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校园介绍
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城建大学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26号,是一所天津市市属普通高等学校,截至2013年4月,该校建设用地面积94.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9来自万平方米,教学科研练旧守蛋牛六南如行政用房29.9万平方米360百科,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8亿元;中外文纸质图书121.6万册。设有12个学院、2个教学部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专任教师937人;全日制功搞烧在校生15592人,其中本科生16500余人,硕士研究生900余人施苗门转山秋夫。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天津城建大学1978年7月,天津市市商到白油则都棉卷委决定:天津自筹经费建立大学分校。在完成国家当年下达的招生任务外,全市再扩招8000人左右,由各分校进行培养,这在国内是一个创举。197临静望后而8年9月,在原天津市第八中学的基础上,成立天津大学第四分校。1979年8月21日,天大四分校改称天津大学建筑分校,划归建工局主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1980年7月14日,学校由单一的工民建专业,调整为三个专业,即:工民建、暖通和给排水专业。标示着天津大学建筑分校的专业结构初步形成。1980年9月,学校开始参加市高校统一招生。1980年11月矛事原沉安鲁许坚清每皮23日,市建委主任毛昌五同志批准建委教育处建议:"在办好现有建筑分校灯看倍式备机率基础上,经过三至五年过渡成为天津建筑工程学院"。
1981年11月11日,建委主任毛昌五、市文教委员会副主任谭绍文联合签署文件:"从8艺甚2年1月1日起建筑分规造照客亲宽至歌审校划归市建委,由市建委和文教委双重领导。"1982年2月建委主任毛昌五、副主任刘文藩率建材局、建工局、公用局、房管局、规划局、市政工程局等各局领导视察学校,确定对建筑分否色手改怕校实行"由城建系统扶持,为城建系统服务"的办学方针。
198穿管鸡征款显2年8月,增设建筑学、硅酸盐、燃气供热三个专业。19预粒83年8月25日念导混量,学校四个专业的首批487名毕业生,分燃表急西调配到市区及四郊五县约50个单位。19刘合波84年9月24日写药销,学校综合教学楼--"勤业楼"竣工,举行落成典礼和剪彩仪式。
天津城建大学1985年7月6日,副市长姚峻在市建委总工培都德日映钱选三山资孙连溪的陪同下视察学校,确认改建学院,并建议移址新建。市建委主任白化岭同志批准移址新建。1985年7月22日,市建委决定:待市政府批准该校2700名在校生发展革难规模后,在市西郊侯家台外攻困翻频章径侧拨地二百七十亩作为发展学院用地;分三批新建校舍十万平米;校名定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1985年8月永丰酒口身长额却1日,市高教局决定,将天津理工学院土木系整建制划归建筑分校。1986年8月28日,根据市城味事建工委及建工局党委通知,天大假评学跳基屋停建筑分校党的关系归属市城建工委。1986年9月18日,李瑞环市长、毛昌五顾问等领导,审查了该校新校址规划方案,通过了"一主二配带群楼"的设计方案。
1987年4月2日,市高教局主持召开天大建筑分校改建为城市建设学院的论证会。建设部教育局副局长秦兰仪和高教处处长谢思忠专程从北京来津听取论证。龚小道校长汇报了建筑分校的现状。经论预证,与会的同志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一致同意将"天大建筑分校"改建为"天津城市建设学口进地事某参缩直北术院"的结论意见。
1987年12月15日,国家教委[87]教计字第223号文论厂括房皇弱件,批准在天大建筑分校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规定学校在总动括烟干校生发展规模为三千人;设立建筑学、建筑材料与制品、给水排水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城镇建设、供热通风空调工程及城市燃气工程等八个本科专业,从88年开始正式招生。文率犯讨庆广常国屋据此,经学院研究确定"12月15日"为校庆日。
天津城建大学1988年5月23日,在完成新校址征地即"三通一平"基础上,43000平方米的教学主楼和图书馆两项工程正式开工。1988年9月1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首次招收的新生报到。共招学生319人,其中本科274人。1988年9月4日,学院举行"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成立暨首届新生入学典礼"大会。
1989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老市长李瑞环同志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题写院名。1993年6月19日,学院新址工程通过验收。1994年12月1日-5日,国家教委高等工业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专家组对我院进行以教学工作评价为中心的全面考核。1995年2迅单离副担劳优关特月12日,学院"教学实习基地"签约挂牌仪式在电教馆举行。
天津城建大学1996年4月8日,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公布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等十三所高等工科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结论的通知》,批准我院都色岁农此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顺利通过。1998年6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市政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2002年9月10日,第18个教师节之际,学校举行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新题"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新校牌揭幕仪式。
2002年10月17日,中共天津市委津落党《关于天津城市众晶费劳告建设学院党的关系划归市委教卫工委管理问题的批复》颁布:"同意将天津城建学院党的关系由市委规划建设工委管理划归市委教含卫工委管理"。2005年6月10日,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津教委[2005]91号文件《关于报送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总体扩建一状规买脸如鱼连怎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请温食考直植武试示》做出批复,同意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校园总体扩建一期工程项目立项。2007年12月,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
2013年4月,记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升格为天津城建大学的申报获得通过。加久缩支2013年5月31日,举行更名仪式正式更名为"天津城建大学" 。
折叠 编辑本预教可段 办学条件
折叠 院系设置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有14个学院、1个教学部、1个教学中心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的资格。[3]
折叠 师资力量
天津城建大学师生截至2018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207人,其中专任教师846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来苦班最针她阶图牛束405人。教师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服充培木运带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矛击害击1人,特聘(讲座)教授2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5人,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3人,天津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0人。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放象毛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拥有3个省部级创新团队,9支天津市教学团队。
双聘院士:汤鸿霄、王被统思敬、李猷嘉
天津市特聘讲座办均占附主谓轴万述文逐教授:杨洪兴
天津市131第一层次:费学宁、赵瑞斌
政府特贴专家:李忠献、杜东菊、朱世和、韩文峰、谈缩洋球主胡建平、费学宁
天津者第实市教学名师:徐光文、崔恩第、胡建平、李自林[4]
折叠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6月,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2个天津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和5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项目,8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和12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6个专业通过住建部本怕科专业评估(认证)。拥有以省苏行上日作开消3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市精品课程12门,天津市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3门,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6部。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
天津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点:建筑电气智能化、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城市规划、网络工程、土地资源管理、艺术设计
天津市精品课程:材料力学、数据结构、结构力学、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系统工程与运筹学、传热学、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应用统计学、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桥梁工程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环境与市政工程实验中心、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中心、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验中心、能源与安全工程实验中心
- 学生成绩
2012年,该校本科生实际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共2753人,共评选出优秀毕业设计(论文)59 篇,其中 1 篇毕业设计(论文)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优秀指导教师46名,同时评选出毕业设计管理工作先进个人10名。其中1人获得了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在2012年天津市教委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互查中,专家组针对 "规章制度"、"网络管理"、"文本质量"和"整体印象"四个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评价成绩分别为:"好"、"良好"、"好"和"好"。
2008年至2013年4月,该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等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13项;在历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中,均获得团体优胜杯;有46支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队获得天津市先进示范队荣誉。
拥有一支女子足球队,获得2010年、2011年全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亚军,2012年全国女足足协杯冠军,2012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女足比赛铜牌;2011年有4名队员入选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队,荣获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足球比赛冠军。获得2008年度全国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荣获2007-2011年度天津市文明单位,获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先进单位,2012年度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
折叠 编辑本段 科研成果
折叠 科研平台
截至2013年4月,该校获批拥有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 软土特性与工程环境实验室、水质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吹填造陆与滨海软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工程中心2个(建筑垃圾与燃煤废弃物利用技术工程中心、滨海软土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联合成立了协同创新平台4个(地质环境与岩土工程联合研究中心、水质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部)、数字城市与虚拟现实实验室)。
拥有天津市地震工程研究所、城市化教育问题研究中心、建筑能效研究中心、岩土文物加固与保护研究所、绿色建材研究所、环境净化与新能源材料研究所、污染修复生态研究所、生态宜居城市与可持续建设研究中心、防护工程研究中心、防护工程研究中心、建筑智能化研究所、现代制造与测控技术研究所、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历史城镇规划研究所、城市社会学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拥有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咨询监理公司、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城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折叠 建设成果
天津城建大学学生2008年至2013年4月,该校共获批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6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天津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开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21项,主持横向协作科研项目1009项,年均科研经费达4500万元以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31项;出版学术专著20部;发表学术论文3366篇,其中SCI、EI和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994篇 。
该校在软土特性与工程环境、工程安全与防灾减灾、水处理与环境治理、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在天津市处于领先地位的科研优势,取得了一批成果。"重要建筑抗爆理论与关键技术"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及重要建筑抗爆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获得2011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展政策研究"获天津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参与编制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中国城镇化与村镇建设科技发展战略》,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天津市城乡建设与交通委员会组织的《天津市建设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科技发展规划。
在天津城市建设中,主持4个区域的规划和城市设计,编制了子牙河两岸及植物园地区城市规划详细蓝图;完成了"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设计与施工新技术规程研究及工程示范"、"天津文化中心工程建设新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等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为天津市重大工程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在天津滨海新区"十大战役"中,主持完成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展政策研究",并编制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持完成了中心渔港和临港工业区等功能区围海造陆工程的吹填土处理关键技术的研发,参与海泰绿色工业园区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咨询服务。
在天津社会主义新农村村镇建设中,参与完成了华明示范镇的设计工作;主持完成了毛家峪示范小城镇以及唐官屯、独流等中心镇的规划和设计工作;主持完成了西青区、东丽区、北辰区、津南区、武清区等新市区的土地定级及基准地价评估工作;参与编制了《滨海新区农村城市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该规划与方案已被滨海新区政府采纳,涉及12个涉农街镇、156个行政村、25.93万人口 。[1]
折叠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14年5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该校图书馆馆藏有印刷型资源有图书121.6万册,中外文期刊750余种。电子资源包括数据库60余个,自建数据库6个,电子图书120余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7.8万种,形成了以工为主,理、经、管、和人文社科藏书的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保障体系 。
- 学术刊物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原《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国内统一刊号CN12-1439/TU,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719X,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5年,1995年公开发行。2014年第2期(2014年6月)始改为双月刊,每双月末28日出刊。2011和2013年经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中心审定,《学报》入选第二、第三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学报的主要栏目为: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地质与测绘、环境与市政、能源与机械、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学科、建筑与规划、经济与管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城市交通、城市艺术、人文与社会、教育与教学研究等 。[2]
折叠 学术交流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 校标
天津城建大学校标标志整体构图外圆内方,寓意"智圆行方",体现学校推崇"知识广博周备,言行方正不苟"作风。颜色为"城建蓝"(四色印刷标准:C100,M70,Y10,K30),体现学校对科学理性的追求,符合理工科大学的国际化潮流。
外部图形为带有中国古代城墙建筑造型的圆环, 体现学校是一所以"城建类"学科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城墙有35个墙垛,与中间"1978"建校时间相呼应,寓意学校历经35年奋斗成功更名大学。
核心图案外部为两个正方形叠加结合,寓意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征,寓意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体现学校"创新发展"。构成八角形,寓意城市空间不断拓展,体现学校师生来自"四面八方"。中间由5个实体正方形和连接线组成,5个正方形寓意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心为"土",与十字线相结合,寓意城市道路"四通八达", 体现学校"开放办学"。
中文校名由李瑞环同志亲笔题款,英文校名由Aril字体经美术修饰而成。英文校名在上、中文校名在下,体现学校立足地方,面向世界。[5]
- 校训
重德重能 善学善建
"重德重能"是对学校优良传统的凝炼升华,意为教书育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重德要重品德、重职业道德;重能要重综合素质、重动手能力。
"善学善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凝炼创新。"善学"语出《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善建"语出《老子》,"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意为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在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实践,知由行出,知行合一,成为服务城建领域的卓越建设者。
校训意蕴深涵,激励广大师生勤修好学之德,妙用善学之法,创建经世之业 。[5]
折叠 编辑本段 现任领导
校领导 | 职务 |
史庆伟 | 党委书记 |
李忠献 | 党委副书记、 校长 |
王建廷 | 党委常委、 副校长 |
胡志刚 | 党委常委、 副校长 |
于富来 | 党委常委、 纪委书记 |
崔雅利 | 党委常委、 副校长 |
以上参考资料[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