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学科定义
郊区理解定义
我国学者从我国城市特点出发,在研究的基础上,对郊区提出了不同的理解。
地理和历史学派定义
地理和历史学派认为,郊区是漫长历史过程中,伴随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功能的完善、市政界限的变迁而逐步形成的,地理概念上指包围城市又毗邻城市的环状地带。具体地说,是市政界限以内,城区用地周围的田园景观地带以及为之服务的农副经济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区划学派定义
行政区划学派则将城市区域分为城区、郊区和市辖县。郊区即城市地域范围内紧邻中心城区(建成区)的行政建制区;市辖县是根据市带县模式,在中心城市辐射范围之内划定的若干个县级行政单元。市辖县经济上虽与中心城市有较为密切的联系,除那些为城市服务,提供农副产品较多的县可列为远郊外,在更多情况下,其县域经济的独立性较为突出,大多不看作郊区。
城市规划学派定义
城市规划学派认为,郊区是市区除建成区和规划区以外,满足城市建设和布局需要,同时又是城市发展需要控制的区域。
社会经济学派定义
社会经济学派从市区周围地区与城市的经济联系出发,认为郊区是城市范围内,经济水平、社会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既不同于传统农村地区,又不同于城市的中心城区到农村的过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