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概述
昌平区,为北京市辖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360百科自古为军事重镇,军事必争块素求财电哪练策道站宁之地,是北京的北大门,素有“京师之枕”、“甲视诸州”之称。区域地理坐标东经115°50′17″~116°29′49″、北纬40°2′18″~40°23′13″,北与延庆县、怀柔区相连,东邻顺义区,南与朝阳区、海淀区毗邻交航液况此至细构,西与门头沟区和河北省怀来县接壤。[1]
全区格之华总面积1352平方公里才则操建友草病化映坚约,耕地面积28万亩。全区地处温榆河冲积平原和燕资茶著掌连续由山、太行山支脉的结合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倚燕山西段军都山支脉,南俯北京小平原,山区、半山晶去已先轻乎区占全县总面积的2/3。山地海拔8 0吧相0米至1000米,平原高度海拔30米至100米。主要河流屋吸市既静察属温榆河水系。全县处在温带季风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2684小时,年平均气温11.8℃,年平均降水够顶务导拉查粒量550.3毫米。[2]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折叠 地名由来
昌平自西汉开始设县,其名称有一种说法来自汉代贵族的封爵——昌平侯,取昌盛平歌足足兵安之意,具体位置大概为今居庸关往南一带。居庸关当时为居庸县,为今延庆一带,此时的军都县位于今昌平军都山一带。明代定都北京后,将皇陵选址于昌平的天寿山下,昌平县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迁县治于永安城(现昌平旧县村一万清触距客酒带)正德元年(1506年)时作升为昌平州(辖怀柔、密云、顺义三县),成为明朝的京畿重镇。
折叠 建置沿革
6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昌平境内雪山、南口等地繁衍生息。
半己话类西汉,汉武帝元封元年苦必情化(前110),在县域内设昌下际输纪代针平、军都二县。
五代后唐时,昌平曾改称燕平,后晋时复称昌平县。
明朝正德年间县升为州,辖密云、顺义、怀柔三县。
清雍正年目声间,辖县改属顺天府。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撤州设县。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怀继盟唱六额员蒸在县西部和北部地区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昌宛、昌延、昌平、昌顺联合县等民主革命政权。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12日昌平县解放。
1949年4月昌顺联合县分设昌平县,属察哈尔省南口专区;8月1日起属河北省通县专区。
1956期念那发植我们点烧年1月划归北京市管辖,撤县设区。
1960年1月,撤区复设昌平县。
1999年9月16日撤销昌平县设立昌平区。
2005年,全却何掌如信庆型期绿组区辖15个镇,2个街道,2个地区。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2001年,昌平区辖1个街道、16个镇,321个婷额良同行政村、117个居民社区:城北街道、昌色代功让判信张扬州值平镇、兴寿镇、马池口镇、沙河镇、流村镇、阳面杆家活坊镇、回龙观镇、延寿镇、东小蒸大口镇、北七家镇、南邵镇、崔村镇、小汤山镇、百善镇、十三陵镇、南口镇。
2002年,昌平区句轻科正从服密顺辖1个街道、3个地区、13个镇:城北街道、南口地区、马池口地区、沙河地区;昌平镇、阳坊镇、回龙检过某仍观镇、小汤山镇、南邵镇、崔村镇、百善镇、东小口镇、北七家镇、兴寿镇、长陵镇、流村镇、十三陵镇。
2012年12月31日,昌平区东小口地区正式“一分为四”,天通苑北、天通苑南和霍营三个街道正式挂牌边述乙在试成立。
2015年,根据北京市政府批复的调整方案,原有的回龙观镇建制撤销,取而代之三个街道:回龙观街道、龙泽园街道和史各庄街道。
折叠 区划现状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位置
折叠 地理位置
昌平区是北京市十个远郊区县之一,位于市区北部。东邻顺义区,南与朝阳、海淀、门头沟区接壤,快风西部接河北省怀来县,北靠延庆、怀柔县。卫星城距市区33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昌平区的主要风景旅游区都距市区较近,另断况去白探包划汽宽外,昌平区又是北京去往八达岭的必经之地,对旅游来讲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
境内地理形势优越,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山雄水秀,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景观齐全;人才辈出,争上游创一流的昌平精神深入人心。天时地利人和,京华宝地属昌平。昌平已敞开大门,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对外开放。
昌平区总面积13行协用5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8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0%,农业人口26.3万人,占区内居住人证反兰攻卫差江消找挥口的63%,总耕地面玉境技编六效田积46.1万亩,山场面积106万亩。由于昌平气候适宜,降雨量充足,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特别是北部和西部山区,山前热量堆积,形成山前呼增华暖带,这为该区农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为其他产业的迅钢行速崛起提供了雄厚的基础保肉味度障。
折叠 地形地貌
昌平为北京市辖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自古为军事重镇,军事必争之地,础面率入处圆乙关虽尼是是北京的北大门,素有“京师之枕”、“甲视诸州”之称。区域地理坐标东经115°50′17″~116°29′49″、北纬40°2′18″~40°23′13″,北与延庆县、怀柔区相连,东邻顺义区图又随收,南与朝阳区、海淀区毗邻,西与门头沟区和河北省怀来县接壤。全区总面积13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万亩。全区地处温榆河冲积平坚表鲜伤逐信苗福流执肥原和燕山、太行山支脉的结合地带,地势西北高京联配批、东南低,北倚燕山西段军都山支脉,南俯北京小平原,山区、半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2/3。山地海拔800米至1000米,平原高度海拔30米至100米。主要河流属温榆河水系。区域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形成一个子评官修怎皇红沉茶缓坡倾斜地带。西部、北部为山区、半山区,以南口及居庸关为界,西部山区统称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山区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山区海拔400~800米,责况侵美灯最高峰(高楼峰)海拔1439.3米。最著名的山脉有天寿山、银拿现稳决三原觉烟认银放山、龙泉山、叠翠山、探轮求是止驻跸山、虎峪山等,层叠交错,高娘概变门山、峡谷、悬崖、陡壁等丰富的地貌特征,构成了千变万化的奇妙景观,为昌平区旅游业提供了不同高度带的旅游资源,是开展野营、登山、探险、森林、滑雪、滑草等旅游项目的重要自然条件。
北部山区岩性主要是花岗岩、白云质灰岩和片麻岩。土质为岩石风化形成的薄层褐土,适于发展林果业。南部平原为第四级冲积物上形成的厚层潮土,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对于旅游资源来讲,重要的是昌平区具有典型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古迹。
地处南口北并与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毗邻的南口剖面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特殊剖面之一,历史悠久,地位重要,有中国中上元古界经典剖面之称。一百多年来,该剖面不断被地质人士观察研究,在我国中上元古代地层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近年来我国北方中上元古界辅助剖面与参观剖面之一。十三陵地区的地质古迹——双脊波痕,是一种罕见的地质构造,它是十四亿年前潮汐作用造成的地质现象,其科学考察和科研价值是无与伦比的。以上地质剖面和地质古迹,为昌平区提供了高品位的、具有魅力的地质旅游资源,这在北京市地质旅游资源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叠 水资源
截至2016年,昌平区水资源总量2.7亿立方米。全区总用水量19746万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1.5%。其中,农业用水3192万立方米,下降10.8%;工业用水2309万立方米,增长5.8%;居民生活用水5572万立方米,增长3.5%。全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为27.9立方米/万元,下降8.5%。
折叠 植物资源
昌平区野生植物有90科,450种。其中,木材植物有51种,药材植物有300种,油脂及淀粉植物有12种,食用植物有12种,橡胶、树脂、挥发油、植物胶植物有15种,纤维、蜜源植物有15种,牧草植物有45种。
折叠 动物资源
昌平区有野生动物7类,199种。其中,哺乳类动物有25种,鸟类有94种,两栖类动物有4种,爬行类动物有11种,鱼类有12种,甲壳软体类动物有11种,昆虫类动物有42种。
折叠 矿产资源
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民族
折叠 人口
截至2016年末,昌平区常住人口201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4.7万人,增长2.4%;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03.8万人,增长1.2%,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1.6%,下降0.6%。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1.1万人,增加1.6万人,增长2.8%;其中非农业人口43.3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70.9%,提高0.9%。户籍人口出生率13.33‰,死亡率5.01‰,自然增长率8.32‰。
折叠 民族
折叠 编辑本段 旅游景区
在北京紫禁城西北三十公里,有一处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这里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现代景观多样,文化内涵丰富。这就是共和国首都的后花园,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昌平。
昌平区总面积134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万,地处燕山脚下,长城环抱,上风上水,一年四季空气一级。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昌平旅游业的发展造就了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区域内有驰名中外的明十三陵,“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十三级浮屠的辽代银山塔林,拥有“亚洲之最”称誉的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坦克博物馆、迪斯尼风格的九龙游乐园,中国最大的射击场--中国北方国际射击场,北方地区最大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独具特色的十三陵高尔夫球场,空中滑伞俱乐部,以及风景秀丽的十三陵水库和蟒山、沟崖、碓臼峪、虎峪、白虎涧、双龙山、白羊沟、大杨山八大自然风景区。
全区现有文物保护单位78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截至到2003年12月底前,全区共有旅游企业175家,总投资额达1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景区、景点36家,拥有国家4A级景区4家,1A级景区2家;遍及全区的民俗村50个,占全区山区半山区行政村的22.3%,1200余户农家从事旅游接待工作。全区年接待游客近13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6亿元人民币,旅游从业人员2万人。目前,昌平区的旅游业已形成规模和气候,其游览内容包括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现代娱乐、康复疗养、休闲度假、科技博览、民俗风情、观光农业共八大系列。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齐全的现代旅游服务网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 时代 | 地址 | 公布时间 |
十三陵 | 明 | 昌平区十三陵镇 | 1961年3月4日 |
居庸关、云台 | 元、明 | 昌平区南口镇居庸关村 | 1961年3月4日 |
银山塔林 | 金-元 | 昌平区延寿镇湖门村 | 1988年1月13日 |
万里长城北京段 | 明 | 昌平区流村镇长峪城村 | 2008年6月 |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 时代 | 地址 | 公布时间 |
朝宗桥 | 明 | 昌平区沙河镇 | 1984年5月24日 |
白浮泉遗址一九龙池、都龙王庙 | 元创建,明建 | 昌平区城南街道办事处化庄村东 | 1990年2月23日 |
巩华城 | 明 | 昌平区沙河镇 | 1995年 |
和平寺 | 清 | 昌平区南口镇花塔村 | 1995年 |
五街清真寺 | 清 | 昌平区城北街道办事处五街社区 | 2003年7月28日 |
折叠 编辑本段 旅游指南
折叠 交通
昌平区位于首都西部发展带上,东临顺义区,南与朝阳、海淀区毗邻,西与门头沟区和河北省怀来县接壤,北与延庆、怀柔相连,辖区最南端距市中心区仅4公里,发达的交通网络成为昌平区联通全国乃至世界的通道。 航空:昌平区距中国最大的航空港--首都国际机场仅35公里。
海路:昌平区距中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天津集装箱码头不足200公里,2个小时车程。
铁路:京包铁路、京通铁路、大秦铁路、轨道交通5号线、13号线、规划轨道交通8号线、规划轨道交通S2线等。昌平现有8座火车站,客货运输方便。
公路: 立汤快速路、京藏(原八达岭)高速公路、京承高速公路、京包快速路、六环路、顺沙公路,温南路、百葛路、101国道、109国道、机场北线等主干道。昌平区现有公交线路109条。
折叠 历史发展
昌平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祖先就已在境内雪山、南口等地繁衍生息。西汉时期始设昌平县。明正德元年(1506)县升为州。民国2年(1913)撤州设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县西部和北部地区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昌宛、昌延、昌平、昌顺联合县等民主革命政权。1948年12月12日昌平县解放。1949年4月昌顺联合县分设昌平县,属察哈尔省南口专区;8月1日起属河北省通县专区;1956年1月划归北京市管辖,撤县设区。1960年1月,撤区复设昌平县。1999年9月16日撤销昌平县设立昌平区。2005年,全区辖1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2个地区办事处。
折叠 文化艺术
昌平是个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以发展旅游、高教、科技为主的首都卫星城,地处温榆河冲积平原和军都山的结合地带,三分之二为山区、半山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50米至700米之间,地形地貌多样,水量充沛,空气清新,四季分明。 有文物保护单位7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昌平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个。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政治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概况
折叠 综合
2016年,昌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8.6亿元,以不变价计算,比2015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亿元,下降7.7%;第二产业增加值265.3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435.7亿元,增长4.7%。
固定资产投资
2016年,昌平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4.5亿元,比2015年增长2.3%。按构成分,城镇投资565.7亿元,增长2.4%;农村投资28.8亿元,与2015年基本持平。按类型分,国有投资138亿元,下降38.2%;非国有投资442.4亿元,增长26.4%;外商投资14.1亿元,增长78.4%。
财税收支
2016年,昌平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3亿元,比2015年增长7.2%。其中,增值税完成19.7亿元,增长85.6%;营业税完成10.2亿元,下降53.5%;企业所得税完成10.8亿元,增长25.5%。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3亿元,下降13.7%。其中,用于教育31.7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8.3亿元、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12.4亿元、城乡社区事务17.9亿元、农林水事务20.9亿元,增长速度分别为-5.7%、-19.3%、26.6%、-55.0%和-14.9%。共完成区域税收274.9亿元,增长11.4%。
人民生活
2016年,昌平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350元,比2015年增长8.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49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71元,增长8.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3.3%,下降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4%,增长0.7%。全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7842元,增长8.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892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949元,增长2.8%。
折叠 第一产业
2016年,昌平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8亿元,比2015年下降7.6%。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7亿元,比下降6.3%,其中,农业产值完成7.3亿元,下降5.5%;林业产值完成4.6亿元,下降13.9%;牧业产值完成7.8亿元,下降1.7%;渔业产值完成0.2亿元,下降30%;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0.8亿元,增长0.3%。粮食播种面积26601亩,减少4574亩,下降14.7%。粮食产量0.8万吨,下降8%;粮食亩产285.9公斤,增长7.9%。全年蔬菜产量3.9万吨,增长4.8%;禽蛋产量0.3万吨,下降52.4%。
折叠 第二产业
工业
2016年,昌平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75.5亿元,比2015年增长9.4%;完成销售产值870亿元,增长8%,实现产销率99.4%。其中,现代制造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07.6亿元,增长15.6%,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9.4%;高技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9.8亿元,增长15.6%,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1.7%。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74.9亿元,增长9.2%,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8.5%。
建筑业
2016年,昌平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4.9亿元,比2015年增长3.2%。其中,外省完成产值104.5亿元,增长5.5%,向上拉动全区建筑业总产值3%。新签合同额140.9亿元,下降20.9%。
折叠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6年,昌平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22.7亿元,比2015年增长6.8%。按行业划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8.7亿元,增长5.9%,占比9.1%;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48亿元,增长7.1%,占比82.3%;住宿业实现零售额8.3亿元,增长4%,占比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7.8亿元,增长4.8%,占比6.6%。
对外经济
2016年,昌平区新批三资企业26家,比2015年增加3家;新批三资企业注册资本82851.1万美元,增长459.9%。全区引进外商实际投资78875.8万美元,增长623.5%。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8525.8万美元,下降11.6%;合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7.0350亿美元,增长5482.2%。
房地产业
2016年,昌平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82.4亿元,比2015年增长16.5%。房屋施工面积达到1332.3万平方米,下降6.7%,其中保障性住房及自住型商品房房屋施工面积548.1万平方米,减少147.7万平方米,占全区房屋施工总面积的41.1%。保障性住房及自住型商品房新开工面积79.2万平方米,减少14.2万平方米,占全区新开工总面积的25%。
旅游业
截至2016年,昌平区有农业观光园209个,比2015年增加2个;观光园总收入3.5亿元,下降11.3%。民俗旅游经营户351户,累计接待游客241.2万人次,增长3%;民俗旅游总收入1亿元,增长17%。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4233亩,下降10.8%;实现收入3.8亿元,下降10.1%。
金融业
2016年,昌平区主要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057.0亿元,比年初增加229.5亿元,比2015年增长12.6%;其中居民储蓄余额1111亿元,增加109亿元,增长10.9%。单位定期余额176.1亿元,增加34.4亿元,增长24.3%。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423.3亿元,增加57.3亿元,增长15.7%。全年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7622.7亿元,增长6%。其中股票交易额2407.1亿元 下降44.4%;基金交易额50.6亿元,下降33.8%;债券交易额4778.3亿元,是2015年的1.7倍。年末股票市场累计开户数27.5万户,新开户数4.8万户。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科学技术
2016年,昌平区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11732件和5955件,分别比2015年增长33%和5.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5114件和1716件,增长25.6%和20%。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278项,减少19.4%;技术合同成交总额69.9亿元,增长10.1%。
2016年,昌平区累计建成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8个、工程技术中心102个,开通了“人人实验”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成功落户;各类双创空间面积已达190万平方米,在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初步打造了“回+”双创社区品牌;汇集科技从业人员4万余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央企业在昌设立下属公司达到185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超过3700家,年内新培育上市企业和新三板企业9家、国高新企业64家,智行鸿远新能源汽车基地等项目投入运营,华为云计算中心等一批新的优质项目正在加快落地。
折叠 教育事业
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新校区
截至2016年,昌平区共有39所普通高校,大专在校生20022人,毕业生8139人;本科在校生73520人,毕业生14569人;研究生在校生22641人,毕业生8657人;博士生在校生4414人,毕业生1357人。普通高中招生1904人,在校生5797人,毕业生2437人;普通初中招生5583人,在校生15529人,毕业生4966人;普通小学招生7930人,在校生52794人,毕业生7841人;幼儿园新入园幼儿10065人,在园幼儿29707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学校)招生2870人,在校生12886人,毕业生3582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31人,在校生98人,毕业生8人。新建、改扩建9所幼儿园,新增幼儿园学位2500个;新增3所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引进北京一六一中学回龙观学校,引进名校名园数量达到16所,名校引进力度居5个发展新区之首。昌平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2016年昌平区高校 | ||
---|---|---|
北京化工大学(北校区) | 中国政法大学(北校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区) |
中央财经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外交学院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区) |
北京农学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 北京交通大学(大专部) |
北京大学昌平分校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区 | 北京吉利大学 |
北京应用技术大学 | 北京汇佳职业学院 | 北方工商管理研修学院 |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 北京人文大学 |
折叠 文化事业
截至2016年,昌平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分馆20个),总藏量67万册(件)。全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全区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个,馆藏案卷23.6万卷件,利用档案10628人次。
折叠 体育事业
昌平体育馆
截至2016年,昌平区共有体育场馆1195个,共获得市级比赛奖牌131枚,比2015年增加21枚。其中金牌39枚,银牌43枚,铜牌49枚。
折叠 卫生事业
截至2016年,昌平区共有卫生机构957个,其中医院7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8个(含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0882张,其中医院床位10535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411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260人,注册护士6419人。全区医疗机构共诊疗1167.4万人次。全年未发现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22.77/10万,乙类传染病死亡率0.51/10万。
折叠 劳动就业
2016年,昌平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51%,比2015年提高0.05%;城乡劳动力实现就业11587人,城乡困难劳动力实现就业7898人,城镇新增就业26932人,实现创业577人,带动就业2007人,用人单位招用困难人员1804人。依托第四届农业嘉年华等活动,共开发绿色就业岗位1911个,扶持1520人实现绿色就业。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731个,帮扶321名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实现100名村(社区)就业服务专职工作者各镇街全覆盖。
折叠 社会保障
2016年,昌平区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人群达到238.7万人次,比2015年增加10.5万人次,增长4.6%。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收支规模达到146.4亿元,增加24.8亿元,增长20.4%,其中五项社会保险累计收支合计127.4亿元,增加14.8亿元,增长13.1%;其中,累计收缴68.2亿元,增长15%;累计支出59.2亿元,增长11%;结余9亿元,增加3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13.6万人,续保率为99%,全区新增企业职工退休3922人,比下降5.4%;共监控各类企业2009家,涉及职工12万人,监控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9.6%,续订率为95.7%,集体合同覆盖面达98.8%;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292件,增长22.2%,结案4261件,结案率为99.3%,调解率为54.1%;受理投诉、举报案件740件,涉及劳动者740人,较2015年同期下降13.9%;处理信访类案件342件,答复满意率98%以上;现场处理群体性突发案件47起,涉及劳动者1068人;共为1808人解决拖欠工资1396.5万元;认定工伤1034人。
折叠 基础建设
2016年,昌平区自来水销售量5046.5万立方米,与2015年基本持平。其中生产运营用水1169.1万立方米,增长1.1%;居民家庭用水2366.2万立方米,增长16.3%。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5.1亿千瓦时,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用电2亿千瓦时,增长8.1%;第二产业用电16.7亿千瓦时,增长0.6%;第三产业用电30.3亿千瓦时,增长14.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6.1亿千瓦时,增长15.2%。液化石油气供应总量2万吨,下降24.1%;天然气供应总量4.9亿立方米,增长41.5%。年末共有液化石油气使用用户19.6万户,增长16.1%,其中居民家庭用户18.9万户,增长14.4%;年末共有天然气使用用户48.8万户,增长31.2%,其中居民家庭用户48.3万户,增长31.6%。集中供热面积4136万平方米,增加86万平方米。
折叠 环境保护
2016年,昌平区群众反映强烈的219件突出环境问题全部办结,全年环境执法处罚金额达到4114万元。压减燃煤35万吨,淘汰老旧机动车2.4万辆,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为46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增长7%;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8微克/立方米,下降33.3%;PM2.5年日均值为61微克/立方米,下降14.1%。4座再生水厂正式运行,全年污水处理量达到7396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为80%,提高4%。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74.8万吨,无害化处理率99.6%,提高0.2%。实施平原重点地区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等生态工程,完成平原山区造林营林2.1万亩,完成绿化建设、改造和抚育面积6.6万亩,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4%,提高0.5%;绿地面积(范围为建成区,不含山区林地)6284.9公顷,增长2.6%;绿地率达到42.7%,提高0.6%。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为46.6%、66.9%,分别提高0.9%和0.2%。
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运输
折叠 交通
截止2016年末,昌平区公路里程为2246.4千米,比2015年增加204.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94.4千米,与2015年基本持平。城市道路里程382.6千米,增加23.8千米。
昌平区交通
公路
京藏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公路、京承高速公路、京包高速公路、北京六环高速公路穿越昌平区。
铁路
轨道交通
折叠 运输
截止2016年末,昌平区共有客运(区属企业)从业人员865人,运营客车462辆,其中新能源运营客车174辆;客运线路39条,运营长度1129千米,客运量达16559万人次;货运从业人员4万余人,货运业户5910户,运力22925辆,货物运输总吨位达114177吨,货运量6210万吨,货运周转量18.6万吨千米。境内有轨道交通站点4个,21个站点,运营里程51千米。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截至2016年,昌平区有文物保护单位78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
2016年昌平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
名称 | 时代 | 地址 | 公布时间 |
十三陵 | 明 | 昌平区十三陵镇 | 1961年3月4日 |
居庸关、云台 | 元、明 | 昌平区南口镇居庸关村 | 1961年3月4日 |
银山塔林 | 金—元 | 昌平区延寿镇湖门村 | 1988年1月13日 |
万里长城北京段 | 明 | 昌平区流村镇长峪城村 | 2008年6月 |
2016年昌平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
---|---|---|---|
名称 | 时代 | 地址 | 公布时间 |
朝宗桥 | 明 | 昌平区沙河镇 | 1984年5月24日 |
白浮泉遗址——九龙池、都龙王庙 | 元初建,明重建 | 昌平区城南街道办事处化庄村东 | 1990年2月23日 |
巩华城 | 明 | 昌平区沙河镇 | 1995年 |
和平寺 | 清 | 昌平区南口镇花塔村 | 1995年 |
五街清真寺 | 清 | 昌平区城北街道办事处五街社区 | 2003年7月28日 |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折叠 编辑本段 城市荣誉
2017年12月23日,昌平区获评2017“质量之光”年度质量魅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