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衡独凯论鲜较专频建制沿革

龙海市前身为龙溪、海澄两县。龙溪县,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年)置,县治先在古县,后迁漳州。海澄县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置,县治在月港(今海澄镇)。1960年,龙溪、海澄合并为龙海县,县治在石码镇。1993年,龙海县撤县设市(县级市)。
龙溪县:县地在秦朝时期首获封属闽中郡。汉朝时属会稽郡冶县(后改为侯官县)地。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属建安郡东安县地。晋太康三年(282年)最听吃划跑属晋安郡晋安县地。梁粒直几大同六年置龙溪县时属南安郡。隋开皇十二年(592年)绥安、兰水两县并入龙溪县。唐垂拱二年(686年)析龙溪县南境置漳州。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析龙溪县西部地域置汀州。元至治二年(1322年)析龙溪、龙岩、漳浦三县地置南胜精县。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龙溪县析出建置海澄县。民国17年5月,龙溪县华封(曾驻县佐)升制为华安县。1951年6月,析龙溪县城关一区、二区设漳州市(今芗城区)。
海澄县:明嘉靖四十五年置海澄县。隆庆六压爱顾足蛋毫该既年(1572年)漳浦县二十八都之五图(轮阿液今白水镇部分)划归海澄县。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漳浦县二十三都之八吗图(今隆教乡部分)划归海澄县。1957年9月,漳浦县董浦、三美、山边3个乡划归海澄县。1958年8月,海澄县海沧、新垵2乡划归厦门市。
龙海县:1960年2夜月6日,龙溪、海约移划澄县直机关分别从漳州和海澄迁至石码镇合署办公;8月1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2次会议批准一刻照简认处妒往响龙溪、海澄县合并为龙海县。1961年6月,龙海县天宝、浦南2个公社,以及九湖公社3个生产大队、步文公社1个生产大队和后房农场划归漳州市。
龙海市:1993年5月12日经国务办报院正式批准龙海撤县建市,6月28日龙海市正式成立。1996年9月步文镇(除2个行政村外)和郭坑镇置漳州市龙文区。2012年2月角洲村刻果言击卷张美镇(含龙池开发区)置漳州台商投资区。[1]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2016年末辖角美镇、九湖镇、程溪镇、颜厝镇、榜山镇、紫泥镇、石码镇、海澄镇、东园镇、白运矛师兵法防水镇、浮宫镇、港尾镇、东泗乡、隆教畲族乡14个乡镇,全市共239个村民委员会、36个社区居委会;下设389个居民小组(山后居小组未计)、2798个村民小组。另外,管辖双第华侨农场、程溪农场和九龙岭林场。[2]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龙海市位于北纬24º1心温谓程继做子打预1'~24º36',东经117º29'~118º14'。地处福建省东南证西最武仅知阶用部接微部,漳州市东部,西北南群山环抱,东南濒临东海和南海。东与厦门市海沧区交界,南与漳浦县相接,西和漳州市区、南靖县、平和县毗邻,北与长泰县相接。西距漳州市区19千米,西北距省会福州市292千米。全市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含角美镇)。
吸折叠 地形环境
地处九龙江下游冲积车尽知联源可平原,地势为北部、西部、南部三面环山,中部平原,东南部临海。北部丘陵地带属戴云山脉的余脉,西南部中低山丘陵地带属博平岭的环读着居置整知角支脉。主要山峰有大尖山、狮头少山又大山、后沟尾山、泰岗尾山等。境内最高峰大尖山福抗位于程溪镇,海拔953.6米;最低点为港尾浯屿岛以东的九节礁中间,海拔-47米宁格与景班艺黄获破至。
折叠 气候环境
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降水充沛,海洋性气候特点明显,夏少酷暑,冬少严寒,自然景观四季常绿。多年平均气温21.5℃,1月份平均气脚修受突看花占胶温13.5℃,极端最低气温0.2℃(1973年12月26日);7月份平均28.9℃,极端最高气温40.9℃(2003年7月26日)。最低月均气温6.3℃(1971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6.0℃(2003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5.8℃,最大日较差15.9℃(1989年12月7日)。生长期年平均365天(全年),无霜期年平均337天,最长达366天,最短为28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8小时,年总辐射102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65天(全年)。年平均降水量1563.此便洋互赶供最配修格2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34天,最多达170天(1975年),最少为刻外委判最消今断100天(2003年)。极端年最大雨量2187.1毫米(1997年),极端年最小雨量毫米944.1(2扬满城班绍破厂课油00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3月到9月,6月最多。
折叠 水文环境
九龙江境内河道多属九龙江流域,全市水系发育完整,河流众多,流域面积50km2以上河流有11条,主要河流有:九龙江(北溪、西溪和南溪)、汤溪等独流入海。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440好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9.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8亿立方米。
九龙江流域面积14835平方公里,河长305公里,河道平均坡降1.2简米德补各整青这3‰,为我省第二大江。干流为北溪,主要支流有西溪和南溪。在境内流域面积1007.5平方公里,干流河长19.7公里。
北溪流域面积9640平方公里,河长27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2.40‰。北溪发源于龙岩市西北面的博平岭梅花山一带,主要支流逐千有万安溪、九鹏溪、新桥河、溪南河、龙津溪等。流经龙岩新罗区、漳平,华安、芗城、长泰、龙文、龙海等县(市王占附还致达秋练相、区),沿程又有溪南河、龙津溪等支流汇入。自龙文区郭坑干介基市远春欢没乐频静镇以下进入市境,经榜山、角美、紫泥,至大沙洲与西溪汇流。境内河长4.1公里,区间流域装面积37.3平方公里。
西溪流域面积4008平方公里,河长175公里,河道平均坡降2.66‰。西溪干流为船场溪,发源于南靖县南坑乡葛竹村,流经书洋、梅林、进入南一水库,出南一水库后流经船场难、南坑、山城镇,于双溪口与花山脚育失减而级皇谈溪汇合为荆江,至靖城与芗江汇合为西溪,流经芗慢请儿么聚集府穿别城、龙文区和龙海市,至福河汇入北溪。沿程又有支流大梅溪、小梅溪、程溪等汇入。自南靖县靖城镇郑店以下进入市境,经九湖、颜厝、榜山,至大沙洲与北溪汇流。市境内河长13.89公里,区间流域面积238.7平方公里。
南溪流域面积657平方公里,河长为94公里。顶土斗笔达讨办黄速就浓河道平均坡降2.55‰。南溪发源于平和县南胜乡义路村邦寮山自然村红婆五测派村初阿怀酒经石山东侧笼仔,自笼仔以下经欧寮村进入漳浦县境内,曲折向东流过漳浦县的南浦、马口、官浔和龙海县的东泗、白水迅送制得系使范斤、浮宫等乡镇,沿途纳三坪溪、人家溪、赤岭溪等支流。自漳浦县马铺以下进入市境,经东泗、东园、白水、浮宫钟脸比征、海澄,至草埔头与北、西两溪零固扬及督牛况汇流河段相汇合。市胜改雨损各色日书无施委境内河长57.5公项容孙国浓肉超里,区间流域面积368.5平方公里。
锦江及其以下河段,大沙洲以下有浒茂、乌礁两个冲积洲,将北溪、西溪汇流后的河道,分离成北港、中港、南港三条港道,合称锦江。北港北岸为角美镇;北港与南港之间为浒茂、乌礁两洲;南港南岸为榜山镇、石码镇、海澄镇。三港于玉枕洲与大涂洲交界处汇流,区间又有支流九九坑溪、龙屿河汇入,抵东园乡的秋租村与浮宫镇的草埔头交界水域,与南溪汇流。这段港道河道亦称北、西两溪干流,计长15.6公里,流域面积363平方公里。汤溪位于龙海市港尾镇,地处九龙江出海口、厦门湾南岸,与金门一水相连。汤溪发源于龙海市浮宫镇内虎坑村,流经东坑、汤头村、港尾镇,于港尾镇港头圩入海。流域面积88.5km2,河长16km,河道平均坡降3.27‰。
此外,市境潮汐有河口潮汐与海洋潮汐。石码以东至厦门港一带表现出河口潮汐特性,而北起屿仔尾、南至湖前湾的沿海广大地区为海洋潮汐。市境濒临台湾海峡,有较长的海岸线,潮汐现象强烈,同时受九龙江径流的影响,石码港与厦门港的潮汐,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差异性。[3]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龙海市已发现地热、铁、铜、铅、锌、铝土矿、锡、钼、水晶、长石、玻璃用砂、脉石英、高岭土、砖瓦用粘土、耐火粘土、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建筑用凝灰岩、泥炭、矿泉水等20个矿种、168处矿产地。其中能源矿产有地热6处;金属矿产有铁矿化点5处、铜矿化点l处、铅锌矿点l处、铝土矿化点1处、锡矿化点l处、钼矿化点1处;非金属矿产有水晶矿点l处、长石矿(化)点9处、高岭土矿点8处、饰面用花岗岩矿点30处、建筑用花岗岩(凝灰岩)矿点59处、泥炭矿点4处、玻璃用砂矿点l处、砖瓦用粘土矿点21处、耐火粘土矿点2处、脉石英矿点1处;水汽矿产有矿泉水矿点16处。[4]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人口
2018末,全市户籍人口72.41万人,总户数20.2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49‰。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1.2%。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69.81万人,年平均常住人口69.5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9.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政治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经济
折叠 综合概述
2018年实现生产总值563.79亿元,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6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51.38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248.78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3:44.6:44.1。
全市公共财政总收入42.92亿元,增长7.1%。其中,上划中央收入21.52亿元,增长23.1%;地方级公共财政收入21.40亿元,下降5.2%。公共财政支出38.65亿元,下降18.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3亿元,增长0.9%;公共安全支出2.17亿元,增长4.2%;教育支出9.12亿元,增长6.2%;科学技术支出0.25亿元,增长20.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9亿,下降0.7%;医疗卫生支出4.56亿元,下降25.1%;节能环保支出1.01亿元,增长109.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62亿元,下降55.9%;农林水事务支出3.60亿元,下降43.0%。
折叠 第一产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13.25亿元,增长3.6%。其中,种植业产值34.82亿元,增长6.0%;林业产值2.10亿元,增长10.5%;渔业产值58.66亿元,增长6.0%;牧业产值15.5亿元,下降4.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7亿元,增长6.0%。
折叠 第二产业
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204.40亿元,增长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9%。年末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304家,比上年末增加10家。实现产值721.69亿元,增长9.2%。工业产品销售率99.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从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203.06亿元,现价增长5.4%;食品制造业实现产值205.36亿元,增长12.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84.61亿元,增长26.4%。以上三大行业共实现产值493.03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68.3%,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65.8%,拉动规模工业增长7.8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共有188家,实现产值664.1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0%,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118.5%,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产值上5亿元的企业有31家,实现产值313.74亿元。全年新增规模企业15家,实现产值10.73亿元,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3.7%,拉动规模工业增长0.4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6.98亿元,增长1.1%。全市48家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9.61亿元,增长10.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79.24万平方米,增长90.1%;全年新签合同价款463.87亿元,增长100.3%。
折叠 第三产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87亿元,增长12.0%。限额以上贸易业中,批发业销售额23.32亿元,增长19.2%;零售业销售额23.86亿元,增长27.9%;住宿业营业额0.37亿元,下降12.2%;餐饮业营业额4.89亿元,增长29.1%;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0.29亿元,增长20.2%。
全市旅游接待人数281.7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8.1亿元。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教育事业
全市拥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中学23所(其中:初中校15所,完中校8所),小学158所(含9个教学点),公立幼儿园22所,特教1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510人(初中:1660人,高中850人),小学专任教师2582人,幼儿园专任教师263人,特教专任教师20人。中学在校生25267人(初中生16229人,高中生9038人),小学在校生46364人,在园幼儿5958人,特教在校生122人。
校名 | 简述 | 校址 | 校园风光 |
---|---|---|---|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 |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位于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的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三面环山、东向大海,与思明校区隔海相望。校区于2001年4月6日开工建设,2003年9月投入使用,占地2726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 | 漳州开发区南滨大道300号 | ![]()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独立学院。2010年7月,学校获评“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 龙海市漳州开发区厦门大学漳州校区 | ![]() |
福建省龙海第一中学 | 从1925年的锦江书院、石谿中学到解放后的龙海一中,至今已有92年的历史,先后有27位社会贤达、教育专家担任校长,他们带领着全校师生谱写了龙海教育史上光辉的一页页。1958年跨入省重点中学行列,2004年5月确立为省“一级达标”学校,2015年高中部整体搬迁到龙翔路新校区,与人民路老校区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新格局。 | 龙海市海澄镇龙翔路6号 | ![]() |
折叠 科学技术
全市拥有省级科技型企业备案2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11家。全年专利申请1638件,专利授权732件,其中发明16件,实用新型552件,外观设计164件。截至2018年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95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6件。
折叠 文化事业
全市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体育场馆4个,剧场、影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达到22万册。
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年末有线数字电视用户9.1万户,有线网络宽带用户2.2万户。
折叠 医疗卫生
龙海市第一医院全市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民营)709个,其中,医院8个、卫生院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门诊部5个。年末拥有医疗机构床位2564张。
折叠 人民生活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15元,增长8.0%。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885元,增长7.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52元、增长7.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960元、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06元、增长8.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936元、增长6.0%。
折叠 社会保障
2018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13户,人数2742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063户,人数9358人;特困人员1189人,其中城镇89人,农村110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2.62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6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18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2.65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0.6万人,促进下岗再就业205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
折叠 资源环境
全年植树造林1.32万亩,全市森林面积96.50万亩(含两区),森林覆盖率56.2%。
全市各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集中饮用水源(九龙江北)达到国标二类水质标准。
全市共有国家级生态镇3个(石码、港尾、隆教),省级生态镇14个。全市共有风景名胜区3处,其中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6]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折叠 地方风情
芗剧龙海芗剧,是在台湾歌仔戏和闽南改良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歌仔戏和改良戏的主要声腔“七字仔”和“杂碎调”,都源自闽南古老的说唱曲艺“锦歌”。“锦歌”是一种由一男一女对唱的民间说唱、清唱曲艺,早在南宋末年,因流传于锦江两岸而得名。龙海芗剧与台湾歌剧戏是同根同源的。
大鼓凉伞队大鼓凉伞,流行闽台民间,起源于明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军队欢庆胜利时跳的一种群舞。场面壮观,气势恢弘。表演时,领头打大鼓的小伙子边打大鼓边变换舞姿,动作矫健潇洒。一群小伙子在大鼓的引导下,随着节拍边舞边有节奏地敲着造型别致的凉伞,踩着鼓点,翩翩起舞。尤其有趣的是在青年男女中,穿插着一对逗乐的老头和打俏的老太婆,动作滑稽诙谐,令人捧腹。每逢传统节日或喜庆盛事,都可看到这种独特的舞蹈。
跳过火,是延续千年的民俗传统活动。在各村、社信奉的神明诞辰这一天,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在神庙前,燃起木炭火堆(木炭火堆有、之分,各个村、社不同)。由本村长者手捧香炉,率先赤脚踩过燃烧的木炭堆,朝前奔去。紧接着由本村青壮年男子,或挥舞旌旗,或肩扛神明雕像,或怀抱幼子,赤脚飞奔踏过木炭火堆。浩荡的队伍绕神庙三巡,踏火三遍,赢得阵阵喝彩。[7]
折叠 岁节风俗
春节,从农历正月初一日至初三日,俗称“新正”,今谓春节。是民间最为重视的节日,千家万户,男女老少,欢聚一堂,享尽天伦之乐。初一日古称“元旦”,“履端”。人们黎明即起,穿戴一新,燃放鞭炮。晚辈首先向长辈拜年。该日早餐一般不煮新饭,仅吃除夕的“余饭”,取来年“有余”的吉利;还吃一点甜面线,叫“长寿面”,寓合家安吉长寿之意。从这天起,不讲不吉利话,不互相吵架,父母不打骂孩子。而且这天不扫地,不汲水,不乞火,不缝衣,大事休息、饮宴、游逛。亲友相遇于途,互道“恭喜”,相邀宴饮,称为“喝春酒”或“喝年酒”。谒亲访友,礼尽于诚,主人则备福圆及茶料待客,携小孩者馈以红柑,数必成双,或馈红包。过去绅商世家,多遣晚辈持帖或名片互相拜年,不必亲行,谓之“飞帖”。初二日亦早起,做“头牙”敬祖先。夫妇携带儿女谒岳家,岳家则要办筵席请女婿。其他活动如初一日,补其未尽。初三日不再早起,春节气氛稍减。现在许多群众从这天起就恢复劳动。建国后,春节初一至初三日定为机关节日假,城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各级领导也利用这个机会登门拜访关心干部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推动下,民间的封建迷信活动及褥礼,已大部减少或废除。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古称“上元”,俗称“元宵”。百姓家要以清茶、龟敬帝君,仍迷信之俗。还要吃牡蛎煮面线,谓“蚝仔面线兜,好人来相交”。这天晚上,过去为闹花灯、看新娘的良宵。凡新婚之家,要张灯结彩,敞开大门,让新娘盛装立于厅中,任人观看品评。此夜俗谓子女迟睡,母亲可长寿,故为儿女者多深夜始睡。现在元宵节举行花灯展览、灯谜会猜、舞龙弄狮等,热闹非常。
三月节,农历三月初三日俗称“三月节”,古称“上已节”。民间以面粉煎成圆形薄饼,再以多种菜肴混合作馅(一般以笋丝、豆芽、豆干、牡蛎、猪肉、蛋丝等),卷包成条,叫做“润饼”或“薄饼”,以祭祀祖先,也当一次改善生活。
清明节,农历三月清明节,家家户户插柳枝于门外,谓能辟邪。此节活动重点是扫墓,新丧之家,必备牲醴酒肴,亲祭墓所,称为“上墓”。旧墓不限于本日,但最迟止于立夏日。这天,俗谓百虫启目,妇女停做针工,说是恐伤了虫目。过去里巷妇女有的靓妆盛服,联袂出郊踏青,此风现已无存。建国后的清明日,学校、机关、社团,多集体举行扫烈士墓、献送花圈或种树纪念等活动,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俗称“五日节”。相传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这天,人们都在门前悬挂艾叶、菖蒲,取“艾剑蒲鞭”驱鬼祛邪之意。又以雄黄酒洒泼屋墙角落,谓可消灭毒虫。妇女以五色丝线,系于小儿臂上(男左女右),寓长寿之意。有的妇女制小绣囊,内包雄黄、五香末,或以线织成虎头形胸佩,让儿童佩挂,以辟邪秽。另于该日午时正,汲水贮瓮中,加封久存,叫“午时水”,或再投入刺瓜浸渍,叫“刺瓜水”。遇有发热生病者,饮之可清热退火。是日家家吃粽(有咸棕、豆粽、肉粽多种)、吃卤面。各乡还有竞龙舟之举,延至月终。现在,这个传统节日,还保留着划龙舟、吃粽子的风俗,龙舟竞赛已成为一项水上体育运动。其他风俗多已淘汰,少数尚存。
六月半,农历六月十五日称“六月半”。俗以粳米圆荐神,叫“半年圆”。习尚封建,但吃圆仍饶有风趣。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日晚上称“七夕”,是神话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间。民间女子于月下乞巧。持熟豆相饷,谓之结缘。此俗已废。
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古称“中元”,俗称“七月半”,是个迷信的节日。是日备牲酒肴馔,祭祀祖先。各乡社街巷并按各自的传统日子(七月中之一日),作“孟兰盆会”。延僧念经,设食施舍无祀之鬼,超渡无主之魂,谓之作“普渡”。并搭台演戏,大宴宾客,竞先眩耀,所费颇多。这个陋俗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群众思想觉悟的提高,而逐渐废除。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称“中秋节”。民俗要吃月饼和糍粑赏月。也以月饼为赠送品。过去夜间用月饼赌“状元筹”,以助清兴。豪绅世家,还有宴会。迷信者说此夜签卦最灵,故以种种形式,卜一年之休咎。民间谓子女迟睡,可保父亲长寿。另外,这天又俗为“土地公生”,过去要以糍粑、月饼祀“福德正神”,并演戏酬神,这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建国后逐渐废除,只保留吃月饼和糍粑赏月的健康内容。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民间以芋头、番薯及甘蔗、红柿饼、花生荚、柚子等九种果品祀神,家人分吃,并以芋皮薯皮涂门槛,谓之剥鬼皮。这一天有登高之举。儿童争制纸鸢乘风散放为乐,叫做“放风筝”。有的还在上面挂哨子,让它迎风响叫;夜间则系挂灯笼,闪耀空中。以上风俗现在多已不存。
冬节,农历十一月里是“冬至”季节,俗称“冬节”。这天各氏族皆祭于家庙。家家制糯米圆荐神,叫做“冬节圆”。吃了,谓之“添岁”。今民间尚存此俗。
尾牙,农历十二月十六日俗称“尾牙”。百姓家要具肴馔祀神焚纸,晚餐合家欢宴。旧时商户东家还要宴请全部经理、店员,叫“做尾牙”。尾牙放鞭炮,谓之“头门炮”,意味着春节即将来临,可开始准备年货,添置家什器皿,购买食品衣物。进入下旬,逐渐繁忙。要制备年糕、茶料,采办礼品,馈赠亲友,谓之“馈岁”。
祭灶,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俗称“祭灶节”。传说家家户户都有一对灶君,是天上派来监视人间的灶神,每年这天,灶神都要上天向玉帝汇报一次这户人家得到善恶表现情况。灶神二十四日登天,正月初四日才回来。灶神动身前,百姓要备牲醴、焚甲马,为其饯行。这些传说自是荒诞无稽,但说明旧社会行贿受贿之风盛行,连鬼神也要贿赂。在此期间,各家还要进行大扫除,换门联迎春节。此节现已不太盛行。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夜,小月二十九日夜为“除夕”,俗称“过年”。据久远的民间传说,“年”是一种野兽,每逢这个时候,它就出来祸害群众,因此,家家户户主动出击,以放鞭炮贴桃符来惊走这坏东西。此日,全家团圆,祭祖先,祀神,谓之“辞岁”。傍晚,盛备美酒佳馔,案下置炉火,合家拥炉欢饮,称为“围炉”。宴后,燃放鞭炮,焚烧旧灯架,拣列其炭十二块,视其红黑,以验来年的晴雨。同时尊长要给未成年儿孙“压岁钱”,习称“红包”。一家人各就所好,尽情欢乐,最早午夜才就寝,谓之“守岁”。现在一些迷信陋俗已废除,但仍不失为全年最繁忙的一个节日。[8]
折叠 土特产品
石码五香,是龙海传统风味小吃,以猪肉、淀粉、五香粉等为原料,搅拌成泥状,再用豆腐衣裹成条状,油炸后即可食用,其外酥内嫩,醇香可口。石码常常满五香获“中华金厨奖”,被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名点”。
浮宫土笋冻,为闽南美食一绝。土笋是一种产自滩涂上的环节动物,学名叫“海星虫”。土笋冻具有消化健胃、补肾壮脾、增强食欲之功效,是极佳的清补海产品。
白水贡糖,因传为贡品而得名。精选上等花生、麦芽糖、白糖混合锤炼而成,其特点是“味香、质醇、食酥、色美”。2000年,获第二届海峡花博会金奖。
海澄双糕润,选用上等糯米、白糖,加上冬瓜条、肥肉块、油葱等原料蒸制而成。双糕润白而透明、冰冷滑润,亦甜亦咸,又油又香,在港澳台及南洋一带负有盛名。
东园绿豆粉粿,发源地在东园镇埭尾村厝仔社,是龙海的传统风味小吃。其质地晶莹剔透,柔韧而富有弹性;其口感冰凉滑嫩,爽口而味道鲜美;其功用清热解毒,消暑而润肺润喉,是夏天食用之佳品。故在闽南一带久负盛誉。
米烧粿,是石码著名小吃之一,已有百年历史。米烧粿皮为上等晚米,馅料的主要原料是猪前脚瘦肉、冬笋、豆腐干、萝卜、扁鱼、红虾、地瓜粉等,米果外形与北方水饺相似,非常清香可口,是人们喜爱的米制佳品。现在石码民间尚流传农历二月初二用米烧粿供奉灶君公的习俗。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折叠 牛头山古火山口
牛头山古火山口牛头山古火山口,是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位于龙海市隆教畲族乡白塘村的东南海滨,它是一座典型的第三纪火山地质公园。园内保留了中心式火山喷发构造遗迹和后期风化侵蚀地貌景观,海滩上一百四十多万个柱状节理组成的玄武岩地貌,给人以美的震撼。牛头山古火山口是世界保存最为完好的海底古火山口之一,被地质学家誉为“中外罕见的古火山博物馆”和“海上兵马佣”。
折叠 九龙江口红树林
九龙江口红树林九龙江口红树林,位于龙海市紫泥镇甘文农场的九龙江入海口处,是福建省内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红树林。区域内的红树植物有5科7属10种,占福建省总数的83.3%,主要有秋茄、秋茄桐花树、白骨壤、桐花树4个群落,另有盐沼植物和海岸植物类型的高等植物,是地球上红树林分布最北缘,生长最好的区域。九龙江口红树林景区,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极目远眺可见海天苍茫,渔帆点点,景色壮观迷人,置身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折叠 金谷温泉水上乐园
金谷温泉水上乐园金谷温泉水上乐园,坐落于漳州龙海市东泗乡,距离漳州市区仅30公里,距厦门市区40公里。其温泉水质晶莹剔透,水量丰富,日出水量5千吨,富含丰富的锶、氡、氟、锂、偏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锶元素和偏硅酸均超过规定标准,可谓“双料温泉”,医疗价值极高。景区内有温泉水上乐园、露天温泉休闲区、国际化专业SPA会所、特色餐厅、温情酒吧等娱乐休闲项目,是娱乐休闲、旅游度假、会务交流的理想圣地。
折叠 云盖寺

云盖寺,位于龙海市浮宫镇田头村,始建于宋朝,是龙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重建庙宇,创办云盖山佛光文化事业,有佛光文化城、法华院、云盖山旅游风景区等。云盖寺庙宇分为中、左、右三殿,中殿为“大雄宝殿”,主神坛供奉释迦摩尼佛。寺后高山群立,奇石巍然,树木青翠。其南面有座白云水库;西北侧山上有烘炉寨,为郑成功踞守厦门时重要的外围防御据点,现存外寨、内寨、中心指挥台、暗道机关和集义厅等。云盖禅寺主持释本光法师出家前是一名军人,曾参加过援越抗美战争。“前经枪林弹雨苦海坑,后感佛恩神护光明路”,云盖寺的一副楹联概括了住持释本光法师的心路历程。
折叠 普照禅寺
普照禅寺(瑞成休闲农庄),普照禅寺位于龙海市港尾镇卓岐村,是全国唯一的现代建筑风格的寺庙。普照禅寺前身是福德寺,又名关刀寺,系以当地古迹“石关刀石”命名。普照禅寺建于1995年,占地160亩,耗资上亿元。在建造上,融进了大量的海外色彩和风情,同时加入中国化建筑成分,将中外建筑文化与佛教文化神奇的融为一体,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世界化佛教建筑景观。普照禅寺每栋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主色调,相似色调的建筑形成建筑群。设有素菜馆和幽静典雅的茶座、咖啡屋等休闲场所。融朝圣、观光、休闲、户外活动于一体,是充满异国风情的观光旅游圣地。
折叠 紫云公园

紫云公园,位于市区石码镇南郊,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寺庙人文景观为特点,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以休闲、健身、观景、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公园。紫云公园山体绵延起伏,层峦叠嶂。其山形独特,峰峰不同,谷谷相接,是城市极佳的背景与屏障。山中林木茂盛,植被丰富,鸟语花香,生态环境良好,山林气氛浓郁。更有深藏于山中的多处寺庙,是历史渊深的人文景观。山中还有大量古榕树、古松以及形态各异的象形石,均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另外还有部分军事遗迹。紫云公园将体育健身项目纳入建设总体规划,每天上山观光、健身、娱乐的游客络绎不绝。
折叠 埭美古村
折叠 编辑本段 城市荣誉
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市) | 全国改革开放30年乡镇企业发展十佳魅力县(市) |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百强 |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
2012年度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 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 |
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