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历史
民国二年(1913年),浙江公立医药专门学校药科成立。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有识之士呼吁应加速培养中国的药学人才,发展民族制药工业。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与理学院院长胡刚复等乃起而响应,有在浙江大学增设药学系的考虑。于是就向教育部提出在浙江大学理学院增设药学系的申请。获准以后,浙江大学贵州湄潭分部中开始出现了一个药学系办公室。孙宗彭在教育计划中纳入了比一般药学院校为多的理学基础课和外语课,故将学习时间定为5年。由于当时国民党政府下达的开办费用十分有限,孙宗彭又千方百计向国外筹措资金,以便购买必要的仪器设备。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秋季,国立浙江大学药学系成立。浙江大学药学系招收首届新生,当时系中仅有孙宗彭1名专职教师。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不久药理学教授张耀德到系。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浙江大学由贵州迁回杭州,药学系有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1949年5月,浙江大学迎来了杭州解放,首届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当年秋顾学裘调浙江医学院(即浙江医科大学前身),许植方和王秩福到系,承担植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的教学工作。
1951年春,楼之岑到系,承担药剂学的教学工作。
1952年,全中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浙江大学转型为单一的工科大学,药学系因而停办。未毕业的学生转到上海医学院药学系续读,教师大多随同调至上海医学院,少数转到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工作。
1998年,浙江大学与原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浙江大学。
1999年,浙江大学决定以原浙江医科大学药学院为基础,建立浙江大学药学院。
2013年5月18日,浙江大学药学院百年华诞庆典在紫金港校区西部院综合楼举行。
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条件
折叠 院系设置
据2020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2个系,2个本科专业。
系:药学系、中药科学与工程学系
本科专业:药学、中药学
折叠 师资力量
据2020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职员工209人,其中教学科研岗位人员71人、实验人员17人、党政管理11人。师资队伍中正高职40人、副高职36人,博士生导师45人、硕士生导师45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国际高水平大学科研经历的人员达98%。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4人、教育部青年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选者2人,45岁以下的教师占62%。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陈忠、程翼宇、杨波、曾苏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忠、杨波、曾苏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凌代舜、张海涛、张翔南、王毅
全国优秀教师:曾苏、楼宜嘉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杨波、侯廷军、游剑、朱峰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陈忠、瞿海斌、杨波、俞永平、何俏军、范骁辉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曾苏、陈枢青
浙江省卫生高层次领军人才:陈忠
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胡富强、陈忠、杨波、何俏军、高建青
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翔南、甘礼社、李新、邹宏斌、王毅、盛荣、范骁辉、何俏军、高建青、曾苏、杨波、朱虹
浙江省医坛新秀:应美丹
折叠 学科建设
据2020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 2016年药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9年9月,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位列ESI排名全球第55位,为浙江大学进入ESI排名前1‰的8个学科之一。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药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药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中药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药物分析学
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分析学
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药理学
折叠 教学建设
据2020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国家级精品课:药物分析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药物分析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术研究
折叠 科研平台
据2020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拥有药物制剂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印尼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教育部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药效评价中心、全军特种损伤防治药物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抗肿瘤药物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食品药品安全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一批重点科研基地。与制药上市公司建有校企新药联合研究中心18个。
折叠 科研成果
据2020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已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35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研究项目2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承担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37项,重大新药研发课题112项,其中千万级以上项目11项;到位总经费7.8亿;在Nature、Cell、Adv Mater、Sci Trans Med 、Neuron、Blood、ACS Nano 、Nat Commun、Cancer Res、JMC、JACS、J Control Rel等杂志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909篇,其中2018年科研论文影响因子大于5的占35%。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0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和二等奖24项。
参与团队 | 项目名称 | 奖项名称 | 获奖时间 |
---|---|---|---|
程翼宇团队 | 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 |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015年1月9日 |
胡富强团队 | 泮托拉唑钠及制剂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19年1月8日 |
内容不全,仅列部分 |
折叠 编辑本段 合作交流
据2020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浙江大学医学院与欧美、亚洲、大洋洲等15个国家的25个药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签署MOU,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法国、新西兰、加拿大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国际客座教授43人开展合作研究。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 院训
明德弘药
- 院徽
浙江大学药学院院徽的整体图形由求是鹰和明德弘药四个字构成,外围是浙江大学药学院的中文和英文。
折叠 编辑本段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副院长 | 胡富强 |
副院长(主持工作) | 范骁辉 |
副院长 | 高建青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杨慧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