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1999年,时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澳门特别行政区社会文化司司长崔世安、澳门知名企业家廖泽云等人产生在澳门回归后创办一所完全属于中国人办的新大学的念头。
2000年3月,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颁布命令成立澳门科技大学,并担任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校监。
2001年,获得中国教育部批准,面向内地招生。
2006年,澳门科技大学基金会负责管理澳门科技大学。
2010年,澳门科技大学十周年校庆之际,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20000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澳科大星"。
2010年,成立社会和文化研究所。
2011年,成立太空科学研究所。
2011年,成立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2年,与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粤澳呼吸道病原体联合研究中心。
2014年,成立澳门系统工程研究所。
2014年,成立澳门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月球与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这是中国科学院在境外设立的第一个重点伙伴实验室。
2015年,成立澳门环境研究院。
201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成立澳门环境科学与环境管理联合实验室。
2016年,成立澳门智慧城市研究院。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埃尔文·内尔加入澳科大,并成立"埃尔文⋅内尔博士生物物理与中医药研究室"。
2017年,通过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QAA)全面认证。
2018年,同时与内地四所高校共同建立4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伙伴基地及联合实验室:澳门传媒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伙伴基地)、澳门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伙伴基地)、澳门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伙伴基地)、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医学研究联合实验室(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共建)。
澳门科技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伙伴基地及联合实验室
2018年,成立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8年,成立下一代互联网国际研究院。
2018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唐廷枢研究中心。
2019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发起单位。
2019年,成为"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签约成员。
2019年,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
2019年,中山市人民政府与澳科大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9年,成立世界葡语系国家医学院大联盟。
2019年,获国家航天局批准,成立澳门太空探索与科学中心。
2020年5月,与中国银行举行签约仪式,成立澳门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
2020年7月,澳门科技大学深度参与的中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发射。
2020年11月,与青岛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引进、共建研究院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2020年11月,与佛山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合作。
2020年11月,与厦门大学共同建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澳门会计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伙伴基地)。
2020年11月,与北京大学签署合作意向书,就两校师生交流、人才培养等事宜达成共识。共同推进"北京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未来技术中心"等重点合作项目。
2020年12月,珠海市人民政府宣布,澳门科技大学将设立澳门科技大学珠海校区,拟落户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21年2月,启用澳门科技大学在大湾区的首个产学研基地"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
2021年3月,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定,建设珠海市人民医院成为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21年4月,与吉林大学签署两校共建未来技术联合研究院合作协议。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高标准建设包括澳门科技大学在内共两所院校的产学研示范基地。
2022年2月,成立澳门科技大学郑观应研究中心。
2022年3月,成立澳门科技大学创新工程学院。
2022年4月,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学研究中心成立。
澳门科技大学海内外学术交流合作。
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条件
折叠 师资力量
据2022年4月澳门科技大学官网信息显示,大学现有讲座教授、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数百人,大部分教研人员拥有博士学位,同时具有在世界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工作或学习经验。除了既有的师资队伍以外,大学也特聘一批名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世界高被引科学家等顶尖学者。
澳门科技大学部分学者
姓名 | 学术成就 |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澳门科技大学埃尔文内尔博士生物物理与创新药物实验室主任 | |
中国科学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澳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 |
陈大可 | 中国科学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
吴硕贤 | 中国科学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第三任校长、讲座教授 | |
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 |
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 |
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 |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校长 | |
美国国家工程学院海外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 |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校监顾问 | |
谭广亨 | 香港科学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 |
朱依谆 | 国家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澳门科技大学药学院院长 |
国家教育部讲座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 | |
国家教育部讲座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 | |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澳门科技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 | |
张可可 |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士、澳门科技大学太空研究所所长 |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讲座教授 | |
资料来源: |
折叠 院系设置
据2022年4月澳门科技大学官网信息显示,大学设有创新工程学院、商学院、法学院、中医药学院、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医学院、国际学院、药学院、博雅学院、通识教育部;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提供数十个学位课程供各类学员选择修读,授课语言以英语为主,部分课程以中、葡或西班牙语授课。
- 学士学位课程
学院 | 授予学位 | 专业/范畴 | 修读年期 | 授课语言 |
---|---|---|---|---|
创新工程学院 | 理学学士 | 计算机科学、电子与信息工程、软件工程 | 4 | 中/英 |
中医药学院 | 中医学学士 | -- | 5 | 中 |
中药学学士 | -- | 4 | 中/英 | |
医学院 | 食品与营养科学学士 | -- | 4 | 中/英 |
内外全科医学学士 | -- | 6 | 英 | |
药学院 | 药学学士 | -- | 5 | 中/英 |
商学院 | 工商管理学士 | 会计学、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供应链管理学、资讯系统学、商业分析学、国际贸易学、商务管理学 | 4 | 英 |
应用经济学学士 | -- | 4 | 英 | |
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 | 国际旅游管理学士 | 酒店管理、会展管理、博彩业管理、文化旅游管理、 智慧旅游管理、服务质素和零售管理 | 4 | 中/英 |
酒店管理学士 | -- | 4 | 英 | |
博雅学院 | 商学士 | -- | 4 | 中/英 |
款待服务管理学士 | -- | 4 | 中/英 | |
法学院 | 法学学士 | -- | 4 | 中/英 |
国际学院 | 外国语学士 | 英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 | 4 | 中/英/葡/西 |
人文艺术学院 | 艺术学 - 艺术设计学士 | 产品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 4 | 中/英 |
新闻传播学学士 | 数据新闻学、传播学、公共关系与广告学 | 4 | 中/英 | |
数字媒体艺术学士 | 游戏设计、动画设计 | 4 | 中/英 | |
影视制作学士 | -- | 4 | 中/英 | |
表演艺术学士 | 影视表演、舞台表演 | 4 | 中/英 | |
据2022年4月澳门科技大学官网信息显示 |
- 硕士学位课程
学院 | 授予学位 | 专业范畴 | 修读年期 | 授课语言 |
---|---|---|---|---|
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 | 国际旅游管理硕士 | 会展与节庆管理、博彩管理、旅游规划与管理、酒店管理 | 二年 | 中/英 |
酒店管理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商学院 | 工商管理硕士 | 金融学、商务管理 | 二年 | 中/英 |
公共行政管理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管理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金融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会计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公益与社会组织管理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商业分析学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应用经济学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供应链管理学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人文艺术学院 | 传播学硕士 | 新媒体传播、整合行销传播 | 二年 | 中/英 |
设计学硕士 | 传播设计、室内设计、设计管理 | 二年 | 中/英 | |
电源管理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电影制作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美术学硕士 | 绘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美术史研究 | 二年 | 中/英 | |
建筑学硕士 | 建筑遗产保护、滨水都市建筑与设计 | 二年 | 中/英 | |
互动媒体艺术硕士 | 游戏设计、游戏管理 | 二年 | 中/英 | |
法学院 | 法学硕士 | 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刑法学、比较法、法理学 | 二年 | 中/英 |
法律硕士 | -- | 二年 | 中 | |
国际经济与商法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刑事司法硕士 | -- | 二年 | 中 | |
国际仲裁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金融犯罪与监管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国际学院 | 国际汉语教育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外国语硕士 | 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 二年 | 中/英/西/葡 | |
创新工程学院 | 理学硕士(资讯科技) | 计算机与资讯系统、通讯工程 | 二年 | 中/英 |
应用数学与数据科学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智能技术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环境科学与管理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中医药学院 | 中医学硕士 | -- | 二年半 | 中 |
中药学硕士 | -- | 二年半 | 中 | |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硕士 | -- | 二年半 | 中 | |
医学院 | 公共卫生学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护理学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太空科学研究所 | 地球与行星科学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空间大数据分析学硕士 | -- | 二年 | 中/英 | |
据2022年4月澳门科技大学官网信息显示 |
- 博士学位课程
学院 | 授予学位 | 专业范畴 | 修读年期 | 授课语言 |
---|---|---|---|---|
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博士 | 酒店管理、会展管理、博彩管理、文化遗产管理、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 三年 | 中/英 |
商学院 | 管理学博士 | 管理学、市场学、财务学、经济学、资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管理、会计学、企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服务运作、银行与金融学、商业量化、国际关系、公共行政管理、物流管理、款待服务管理 | 三年 | 中/英 |
工商管理博士 | 工商管理 | 三年 | 中/英 | |
人文艺术学院 | 传播学博士 | 含与复旦大学合作培养之"数字沟通与城市传播"方向 | 三年 | 中/英 |
电影管理博士 | -- | 三年 | 中/英 | |
设计学博士 | 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文化遗产保护 | 三年 | 中/英 | |
美术学博士 | 绘画理论与实践、美术史与美术理论 | 三年 | 中/英 | |
建筑学博士 | 都市设计与更新改造、建筑可持续设计 | 三年 | 中/英 | |
数字媒体博士 | -- | 三年 | 中/英 | |
法学院 | 法学博士 |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国际法、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三年 | 中/英 |
国际学院 | 国际汉语教育博士 | -- | 三年 | 中/英 |
创意写作博士 | -- | 三年 | 中/英 | |
创新工程学院 | 理学博士 | 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电子资讯科技 | 三年 | 中/英 |
先进网络博士 | -- | 三年 | 中/英 | |
人工智能博士 | -- | 三年 | 中/英 | |
智能科学与系统博士 | -- | 三年 | 中/英 | |
中医药学院 | 中医学博士 | 中医基础、中医临床、针灸 | 三年 | 中/英 |
中药学博士 | -- | 三年 | 中/英 | |
中西医结合博士 | -- | 三年 | 中/英 | |
药学院 | 药学博士 | -- | 三年 | 英 |
医学院 | 公共卫生学博士 | 社区及家庭医学、流行病学及生物统计学、人口健康及健康促进、卫生防护学、医疗系统、老年健康学、心理医学及社会健康学、男士健康学、妇女健康学、职业医学、环境卫生与安全、国际卫生及旅游医学、灾难医学 | 三年 | 中/英 |
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城市与区域经济博士 | -- | 三年 | 中/英 |
社会和文化研究所 | 国际关系博士 | 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中国与葡语国家关系、 中外文化交流 | 三年 | 中/英 |
历史学博士 | -- | 三年 | 中/英 | |
太空科学研究所 | 地球与行星科学博士 | -- | 三年 | 中/英 |
据2022年4月澳门科技大学官网信息显示 |
折叠 优势学科
截至2021年11月,澳门科技大学共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药理毒理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综合)。
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澳门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位列世界第101-125,"临床与健康"位列世界第251-300,"商业与经济学"位列世界第301-400。
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澳门科技大学"旅游休闲管理"位列世界第51-75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位列世界第151-200 ,"通讯工程"位列世界第201-300 ,"生物学"位列世界第301-400 ,"药学"位列世界第301-400 ,"电力与电子工程"位列世界第301-400 。
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硕士学位课程获得英国ACCA认证、工商管理学士(会计学)课程获得ACCA澳洲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专业认证、英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专业认证、工商管理学士(供应链管理)课程获得英国特许物流运输协会(CILT)专业认证。
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授予的全面技能发展认可培训中心资格。
澳门科技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博士学位课程、国际旅游管理硕士学位课程、国际旅游管理学士学位课程、酒店管理学士学位课程、餐饮管理学士学位课程全部以高分获得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教育品质认证(TedQual)优质认证与续期。
科大医院临床化验诊断中心为全澳唯一获得ISO:15189国际认证的医学临床检验室。
澳门科技大学优势学科及部分国际认证
折叠 教学模式
澳门科技大学秉持"意诚格物"之校训,恪守"增进文化交流,致力人才培育,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紧贴澳门和国家发展所需,创办各类教育课程,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及创新能力强、通晓中英双语、德才兼备、符合科技与经济全球化发展所需的高质素人才。
澳门科技大学倡导兼容并蓄、和谐精业、尊师爱生,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全人发展。大学设立班导师制度辅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解决疑难。
澳门科技大学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各种课余活动,包括组织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同时拓宽知识领域。澳门科技大学为学生提供开展丰富多彩课余活动的各种设施,设立学生活动中心及钢琴室、排演厅和多功能厅等,常年供学生免费使用。
艺术团为学生提供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已成为澳科大的文化艺术品牌;创业就业发展中心协助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和专长,建立健康、良好生涯发展的核心价值,提升个人的竞争力,为进入社会就业创业做好规划准备;学生事务处为学生组织参观、考察和社区活动,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专业竞赛等,根据学生的兴趣群体组织多种形式训练班,及为学生提供生活辅导与心理咨询。
折叠 合作交流
据2022年4月澳门科技大学官网信息显示,大学在教育课程、学术研究、人才培训、学生交流等领域,已与欧洲、美洲、澳洲及中国内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超过200多所教研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也是亚太大学联合会(AUAP)及国际大学联合会(IAU)成员,并且自 2022年3月起已成为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Campus +"的合作伙伴。
部分合作交流
2013年5月,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强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临床医疗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2013年8月,与南京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加强人文交流、研究合作和人才培养。
2014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在境外设立的首个重点伙伴实验室在澳门科技大学揭牌。
2018年11月,与武汉大学签署两校合作交流协议,实现师生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
2019年9月,与深圳大学签署两校合作备忘录,开展学术交流、学生交换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
2020年7月,与苏州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促进双方学科合作、师生交流、联合研究。
2020年7月,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实行双校培养,双导师指导,开展合作交流,实现人才联合培养。
2020年9月,国家航天局推动澳门科技大学与中山大学开展空间科学合作。
2020年11月,与青岛大学签署校际框架合作协定,在学生交流、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
2020年11月,与北京大学签署合作意向书,就两校师生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事宜达成共识。双方共同推进"北京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未来技术中心"等重点合作项目。
2020年11月,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在教学、联合申报科研基金、产学研转化、师生交流等多领域和多维度开展合作。
2021年4月,与吉林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学术科研合作、师生交流、研究生保荐等项目。
2021年4月,与南京医科大学签署交流合作备忘录,在学术科研、师生交流、研究生就读等方面展开合作。
2021年4月,与华南农业大学签署联合培养研究生框架协议,进一步在研究生交流及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
2021年7月,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深层次合作发展。
2021年9月,与苏州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苏澳(澳苏)先进功能材料联合研究中心"。
2021年9月,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就共同探索和拓展多项合作签署合作备忘录。
2021年10月,牛津大学设立"廖泽云博士奖学金"支持澳科大毕业生赴英深造。
2021年10月,与复旦大学签署《复旦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合作交流协定》。
2021年12月,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拓展湾区科研合作,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折叠 国际声誉
-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澳门科技大学位列世界251-300区间。
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澳门科技大学位列世界251-300区间。
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澳门科技大学位列世界251-300区间。是中国澳门地区高校第一次进入世界大学四大排行榜前300强。
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年轻大学排名,澳门科技大学位列第39位。
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澳门科技大学位列亚洲第32位。
- QS
2022QS世界大学排名,澳门科技大学位列世界651-700区间。
- U.S. News
2022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澳门科技大学位列世界第1029位。
- 软科
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澳门科技大学位列世界601-700区间。
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澳门科技大学位列世界501-600区间。
2020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澳门科技大学位列第17位。
2019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澳门科技大学位列第20位。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术研究
折叠 科研平台
据2022年4月澳门科技大学官网信息显示,大学建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5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伙伴基地及联合实验室、1个水利部重点实验室、1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3个中国科学院联合实验室、1个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研究中心;此外还建立了多个重大的研究院所及研究中心;设立了澳门首个诺贝尔奖得主命名的实验室"埃尔文内尔博士生物物理与创新药物实验室";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大湾区科技的创新发展;与珠海市人民医院合作共建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作为教学医院;在横琴深合区成立了澳科大珠海科技研究院。
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澳门海岸带生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伙伴基地及联合实验室(5个):澳门传媒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合作成立)、澳门会计研究中心(与厦门大学合作成立)、澳门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成立)、澳门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成立)、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医学研究联合实验室(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成立)
水利部重点实验室(1个):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重点实验室(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合申报)
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个):粤港澳智能微纳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联合实验室(3个):澳门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智慧科学与系统联合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澳门环境科学与环境管理联合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伙伴实验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研究中心(1个):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
澳门科技大学重大研究院所及研究中心(20个):澳门药物及健康应用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太空科学研究所、澳门社会和文化研究所、澳门系统工程研究所、澳门中药国际标准中心、仲裁与争议解决研究中心、澳门传媒研究中心、澳门环境研究院、澳门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澳门智慧城市研究院、澳门电影艺术研究院、澳门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院、下一代互联网国际研究院、澳门创新中药与产业化技术创新中心、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澳门数学研究中心、澳门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澳门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折叠 科研成果
- 论文专利
时间 | 国际授权专利 | 论文 | SCI/SSCI论文 | SCI/SSCI Q1区间论文 |
---|---|---|---|---|
2019/2020学年 | 472 | 2128篇 | 1659篇 | 825篇 |
2018/2019学年 | 438 | 1957篇 | 1487篇 | 786篇 |
2017/2018学年 | 407 | 1765篇 | 1393篇 | 697篇 |
参考资料来源: |
- 部分国内科研奖项
- 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是港澳地区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第一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2012年,澳门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三等奖、技术发明三等奖。
- 2014年,澳门科学技术奖励特别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 2015年,澳门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著作类三等奖、著作类优异奖、论文类二等奖、论文类三等奖。
- 2016年,澳门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三等奖。
- 2018年,澳门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二等奖、技术发明三等奖。
-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2019年,澳门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澳门人文社会科学杰出贡献奖1项、著作类二等奖1项、著作类三等奖1项、著作类优异奖2项、论文类二等奖1项、论文类优异奖6项。
- 2020年,澳门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一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自然科学三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澳门科技大学科研设备与科研工作
- 部分代表性科研成果
- 2005年起,澳门科技大学即开始参与有关"嫦娥探月工程"的数据分析和科学研究,是港澳地区最早和最多参与国家探月工程的大学,陆续开展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的探测数据分析、月球科学研究、小行星探测与天文观测研究等大量科研工作,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 2013年,澳门科技大学参与的《嫦娥二号伽玛谱仪探测研究取得新进展》荣获2012年度中国十大天文科技进展,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 。
- 2014年,澳门科技大学科研人员首次提出了"整合网络医学"(Integrated Network-based Medicine,INBM)概念,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科学》 ;同年,利用嫦娥三号,首次揭示了月球雨海形貌和地质结构,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科学》 ;同年,发现灯台叶中命名为Alistonitrine A的全新骨架生物碱,成果发表在《有机化学通讯》 。
- 2017年,澳门科技大学科研人员揭示了月球的新型地貌,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地学杂志《地球物理研究通讯》。
- 2018年,澳门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发展了新的木星环流模型和反演方法,提出了两类木星环流形态,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 ;同年,系统阐释了中医药通过调节细胞代谢治疗癌症和免疫性疾病的分子机理,成果发表在《药理学与治疗学》 。
- 2019年,澳门科技大学科研人员揭示了月球成长过程,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 。
- 2020年2月,澳门科技大学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公布的澳门政府资助的26项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大科研项目中获得15项,是澳门获得科研资助项目最多的大学。
- 2020年3月,澳门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治进行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医学》 ;同年4月,研发了基于胸部CT影像的肺炎AI诊断系统,2020年最新版本已在国内外多家医院完成部署,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细胞》 ;同年6月,对湖北、四川、广东等地人群血清中IgG和IgM病毒抗体进行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医学》 。
- 2020年7月,澳门科技大学科研人员首次分析嫦娥四号着陆区的结构,给出证实冯·卡门撞击坑内部发生过多期岩浆填充事件的证据,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 ;同月,合作研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组RBD蛋白疫苗,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 ;同年9月,发现并还原月球背面盆地的撞击史,剖析月球演化历程,成果发表在《自然-天文学》 。
-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中,澳门科技大学负责火星环绕器工程测量分系统可分离遥测探头研制生产,数据处理及分析工作,在中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澳门科技大学科研人员与卓越成果
折叠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22年2月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在校园内有两个馆区,N座主馆区服务面积9000平米,提供约1077个阅读座位。I座图书馆自习区24小时开放,提供约300个阅读座位;图书馆馆藏超过800万件:包括超过169万种图书(含电子书),8万多种全文期刊,1800多种报纸,600多万篇学位论文,超过300种电子资料库,8000多册多媒体光碟。
澳科大图书馆致力于发展馆藏和与两岸四地的著名图书馆开展馆际合作与资源共建共享,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教育部高校社科人文文献中心 (CASHL)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画(CADA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台湾大学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或文献保障机构在澳门地区的合作馆。
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及楼层分布
- 学术刊物
《澳门科技大学学报》是由澳门科技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半年刊,每年6月和12月出版。学报主要刊登大学各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资讯科技、医药学、管理与经济学、法学以及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五大板块;同时用"补白"的形式反映科大科研进展、学术动态、大学建设、国际交流、服务澳门、教学研究以及每周一次的"大师讲座"和学生科技活动等最新资讯。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折叠 形象标识
- 校徽
澳门科技大学校徽由一本打开的书和分别用中英文书写的"澳门科技大学"的校名字样组成。书上的学术环是知识之环,意喻着拥抱知识,做好学术;书上的"意诚格物"出自《大学》,为中国古代圣贤勉励学生的话语。校徽采用白、蓝、金三色,代表着知识、坚守及智慧。
- 标志
澳门科技大学标志由校徽图案和大学的中文(澳门科技大学)和英文(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名称两部分组成。标志使用中、英两种语言,象征着澳门科技大学一直致力创建国际化综合研究型大学,为澳门、国家和世界培养跨文化兼具国际视野的杰出人才。
- 国际化标志
随着澳门科技大学成为世界前300强高校,大学的整体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大学设计此"MUST"标志,藉以展现青春的国际化校园形象。
该标志以澳门科技大学的英文缩写"MUST"为基础与校徽相结合,兼具澳门科技大学自身特色与国际化形象,寓意澳门科技大学在新的发展阶段,推崇教研并进,向世界知名大学的目标迈进。
该标志是大学青春和国际化的形象标志,用于校内各类纪念品及宣传物品,藉此传达大学青春的国际化形象,而正式官方文件应使用"澳门科技大学标志"。
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化标志
折叠 精神文化
- 校训
意诚格物
"意诚格物",出自《大学》中:"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格物"是指研究事物原理,了解社会与自然的发展规律;"意诚"是指认真做事。
"意诚格物"就是勉励学生在大学期间专心致志,刻苦踏实地努力学习,尽力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 校歌
《澳门科技大学校歌》由张雁作词,印青作曲。
澳门科技大学校歌 张雁作词,印青作曲 南海之滨,东西望洋。 巍然吾校,澳门之光。 意诚心正,真理昭彰。 格物致知,学道日昌。 葡韵悠悠,汉风扬扬。 少年意气,击水濠江。 不息不舍,厚积成壤。 匪懈匪怠,创新为上。 和谐精业,共谱华章。 | |
参考资料来源: |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领导
折叠 现任领导
校监 | 廖泽云博士 |
副校监、校长 | 李行伟讲座教授 |
副校长 | 唐嘉乐博士 |
副校长 | 谭广亨讲座教授 |
副校长 | 姜志宏讲座教授 |
副校长 | 庞川教授 |
副校长 | 林志军教授 |
副校长 | 邝应华先生 |
副校长 | 苏育洲讲座教授 |
图书馆馆长 | 赵洗尘女士 |
创新工程学院副院长(执行) | 张渡讲座教授 |
商学院院长 | 苏育洲讲座教授(兼) |
法学院院长 | 方泉教授 |
中医药学院署理院长 | 朱依谆讲座教授 (兼) |
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 | 吴国民教授 |
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 张志庆教授 |
医学院院长 | 霍文逊教授 |
国际学院院长 | 张洪明讲座教授 |
药学院院长 | 朱依谆讲座教授 |
研究生院院长 | 庞川教授(兼) |
博雅学院院长 | 梁文慧教授 |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姜志宏讲座教授(兼) |
澳门药物及健康应用研究院院长 | 姜志宏讲座教授(兼) |
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 | 刘成昆教授 |
社会和文化研究所所长 | 林广志教授 |
太空科学研究所所长 | 张可可讲座教授 |
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张可可讲座教授(兼) |
澳门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 | 伍乃骐讲座教授 |
澳门环境研究院院长 | 马义兵教授 |
澳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 李述汤讲座教授 |
下一代互联网国际研究院院长 | 刘东教授 |
参考资料来源: |
折叠 历任校长
折叠 编辑本段 校园环境
折叠 校园地图
澳门科技大学的11个学院设于18栋校园建筑中,每栋建筑独具学校与澳门特色,分布于校园的不同位置。澳科大校园临靠大潭山,散步其间,可赏花观鸟。从大学车站起步,漫步入校,会途经青郁的潭山、翠绿的老树、两侧树木成荫的大道、静雅的亭台楼阁、芬芳的中草药园、华美的建筑,以及其他美丽的景物,使人流连忘返。大学不仅校园优美,更有多座现代化教学大楼和一批设施完善的教学实验室,以及馆藏丰富的大学图书馆等。校园内还设置提供学生锻练和衣食住行便利的场所。位于大学校园内的科大医院为学生提供24小时校医支援服务。这些使得澳科大成为潜心研学,培养德才的好地方。
折叠 校园景观
- 教学楼
O座教学大楼为地下两层及地上九层的建筑,可容纳约4000名学生同时上课,是大学本科及研究生的主要上课地点,也是课余交流、讨论研习和休闲之处。教学大楼设有公用电脑区、公共学习区及休闲讨论区。
R座综合教学大楼为地下两层及地上七层的建筑,位于科大医院和室内体育馆之间,设有综合演艺厅、电影院以及研究和实践型教学实验室、工作室。
澳门科技大学部分教学楼
- 图书馆
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在大学校园有两个馆区,最大的是N座主馆区,位于N座图书馆大楼的第一至第四层,服务面积9000平米,容纳35万册藏书,提供约1077个阅读座位,10间适合不同人数的会议室、讨论室,11间个人研修室,以及1间迷你影视厅;在I座还设有I03图书馆自习区,24小时开放,提供约300个阅读座位,5间小组讨论室。
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
- 学生宿舍
澳门科技大学学生宿舍内设有 24 小时保安及医疗支持,并有生活导师全天进行督察辅导。宿舍大楼内设有活动室、阅览厅、洗衣房和公用厨房,还有电视机、电热水炉、饮水机和微波炉等设备。每个宿舍均为独立套房,内设卫生间,并且全天供应冷热水及空调。每个房间可住四至五人,每人享有独立书桌、衣柜套床等基本设施。
澳门科技大学学生宿舍
- 学生餐厅
- 点聚餐厅设于E座学生活动中心地下,可容纳二百多人同时用餐。餐厅为全校师生员工供应健康及经济的餐饮,可品尝各款中西美食。餐厅除了供应早、午、下午茶、晚餐外,亦提供零售饮品及小吃服务。
- 厨艺天地位于O座教学大楼地面层,提供超过500个座位,以开放式聚餐、社交、小聚会为主题的美食广场,主营亚洲美食,包括东南亚菜式及各种特色菜品(如粤菜、台湾小吃、云南米线等),场内装修时尚有格调。
- 柠檬韩宫社餐厅设于E座学生活动中心地下,可容纳80多人同时用餐。餐厅为全校师生员工供韩国料理及特色小吃,亦有现场调制饮料。餐厅除了供应午餐、晚餐、宵夜外,也可为学校师生举办活动、生日会、毕业聚餐等,提供定制化餐饮服务。
- 季节餐厅旨在为客人提供休闲典雅的用餐体验,厨师团队致力于运用季节性的食材来创造新颖的菜式,秉承"从农场到餐桌"的概念,季节的食材不仅来自本地供应商,还有来自餐厅的实验农场。
澳门科技大学学生餐厅
- 体育场馆
校园有综合性室内体育馆、室外奥林匹克体育场、综合性露天篮球场与网球场等。可作集会、举行大型活动和演出的场地。
澳门科技大学室外体育场与室内体育馆
- 科大医院
科大医院座落于澳门路凼中心地带上的澳门科技大学校园内,是全澳唯一 一所具备临床、教学,及科研支持的医疗体系。科大医院前身是以中医为主的"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诊疗中心"。2006年3月25日正式发展为一所设备完善、环境舒适、结合中西医疗服务的综合医院。
科大医院
折叠 编辑本段 荣誉表彰
2010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200003的小行星,被命名为"澳科大星"。
2021年12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专业功绩勋章。
2022年2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举行2021年度授勋典礼,授予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专业功绩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