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散革
折叠 北京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满足国家对水利建设人才的需求,在政务院(国张子林院长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务院)的直接关怀下,由当时的水利部部长傅作义于1951年主持创建了学校的前身--水利部北京水利学校。
1951年9月15日纪念半血立安使信了书,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在北京创办的水利部水利学校正式开学,有学生115人,校长由水利部办公厅副主任郝执斋兼任,校址设在阜践织会督挥波城门内巡捕厅十号(今民康胡同)。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教学楼
1958年10月6日,北京水利学校与北京水利发电函授学院、北京水力发电学校合建北京水利章肉完设天集护轮复超水电学院。院长由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子林兼任。10群结月6日确定为校庆日。北京水利水电学院老教学楼
1958年起,先后接受越南、 尼泊尔、印度尼西亚、喀麦隆等国留学生(1966年停止,2004年恢复)。
1959年7月23日,北京种光粮交格水利水电学院一部收归水利电力部直接领导,恢复北京水力发电学校。
1960年,学校援建越南水利水电学院。
1960年9月,著名水利专家气生绍、黄河三门峡水库工程局总工程师、中科院学部委员汪胡桢调来学院任院长。
1963年,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专击业合并到我院。同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66年4月,周恩来总理来河北地震地区视察,于4月3日到大名县前桑园大队,在座谈时了解奏前原实志前无宣到基层缺乏水利人才,于是提出了将北京水利水电学院从北京迁至邯郸的建议。
1966年5月30日,水利电力部致河北省委、省革委将北京水利水电学院迁往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岳城水库工地。
折叠 岳城时期
文革开始后不久,受国内外形势影响,中央决定将北京十三所重点高校外迁。1969年,北京市原有的46所高校中,有13所被迫外迁,其中以地矿、农林院校千试因吃对纪为主,北京水利水电学院为13所组止响席路门商着“京校外迁”高校之一,学校迁往河北省磁县岳城水库工地。
1970年12月23日,北京水利水电学市怀水纸班五左足响季搞院改名为河北水利水电学院。1971年1月1日起启用新校名。
折叠 邯郸时期
1972年11月7日,河化川济材因圆育北水利水电学院在邯郸中华大街南头建校,岳城建教学点。1978年9月28日早字翻王,河北水利水电学院某功状功送缺论排氧改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197既坚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西郊花园村原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旧址成立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由特液史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和北京味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双重领导。学校大门
1980年1月3日,撤销岳城教学基地办公室,决定校的房屋析末省抓天、设备等暂时移交水利双越包往级电力部第五工程局。
1981年11月,国务院批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1983年12月,根据水利电力部指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划归北京水利坚那周简放门电力经济管理学院序钱绍尼认此自握差内领导,对外仍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4年9月23日,水利电力部同意汪胡桢任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名誉院长。
1986年起,学校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主特围连汉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1参粉见儿987年6月30日,国固造径振报少干措记差沙家教委同意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成女剧氧看谁建制地由河北省邯继乐消郸市迁至河南省郑州市。
之减反关裂每组上厚粮折叠 郑州时期
学生宿舍19书促销取希才师政十90年7月22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第一次信回展应础攻规别白宁再背息发布会在郑州市河南省科技馆举行。宣都养布学校1990年开始搬迁郑州,90级本科生在郑州新校入学上课。
1990年9月6志很铁旧织挥市呀顺日,由题国务院总庆全事眼科理李鹏写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新校牌揭幕仪式在郑州新校隆重举行。
1值治王货练试取教司大991年9月1日,校本部迁郑办公。遗留校舍和人员组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邯郸)诉八。
1992年5月经水利部批准,在华北资乐欢单眼较困例列课就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水利电力函授学院和中共水利部直属机关党校的基础上成立北京水利水电管理干部学院。
2000年2月28日,学校由水利部管理为主调整为省部共建,以河南列慢给复创新省管理为主。
2000年10月基志信钟专欢作,教育部批准学校硕士华北水认现容房抗歌倒见同相三利水电大学研究生单独考爱阳持通云草甚灯两比站试权资格。学校成为河南省惟一一所、全国159所之一的具有该项资格的高校。
2001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名正司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水利电力函授学院并入北京工业大学滑微怕安管井满换。
2001年6月15日,此犯延老包坐艺些止巴倒学校宣布成立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研究生处。
2003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邯郸)与河北建筑科技学院、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邯去耐州它草第见环现南愿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北工程学院(后更名河北工程大学),原址改为河奏北工程大学中华南校乙聚手应洲武包区。
2003年3月25日,河南省计划委员会批复同意我校在龙子湖高校园区选址建设新校区,总征地面积1770亩,远期发展规模为在校全日制学生19800人,主要承担本科生和研吸且村属点费由千究生教育。
2004年5月23日,河南省教育厅同意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恢复招收来华留学生。
2009年8月12日下午,河南省政府和水利部在京签订《关于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协议》,成为河南省第三所省部共建大学。龙湾湖畔
2009年11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成为第十一批博士点立项单位。
2011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公布的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6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部分专业在河南本科一批招生。
2012年8月,入围国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一百所,高校六十校庆..
2013年1月,学校八个一级学科获高等学校副教授评审权。
2013年4月18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
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批通过,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获批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
2014年6月,被麦可思评定为河南省本科院校就业竞争力第一名。
2014年7月,荣获“2014全国大学生就业最佳企业评选”优秀组织高校奖。
2015年12月10日,教育部《关于确认“金砖国家网络大学”项目中方参与院校的通知》文件,该校被正式确定为“金砖国家网络大学”项目中方参与高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是11所中方参与院校中唯一非“211”、“985”的高校,依托其学科优势,重点开展水资源和污染治理、能源2个学科领域的优先合作 。
2016年3月24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金砖国家大学联盟”成员。[6]
2016年获批水利部“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
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条件
折叠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设有23个教学单位,有98个研究机构,开设64个本科专业。
学院名称 | 专业 |
---|---|
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及地下建筑方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 本科: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土木工程(含专升本)、交通工程、工程力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节能方向) | |
材料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交通运输、测控技术与仪器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热动)、能源与动力工程(水动)、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核工程与核技术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消防工程、应用化学 |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经济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专科)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对外汉语、俄语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统计学、金融数学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 | 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法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公共艺术)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地质工程(灾害管理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语、俄语、汉语国际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科)、会计电算化(专科)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软件学院 | 软件技术(专科)、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图形图像制作((专科))、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科)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成人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等42个本、专科函授教育专业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乌拉尔学院 | 排水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测绘工程和建筑学 |
折叠 师资力量
龙子湖教学楼群截止到2018年4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111人,其中专职教师1564人,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2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4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省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42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王浩、周丰峻、王光谦、夏军等为我校双聘院士 。
折叠 教学建设
截止到2018年4月,现有64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包括9个国家级、省级卓越计划建设专业,15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7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1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折叠 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 | 地质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农业水利工程。 |
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 | 地质工程、农业水利工程。 |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 |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省级特色专业(11个) | 土木工程 、工程力学、交通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 、工程管理 、艺术设计 、数学与应用数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会计学。 |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 | 工业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建筑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省级精品课程(15门):《水工建筑物》(2003年,负责人:孙明权)、《岩石力学》(2003年,负责人:刘汉东)、《水力学》(2004年,负责人:李国庆)、《土力学》(2005年,负责人:刘汉东)、《机械控制理论》(2006年,负责人:杨振中)、《技术经济学》(2006年,负责人:李创)、《机械设计》(2007年,负责人:严大考)和《地下水动力学》(2007年,负责人:陈南祥)
课程名称 | 院系 | 负责人 | 年度 |
---|---|---|---|
中国农业水资源双语教学 | 水利学院 | 周振民 | |
工程地质学 |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黄志全 | 2011 |
桥梁工程 | 土木与交通学院 | 赵顺波 | |
操作系统 | 信息工程学院 | 朱贵良 | |
液压与气压传动 | 机械学院 | 刘仕平 | 2007 |
汽轮机原理 | 电力学院 | 张利平 | 2007 |
工程水文学 | 水利学院 | 孙保沐 | 2007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环境与市政学院 | 刘秉涛 | 2007 |
水利工程施工 | 水利学院 | 康迎宾 | 2007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 张梅 | 2007 |
管理学原理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朱雪芹 | 2007 |
高等代数 | 数学与信息学院 | 刘法贵 | 2007 |
房屋建筑学 | 土木与交通学院 | 陈爱玖 | 2007 |
工程图学基础 | 土木与交通学院 | 赵艳霞 | 2007 |
数据结构 | 信息工程学院 | 庄晋林 | 2005 |
水电站 | 水利学院 | 张丽 | 2005 |
混凝土结构 | 土木与交通学院 | 赵顺波 | 2005 |
建筑材料 | 土木与交通学院 | 邢振贤 | 2005 |
机械控制理论 | 机械学院 | 杨振中 | 2005 |
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个):《水文工程地质》(陈南祥)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土木工程综合训练实验教学中心、水利实验中心、机械工程与车辆实验中心、大学物理实验示范中心、地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学与信息科学实验中心
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工程力学实验示范中心、数学实验示范中心
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研团队”
折叠 学科建设
截止到2018年,学校拥有1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学校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国家首批具有推荐并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的高校,是具有同等学力和专业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高校。1986年开始,学校曾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3年通过博士点验收,成为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单位 。
- 硕博士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 | |
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 | 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 | 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数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农业工程,工商管理,软件工程。 |
专业硕士学位(14个):水利工程、地质工程、农业工程、机械工程、项目管理、动力工程、控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等
- 重点学科
序号 | 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 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 级别 | |
---|---|---|---|---|
1 | 土木工程 | 1 | 岩土工程 | 省级 |
2 | 结构工程 | |||
3 | 市政工程 | |||
4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
5 | 桥梁及隧道工程 | |||
2 | 水利工程 | 6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
7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8 | 水工结构工程 | |||
9 | 水利水电工程 | |||
10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
3 | 数学 | 11 | 基础数学 | |
12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
13 | 应用数学 | |||
14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4 | 机械工程 | 15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
16 | 机械电子工程 | |||
17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
18 | 车辆工程 | |||
5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19 | 工程热物理 | |
20 | 热能工程 | |||
21 | 动力机械及工程 | |||
22 | 流体机械及工程 | |||
6 | 控制科学及工程 | 23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24 | 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25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
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6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
27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28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8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29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
30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
31 | 地质工程 | |||
9 | 农业工程 | 32 | 农业机械化工程 | |
33 | 农业水土工程 | |||
34 |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 |||
1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35 | 环境工程 | |
11 | 软件工程 | 36 | 软件工程 | |
12 | 林学 | 37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
13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38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3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40 | 水力发电工程 | 部级 | ||
41 | 农田水利工程 |
折叠 交流合作
- 国内交流
宿舍楼2007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与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以武术和中原文化为特色的英语本科和对外汉语本科项目。
2011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联合开办以中华文化国际推广为特色的英语、俄语和对外汉语本科项目(含不同国家和地区语种方向)。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登封电厂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新乡市人民政府、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科达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 国际合作
学校国际合作历史悠久,1958年起开始接收留学生,对口援建越南水利水电大学。近年来,学校更加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实施开放活校战略,不断提升办学实力和国际化水平,相继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法国尼斯大学、英国提赛德大学、韩国启明大学、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等世界高水平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积极融入金砖国家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体系,成为“金砖国家网络大学”水资源与污染治理、能源两个领域的牵头高校。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设立了“金砖国家网络大学·金砖国家大学联盟水工程与能源研究中心”,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联合设立了中俄高铁研究中心,与韩国仁荷大学共同设立了物流工程研究中心。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体系下第一个合作办学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乌拉尔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成为河南省教育对外开放的重大突破性成果 。
2017年年底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合作举办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乌拉尔学院”,是金砖国家大学体系下成立的第一个合作办学机构 。
折叠 学校荣誉
2005年,在全国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国家教育部评为优秀学校。
2007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单位”
2007年,学校教务处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08年,被河南省授予“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称号 。
2008年,在国家水利科技大会上,学校被授予“全国水利科技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2010年,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获得中国志愿者集体的最高荣誉——“第八届中国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2011年,在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位居第一名并获得“优秀”称号。
2014年先后荣获“最具就业竞争力的10张河南教育名片”、“全国大学生就业最佳企业评选优秀组织高校奖”和“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同年在第三方权威性数据机构发布的《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2013年度报告中,学校位居河南省本科院校就业竞争力第一名。
2014年6月,被麦可思评定为河南省本科院校就业竞争力第一名。7月,荣获“2014全国大学生就业最佳企业评选”优秀组织高校奖。
学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艺术教育。连续16年荣获“河南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连续18年荣获河南省及郑州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连续四届被评为“河南省艺术教育一类院校”。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术研究
折叠 科研成果
龙子湖校区大门近五年,学校主持承担科研项目156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3项,省部级重大(点)项目12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以上奖励97项;发表论文5964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417篇;出版专著110部,教材356部。在2008年国家水利科技大会上,学校被授予“全国水利科技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折叠 科研平台
截止到2018年,学校有2个水利部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7个郑州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院士工作站,1个院士实验室,共30多个研究机构,与90多个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研究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作关系。
类别 | 级别 | 名称 |
---|---|---|
重点实验室 | 水利部 (2个) | 1、水利部水工结构重点实验室 2、水利部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 |
河南省 (18个) |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河南省岩土力学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2006) 2、河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共建)(2012) 3、河南省农业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 4、河南省水利机械抗磨防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6) 5、河南省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6) 6、河南省水体污染与土壤损害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6) 7、河南省生态建材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2016) 8、河南省水利环境模拟与治理重点实验室(2017) 9、河南省水工结构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 10、河南省水利工程地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 | |
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1、高透水路面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与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合建)(2012) 2、节能型智能污水处理河南省工程实验室(2013) 3、大型起重运输智能制造装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2015) 4、供水管网智能化管理河南省工程实验室(2016) 5、水利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2017) 6、大型工程环境灾变监测河南省工程实验室(2017) 7、河南省公共安全视频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与河南华安保全智能发展有限公司共建第三)(2017) 8、湖库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与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共建第三)(2017) | ||
郑州市 (17个) | 1、郑州市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9) 2、郑州市虚拟现实新技术重点实验室(2012) 3、郑州市测控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2012) 4、郑州市文物保护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2013) 5、郑州市生态建筑材料重点实验室(2013) 6、郑州市水沙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2013) 7、生态建筑材料与结构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2) 8、郑州市预应力工程智能新技术研发重点实验室(2014) 9、郑州市水利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2014) 10、郑州市新材料及水利机械表面重点实验室(2014) 11、郑州市水工结构震动与安全重点实验室(2015) 12、郑州市工业余热利用重点实验室(2015) 13、郑州市软件测评重点实验室(2015) 14、郑州市工业工程与物流仿真重点实验室(2015) 15、郑州市起重运输装备虚拟设计重点实验室(2015) 16、郑州市结构检测与性能提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6) 17、郑州市城市综合防灾重点实验室(2016) | |
教育厅 (10个) | 1、岩土力学与结构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006) 2、水工结构与材料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009) 3、生态高性能建筑材料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9) 4、河流环境与河流工程模拟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010) 5、水工混凝土材料与结构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 6、车辆能源利用清洁化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2) 7、水利水运及治河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2) 8、水工程水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3) 9、河南省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育基地(2008) 10、水文化研究中心2014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培育) | |
院士工作站 | 河南省地下空间利用技术院士工作站 河南省水利防灾减灾工程院士工作站 河南省水文学及水资源研究院士工作站 河南省多沙河流治理院士工作站 河南省现代数值分析与可视化仿真院士工作站 | |
院士实验室 | 河南省岩土力学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顾金才院士) | |
协同创新中心 | 中原经济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保障工程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新型城镇建筑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参与) 山洪地质灾害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校级) 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农业节水高产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校级) |
其他校级科研机构:钢结构与工程研究院、岩土工程与水工结构研究所、广谱哲学研究所、艺术教育研究中心、水文化研究中心
折叠 学术资源
- 学术期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于1989年,获河北省科技期刊二等奖。1995年,获河南省自然版学报优秀学报二等奖。1999年,获河南省高校学报优秀期刊一等奖。2000年,获河南省第4届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2年,获河南省第5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3年,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9年,获全国高校学报优秀编辑质量奖。2011年,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学报评估优秀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前身为1985年创刊的《水利高教研究》和1989年创刊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水利高教研究》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两刊合并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教育·社科版)》;从1992年第一期开始正式确定刊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1998年,通过水利部申报,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转为国内外公开出版物;2014年正式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栏目有:笔谈;水文化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哲学研究;政治社会学研究;·经济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法学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心理学研究;文献与信息研究等。其中特色栏目“水文化研究”已有十余年的开办历史。
曾经获得“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河南省一级期刊”、“河南省高校学报综合质量评估特色期刊”、“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
- 馆藏资源
截止到2013年,图书馆藏书200多万册。
折叠 学术交流
2009年-2012年末,由国家、河南省和学校资助出国访学教师15名,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8人次。学校河流研究所副所长严军博士与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Roger A. Falconer教授合作研究重金属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规律,并请Falconer教授指导研究生培养,为学校相关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能够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2009年-2012年末,学校共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2次,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和知名度。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折叠 学校标志
校徽校徽
校徽中“耒(lěi)的图形”:耒相传是大禹治水用的工具,耒的图形寓意为大禹精神,象征着该校“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耒”的图形像人,蕴涵该校“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耒”的图形高大,希冀该校广大学子成为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才;“耒”的图形像古代钱币,寓意该校实力雄厚,前途辉煌。
校徽中“黄河图案”:寓意该校“立足黄河,服务水利;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
校徽中“蓝色背景”:代表水的颜色,寓意该校以水利学科为特色,致力于祖国的水利事业。
校徽中“1951”:是该校的建校时间 。[3]
校训
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
勤奋,指勤于学习,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勤勤恳恳,刻苦努力,奋发有为。“业精于勤”,勤奋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严谨,指科学规范,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的科学态度,也指严于律己,从严治学,从严执教等职业道德。严谨是理工科院校的生命线,我院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更应突出严谨。
求实,指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坚持求真务实、踏实扎实的作风。同时,也指一个人必须具备诚实、朴实的良好品质。
创新,指敢为人先的创新气魄,勇于超越的创新理念,崇尚科学的创新态度。创新是民族的精神,也是时代的精神 。
校歌
《我们是未来的水电建设者》校歌
嵩山北麓,黄河之畔,中原绿城有我们可爱的校园。
振兴中华是我们的理想。开发水电是我们的志愿。
勤奋学习,努力钻研,在知识的海洋中破浪向前。
我们想的是兴利除害,爱的是水库电站。
我们是未来的水电建设者,事业可爱,前程灿烂。
嵩山北麓,黄河之畔,中原绿城有我们可爱的校园。
求实创新是我们的校训。面向世界是我们的誓言。
团结友爱刻苦攻关。在科学的高峰奋勇登攀,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把青春奉献。
我们是未来的水电建设者,事业可爱,前程灿烂 。[3]
折叠 社团文化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显示,学校共有社团40多个,丰富了学校社会文化,提高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社团名单
数学建模爱好者协会、书画协会、篮球协会、大学生科技协会、众成拓展协会、质量管理协会、营销协会、英语俱乐部、新知青学社、心理协会、演讲与辩论协会、戏曲社、舞蹈协会、武术协会、自动化爱好者协会、自行车协会、足球协会、网球俱乐部、网络与技术协会、跆拳道协会、摄影协会、华水赛扶、棋迷协会、桥牌协会、乒羽俱乐部、漫动作画社、轮滑协会、健美操协会、集邮协会、吉他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广播站、发明协会、读书协会、电脑爱好者协会、大学生记者团、创业与就业者协会、长澜文学社、不羁天籁歌友协会、爱心社。[4]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领导
折叠 历任校长
时期 | 姓名 | 任职时间 | 备注 |
---|---|---|---|
水利部水利学校 | 1951.9~? | 水利部办公厅副主任兼任 | |
北京水利学校 | 刘鹏夫 | 1951.9~ ? | 北京水利学校创始人、副校长、党委书记 |
北京水利水电学院 | 1958.10~1959.2 | 北京水科院院长兼任,牵头组建北京水利水电学院 | |
1959.2~1960.5 | —— | ||
1960.9~1971.1 | 担任19年院长、后为名誉院长 | ||
河北水利水电学院 | 1971.1~1978.6 | 担任19年院长、后为名誉院长 |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 1979.8~1981.11 | 院长兼党委书记 | |
1984.7~1993.4 | —— | ||
1994.7~1998.6 | —— | ||
1998.6~2001.4 | 院长兼党委书记 | ||
2001.4~2013.4 | ——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严大考 | 2013.4~2015.11 | |
刘文锴 | 2015.11~ |
折叠 历任书记
时期 | 姓名 | 任职时间 | 备注 |
---|---|---|---|
北京水利学校 | 刘鹏夫 | 1951.9~1958.10 | 北京水利学校党委书记、水电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北京水利水电学院 | 张子林 | 1959.2~1960 | 北京水科院院长兼任,牵头组建北京水利水电学院 |
河北水利水电学院 | 林牧 | 1973.11~1976 | 代理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 |
周镜 | 1977.1 ~1978.8 | 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 |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 白认 | 1979.9 ~1981.11 | 院长兼党委书记 |
程俊贤 | 1983.1 ~1984.7 | —— | |
尹双增 | 1984.7 ~1989 | —— | |
黄瑾 | 1990.2 ~1993.4 | —— | |
冯国斌 | 1993.4 ~1998.6 | —— | |
林劲松 | 1998.6 ~2001.4 | 院长兼党委书记 | |
朱清孟 | 2001.4~2005.7 | —— | |
朱海风 | 2005.7~2013.4 | ——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朱海风 | 2013.4~2015.5 | —— |
王清义 | 2015.5~ | —— |
折叠 现任领导
折叠 编辑本段 知名校友
姓名 | 备注 |
---|---|
刘慈欣 | 1985年毕业于水电工程系,中国电力投资公司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三体》系列作者。 |
陈珂 | 美国休斯敦中国人活动中心执行长,美国KC United,Inc.总裁。 |
陈东明 | 现任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副社长。 |
金炎 | 曾任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总编辑。 |
毛跃光 | 现任三峡工程档案馆馆长,中国三峡总公司副研究馆员。 |
周文凤 | 中国水利报社副社长 。 |
姓名 | 备注 |
---|---|
汪胡桢 | (1897~1989),中国现代水利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张镜剑 | (1931-),中国著名水利专家,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该校原校长。 |
刘俊国 |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客座研究员。 |
戴会超 | 河海大学校长助理、教授,曾获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
李胜才 | 英国华威大学博导教授,国际上研究流体机械和空化现象的知名专家。 |
高占义 | 教授级高工。现任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主席、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灌溉与排水委员会“战略规划与组织事务常设委员会”主席。 |
魏群 | 中国钢结构研究知名专家,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刘之平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
严大考 | 现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刘汉东 | 现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
全达仁 | 历任中国科学院、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技术与地壤改良研究所技术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井灌井排研究室主任,宁夏农学院水利系教授。 |
顾辉 | 原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天津大学、三峡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任德记 | 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图学部党支部书记;安全监测与加固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
迟世春 | 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抗震研究所所长。 |
段树金 | 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工程系教授、系主任。 |
孙继江 | 现任水利部河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党委委员。 |
李运华 | 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博士生指导教师。 |
孔留安 | 现任河南城建学院校长。 |
臧乃青 | 现任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副校长。 |
冯跃志 | 现任商丘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 |
苏万益 | 现任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 |
刘宪亮 | 曾任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黄河河务局副局长。现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管局副局长。 |
王春良 | 现任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校长。 |
苏万益 | 现任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校长。 |
陈恩华 | 现任贵州财经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刘占周 | 原河北工程大学校长,现省部共建主任。 |
刘沛清 | 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
沈志刚 |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组成员。 |
朱尔玉 | 现任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桥梁与防灾工程研究所工作,博士生导师。 |
乔兰 | 现任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 |
江恩惠 | 现任黄科院副院长,水利部水利青年科技英才。 |
赵明华 | 曾任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
田玉青 | 现任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处长。 |
孙景亮 | 现任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水利学会、中国环境学会、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会员。 |
王秀茹 |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黄文杰 | 华北电力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
刘福胜 | 现任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
董兴辉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计算机系副主任,博导。 |
刘志申 | 河北工程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
孙明权 | 曾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系系主任、党总支书记,现科技处处长。 |
丁继辉 | 河北大学教授,土木系主任。 |
乌云娜 | 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工程管理评标专家;电力系统监理招标评标专家; |
赵兰浩 | 河海大学教授。 |
李春 | 北方民族大学教授、研究生处处长、博士生导师。 |
齐梅兰 |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魏占民 |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陈恩利 | 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环境与安全工程研究所教授。 |
李其军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 |
秦大庸 | 现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水资源研究所副所长。 |
秦四清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
朱明温 | 现任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院院长。 |
朱发升 | 现任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路新景 | 现任水利部黄委会设计院任副总工程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兼职教授 。 |
姜彤 | 现任华北电力大学岩土工程与水工结构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
姓名 | 备注 |
---|---|
侯捷 | (1931-2000),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建设部原部长、党组书记,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 |
陈雷 | 原水利部部长、党组书记兼武警水电指挥部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中共第十七、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
鄂竟平 | 原水利部部长,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十九届中央委员。 |
矫勇 | 现任水利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
李国英 | 现任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九届、二十届中央委员 |
苏立清 | 原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总十二届执委,八届浙江省人大常委。 |
宋密 |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原副主席。 |
何荣林 | 现任天津市第十二届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
汪成杰 | 中国武警水电部队指挥部第一副主任 ,少将,中共十三大代表。 |
刘松林 | 少将,武警水电部队指挥部副主任。 |
齐玉亮 | 现任松辽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
赵功佩 | 河南省焦作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
程广安 | 现任河南省开封市政协主席。 |
张志彤 |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曾任水利部办公厅副主任。 |
邱瑞田 | 曾任国家防办总工、国家防办副主任。现任国家防办巡视员。 |
高波 |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长。 |
俞衍升 | 现任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司长。 |
李兴洲 | 原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司司长。 |
冯广志 | 曾任中国水利协会秘书长,现任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司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魏如刚 | 现任武警水电部队三总队后勤部部长(大校)。 |
廖多祚 | 武警水电部队三峡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一总队总队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陈自强 | 水利部人事劳动教育司副司长。 |
刘伟平 | 现任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
段虹 | 水利部人事司副司长。 |
邰源临 | 现任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主任。 |
于兴军 | 现任中国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外资办公室)主任。 |
张忠义 | 曾任中国水利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监督中心副主任,现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管局局长、党组书记。 |
刘远书 |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政策及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
由国文 |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监管中心副主任。 |
刘岩 | 现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监督司副司长。 |
韩乃义 | 河北省水利厅厅长,党组书记。 |
吴洪湘 | 宁夏水利厅党委书记、厅长,自治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局(扶贫扬黄指挥部)党委书记。 |
金世俊 | 现任贵州省水利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
张世丰 | 现任青海省水利厅副厅长。 |
陈欣 | 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 |
王福林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辽宁省水利厅副厅长。 |
张原 | 新疆任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曹新民 | 龙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
梁贞堂 | 现任鹤岗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
赵玉堂 | 原云南省经贸委副主任。 |
李明堂 | 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副局长。 |
曹应超 | 现任小浪底建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 |
温友祥 | 甘肃省政府研究室副研究员、原副主任(正厅级)。 |
姓名 | 备注 |
---|---|
于文星 | 现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工会主席。 |
周卫平 | 曾任中国排灌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许 波 | 现任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
许 平 | 现任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兼任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灌排设备分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
胡刚 | 国投华靖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
陆挺宇 | 北京懋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
孙秋艳 | 华远地产董事长。 |
段传良 | 现任中国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 |
许波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任中铝能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
郭华涛 |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纪检部副主任。 |
蒋华 | 大唐(云南)水电联合开发公司副总经理。 |
陈家重 | 广进集团董事长,兼执行总经理。 |
初曰亭 | 现任中国大唐集团四川分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
郑仁义 | 多年任珠江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改制后任珠江设计公司名誉董事长。 |
李志谦 | 曾任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现任中国电建集团工程处处长。 |
郝荣国 | 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
高明 | 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现任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 |
张跃民 | 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武永新 | 天津勘测设计研究院水工处处长。 |
吴万闯 | 现任云南盘江糯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
郑太然 | 现任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水工处处长。 |
王永强 | 现任西北院国际合作处处长,院副总经济师。 |
任 前 | 1993年—1995年任河北省廓坊市副市长。现任北京市赢和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
海峰 | 现任内蒙古蒙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 |
王洪柱 | 1995年—1998年任河北省沧州市副市长,现任北京市环境地科岩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
赵雄飞 | 现任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美国遂洞快速施工大会国际委员会中国代表。 |
翟渊军 | 注册咨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现任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院长,党委书记。 |
马玉林 | 1997年创建上海国仕幕墙工程有限公司,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
折叠 编辑本段 校园环境
折叠 校区分布
共有两个校区, 一为花园校区,校区面积560亩。 另一个为龙子湖校区,校区面积1770亩。
折叠 通信地址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花园校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36号
邮编:450045
折叠 新校区介绍
新校区的用地形状大致成多边形,有五条道路包围在一周。在新校区生活的主体是学生和老师,除了平时的教学活动,师生们的生活区也在校园内,用地的结构也大致有教学区、生活区、后勤服务区、体育运动区、道路、绿地等。
新校区四周的交通状况为:南侧金水东路,西南侧文苑南路,西北侧相济路,北侧龙子湖南路,东侧博学路。其中金水东路是城市主干道,其余为城市支路。校园的主入口正对着主要干道金水东路,其余三个入口分布在周围三条支路,学生出行极其方便,而且选择多样。从校园内部分析,校区的主干道为环形,由各个组团分割开来,环道位于校区中心,包围着教学区和三个人水景,这三个人工水景的分布又巧妙地对环道中的交通进行分割,避免了极为单调的几何直线,曲线化的分割使得小路更加自然生动。而其他支路的布置则是根据组团的大概形状围合而成,力求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龙子湖高校园区1号
邮编:45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