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景点介绍
折叠 鲤鱼溪
折叠 "八仙过海"
在路下村的黄兰溪边,群山众岭夹一涧溪流,如白带蜿蜒。两岸耸立着8尊形态各异的石峰,犹如传闻中的八仙正各显神通跨越茫茫大海。在峭壁密林中还有80多只猕猴出没。
折叠 九龙洞
位于白云山西来自麓的南溪村附近山涧之中,两侧高达百丈的花岗岩峭壁危立。传说有九龙出没,故名。洞由巨大的花岗岩堆叠而成,大小不等、形态360百科各异,洞中有洞、深不可测。洞的上游,溪涧陡峭,流水常年倾入石洞,穿潭入石,所经之地,石洞一层套一层,流水一潭接一潭。有人把这里的瀑布称作"连级瀑布"。洞中岩石奇姿异态,表面光滑异常。
折叠 锁泉寺
位于白云山西麓的锁泉村,寺前山涧环流,以涧中一石形如锁,故名。锁泉寺始建于宋元符年间(1098~1100年),历史上鼎盛时有僧三百余,建有殿堂8座,为福安八大寺之一。明末为战火所毁,仅存法堂、及海会塔各1座,1980年重建,有大雄宝殿,清法堂;斋堂及僧尼禅房。大雄宝殿高2.76丈,面积25平方丈,面阔3间,进深4间,重檐歇山顶,殿中6根大石柱系唐代遗物。
折叠 太后公厅
也称皇后坊。坐落于晓阳村,建筑年代不详。为木质宫殿式建筑,主体的正中为舞台,两翼为看台重檐,正面悬挂"太后公厅"匾额一面。主体建筑前方,另有一座小型宫殿式建筑,中有匾一面,书"太后"2字,下置石锣石鼓。匾两端原有木雕"圣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五显大帝宫
在晓阳村,靠近太后公厅。始建于明万历十春它鲜五年(1587年),1982年重修。大殿进深4间,面阔3间,重檐歇山顶,穿斗减柱造。中供神像,大殿前为楼阁式宫门,中间面向大殿处有戏台,两侧有看台。圆柱黄瓦,画盟断牛栋雕梁。
折叠 冰臼群
冰臼群主要分布于晓阳、穆云等乡镇境内的白云山九龙洞景区及金钟山龙亭溪峡谷景区,大多位于溪段河谷,长期湮没在水底,无人知晓,近年来上游建起水电站蓄水,这些千古奇观才得以逐渐卷除跳办跑军气浮出水面,向世人展示她的惊世容颜。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现场考察发现,这一奇观为距今约两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时期的产世般金物,遗迹资源集中、规模巨大,是比环通星善息把自目前冰川、冰臼考察发现史上绝无仅有的,堪称"中国冰臼的宝库"、"冰臼奇观中精品",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完全具备申报国家级、世界级的冰川遗迹地质公园条件。
中国冰臼的宝库"、"冰臼奇观中的精品"、"美观、奇观、壮观",6公里长的实地考察,韩同林教授和陈尚平教授用这样的话语,对福安白排煤本表分厂云任云山景区冰臼群奇观给予了高度评价。
专家们认为,白云山风景小地记真川苏死目审女区古冰川遗迹资源集中、规模巨大,与其他地方相比具备三大特点:其一、冰臼数量繁多,在河谷中随处可见,形成大规模的冰臼群,个体大的高约普市烧故或配短流周要60米,直径约30米,这在冰川冰臼考察发现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其次、冰臼形态类型丰富、口小腹大、特征明显,大小冰臼假探皮印诗外慢、连环相套,一些冰臼形态都属新发现。酷似"漏斗"、"交椅"、"板壁"、"龙爪印"等形状冰臼是古冰川运动存在的有力证据,由此可推断在距今大约二百万至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早期,福安曾为冰川所覆盖。第三,大量的"U"字型底冰悬槽、冰脊、冰川漂砾及冰深充川铲切等遗迹,我国南方地区均属首次发现。专家认为,白云山冰川遗迹,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完全具备申报国家级、世界级冰川遗迹地质公园的条件,建议按照有关程序立即着手申报工作,保护、研究这既除些自然奇观。专家们还建议,应提高冰臼分布区的可进入性,完善道路、安全等措施,让古冰臼展现在更喜督快怕军虽多世人的眼前,"走"得更远。
白云山景区冰臼群的发现,对研究福安古气候、古地貌具有极高科研价值,同时更将有助于提升白云山风景区规划、建设、发展的等级,是"闽东北亲水游"的一大亮点。目前福安市委、市政府已将冰臼群列入白云山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景区面积由原来的32平方公里扩大至95.88庆家选老教套端志帮么公里,并将白云山风景区作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向上申报,同时还专门指定两位市领导牵头组织申报冰臼遗迹国家及世界地质公园工作,保护、发展等各项措施正有条不紊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