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校园风貌1938年创建于革命老区沂水县的山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
1950年迁至济南。
1985年开始举办成人大专教育
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全日制成人高校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1998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成为山东省首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单位之一。
2004年省政府批准学院成立国际交流学院,与6个国家开展了联合办学。
2006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科生。
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改建为山东管理学院。[1]
2015年,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本科院校,对口职业学校为济南商贸学校,其会计电算化专业对应学校会计学院财务管理本科专业。
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条件
折叠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6月,学校以管理学科为主体,设有劳动关系学院、工商学院、会计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经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23个本科招生专业、21个专科招生专业,形成了管、经、工、文、理、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4]
学院名称 | 本科专业 | 专科专业 |
---|---|---|
经贸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 | 电子商务、国际商务、金融管理与实务、报关与国际货运 |
工商学院 | 市场营销、物流管理 | 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中澳合作) |
劳动关系学院 | 劳动关系(含劳动关系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劳动经济方向) | 法律事务、公共关系(公关与文秘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劳动关系方向) |
信息工程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校企合作培养) |
会计学院 | 审计学、财务管理 | 财务管理、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会计电算化、资产评估与管理、会计(涉外ACCA方向) |
艺术学院 | 文化产业管理 | 动漫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主持与播音、音乐教育 |
机电学院 | 安全工程(含安全信息管理、公共安防技术、系统工程监理方向)、电子信息工程 | 安全技术管理、新能源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人文学院 | 商务英语 | 新闻采编与制作、学前教育、商务英语 |
折叠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6月,建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培育专业群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程28门、省级成人特色课程4门。
校园风貌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公共关系
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公共关系、装潢艺术设计、商务英语、会计、电子商务、动漫设计与制作[5]
省级精品课程:管理学、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商务网店运营核心技能课联合申报课程、应用写作、会计职业能力核心课联合申报课程、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会计核算系列课程联合申报课程群、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联合课程、网络管理岗位群核心技能课程
折叠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30%以上,专任教师硕博比例达60%以上,有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5人,还建有一支以专家学者、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为代表的兼职教师队伍。近五年来,建设“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3个,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及厅级课题30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科研获奖100多项。[4]
省级教学团队(4个):公共关系教学团队、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商务英语教学团队 [5]
折叠 教学建设
学校秉承“明德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依托工会,突出特色,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服务”的办学方针,坚持以立业教育为基础、立人教育为根本的“双立教育”,以专业彰显素质,以笃行弘扬品格,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被评为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5%,在省人社厅组织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第三方社会调查中位列第8名,为全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折叠 对外交流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实行开放式国际化办学的发展战略,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21所高校在师生交流、科研合作、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面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关系,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孔子学院任教,选派优秀学生赴海外交流或本科就读,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山东管理学院质量工程
学校建有公共教学实验中心、电子信息实验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艺术传媒实验中心、文科综合实验中心和工程中心等56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建有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137个校外实习基地。学校有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28门。[6]
教学成果
截至2014年5月,学生在各类大赛中累计获省级以上一等奖45项,二等奖77项,三等奖102项,有2人获山东省“创业之星”荣誉称号,1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201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了96.53%,2013届毕业生为95.5%。[5]
折叠 编辑本段 科研成果
折叠 科研项目
2009年至2014年间,学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56项;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科研论文676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115篇,被EI、ISTP、CSSCI等收录37篇;获科研成果奖31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5项,PCT国际专利2项;出版专著、教材64部。
折叠 研究机构
科研处、学术委员会[2]
折叠 学术资源
校园风貌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数据,图书馆有中外文图书97.32万册,电子图书36万种;年订中外文纸质报纸105种,期刊891种,其中《联合报》、Reader's Digest月刊、《明报》等港台外文报刊。图书馆多年来非常重视文献建设,积累了大量文史工具书、丛书、类书,其中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民国丛书》、《永乐大典》、《文苑英华》、《册府元龟》、《佩文韵府》、《丛书集成》、《中国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日本百科事典》等大型工具书,另有50余种年鉴、各类引得、索引等。图书馆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精品文化文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北京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就业培训库》、读秀学术搜索平台等18个数据库。[3]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领导
姓名 | 职务 |
---|---|
冯庆禄 | 党委书记 |
邹广德 | 院长、党委副书记 |
李明勇 | 党委副书记 |
房克乐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杨茂奎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董以涛 | 党委委员、副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