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剧情介绍
折叠 编辑本段 演职员表
折叠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田文军 | 黄渤 | 鲁晓娟前夫 |
高夏 | 佟大为 | 落魄律师 |
鲁晓娟 | 郝蕾 | 田文军前妻 |
韩德忠 | 张译 | ---- |
樊芸 | 张雨绮 | ---- |
刘向东 | 余皑磊 | 派出所所长 |
秦浩 | 张国强 | 鲁晓娟现任丈夫 |
田鹏 | 朱东旭 | 杨吉刚 |
小田鹏 | 周品睿 | ---- |
杨吉芳 | 李一情 | ---- |
福利院院长 | 黄建新 | ---- |
折叠 职员表
折叠 编辑本段 角色介绍
折叠 编辑本段 音乐原声
折叠 编辑本段 影片制作
折叠 创作背景
该片是根据央视早年的一则“打拐”新闻改编而成,讲述一对夫妻因为关系不和睦,儿子成为他们唯一的联系,但是有一天孩子却莫名其妙的走丢了。夫妻二人努力的寻找着自己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像自己一样找孩子的父母,更发生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事情。在得知要拍摄这样一部沉重又具意义的社会题材的作品时,张译还没看剧本就决定出演。
张译与陈可辛导演再度合作,彼此信任,很有默契。张译表示,首先是发自内心的被影片中的亲情,以及人性方面的东西所感动,尤其是影片关注社会问题,很具有现实意义,所以在没看剧本的情况下就决定出演。[2]
折叠 影片更名
影片之所以会从先前的《亲爱的小孩》更名为如今的《亲爱的》,是因为很多人对《亲爱的小孩》简称《小孩》,会让人以为这是个儿童片,再加上大家在剧组里拍戏每天都互称亲爱的,也因此决定省略片名。
折叠 编辑本段 发行信息
折叠 上映日期
上映时间 | 备注 |
---|---|
2014年8月28日 | 威尼斯电影节全球首映 |
2014年9月26日 | 正式上映[3] |
折叠 票房信息
截止日期 | 票房(人民币) | 备注 |
---|---|---|
2014年9月26日 | 1200万票房 | 首日(六个小时) |
2014年10月4日 | 2亿 | 获国庆最佳好感度电影 |
折叠 编辑本段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 | 获得者 | 备注 |
---|---|---|---|
2016 | 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 | --- | 提名[6] |
2015 | 第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 黄渤 | 提名 |
2015 | 第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编剧 | 张冀 | 提名 |
2015 | 第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 | 陈可辛 | 提名 |
2015-5-9 | 第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 | 《亲爱的》 | 获奖 |
2015 | 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 | 《亲爱的》 | 提名 |
2015 | 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 -- | 获奖 |
2015 | 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 黄渤 | 提名 |
2015 | 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 | 张冀 | 提名 |
2015 | 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 陈可辛 | 提名 |
2014 | 第51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 -- | 提名 |
2015 | 第2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编剧 | 张冀 | 获奖 |
2015 | 第2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女演员 | -- | 获奖 |
2014 | 第10届中美电影节年度最佳女主角 | -- | 获奖 |
2015 | 第3届海峡两岸三地十大华语电影 | 《亲爱的》 | 获奖 |
折叠 编辑本段 影片评价
折叠 正方观点
真实感人
首先《亲爱的》的主要角色和故事都脱胎于真实发生的“打拐”事件;其次,这类亲子题材本身就是“催泪大户”,多年前一部《妈妈再爱我一次》所掀起的观影盛况,相信80后们都记忆犹新。面对“骨肉分离”的人间惨剧,再理性的观众,恐怕也都会心软。
造型接地气,演员演技好
电影本身,剧情从一开始就没有太多让人意外的地方,丢孩子《亲爱的》剧照和找孩子的细节,大家平时在新闻里都看到很多 。
比较特别的设计是,在片中饰演一对离婚夫妻的黄渤和郝蕾,在丢了孩子后,找到了一个由张译、张雨绮饰演的夫妇领导的一个由丢孩子父母组成的“互助组织”,大家互相鼓励支撑,共同寻子,成为了电影的一抹亮色。
整部电影前一半时间,几乎成为黄渤寻子的独角戏。草根出身的黄渤,把这个开着小卖部、妻子跟有钱人走了的中年loser,彻底给演活了,每个表情、动作都令人心酸鼻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