技术要求(包括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处理和材料处理等要求)。
折叠 编辑本段 视图选择
零件的视图选择就是选用一组合适的视图表达出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及其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
一个好的零件视图表达方案是:表达正确、完整、清晰、简练,同时易于看图。
由于零件的结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画图前应对零件进行结构形状分析,并针对不同零件的特点选择主视图及其它视图,确定最佳表达方案。
选择视图的原则是:在完整、清晰的表达零件内、外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图形数量,以方便画图和看图。
折叠 编辑本段 尺寸标注
零件图中的图形,只是用来表达零件的形状,而零件各部分的真实大小及相对位置,则靠标注尺寸来确定。 零件图上所标注的尺寸不但要满足设计要求,还应满足生产要求。零件图上的尺寸要标注得完整、清晰、符合国标规定等要求。
折叠 尺寸基准
度量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要把尺寸注得合理,就是要选择恰当的尺寸基准。在选择尺寸基准时,必须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装配关系、以及零件的加工方法、测量方法等情况来确定。尺寸基准有两种:
(1)设计基准----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所选定的基准。
(2)工艺基准----根据零件的加工、测量要求所选定的基准。
每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方向上都应有一个主要基准。标注尺寸时,既要考虑设计要求,又要考虑工艺要求。
折叠 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折叠 编辑本段 要求
折叠 编辑本段 看图步骤
1、读标题栏
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画图的比例、重量等。
2、分析视图,想象形状
读零件的内、外形状和结构,是读零件图的重点。组合体的读图方法(包括视图、剖视、剖面等),仍然适用于读零件图。
从基本视图看出零件的大体内外形状;结合局部视图、斜视图以及剖面等表达方法,读懂零件的局部或斜面的形状;同时,也从设计和加工方面的要求,了解零件的一些结构的作用。
3、分析尺寸和技术要求
了解零件各部分的定形、定位尺寸和零件的总体尺寸,以及注写尺寸时所用的基准。还要读懂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等内容。
4、综合考虑
把读懂的结构形状、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等内容综合起来,就能比较全面地读懂这张零件图。
有时为了读懂比较复杂的零件图,还需参考有关的技术资料,包括零件所在的部件装配图以及与它有关零件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