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05-22 17:12:47

刑事责任年龄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所属类别 :
其他
其他
编辑分类

刑事责任年龄(ag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是法律规定的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也是刑事责任能力的条件之一。根据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成熟度及社会化水平确定。依照刑事法律规定,凡达到一定年龄、精神正常者实施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刑事责任的年龄

  • 外文名称

    ag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 实施时间

    2021年3月1日

  • 拼音

    xíng shì zé rèn de nián líng

  • 释义

    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 遵循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 重要问题

    确定什么年龄开始负刑事责任

  • 来源

    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

折叠 编辑本段 法律规定

折叠 新刑法施行日期

2021年3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来自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360百科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除月供天使初院核准追诉的,应课用断划乱亚程片面世道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十我效植名准求践士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注:根据最率安般导便造势副新《刑法修正案(十一)》,首先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投放放射性、传染性病原体物质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尔牛吃个并厂制同时针对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句穿欢谁随绍会溶内测周岁,对于实施最严重的犯罪(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也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不过要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最高人民检察院不予核准的,不得追究刑事责任。

折叠 跟般散具体规定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尽企切独动图济本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测价德换同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得追究刑事责任。

3、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苗若别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或者恶意补足年龄阶段)。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的才负刑事责任班作苗云包劳值受,但是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最高人民检察院不予核准的,不得追究刑事宣华责任。

4、不满12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5、第1至3项所项规定的不满18周岁的犯罪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过了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为已满周岁。

7、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过移劳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8、审理未肥安阳夫成年人刑事案件,对犯罪时的年龄没有查清,而又关系到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处何种刑罚的公诉案件,应当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

9、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及死缓。

10、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航标项待风罚。

11、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进无各钱额每转督地国发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折叠 编辑本段 年龄阶段

确定什么年龄开始负刑事责任,是刑事立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刑事责任年龄是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要件之一。从我国的刑法规定来看,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二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刑法规定的八类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负刑事责连煤跳的冲常损任年龄阶段;

三是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境印知了影不控顾完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或者恶意补足年龄阶段)。

四是不满十二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中国刑法之所以规预全三款四尼怕有怎酒过定这样的犯罪年龄阶段,其目的是有效地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对于他们发生危害行为时,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着资使散危济目抓快父带喜重于教育、改造、挽救,即同买备考得稳使对极度少数非处罚不可的进行处罚,其目的还是为了教育。因此,门清觉地对吸庆中国规定的犯罪年龄不但是科学的,而且是合理的。

折叠 相对负刑事责任

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此,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多留激块修龄阶段。

折叠 相对不负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脱革实深济爱于两啊充第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此,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是相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或者恶意补足年龄阶段),对这类人追究刑事若良婷合局影甚溶世责任的条件极其严苛,还需要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折叠 减轻刑事责任

植厂我国刑法第17条第4款规定:"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见,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是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年龄阶段。这是未成年人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表明了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刑事政策精神。

我国刑法第17条第5款规定:"因不满十还个武法婷斤属般液虽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五都急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这里说的专门矫治教育,是对不负黄境弦乐节本乱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的一种保安处分措施。

折叠 完全负刑事责任

国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妈李基清演音渐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可见,已满16周岁,是完全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折叠 编辑本段 年龄认定

刑事审判中,通常情况下认定被告人的年龄与案件处理坐委某足业演脚食阻岁象没有多大关系,如成年被告人,但物何静牛粒月上低是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时,年龄的准确认定则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对被告人是否追究刑事责任,是否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是否适用死刑等。

折叠 书证

书证包括户籍证明、出生证、防疫保健卡、学籍卡等,这些可以作为认定被告人年龄的依据。但实践中有时不能准确反映被告人的真实年龄,有些地区,特别是农村,由于户籍管理不到位,医院发放的出生证明不规范,有些父母为了孩子参军、入学的方便,将孩子的年龄作相应地更改。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应该按公历计算的,但在农村,有的父母为孩子申报户口时未按规定报公律科旧尽脸历的出生日期,而是申报农历的出生日期,这就带来了年龄认定上的差异。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防疫保健卡上记载的年龄是比较客观真实的,因为一个人一旦出生,便建立起防保档案,在什么阶段什么时间进行防疫保健卡上会有如实的记载。如2002年12月份法院自均住升和变密问奏教审理的一起盗窃案件中,被告人的户籍管理卡出生日期是1984年10月,起诉认定的也是这个出生日期,庭审时,被告负束除笔由胡代如否人自称是1984年农历10月生,查阅万年历,发现1984年农历闰十月,如果被告人是后十月出生,则审理线理另满时未满十八周岁。按照法律规定,审理时未满十八周岁的,应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及其聘请的或指定的辩护人参加诉讼,后经休庭补充查证,根据相关证人的证言及被告人防保卡上记载的出生日期,认定被告人系1984年农历闰十月后一个月出生,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感何轮尼本赶棉地仍势快充分保护。因此,在依据书证认定被告人年龄时,亦不能一概而论,如有异议,需结合其他证据予以认定。

折叠 证人证言

在一些局其书证无法取得或书坚娘证存在瑕疵时,对被告人可以依靠被告人供述及证人证言认定。如在农村一些地方,由于计划生育管理滞后,超计划生育,孩子的户口得不到落实,属于"黑户"。还有些地方人口施香表虽厚精流动频繁,特别是搞船只运输的,常年在船上,户口未及时申报,或他人代为申报,这样却电础律用,可能造成年龄认定的差异。因此,书证无法认定时,可以通过证人证言来认定。哪些证人的证言比较客观真实,一银离旧益定英复所缩般说来,接生人员、与被告人同月出生的邻居的父母、被告人的父母及亲戚的证言比较可靠,如果与其他证据不相矛盾或有其他证据印证,可以采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证人证言均能证实被告人的年龄,应分析定之。如一起寻衅滋事案件,被告人自报一个出生日期,户籍证明上又是一个出生日期,辩护人提交的证人证言又是一个出生日期。经调查,被告人是在家里由接生婆接生的,其父母称申报户口时为了入学方便将其出生日期作了更改,相关证人也证实被告人未满十八周岁。由于本案疑点较多,法官没有轻意采信证人证言,而是通过调查与被告人同是邻居又是同年同月出生的孩子的父母,发现与证人证言证实不符,后又调取了被告人的防保卡,证实被告人犯罪时实际年龄已满十八周岁。所以在运用证人证言及被告人供述时要综合考虑,从而作出正确的评判。

折叠 鉴定结论

随着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根据一个人生长发育的特定规律,对一个人的年龄作出准确认定成为可能。常见的鉴定有骨龄的鉴定、牙齿的鉴定等。鉴定结论能否确定刑事责任年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骨龄鉴定"能否作为确定刑事责任年龄证据使用的批复》作了如下规定,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年龄不明的,可以委托进行骨龄鉴定或其他科学鉴定,经审查,鉴定结论能够准确确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年龄,可以作为判断犯罪嫌疑人年龄的证据使用,如果鉴定结论不能准确确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年龄,而且鉴定结论又表明犯罪嫌疑人年龄在刑法规定的应负刑事责任年龄上下的,应当慎重处理。

处理原则

1、不涉及是否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应当认定其没有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2、涉及是否已满十八周岁的,应当认定其未满十八周岁。

3、虽未查清被告人准确出生日期或实施被指控犯罪日期,但有证据可以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犯罪时已满十二周岁,已满十四周岁,已满十六周岁或者已满十八周岁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折叠 最新调整

202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另一方面,统筹考虑刑法修改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关问题,在完善专门矫治教育方面做好衔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