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3-02-21 18:45:03

乌拉圭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所属类别 :
国家
国家
编辑分类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英语:Oriental Republic of Uruguay,Uruguay),简称“乌拉圭”,位于南美洲的东南部,乌拉圭河与拉普拉塔河的东岸,北邻巴西,西接阿根廷,东南濒大西洋,国土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全国划分为19个省,首都是蒙得维的亚。乌拉圭盛产大理石、紫水晶石、玛瑙、乳白石等。已探明有铁、锰等矿藏。林业和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黄鱼、鱿鱼和鳕鱼。截至2020年,据乌拉圭国家统计局数据乌拉圭总人口353.1万。

乌拉圭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680年后一直被西班牙和葡萄牙争夺。1778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6年被葡萄牙占领。1821年并入巴西。1825年8月25日脱离巴西帝国独立。1973年成立军政府,1984年还政于民。

乌拉圭在拉美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经济规模较小,产业结构单一,依赖出口。农牧业较发达。2021年,乌拉圭国内生产总值592.88亿美元,增长4.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734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2年乌经济增长4.5%。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

  • 国家领袖

    总统:路易斯·拉卡列·波乌

  • 外文名

    西班牙语: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英语:Oriental Republic of Uruguay,Uruguay

  • 人口数量

    353.1 万(2020年)

  • 简称

    乌拉圭

  • 人口密度

    19.8 人/平方公里(2020年)

  • 所属洲

    南美洲

  • 主要民族

    白人、印欧混血种人

  • 首都

    蒙得维的亚

  • 主要宗教

    天主教

  • 主要城市

    萨尔托,派桑杜等

  • 国土面积

    176200平方公里

  • 国庆日

    8月25日

  • 水域率

    1.5%

  • 国歌

    《乌拉圭国歌》

  • GDP总计

    592.88 亿美元(2021年,国际汇率)

  • 国家代码

    URY

  • 人均GDP

    16734 美元(2021年)

  • 官方语言

    西班牙语

  • 国际电话区号

    +598

  • 货币

    乌拉圭比索

  • 国际域名缩写

    .uy

  • 时区

    UTC-3(夏时制:UTC-2)

  • 道路通行

    靠右驾驶

  • 政治体制

    共和制

  • 基尼系数

    45.3(中)

  • 人类发展指数

    0.790(2014年)

  • 国家格言

    不自由毋宁死

  •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2.3公吨(2011年)

  • 出生时预计寿命

    77岁(2013年)

  • 贫困人口比例

    11.5%

  • 收入水平

    高收入非经合组织国家

  • 国花

    鸡冠刺桐

  • 国鸟

    凤头距翅麦鸡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折叠 早期

乌拉圭乌拉圭早期的乌拉圭河东岸地区居住着查鲁亚印第安人。1516年初被西班牙探险队发现。1680年后一直是西站践帝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争夺的对象。1726年,西班牙殖民者建立蒙得维的亚,乌拉圭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1776年西班牙将该良扬地区并入拉普拉塔总督辖区。

折叠 独立斗争

19世纪初期,整个由西班牙统治的拉丁美洲各地,纷纷出现独树劳接矛黄称执何立战争。1811年民族英雄何塞·阿蒂加斯领导人民进行独立战争,并于1815年控制了全境。1816年葡萄牙再次入侵,并于1821年7月把整个乌拉圭领地并入巴西,改名为内普拉塔省。

1825年8月25日,胡安·安东尼奥·拉瓦列哈等一批爱国者从阿根廷回国,收复了蒙得维的亚城,宣告乌拉圭从巴西独立,并将8月25日定为国庆日。1828年8胜有显预史最做汉月27日巴西和阿根廷签订蒙得维的亚和约,承认乌拉圭独立。[1]

折叠 现代历树元流

及后乌拉圭不断卷入邻国军事冲突,死伤无数。同时乌拉圭从欧洲收留了大批移民,并以农业出口为湖胞绿陈执置苦乌拉圭重要经济命脉。二次大战前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不断爆发战事,大量农产品从乌拉圭输出,令依赖农业为生的乌拉圭成为富裕国家。

二战结束后,由于国际农产品价格不断下滑,令乌拉圭经济陷入长期性衰退。经济萧条令乌拉圭政局陷入混乱,多次发生军事政变,因此逐渐成为经济落后的国家。

2004年,塔瓦雷·巴企促斯克斯当选总统,2005年3月1日正式就任乌拉圭总统,是该国历史上第一位左翼总统。随着左翼政党联盟期穿距宜广泛阵线上台执政,尼喜便挥批目频白随解由采取温和的社会经济改革,乌拉圭经济迅速崛起,在2004年到2008年,GDP以每年6.7%的速神凯自跑频军专度增长,贫困人口从33%下降到景一议充远汽背周21.7%,2011区石乙地陈年更下降至18.压范末林段合安6%,称为拉美国家的一大亮点。在全球金融危机下,经济增长速度受限,但政府通过更高的公共支出和掌耐投资,成功避免了经济衰退,顶航使得2010年的乌胶广拉圭经济仍然以超过7%的速度增长。

2013年,乌拉圭获选经济学人的年度代表国,获选原因为乌拉圭总统何塞·穆希卡的平民风范享誉世界。乌拉圭亦于2013年4月通过同性婚姻法案,2013年7月又通过法案成为世界上谈须剂首个将大麻买卖合调项风想怕期好正法化的国家。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乌拉圭地图乌拉圭地图拉圭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乌拉圭河鱼拉普拉塔河的东岸。全境面积176200平方公里。濒临南大西洋,与阿根廷和巴西接壤。位于南美洲东南部,拉普拉塔河东岸,北同巴西接壤,西与阿根廷交界,东南濒临大西洋。海岸线长约600公里。[2]

折叠 地形

境内地势大部分平坦,南部是起伏的平原;北部和东部有少数低山分布;西南部土地肥沃;东南部多斜坡草地。大库奇利亚山脉由南向东教紧脸强银蒸赵北延伸至巴西边境,海拔450—600米。

乌拉圭河为乌与阿根廷的界河。内格罗河发源于巴西高原,流经国境中部,注入乌拉圭河,全长800多公里。位于内格罗河上的内罗格水库,是南美最大的人工湖之一(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3]

折叠 气候

溶洲鲁死云并乌拉圭属温带气候,1月至3月为夏季,平均轴紧杨仅将听气温为17至28℃;7月至9月为冬季,平均气温6至14℃。年降水量由南至北从950毫米递增到1250毫米,乌拉圭大部分地酸草伟因养报烧状一区终年都有降雨。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乌拉圭盛产大理、紫水晶石、玛瑙、乳白石等。已探明有铁、锰等矿藏联补急。位于乌中部的33人省(treinta y tres)拥有丰富的磁铁矿,初步估计铁矿石藏量不少于5亿吨。与33人省相邻的“佛罗里达”(Florida)省和杜拉斯诺(Durazno)省也发现有铁矿,但藏量可能低于5亿吨。  林业和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黄鱼、鱿鱼和鳕鱼。乌拉圭的林业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80年代,乌的人工造林面积只有1.4万果见前收赶公顷,90年代初乌开始实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至2003年,乌全国天然林总面积扩大到74万公顷。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折叠 区划

全国划分为19个省(departamento)。

省 名

C20提价响和车走片货走04.7.1

C1996.5.22

面积(km)

首 府

CC2004

阿蒂加斯 Artigas

78019

75059

1没般阻1928

阿蒂加斯 Artigas


卡内洛内斯 Canelones

485240

443053

4536

卡内洛内斯 Canelones


塞罗拉尔戈 Cerro Largo

86564

82510

13648

梅洛 Melo


科洛尼亚 Colonia

119266

120241

6106

科洛尼亚-德尔萨克拉门托

Colonia del Sacramento


杜拉划社任亲没践古继斯诺 Durazno

58859

55716

11643

杜拉斯诺 Durazno


弗洛雷斯 Flores

25104

25030

5144

特立尼达 Trinidad


佛罗里达 Florida

68181

66503

10417

着云扩维罗设伟汽佛罗里达 Florida


拉瓦耶哈 Laval站早写最山注革型环双leja

60925

61085

10016

米纳斯 Minas


马尔多纳多 Maldonado

140192

127502

4793

马尔多纳多 Maldonado


蒙得维的亚 Montevideo

1325968

1344839

53论状指检0

蒙得维的亚 Montevideo

1269552

派桑杜 Paysandú

113244

111509

13策季玉责距东922

派桑杜 Paysandú

73272

内格罗河 Río Negro

53989

51713

9282

弗赖本托斯 Fray Bentos


里韦拉 Rivera

104921

98472

9370

里韦拉 Rivera


罗恰 Rocha

69937

70292

10551

罗恰 Rocha


萨尔托 Salto

69937

117597

14163

萨尔托 Salto

99072

圣何塞 San José

103104

96664

4992

圣何塞-德马约

San José de Mayo


索里亚诺 Soriano

84563

81557

9008

塞德斯 Mercedes


塔夸伦博 Tacuarembó

90489

84919

15438

塔夸伦博 Tacuarembó


三十三人Treinta y Tres

49318

49502

专植湖9529

三十三人 Treinta y Tres


乌拉圭 Uruguay


3163763

175016

蒙得维的客够源总率听沿氧鲁孔谁亚 Montevideo


折叠 首都

蒙得维的亚是乌拉圭首都、最大的城市,位得总拉普拉塔河口,与河对岸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相距约190公里。面积530平范环背京方公里,人口138.1万(2017年,乌拉圭国家统计局)  ,占全国总人口的44.6%。 城市坐落在一个喇叭口形三角港内向南突出的岬角上,港阔水深,为南美洲主要港口之一。海拔22米,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年数种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 

蒙得维的亚是形获明那体剧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铁路、公路、航空线皆自此通向全国,各地农牧产品(牛、羊肉,皮革,谷物等)多在此集散和加工。集中全国工业的3/4,以肉类冷藏、加工规模最无款乙破求晶花凯八管大,其次为纺织、面粉、制革、化学、石油提炼、造船、水泥;此外还有服装、制乳、烟酒、造纸、制鞋等。全国对外贸易的90%由此进出,主要输出羊毛、肉类、皮革等。建于马蹄形港湾东侧的老城以立法宫为中心,房屋建筑具有典型的西班牙风格,鲁国松结评战现慢合推意街区狭窄,教堂林立。新城名坏价况花帮走与老城紧连,介于其间的独立广场为市中心超洲与能异维方袁变内区,汇集全市主要大道,政府宫、议会大厦、市府大厦等都在广场周围。7月18日大街是市区最繁华的商业大街,整洁宽阔,街道两侧矗立着许多白色的高层建筑。市内有共和国大学和乌拉圭特拉巴纳大学以及美术、历史、自然、海洋、现代技术、军事等各类博物馆,并多广场、公园、纪念碑和塑像。普拉多公园以玫瑰花引人入胜,种类达800多种。巴特利公园有可容纳8万人的大型体育场。海滩风光秀丽,为著名游览胜地。城东21公里的卡拉斯科国际机场是国内最大机场。

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民族

折叠 人口

独立广场独立广场乌拉圭全国总人口339万(2013年,乌拉圭21世纪委员会数据),其中131.91万人居住在蒙得维的亚和周边地区,其他人口密集城市分布在乌拉圭河沿的派桑杜和萨尔托,以及首都附近的石头城。

世界上14岁儿童和老年人比是14:1,而乌拉圭是2:1,照此下去,到2050年,乌拉圭将遇到更为严重的人口老年化问题。截止2004年底,乌拉圭总人口为3240676人。其中1-14岁占29.93%,15-64岁劳动力人口占62.71%,余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13.36%。

乌拉圭人口迅速老年化是由于出生率下降和大量移民造成的。1996年出生率为16/1000,2004年降至15/1000;1997-2005年间,对外移民10.8万人,与此同时外国来乌移民仅为1.25万人, 这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了一半。[4]

折叠 民族

乌拉圭为移民国家,白种人占总人口的90.8%,大多为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印欧混血种人占4.9%。

截至2020年,共有约450名华人在乌拉圭生活工作。

折叠 编辑本段 国家象征

折叠 国名

乌拉圭得名于乌拉圭河,“乌拉圭”为该河流瓜拉尼语名称的西班牙语发音。对于这一名称有多种不同释义,如“鸟河”(查鲁亚语“乌拉河”,其中“乌拉”(urú)意为鸡雁)。此名称亦有可能源自与当地盛行的称“乌拉瓜”(uruguá)的河流蜗牛。

西班牙殖民时期及其后,乌拉圭及其周边地区称“内普拉塔”(Cisplatina)及“东岸区”(Banda Oriental),后亦称“东岸省(英语:Provincia Oriental)”,而在独立后则最终称为“乌拉圭东岸共和国”(la 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

中文译称方面,在1956年以前,新华社、《世界知识》等将其译为“乌拉圭东方共和国”,但因为“东方”容易让人对该国产生错觉及歧义,故在1956年乌拉圭驻英属香港领事访问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接受了外交部美大司司长徐勇焕的建议,将“东方”改成“东岸”,延续至今。

折叠 国旗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国旗乌拉圭国旗乌拉圭国旗(英语:The National Flag of the Oriental Republic of Uruguay,西班牙语:La Bandera Nacional de 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是乌拉圭东岸共和国的国旗、三大国家象征标志之一,其正式名称为“国家旗帜”(英语:National Pavilion,西班牙语:Pabellón Nacional),呈长方形,长宽比为3∶2,旗面底色为白色,由白蓝相间的九道平行且宽度相等的宽条相连组成(白色五道、蓝色四道),国旗左上角的正方形区域内绘有“五月的太阳”。

1828年12月16日,乌拉圭批准启用独立运动领袖华金·苏亚雷斯设计的国旗,当时旗面上白蓝相间的宽条共有19条,1830年7月12日,乌拉圭颁布新法令,将旗面上的宽条数量由19条缩减为9条。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国旗中,九道宽条象征着乌拉圭独立伊始国内的九个省,旗面左上角正方形内的“五月的太阳”,象征着国家的独立。

折叠 国徽

乌拉圭国徽乌拉圭国徽乌拉圭国徽椭圆形。椭圆面上有四组图案;左上角为一副天平,象征正义;右上角为多岩石的要塞,象征首都蒙得维的亚;左下角为奔驰的骏马,象征自由;右下角为一头牛,象征财富和畜牧业。椭圆形两侧以橄榄枝和月桂枝装饰,象征和平与胜利;上端是“五月的太阳”。

折叠 国歌

《乌拉圭国歌》

歌词大意:“不是祖国,就是坟墓;不自由就光荣地死!”每颗心都这样庄严宣誓,决心去完成崇高的事。自由,自由,这呼声使我们祖国得救。我们热血涌上心头,雄赳赳投入战斗。荣誉是应得的神圣礼物,让暴君吓得发抖!高呼自由在战斗的时候,临死时还是要喊自由!高呼自由在战斗的时候,自由,还是自由!又一次自由!

折叠 国花

鸡冠刺桐(学名:Erythrina crista-galli Linn.)是豆科、刺桐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茎和叶柄稍具皮刺。羽状复叶具3小叶;小叶长卵形或披针状长椭圆形,花与叶同出,总状花序顶生,每节有花1-3朵;花深红色,荚果长约15厘米,褐色,种子间缢缩;种子大,亮褐色。

阿根廷人叫赛波树。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拉普拉塔地区的印第安人不断奋起反抗。传说,在一次战斗中,一位印第安部落酋长不幸阵亡,她的女儿阿娜依挺身而出,指挥战斗,与西班牙殖民者浴血死战,最后她也被俘。西班牙殖民者将阿娜依绑在一棵赛波树上,要用火烧死她,阿娜依在熊熊的大火中慷慨就义。此时,花期未到的树上突然盛开出满树满枝灿若云霞、如火似血的红花。阿娜依成为阿根廷人民心目中的女英雄,赛波树便成为阿娜依的化身。1942年12月2日,阿根廷通过一项法令,正式确定赛波树为国树,赛波花为阿根廷的国花(也是乌拉圭的国花)。 

这种红色的花树以森林的形式生长在乌拉圭的许多地方。 由于其迷人的红色,被种植于家庭,花园,街道和公园。 除此之外,它还用于民族和公共歌曲,诗歌和印在国家徽章上的颜色。 它独特的形状,被当地人喜爱(对于当地人来说,红色是爱、感情、吸引力和美丽的象征)。

折叠 国鸟

凤头距翅麦鸡(学名:Vanellus chilensis):属于中型涉禽,共有4个亚种。体长32-38厘米,体重280-425克。头部有棕黑色小羽冠,与鸻类相比,体型较大,腿较长。鼻孔线形,位于鼻沟里;鼻沟的长度超过嘴长的一半;翅形圆;有后趾,很小或者萎缩。

栖息地一般接近各种水域,如沼泽、湖畔,也出现在农田、旱草地和高原地区。食蝗虫、蛙类、蜗牛等小型

无脊椎动物、植物种子等。分布于北美洲和中美洲的部分地区。是乌拉圭国鸟

折叠 编辑本段 政治

折叠 政体

乌拉圭乌拉圭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结束军人独裁统治后,乌民主政体不断巩固。2005年至2020年,乌中左翼政党联盟广泛阵线先后三次赢得大选,并连续执政15年。其间,广泛阵线政府致力于深化体制改革,组建高效节约型政府,高度关注民生,以优化财富分配、整饬治安、消除贫困为施政重点,优先帮扶弱势群体。2020年拉卡列政府执政以来,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拉动经济复苏作为工作重点,采取一系列举措遏制疫情在国内蔓延,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冲击。目前乌政局保持稳定。 

折叠 宪法

1830年7月18日颁布第一部宪法,后经多次修改。1951年宪法废除了总统制,设立国务会议(最高行政权力机构)。1966年修宪恢复总统制。1973年军人政变后废除宪法。1985年民选政府执政后恢复。目前实施的是1996年修改并经全民公决通过的宪法。宪法规定:乌拉圭实行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设总统和副总统各一名。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总统、副总统和各省省长均由公民直选产生,任期五年。总统不能连任,可隔届再次参选。现任副总统为贝亚特里斯·阿希蒙(Beatriz Argimón,女),2020年3月就职。 

折叠 议会

乌拉圭议会为两院制。参、众两院分别由31名参议员和99名众议员组成,任期五年,可连选连任。其中国会主席兼参议长由副总统兼任。众议长由众议员选举产生,任期一年。每年3月15日至12月15日为国会会期。闭会期间,由参、众两院组成常设委员会主持日常工作。现任众议长为红党议员奥佩·帕斯克特(Ope Pasquet),2022年3月就职。本届国会于2020年2月15日组成。各党派在国会中所占席位: 


参议院

众议院

广泛阵线

13

42

白党

11

30

红党

4

13

公开市政党

3

11

其他党派

0

3

总计

31

99

折叠 司法

乌拉圭最高法院由5名大法官组成,需经国会批准。大法官任期十年,退休年限为70岁。院长由5人轮流担任,任期一年。现任最高法院院长为约翰·佩雷斯·布里格纳尼(John Pérez Brignani)。 

折叠 政府

乌拉圭本届政府于2020年3月1日成立,设14个部。总统为政府首脑。除总统、副总统外,内阁主要成员包括:内政部长路易斯·阿尔韦托·埃韦尔(Luis Alberto Heber),外交部长弗朗西斯科·布斯蒂略(Francisco Bustillo),经济和财政部长阿苏塞娜·阿韦莱切(Azucena Arbeleche,女),国防部长哈维尔·加西亚(Javier García),社会发展部长马丁·莱马(Martín Lema),教育和文化部长巴勃罗·达西尔韦拉(Pablo da Silveira),交通和公共工程部长何塞·路易斯·法莱罗(José Luis Falero),工业、能源和矿业部长奥马尔·帕加尼尼(Omar Paganini),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巴勃罗·米耶雷斯(Pablo Mieres),旅游部长塔瓦雷·比埃拉(Tabaré Viera),公共卫生部长丹尼尔·萨利纳斯(Daniel Salinas),牧农渔业部长费尔南多·马托斯(Fernando Mattos),住房和土地规划和环境部长伊雷妮·莫雷拉(Irene Moreira,女),环境部长阿德里安·培尼亚(Adrián Peña)。 

折叠 政党

乌拉圭主要政党有:

(1)民族党(Partido Nacional):又称白党(Partido Blanco)。执政党,议会第二大政治力量。1836年成立。代表农牧业主利益,在内地特别是农村影响较大。政治上主张维护国家主权、公民自由和宪法,追求正义的民主社会。主张改革经济、社会和国家体制。奉行独立自主、多元化外交政策,在自决和不干涉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关系。1973年被军政府取缔,1982年恢复合法地位,曾于1990~1995年执政。2002年10月退出与红党的执政联盟。2019年11月,民族党与红党、独立党、公开市政党组成政党联盟,候选人拉卡列赢得大选。党内有“勇往直前”(Todos Hacia Adelante)和“全国联盟”(Alianza Nacional)等派系。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是全国领导委员会。现任主席为巴勃罗·伊图拉尔德(Pablo Iturralde)。

(2)广泛阵线(Frente Amplio):在野党,中左翼政党联盟,议会第一大政治力量。成立于1971年,包括人民政府运动、社会党、基督教民主党、共产党等派别。1973年被军政府取缔,1982年恢复合法地位。1989年、1994年两度竞选首都市长成功。1994年同其他左翼政党组成进步联盟—广泛阵线。2004年,新多数派加入,改名为进步联盟—广泛阵线—新多数派。2005年再次改名为广泛阵线。1994年、1999年和2004年三次推举联盟主席巴斯克斯参加总统选举,前两次未获成功,第三次在大选首轮投票中胜出。2005-2020年连续执政15年。该党以社会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认为民主应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三方面内涵:追求政治民主,反对集权统治;追求经济民主,反对贫困;追求社会民主,主张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对外交往中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捍卫自决,反对干涉、封锁、以大欺小。现有20多个左派政党和派别,主要有“人民参与运动”(Movimiento de Participación Popular)、“乌拉圭大会”(Asamblea Uruguay)、“新空间”(Nuevo Espacio)等。现任主席费尔南多·佩雷拉(Fernando Pereira)。

(3)红党(Partido Colorado):执政联盟成员,议会第三大政治力量。1836年成立。传统中右翼政党,代表工商资产阶级、社会民主主义者和自由职业者利益。信奉民主、自由、参与、社会公正原则。对内主张建立合理的国民经济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公平分配收入。对外强调民族自决和不干涉政策,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积极参与和推动多边合作及拉美地区一体化。历史上曾执政100多年,1973年被军政府取缔,1982年恢复合法地位,1984年、1994年和1999年三度在大选中获胜。党内主要派别有加油乌拉圭(Vamos Uruguay)、巴特列主义方案(Propuesta Batllista)等。全国执行委员会为该党领导机构,由15名委员按半月轮值主席。现任总书记胡里奥·玛丽亚·桑吉内蒂(Julio María Sanguinetti)。

(4)公开市政党(Cabildo Abierto):执政联盟成员,议会第四大政治力量。2019年由前陆军司令马尼尼创立,名称源于西班牙殖民时期市政厅公开议事机制,主张民意优先,通过制度改革扩大民众参与政治。信奉阿蒂加斯主义,以发扬并践行乌民族英雄阿蒂加斯执政理念为宗旨。现任党主席基多·马尼尼·里奥斯(Guido Manini Ríos)。 

折叠 政要

路易斯·阿尔韦托·拉卡列·波乌:总统。1973年8月11日出生于蒙得维的亚。毕业于乌拉圭天主教大学法律系。1999年当选众议员,并于2004和2009年两次连任,于2011年担任众议长。2014年作为民族党候选人参加大选,在第二轮投票中败选。2019年再度参选并于11月当选总统,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就职,任期5年。已婚,有2子1女。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

折叠 概况

乌拉圭经济主要是以出口农业为主,早在二十世纪初欧洲爆发战事时,乌拉圭便大量出口农产品到欧洲等各地,令乌拉圭一度成为南美洲富裕的国家。现时乌拉圭经济虽然不能与二十纪初相比,乌拉圭仍然是靠出口农业带动。2000年南美洲爆发经济危机,巴西和阿根廷率先为重灾区,乌拉圭因为有一半出口是输向巴西和阿根廷,结果也受到牵连,不但出口大跌,失业率还达到双位数字。乌拉圭乃南美洲区中另一个经济萧条的国家,但2004年起,乌拉圭经济开始随着巴西、阿根廷复苏,在经济危机下,乌经济仍然增长,和旁边的阿根廷、巴拉圭、巴西形成鲜明对比。201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469美元,在南美洲独占鳖头。另外,和一般拉美国家不同的是,乌拉圭基尼系数在拉丁美洲较小(0.446)。

在拉美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经济规模较小,产业结构单一,依赖出口,能源依赖进口。农牧业较发达,主要生产并出口肉类、羊毛、水产品、皮革和稻米等。工业以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高,以金融、旅游、物流、交通业为主。

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政策,积极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乌政府积极应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穆希卡政府执政以来,注意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延续性,重视宏观调控,控制财政支出,加强金融监管,优化债务结构,着力加强服务业,打造物流中心。当前乌经济总体运行平稳,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预测2013年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8%。

折叠 工业

以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包括肉类加工、榨油、酿酒、制糖及罐头、面粉、牛乳、干酪加工等,其次是纺织业,主要加工羊毛、生产棉纺和化纤产品。2009年全国共有工业企业13853家,工业部门劳动力12.79万人,占总劳动人口20%,工业制造业出口额41.44亿美元。2011年工业总产值1936.71亿比索,约合100.49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1.5%。

折叠 能源

能源依赖进口,2011年能源消耗总量为357.5万吨石油当量,其中石油、电力和煤炭分别占44%、22.4%和14.6%。原油全部依赖进口,2011年进口原油117.74万吨。电力以水力发电为主,近52.2%电力从邻国购买,2011年发电量为9357千兆瓦时。

折叠 农牧业

农牧业在乌拉圭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农牧产品大部分供出口。2020年农牧渔业产值占国民经济增加值的8%。2020年出口产品中,牛肉(15.8亿美元)、纸浆(11.0亿美元)、大豆(7.5亿美元)和奶制品(6.5亿美元)占据重要地位。

乌拉圭林业和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黄鱼、鱿鱼和鳕鱼。林业占乌国内生产总值约3%,木材、纸张和纸浆等占乌出口量的20%。与该行业直接相关的就业岗位约有17000个,直接相关的企业有1700家。

2020年9月,乌拉圭政府各部门同牛肉行业私营部门召开会议共同制定了2020-2025年发展规划,将获取东南亚市场、降低关税、无害化生产作为重点。乌拉圭计划将肉类出口收入提升至30.0亿美元,增幅25%,并在检验检疫、开拓新市场、加大屠宰量和争取享受低关税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预计每年能为乌拉圭牛肉行业节省2.1亿美元。目前,乌拉圭在检疫准入方面相对地区强劲出口竞争国阿根廷、巴西仍有一定优势,如可对华出口肉杂碎和带骨牛肉等。2019年,乌拉圭带骨牛肉对华出口额达7000万美元。但这种优势正逐渐在减小,如阿根廷在2019年也已获得对华出口带骨牛肉的资质。乌拉圭肉类行业人士认为,未来乌拉圭牛肉的4大出口潜在免关税市场为美国、韩国、日本和英国,而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为牛肉进口需求量大同时关税较低的国家,带骨羊肉目标出口市场为欧盟。猪肉和鸡肉未来主要目标市场仍为中国,出口前景广阔。会议认为,乌拉圭应争取美国对乌羊肉的生态安全认证,同时与中国商谈降低输华牛肉的关税(目前税率12-23%)。

折叠 旅游业

乌政府重视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发达。境外游客主要来自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智利等周边国家。埃斯特角和首都蒙得维的亚是主要旅游地。2011年到乌外国游客296万人次,同比增长22.9%,旅游外汇收入15.3亿美元。

折叠 制造业

乌制造业以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包括肉类加工、榨油、酿酒、制糖及罐头、面粉、牛乳和干酪加工等,其次是木材及纸制品加工业。2007年和2009年,芬兰UPM公司和西班牙ENCE公司分别在乌投资设立2家纸浆厂,使纸浆成为乌拉圭重要的工业产值和出口构成。目前,UPM公司已决定在乌再建一家纸浆厂,计划投资金额达到50亿美元,该项目是乌拉圭史上金额最高的私人投资项目。2018年,乌拉圭全国共有工业企业1.7万家,工业部门劳动力12.9万人,占总劳动人口13.8%。2019年,制造业总产值65.5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7%。

乌拉圭汽车贸易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乌拉圭汽车交易量为36398辆,其中小轿车18668辆,SUV6639辆,中巴104辆,商用车9119辆,货车1748辆,大客车120辆。

折叠 林业

乌拉圭政府鼓励投资人工林建设,一座座山丘和坡地披上了联片的桉树和松树绿装。乌拉圭拥有天然林81.1万公顷,人造林71.41万公顷。

乌拉圭林产品出口主要以原木为主,出口值很小,但增长很快。1989-2001年间,包括纸张和纸箱在内的出口年均增长率达17%。1990年出口值仅为1300万美元,2000年则超过了1亿美元。2004年乌拉圭出口木材8800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出口总值的3%,纸及其制品出口4970万美元,占1.7%。出口总值1.377亿美元,占4.71%。具体出口产品主要有:原木、纸和纸箱、锯木、卫生纸、本册和木浆。出口到了近3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市场是:西班牙、挪威、芬兰、葡萄牙、巴西、阿根廷、智利、意大利、美国和日本。

折叠 能源环境

2019年乌拉圭能源消耗总量为470万吨石油当量,其中石油、电力和木材木炭分别占38.0%、21.0%和11.1%。原油全部依赖进口,2020年进口原油246.6万吨。2020年,发电量为1.4万兆瓦时。2020年,乌超过99%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乌拉圭《国家报》数据显示,乌拉圭家庭能源消费权重为6.0%,其中电力消费权重为4.6%,为拉美地区能源价格最贵的国家。其他能源价格较高国家还包括巴西(能源消费权重超过5.0%,电力消费权重为4.4%)和玻利维亚(能源消费权重超过5.0%,电力消费权重为3.5%)。而地区能源价格较低的国家包括阿根廷、哥斯达黎加和厄瓜多尔,能源消费权重均在3%以下。

折叠 财政金融

2012年乌外债余额210.72亿美元,外汇储备额142.99亿美元(截至2013年6月)。政府财赤为13.53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

折叠 对外贸易

【贸易总量】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乌拉圭进出口总额144.21亿美元,下降9.5%。其中,出口68.57亿美元,同比下降10.8%;进口75.64亿美元,同比下降8.3%。

尽管由于肉类、大豆、木材、羊毛和皮革销售额下降,其对中国出口下降了34.7%,中国仍是乌拉圭第一出口市场;巴西位居第二,下降了3.5%;对阿根廷出口下降了13.4%。

【贸易伙伴】乌拉圭历届政府均强调以外贸促进经济发展,鼓励出口及市场多元化。作为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乌拉圭与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等其他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实行贸易优惠制度。现政府除加强与本地区国家经贸关系外,积极开拓北美和亚太市场。主要贸易伙伴有中国、巴西、美国、阿根廷、德国和墨西哥。2012年,中国首次超过巴西成为乌拉圭第一大贸易伙伴,此后一直保持这一地位。

【进出口商品结构】2020年乌拉圭出口排名前五位的产品为牛肉、纸浆、大豆、乳制品和浓缩饮料。2020年主要进口商品有汽车、化工产品、服装、塑料制品和其他食品等。

折叠 吸收外资

2005年以来,乌拉圭政府为解决国内建设资金短缺和就业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欢迎外国企业在交通运输、林业开采、乳制品加工、农牧业资源开发和加工出口等领域开展投资业务。同时,为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进程,鼓励外企在诸如铁路、炼油、港口、油气勘探和开发等原限制性开发领域与乌拉圭国有企业联合成立新的合资公司。按照规定,投资者进口的机器设备和原料以及产品出口均予以免税。如果所生产产品本地化率达到50%以上,该产品即可获乌拉圭原产地证书,享受南共市内产品自由流通和免税待遇。

【外国直接投资】据乌拉圭央行统计显示,2019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8.37亿美元,2020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26.3亿美元。2019年前五大外资来源国分别为西班牙、阿根廷、瑞士、巴西和美国,2020年1-9月前五大外资来源国分别为法国、美国、瑞士、智利和西班牙。

折叠 外国援助

据乌拉圭总统府国际合作署统计,2019年乌共接受传统类型援助2676万美元,援助来源国/机构主要为中国、联合国、美洲开发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和日本等。

中国近年对乌拉圭援助项目有:援乌技术大学实验室教学设备项目、援乌体操器材及体育教练合作项目、援乌集装箱检测设备及配套管理软件项目、援乌防灾救援设备项目、援乌蒙得维的亚小学校建设项目、援乌内政部视频监控设备项目、援乌剧院设备捐赠项目等。

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和乌拉圭之间相互提供了抗疫物资援助。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

折叠 语言

乌拉圭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英语和法语是当地外语教学的传统内容,在商务交往中普遍使用英语。近年来,葡萄牙语的地位有所提升。

折叠 宗教

乌拉圭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基督教信徒占总人口的49.0%(其中罗马天主教占41.0%),犹太教信徒占1.7%,其他宗教信徒占13.0%;无信仰者38.0%,主流新教由少数民族组成的宗教团体主要有圣公会、卫理公会、路德会和浸礼会。其他教派和团体包括福音派、五旬节、门诺派和东正教等。

折叠 饮食

乌拉圭美食概述

饮食习惯

乌拉圭人的饮食通常以西餐为主,早餐多以面包、牛奶、麦片、鸡蛋为主;午餐一般吃三明治、牛奶、咖啡及罐头食品;晚餐大多较为重视。一般多吃鱼、肉类及蔬菜。他们习惯使用西式餐具,以刀叉为主,对中国的筷子有一种新鲜感。

牛肉为乌拉圭人主要肉食,乌拉圭是世界上主要的牛肉消费国之一,人们离开牛肉就无法吃饭。 乌拉圭人在烹制各种各样炖菜、烧烤方面是行家,街头的烤肉店大小林立,可以尝到道地的乌拉圭烤肉。乌拉圭烤肉与巴西有所不同,采用果木在烤架上烤制,风味独特。

①注重 讲究菜肴香、酥、脆,注重食品的质量及营养卫生。

②口味 一般口味喜清淡,爱微辣味道。

③主食 对米食和面食均能适宜,但更偏爱食用面食。

④副食 爱吃牛肉、羊肉、鱼及各种禽类和蛋类;蔬菜喜欢西红柿、黄瓜、辣椒、青豆、菜心等;调料爱用胡椒、丁香、糖、味精等。

⑤制法 对烤、煎、炸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 喜爱中国的粤菜及川菜。

⑦菜谱 很欣赏什锦拼盘、香酥鸡、蚝油牛肉、烤乳猪、冬瓜盅、樟茶鸭子、宫爆鸡丁、麻婆豆腐、糖醋鳜鱼、银耳汤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 最喜欢喝啤酒,也爱饮用咖啡、可可和牛奶,对矿泉水、雪碧、可乐及香片花茶也乐于品尝。

⑨果品 对水果中的橄榄、柑桔、柠檬、楷杷、香蕉、烟台梨等都很喜欢;干果爱吃葵花籽和核桃仁等。

饮品

乌拉圭的淡啤酒称为rubia,黑啤酒称为negrao。当地的葡萄酒既好又便宜,即使吃夏多布林德牛排时喝一瓶圣红玫瑰葡萄酒也不会醉倒,当地的香槟酒也值得一尝。由葡萄渣酿造的白兰地酒是很好的餐前酒,由甘蔗酿造的白兰地酒同样不错。乌拉圭人平时喜欢饮用马黛茶,外出时随身携带,边走边喝。

特色美食

乌拉圭的地道民族菜是churrasco(一种好吃的烤牛排),还有一个民族菜叫 parrillada,它的含量大部分也是牛肉。Chivitos是一种牛排三明治,上面加有鸡蛋、奶油、熏肉、生菜、和番茄酱。

折叠 礼仪禁忌

乌拉圭人性坦诚, 爽快豪放又开明;一言一行重礼貌, 一点一滴重感情;大多偏爱茉莉花, 山楂花中喜桃红;“十三”、“周五”多忌讳, 怕降灾祸出不幸;颜色之中有忌讳, 其中最厌色为“青”。

乌拉圭的科烈达镇人有个独特的生活习俗。他们把戴帽子列为是未婚女子的专有权力。女子一旦结婚,便不能继续戴帽子。若因特殊原因不得不戴,也只能戴有色的帽子。乌拉圭人偏爱茉莉花和桃红色的山楂花,认为这些花类给人们增添了美好,带来了新鲜的生活气息。

乌拉圭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或告别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在与亲朋好友相见时,也有施拥抱礼的习惯。

人们初次见面时,通常说mucho gusto(很高兴相会),交谈时双方要站得很靠近。男人见面时通常拥抱,妇女之间则互吻双颊。亲密的朋友可能挽臂同行。

来访者不要用名字称呼对方,除非对方要求这样。

前往马拉圭人家里拜访时,客人通常先要以礼节性的简短讲话向主人致以问候,然后请求允许进入屋内。

交谈恰当的话题是家庭、体育运动、时事以及天气,还有巴拉圭人引以为豪的水力发电站。最好不要谈论政治。

乌拉圭人忌讳“13”和“星期五”。他们认为“13”和“星期五”会给人们带来不幸或灾难。因此,人们平时都设法避讳“13”和“星期五”。他们不喜欢涉及政治方面的话题。他们忌讳颜色中的青色,认为青色意味着黑暗的前夕,并会给人以压抑之感,是一种令人懊丧或倒霉的色彩。他们在饮食中也有所忌讳,不喜欢吃形状奇异的水产品和两栖类的动物肉。

折叠 风俗

当地商务礼俗随时宜穿保守式样西装,会政府及私人机构,必须先订约会。他们喜欢谈论体育,特别是足球。商务活动时,持有西班牙文对照的名片。使用有西班牙文对照的商品说明书,将大有助益。销售姿态宜低,勿图施加压力,同其他许多小市场经济国家一样,许多进口商经手商品繁杂,以致效益甚差。好的代理、经销商很难找,因为他们大多要求独家代理。商界招待、宴请多在夜间在大饭店进行。如应邀到乌拉圭家中做客,可先给女主人送一些花或巧克力。乌拉圭商人和阿根廷商人相近。相当有礼、正式、细心而友好。乌拉圭人在饮食上习惯吃欧式西菜,以吃牛、羊肉和猪肉为主。

折叠 音乐

民间音乐中主要体裁是歌舞曲,种类很多,有“佩里孔”、“梅迪亚卡尼亚”、“坎东韦”、“埃斯蒂洛”、“米隆加”和“西夫拉”等,后 3种最为多见。“埃斯蒂洛”的音乐为两段体:第1段为主题呈示,速度中庸;第二段是快板段,具有主题变奏的性质。歌词采用“十行诗”形式,由吉他伴奏。“米隆加”是一种欢快粗犷的歌舞曲,大小调式都有,曲调常为下行,音域宽阔。规整进行的十六分音符组成的乐句是它的特点。“西夫拉”是由两位歌手相互应和,自弹自唱,或是由吉他伴奏的独唱。歌词有八行诗和十行诗两种格式。一首西弗拉通常只有6 个乐句,故需重复其中一些乐句以使之和诗行数相适应。一字一音是它独有的特点。节奏以二拍子为基础,在曲调进行中节奏多变。

乌拉圭的民间音乐和专业音乐都曾受欧洲文化的影响。意大利歌剧和西班牙的“托纳迪利亚”和“萨苏埃拉”曾长期在乌拉圭流行。19世纪起本国的专业创作活动开始活跃。T.希里瓦尔迪于1878年写了乌拉圭的第 1部歌剧《巴黎妇女》。L.里韦罗(1854~1931)是国内第1 位交响音乐的作曲家。A.布罗夸(1876~1946)曾久居法国,从师V.丹第。1910年他写了领唱、女声合唱与钢琴表演的乐曲《塔巴来》,是民族主义音乐创作的先行者。其他重要作品还有钢琴前奏曲《潘帕斯草原》、《g小调钢琴五重奏》等。E.法维尼被公认是乌拉圭民族乐派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他曾在布鲁塞尔学习音乐,归国后从事教学、演出和创作。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代表作有交响诗《古老的祖国》、《田野》和管弦乐曲《木棉树之岛》等。热衷于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作曲家H.托萨尔(1923~ )的作品体裁广泛,个性鲜明,对当代乌拉圭的音乐创作有较大影响。在音乐民族学研究方面最著名的是L.阿耶斯塔兰(1913~1966),其主要著作是《乌拉圭音乐史》(1952)。1923 年在乌拉圭定居、1930年入乌拉圭国籍的德国作曲家F.C.朗格(1903~ )曾长期在蒙得维的亚大学教授音乐学,为发展乌拉圭音乐事业作出了贡献。

折叠 节日

乌拉圭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周六和周日是公休日,法定节假日见下表。

乌拉圭法定假日
日期节日
1月1日
新年
1月6日
主显节(三贤节)
2月中旬
狂欢节(圣周前40天,放假2天)
3月底
圣周(每年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为复活节)
4月19日
三十三勇士登陆纪念日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
5月18日
拉斯彼德拉斯战役日
6月19日
阿蒂加斯将军诞辰纪念日
7月18日
宪法日
8月25日独立日(国庆节)
10月12日
发现美洲纪念日
10月31日
万圣节
12月8日
海洋圣母节
12月25日
圣诞节

折叠 编辑本段 军事

折叠 国防

乌拉圭实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1—2年,可延长。现总兵力2.1万人,占人口的0.6%。其中陆军1.62万人,海军5403人,空军2984人,准军事部队(特警)920人。2020年国防经费开支为147.15亿比索,占政府总支出的2.33%。自1992年起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十大维和人员派遣国之一,目前有2595名乌拉圭士兵在海外执行任务,约占拉美国家参加维和行动人数的40%。军队高级将领有:陆军司令赫拉尔多·弗雷戈西(Gerardo Fregossi),海军司令豪尔赫·威尔逊(Jorge Wilson),空军司令路易斯·埃韦尔·德·莱昂(Luis Heber de León)。

折叠 军队

现总兵力25541人,占人口的0.76%。其中陆军16234人,海军5403人,空军2984人,准军事部队(特警)920人。

折叠 军费

2008年军费预算为3.168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9%。自1992年起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十大维和人员派遣国之一,目前有2595名乌拉圭士兵在海外执行任务,约占拉美国家参加维和行动人数的40%。军队高级将领有:陆军司令豪尔赫·华盛顿·罗萨莱斯·索萨上将(Jorge Washington ROSALES Sosa),海军司令胡安·埃韦尔·费尔南德斯·马吉奥上将(Juan Heber FERNANDEZ Maggio),空军司令恩里克·博内利中(EnriqueBONELLI)。

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

折叠 公路

乌拉圭全国公路总长8742公里。截至2019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56.4万辆,其中有63.0万辆集中在首都蒙德维的亚,有近一半的机动车运行已达10年以上。 

折叠 铁路

乌拉圭铁路总里程3073公里,其中仅有1641公里目前仍在运营中。大部分线路设施陈旧、年久失修,需维护更新。2018年,货运量为41万吨。2019年5月23日,乌拉圭中央铁路项目正式动工。该项目北起帕索德洛斯托罗斯市(Paso de los Toros),南至首都蒙德维的亚市(Montevideo),全长273公里,包括原有旧铁路的修复升级和数十处双线、辅助铁轨、进厂铁路和铁路桥的建设。按乌拉圭政府计划,项目预计应于36个月内完工。 

折叠 水运

海运在乌拉圭货运中占有优势地位,乌拉圭对外贸易运输主要通过海运。乌拉圭目前拥有7个大小不等的港口,分布在大西洋入口、拉普拉塔河及乌拉圭河河畔,其中蒙得维的亚港和新帕尔米拉港(Nueva Palmira)为主要港口。蒙得维的亚港是乌拉圭最大的港口,吃水深为11.6米,向船方保证水深为11.0米。此外还有科洛尼亚、派桑杜、埃斯特角和萨尔托等港口。乌拉圭一半以上的海运货物转口至巴西和巴拉圭。

内河航运为重要运输手段,航线总长1250公里。水运客运主要集中在首都蒙得维的亚市、科洛尼亚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之间。2018年货物吞吐量为1603万吨,客运量为270万人次。

折叠 空运

2012年前,乌拉圭主要的航空公司为普卢纳(Pluna)公司,其负责国际航线,与阿根廷、巴西、智利、巴拉圭、玻利维亚和西班牙等国通航,后因亏损于2012年7月倒闭。2015年,在Pluna的部分资产基础上成立Uruguay ALAS航空公司,但仅经营从蒙得维的亚市、东角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和亚松森的航线,而2016年10月又因经营不善倒闭,目前乌拉圭国内没有本国航空公司。而由于Pluna航班占乌拉圭国际航班总数70%,其倒闭对乌拉圭航空业产生极大影响。尽管外国航空公司增加了班次,但仍未能弥补缺口。目前与首都蒙得维的亚开通直航航班的仅有美国迈阿密、西班牙马德里、智利圣地亚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巴西圣保罗等城市。

首都卡拉斯科国际机场是国内最大机场,派桑杜、里韦拉、萨尔托、梅洛、阿蒂加斯、埃斯特角及杜拉斯诺等地均有机场。

2019年民航客运量为199万人次。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

折叠 科技

乌拉圭重视通过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尤其对信息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2000年巴特列执政后,积极推动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区,提出发展乌拉圭“硅谷”项目。目前已有来自美国、加拿大的多家信息企业到乌拉圭投资,并将乌拉圭作为南美地区的信息产业基地。

折叠 教育

乌拉圭教育事业发达。实行9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公立大学和专科学校免收学费。2007年,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为2.1%, 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9.7%。2007年乌教育经费预算为9.51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7%,占中央政府公共支出的15.07%。位于首都的共和国大学是全国唯一的公立综合性大学,有22个院系。另有世界著名的奥特大学、蒙得维的亚大学、天主教大学、乌拉圭大学、企业家大学等5所私立大学。

折叠 医疗

乌拉圭医疗水平较高,每千人拥有医生人数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政府执行“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方针,逐步建立起医疗保险及互助医疗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公立医院同私立医院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医疗保健体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8年乌拉圭全国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9.5%,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1747.8美元;2016年,人均寿命为68.8岁。

乌拉圭是拉美唯一没有霍乱的国家,并已具备了肝肺器官的移植能力。目前,乌拉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主要是心血管疾病(36%)和恶性肿瘤。

2016年4月,在乌拉圭发现了第一例寨卡病毒感染者,此人是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期间感染。该患者得到隔离后,并未再出现过其他病例。

截至目前,在乌拉圭尚未发现埃博拉病毒感染者。

2020年3月中旬,乌拉圭境内发现新冠病毒病例,乌拉圭政府随即于3月13日宣布全国进入卫生紧急状态。截止2021年5月19日,乌拉圭境内累计确诊新冠病毒病例249365例,其中病亡3638人,治愈216589人。

目前乌拉圭无中国政府派出的援外医疗机构。

折叠 媒体

【主要报刊】乌拉圭新闻出版业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现有各类报刊374种,其中日报31种。主要报纸有:《国家报》,1918年创刊,发行量10万份;《晨报》,1917年创刊,发行量4万份;《共和国报》《观察家报》和《最新消息报》等也具有较强影响力。

【电台和电视台】国家广播电视演出总署(SODRE)下辖国家广播局和国家电视局负责管理国家广播和电视事务,局长同时兼任国家广播电台和国家电视台负责人。八家电视台除五台为国家电视台外,其余各家均为私营。主要电台有:14台(CX14 El Espectador)、16台(CX16 Carve)、环球广播电台、全国广播电台等。当地电视台主要有蒙特卡罗台(第四频道)、萨埃塔电视台(第十频道)、官方电视台(第五频道)和电视12台。

【主流媒体对华态度】当地主流媒体对华友好,鲜见对中资企业和人员的负面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乌拉圭主流媒体能对中国疫情防控进行客观报道,未因疫情发布对中资企业不利或歧视性舆论,对乌拉圭政府采取的关闭边境、公共场合强制配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也基本给予了理解和正面报道。

折叠 体育

足球

乌拉圭球星——苏亚雷斯乌拉圭球星——苏亚雷斯足球是国内第一大体育运动,足球在乌拉圭的普及程度相当高,几乎人人都能在场上踢两脚。乌拉圭是传统的南美三强之一,曾于193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世界杯赛的冠军,同时还获得了两次奥运会足球冠军(1924、1928)。在2011年7月结束的阿根廷美洲杯上,乌拉圭第15次夺取美洲杯冠军,超越了阿根廷(14次)、巴西(7次),是南美地区足球真正的王者。

别看南美洲小国乌拉圭上世纪前半叶,乌拉圭足球曾威震世界,取得过辉煌的成绩。1924年和1928年乌拉圭连续获得巴黎奥运会和阿姆斯特丹奥运会足球金牌。

在国际足坛的威望使乌拉圭成功获得1930年首届世界杯足球赛的主办权。乌拉圭不负众望,在自家门口夺得第一个世界杯冠军。在1950年世界杯决赛中,乌拉圭队遭遇主场作战的巴西队。在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在近20万名观众的众目睽睽之下,乌拉圭队临危不惧,在下半场第34分钟时,球星埃德加多一脚劲射攻入了制胜的一球,帮助乌拉圭队再次捧回大力神杯。

奥运

乌拉圭首次参加奥运会是1924年,当年即获得1枚金牌(男足),1928年再次摘得男足金牌。此后随着参赛国家的增多,乌拉圭想要取得奖牌都很困难。截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乌拉圭在奥运会上共获得2金2银6铜。

乌拉圭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凭借维南茨在自行车项目上夺得的唯一一枚银牌改写了自1964年以来乌拉圭奥运奖牌榜空白的历史。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乌拉圭代表团无获而归。出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乌拉圭选手包括2000年悉尼奥运会自行车计分赛银牌获得者米·维南茨、田径“明日之星”安·席尔瓦等。乌拉圭派出了12名选手将分别参加田径、自行车、游泳、赛艇、射击和帆船6个大项的比赛。

折叠 电力

乌拉圭电力基本建设较完善,城乡通电率高达99.0%,在拉美居前列。电力以水力发电为主,2019年发电量为1.4万千兆瓦时,其中水力发电占比55.6%,风力发电占比23.6%,生物发电占比6.0%,光伏发电2.8%,热力发电已经下降到不足2.0%。

折叠 数字基础设施

乌拉圭电信业较发达,2007年已经实现100%数字化,是拉美第一个实现电信全部数字化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6个完全数字化国家之一。

乌拉圭固定电信主要由国家电信公司(ANTEL)垄断经营。移动电信业务主要由ANTEL、Movistar和Claro3家公司包办,因特网固定宽带业务几乎由ANTEL100%垄断经营。

2020年,乌固定电话用户共有118.4万线,人均渗透率达到34.1%;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手机用户增加了8.9万达576.0万,渗透率高达159.0%;固网宽带用户103.8万。无论是移动渗透率还是宽带渗透率,在拉美都处于领先地位。乌拉圭平均固网带宽达到29.7兆位/秒,在整个拉美国家中排名第一。

2019年,乌拉圭在马尔多纳多省建设5g毫米波基站,成为拉美地区首个商用5g网络的国家。

截止到2021年1月,乌拉圭社交媒体用户达290万,2020年至2021年期间增加了20万(增长7.4%)。

折叠 治安

乌拉圭曾是拉美地区社会治安较好的国家之一,境内没有恐怖分子和反政府游击队活动。但近年来首都蒙得维的亚治安状况逐渐变差,时有抢劫及斗殴事件发生。

乌拉圭法律允许私人购买枪支,乌拉圭私人拥有枪支数量预计超过100万支,平均每3人有一支枪。2017年7月,乌拉圭实现全境大麻销售合法化。

自拉卡列政府于2020年3月上台执政后,乌拉圭治安形势明显好转。根据乌内政部的数据,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全国凶杀案下降了20.5%,盗窃案下降了19.3%,抢劫案下降了14.0%。

受地区经济形势滑坡影响,近年来乌拉圭国内治安状况相比历史同期有所恶化。尽管如此,截至2021年5月,乌拉圭未发生恐怖袭击事件。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乌拉圭未出现受疫情影响而发起的针对中国企业或华人的游行、示威或人身攻击行为。

折叠 大麻合法化

2017年7月19日开始,乌拉圭将大麻归类为合法娱乐商品,民众可登记后向药局购买。乌拉圭参议院早在2013年就通过法案,使该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全国合法种植、运送、销售及使用大麻的国家。乌拉圭有16家药局获得授权,可合法贩卖大麻。5月2日起,政府开放年满18岁的乌拉圭公民或永久居民注册成为消费者,之后可在药局凭借指纹认证购买大麻,每人单月限购40公克[5]

折叠 人民生活

乌拉圭国内城镇化率较高。据乌拉圭21世纪委员会统计资料显示,乌拉圭2013年人均GDP为16,421美元。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308.67万,占总人口95%;农村人口16.48万,占总人口5%。人口比例总体平衡。全国女性人口169.03万,男性人口156.12万。社会福利较高。政府对失业、退休、残疾、妇孺、工伤、疾病等均提供福利补贴,并实行满30年工龄退休制。政府开支的相当一部分用于文教卫生领域。2012年基尼指数为0.379,10%最富有人群与10%最贫困人群收入相差11.8倍,贫困差距为2.2倍。贫困人口41.9万人,贫困率12.4%,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赤贫人口1.7万人,赤贫率0.5%,与2011年持平。

折叠 编辑本段 外交

折叠 外交政策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强调不以政治制度或意识形态画线,主张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加强南南合作。

外交多元务实,积极参与地区事务,以南方共同市场为依托,支持南美及拉美一体化,注重发展同美国和欧盟国家的传统关系,重视扩大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合作。

同176个国家保持外交关系,在其中49个国家设有大使馆。是联合国、美洲国家组织、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南美国家联盟、拉美一体化协会、拉美经济体系、里约集团、七十七国集团、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和不结盟运动观察员。

折叠 对外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一、政治关系

1988年2月3日,中国同乌拉圭建交。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两国保持各层次往来,在国际事务中相互理解和支持。乌政府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2001年江泽民主席访乌,两国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友好合作关系。2016年10月,巴斯克斯总统访华,两国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杨尚昆主席(1990年),国务委员兼外长钱其琛(199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1994年),朱镕基副总理、国务委员李贵鲜(199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尉健行(1999年),江泽民主席、李鹏委员长(2001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田纪云副委员长(2002年),成思危副委员长(2003年),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李铁映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2005年),吴邦国委员长(2006年),回良玉副总理(2008年),习近平主席(时任国家副主席)、路甬祥副委员长(2011年),温家宝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2012年),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马培华(2017),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时任外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郝明金(2018年),胡春华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2019年)等先后访乌。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同穆希卡总统共同出席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中拉领导人会晤。2020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时任)出席乌拉圭总统权力交接仪式,会见拉卡列总统并转交习近平主席亲署函。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同拉卡列总统通电话。2021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同乌副总统、国会主席兼参议长阿希蒙举行视频会谈。2021年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巴特尔同乌拉圭参议院副议长达席尔瓦举行视频会晤。2021年9月,拉卡列总统线上出席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并发表视频致辞。2022年5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乌拉圭外长布斯蒂略通电话。8月,拉卡列总统在第六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同月,阿希蒙副总统、国会主席兼参议长在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

乌方主要来访有:总统桑吉内蒂(1988年和1997年)、拉卡列·埃雷拉(1993年)、巴特列(2002年)、巴斯克斯(2009年和2016年)和穆希卡(2013年),副总统兼国会主席、参议长阿吉雷(1993年)、巴塔利亚(1998年)、法因戈德(1999年)、耶罗(2000年)、阿斯托里(2010年)和托波兰斯基(2018年),众议长巴拉伊巴尔(1997年)、特罗沃(1999年)、劳萨洛特(2000年)、阿夫达拉(2001年)、佩纳德斯(2002年)、阿尔瓦雷斯(2003年)、卡多索(2007年)、阿雷吉(2010年)和阿马里利亚(2017年),外长格罗斯(1990年)、拉莫斯(1996年)、奥佩蒂(1999年)、阿尔马格罗(2012年,2015年)、尼恩(2016年,2018年,2019年)等。

1993年两国建立外交部政治磋商制度,迄今已举行10次磋商。2006年乌拉圭议会成立乌中议员友好小组。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成立中国—乌拉圭友好小组。除互设大使馆外,乌方在上海、广州和重庆设有总领事馆,在香港委派名誉领事。

2018年8月,中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二、经贸关系

中乌经济互补性强。建交当年两国贸易额仅1.24亿美元。近年来,双边贸易快速发展,中方对乌投资持续增加,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两国建有经贸混委会机制,迄今已举行20次会议。2009年巴斯克斯总统访华期间,双方签署政府间贸易与投资合作谅解备忘录,乌方宣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两国经贸合作保持稳定发展。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中乌双边贸易额为64.81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28.58亿美元,进口额36.2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9.2%、67.8%和53%。2022年1-8月,双边贸易额为48.56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19.33亿美元,进口额29.2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29.5%、10.4%和46.2%。中国是乌拉圭第一大贸易伙伴和乌牛肉、大豆、羊毛最大进口国,乌是我国进口牛肉第三大来源国、进口大豆第四大来源国。

中方主要出口服装、鞋帽与手机、摩托车和空调等,主要进口牛肉、大豆、纸浆、羊毛、皮革、肉及食用杂碎、冻鱼等。

三、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

1988年2月,两国签署文化教育合作协定。在此基础上,双方签订了8个文化交流执行计划。我政府文化代表团多次访乌,乌文化教育部长1994年访华,广电部副部长杨伟光1997年访乌。两国文化艺术团组和人士互有交流。中国杂技、京剧、木偶等文艺团组曾赴乌进行友好演出,《中国农民画展》、《中国文明史展览》先后在乌举办。乌著名吉他演奏家、钢琴家、女高音歌唱家等曾应邀来华演出。锦绣乌拉圭摄影作品展、中乌建交21周年文化交流绘画作品展、“东方探戈——乌拉圭探戈的三种形式”展览先后在华举办。2016年3月,由国际芭蕾舞大师博卡领衔的乌拉圭国家芭蕾舞团和艺术家乔凡娜领衔的探戈舞团来华参加“中拉文化交流年”开幕式演出,乔凡娜女士还担任“中拉文化交流年”形象大使。2018年2月,杭州艺术团赴乌举办“欢乐春节”暨庆祝中乌建交30周年专场演出。同年11月,庆祝中乌建交30周年专场演出《国色》在乌举行。

2016年10月,两国签署教育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2019年4月续签。2001年4月,两国外交学院签署合作协议。2017年11月,我在乌拉圭首家孔子学院正式落成。2018年4月,国内首个乌拉圭研究中心在北京交通大学揭牌。

1993年,两国签署科技合作协定。双方于2009年3月举行科技混委会首次会议,并在巴斯克斯总统访华期间签署会议纪要及合作计划书。2011年6月,北京大学同乌拉圭分子影像研究中心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2017年9月,中乌科技合作混委会第二次会议在蒙得维的亚举行,双方签署共建联合实验室的谅解备忘录。2018年4月,双方签署关于创新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9年4月,中乌科技合作混委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双方签署会议纪要。

2006年,我宣布乌拉圭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2011年,双方签署关于中国旅游团队赴乌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2017年8月起,乌拉圭对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签证的中国公民实行免签入境政策。2018年1月,双方签署互发十年多次商务签证协议。

同拉美国家的关系

优先发展同拉美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同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等南共市成员国的关系。2011年,继续以南共市为优先方向,以该组织轮值主席国身份积极倡议加强区域合作,应对金融市场震荡,维护地区经济稳定。重点推进同巴西、阿根廷等邻国、大国关系,加强同委内瑞拉、墨西哥等其他地区重点国家合作。

积极参与拉美地区事务,致力于推动地区一体化,支持委内瑞拉加入南共市。2009年洪都拉斯发生军事政变后,乌政府和其他南共市成员保持相同立场,支持遭驱逐的洪总统塞拉亚。

2012年,穆希卡总统先后访问智利、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巴西。

同美国的关系

同美国自1830年建交以来一直保持传统友好关系。2007年,美总统布什、财政部长保尔森、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副国务卿伯恩斯、助理国务卿香农分别访问乌拉圭,双方签署《贸易与投资框架协议》。2009年12月,美西半球事务助理国务卿巴伦苏埃拉访乌。2010年3月,美国务卿希拉里出席乌总统权力交接仪式。7月,美西半球事务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乌。2011年3月,美国防部西半球事务部长助理莫拉访乌,举行美乌首次防务战略对话。2012年,阿斯托里副总统兼国会主席访美。

同欧盟的关系

重视保持同欧盟的传统关系,但反对欧盟农业保护主义政策,希通过谈判推动乌拉圭对欧盟出口产品多元化。2009年10月,乌与欧盟解决了酒类产品贸易关税争端。

2009年8月,乌开始启动实施欧盟援助的科技创新项目,该项目投资1680万美元,重点是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2010年2月,乌同欧盟在蒙得维的亚召开第七次双边混委会。2010年5月,副总统阿斯托里参加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六届欧盟—拉美和加勒比首脑会议,推动南共市同欧盟重启自由贸易谈判。

2010年11月,穆希卡总统对西班牙进行非正式访问。乌先后同瑞士、西班牙、马耳他等国签署避免双重关税协定和引渡协定。

2011年3月,乌外长阿尔马格罗访问英国、爱尔兰。10月,穆希卡总统访问瑞典、德国、比利时和布鲁塞尔欧盟总部。2013年6月,穆希卡总统访问西班牙和梵蒂冈。

同越南的关系

一、政治交流

冷战时期的乌拉圭长期奉行反共主义,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及其继承者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等共产主义国家甚少有贸易往来,1974年6月,乌拉圭正式承认越南共和国,直至1975年南越覆亡为止。:5冷战结束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与乌拉圭于1993年8月11日建交。

乌拉圭起初任命驻马来西亚大使兼辖越南,直至2011年8月16日在河内开设了驻越大使馆,并兼辖新加坡、缅甸及尚未建交的老挝,乌拉圭也在越南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设有名誉领事馆。而越南暂未在乌拉圭设立大使馆,对乌拉圭的相关事务由驻阿根廷大使馆兼辖。

二、经贸关系

两国贸易往来密切,贸易总额不断增加。2017年,越、乌双边贸易额达1.175亿美元,越南也是乌拉圭重要的牛肉出口市场之一。2012年,乌拉圭首次参加了越南-拉丁美洲论坛。

两国相互投资额不多,2016年,由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等南美三国官员和企业家组成的代表团访问越南,考察了乌拉圭与越南企业建立直接贸易关系以及同越南推动贸易投资的合作的可能性。

折叠 在联合国地位

第70届联合国大会15日上午举行全体会议,选举2016-2017年度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大使出席会议并参加投票。最终,日本、埃及、塞内加尔、乌拉圭和乌克兰五国顺利当选。

折叠 编辑本段 旅游

折叠 阿蒂加斯纪念碑和阿蒂加斯陵墓

阿蒂加斯纪念碑是何塞·阿蒂加斯将军的骑在战马上的雕像,位于独立广埸,高17米,重30吨。雕像的基座以灰色大理石为材料,上面镶嵌了反映东岸人民追随阿蒂加斯大迁徙的历史埸面。该纪念碑的作者是意大利人Angel Zanelli(1879-1942),于1923年2月28日揭幕。1977年6月19日,又在纪念碑下面建成了存放阿蒂加斯遗骸的陵墓。

折叠 乌拉圭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是乌拉圭规模最大的建筑物,也是最充分展示乌雕塑艺术的场所。大厦有4层,高40米, 占地8000平方米。大厦的外部墙上有精心制作的大量浮雕,内部则以多彩的天然大理石镶面并有众多的反映乌历史场景的壁画。在意大利、乌拉圭著名艺术家、工匠和建筑师的共同努力之下,这一宏伟壮观的建筑耗时十七年方始启用。

1902年6月28日,当时的国会通过法令批准成立专门委员会负责修建国会大厦。1904年,意大利建筑师VICTOR MEANO的设计入选,但他于同年6月1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被谋杀。设计者以新古典主义风格为主,追求庄严宏伟但又平易的效果,设计上接受了维也纳议会大厦风格的影响。由于原设计师去世,设计施工的图纸由另外两名乌拉圭和意大利的建筑师进行了扩充和修订。

1906年2月18日,在巴特列总统主持下举行了奠基仪式。1908年9月26日正式开工。由于总统巴特列的意愿,决定为大厦内外全部镶嵌上大理石雕刻。大理石全部采自乌拉圭的Maldonado省。

国会大厦外部花园中的四座铜像组雕分别代表法律、公正、科学和劳动,作者是著名的意大利雕塑家Giannino Castiglioni(1884-1971)。本来这些雕像应用大理石材料,但因在乌找不到能够胜任的手艺人,最后改为铜雕。

折叠 埃斯特角市

埃斯特角市(西语原意为“东部之端”遐迩),位于南纬34度,距首都蒙得维的亚市130公里,是闻名的旅游胜地,许多国际和地区会议在此举行。1987年关贸总协议乌拉圭回合会议,1988年“八国集团首脑会议”,1990年各国议会联盟第84届大会均在此召开。

埃斯特角隶属马尔多纳多省,其前身是十七世纪时兴建的一个小渔村,曾以“伊图萨因戈村” (VILLA DE ITUZAINGO)战役命名。1829年起,开始有一些工业发展起来,主要是屠宰埸和烟草业。1907年7月5日改称现名。该城地处乌拉圭东南,是拉普拉塔河汇入大西洋的入海口,风景优美,有十余处优良的沙滩,是理想的浴场和疗养胜地。该城右侧2公里处是戈里蒂小岛,十七和十八世纪时曾是荷兰、法国、葡萄牙、英国和西班牙等殖民者设在拉普拉塔河入海口处的军事要塞。现岛上仍有西班牙1773年修筑的防御工事遗址和大炮等。左前方8.5公里处是海狮岛。岛上矗立着一座50米高的灯塔。岛的周围栖息着约22万头海狮。

埃斯特角市旅游基础设施比较发达。还有体育和娱乐场所,周围有一个公园和一个热带植物园。每当夏季时节,约有70万人次外国游客(大都来自阿根廷、巴西和智利等邻近国家)到此避暑度假。有一些阿根廷企业家和商人在海边购置或自建了专供度假的私人别墅。

这里树木四季常青,林间温泉密布,园林面积占80%以上。海边多沙滩,东面称“狂暴海滩”,西面为“温顺海滩”。有可泊800艘的游船码头,人们可乘游艇到洛沃岛去观赏海象群嬉戏。休养中心拥有各种现代化的娱乐设施,每年夏季,美洲国家的国际会议常在此召开。

折叠 驿车纪念雕像

该组雕像位于乌拉圭最后一个驿站的遗址所在地(Rosita del Miguelete),表现了乌历史上的首次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马拉驿车。这是一种可载8至14人,同时车顶上放置行李和邮件的大蓬马车。雕像人物和车马的比例均与真人和实物大小相仿,一位强悍的驿手正驾驭五匹健马奋力将驿车从泥沼中拉出,一个骑手从旁协助,一位妇女和她的孩子神情严肃地坐在车夫的位子上。该雕像是乌拉圭著名雕塑家Jose Belloni(1882-1965)的作品,落成于1952年2月22日。(雕像位于Avda.Agraciada 和 Camino Castro之间,靠近el Prado公园)

折叠 铜牛车雕像

这是一组纪念十九世纪时乌拉圭常用交通工具之一-牛拉大蓬车的艺术作品,座落在Batlle y Ordonez公园,于1934年落成。1976年9月8日政府颁布法令将该组雕像宣布为“重点文物”(Monumento Historico),因为这一传统交通工具在乌国家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该组雕像与公园周围的景致结合的相当完美,表现了一辆由3套(6头)牛牵引的木制大蓬车在大草原上缓慢行进的埸景,车的右侧是一位骑在马上手持驿杖(带有铁矛或骨质矛头的竹杆)的高乔人,在车后有两头备用的牛随行。这组雕像反映了在乌民族形成的早期开发阶段高乔人生活的艰辛及其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的大无畏气概种牛车是拉普拉塔河流域早期的客货主要交通工具,分带有牛皮大蓬和无蓬两种,一般由两套或四套牛牵引,速度非常缓慢。由于当时道路条件和自然环境恶劣,牛车往往结成三、四十辆的车队出行,以相互照应。

作者是乌著名雕塑家Jose Belloni,他对自己的这一代表作情有独钟,生前常常亲自在雕像前接待前来参观的学生并进行介绍。

折叠 塞洛山及其古炮台

塞洛山位于蒙得维的亚港口的对面,海拔135米。据传,首都的名称与此山有关,“蒙得维的亚”原意是葡萄牙语“我看到山了”(蒙得 (MONTE)是“山”,维的亚 (VIDEO)为“我看到了”)。据传,十七世纪,葡萄牙探险队首次抵达这里时,一水手发现老城西北部的这座小山时惊呼:“我看到山了”,蒙市由此得名。

古炮台的正式名称是“阿蒂加斯将军要塞”,位于面对蒙得维的亚港口的塞洛山顶上。十九世纪初,由于英国人一再入侵拉普拉塔河流域,出于蒙得维的亚湾防务的需要修建了该要塞。在独立战争期间和后来席卷全国内战中,该要塞从未失陷过。直到1870年才被攻克。1880年在未改变外观的情况下重修,并装备了后膛火炮。该要塞到1930年才结束其军事上的使命,并根据1809年最初的设计图纸开始重修。

该要塞已成为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大量不同时代的各种武器,比较珍贵的有1873年开始制造的几种Nordenfelt五管机关枪。此外,还有两个兵器陈列馆供参观者了解长短火器的发展史。从炮台上游人可尽情饱览蒙得维的亚海湾、港口和首都老城区的风光。

参考资料

阅读全文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