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1988年楠溪江风景区被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999年、2001年两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西园区。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叠 编辑本段 景区景点
折叠 景区划分
楠溪江划分为七大景区:即楠溪江及沿江农村文化景区(简称楠溪江岩头中心景区)、大若岩景区、石桅岩景区、北坑景区、水岩景区、陡门景区、四海山景区,七大景区总计有800多处景点。主要景点有:龙河古渡,百丈瀑,石门台,芙蓉三崖,藤溪潭瀑,十二峰,陶公洞,崖下库,石桅岩,苍坡村,芙蓉古村,狮子岩,太平岩、崖下库、丽水古街等。
折叠 岩头中心景区
岩头中心景区(亦称楠溪江及沿江农村文化或大楠溪景区),主要景观在永嘉县岩头镇境内,并包括沙头镇和渠口乡境内的沿江滩林、奇峰、古村等。大楠溪渡头流至太平岩长约39公里的溪流水域,弯曲多姿,滩潭相济,及两岸的滩林、宽阔的沙滩,还有其流域规划奇特的古村落古建筑群。
折叠 大若岩景区
大若岩景区位于永嘉县小楠溪流域的大若岩镇辖区内,主要景点有:天下第十二洞天福地陶公洞、十二峰、六螺山、九漈石门台瀑布群、崖下库峭壁飞瀑、百丈瀑、藤溪瀑布群、中心坑峡谷飞瀑、大若岩、芙蓉山崖。
十二峰,位于楠溪江大若岩景区,在陶公洞西北约3公里处,是一组流纹岩因节理风化和流水侵蚀,地壳抬升而成的峰群。
百丈瀑景区,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楠溪江大若岩景区境内,总面积8000亩,瀑布落差高达124米。
折叠 石桅岩景区
石桅岩景区,位于浙江省永嘉县境内,在鹤盛乡下岙村北约500米处的峡谷中,三面环溪成峡。其景观具有雄、奇、险、秀、幽、奥等特点。主要景点有石桅岩、小三峡、水仙洞、麒麟峰、水响岩、菠萝岩等。
楠溪江及各支流上游多凝灰岩和流纹岩构成的火山岩山体,垂直节理和柱状节理非常发育,形成了奇峰屹立、峭壁拔地的奇异景观。 石桅岩相对高度306米,因形似船桅而名,通体皆石,呈浅红色。石体三面环溪,环峡相映。
折叠 四海山景区
四海山,系括苍山余脉、雁荡山支脉,自东北向西南延伸。它地处永嘉县北部山区,是楠溪江风景区面积最大、地势最高的景区,海拔大部分在500米至1000米之间,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四海尖、天高尖、金岗尖等10余座,海拔最高在上潘大尖,达1196.7米。
盛夏无暑是四海山森林公园的魅力所在,独特的山中小气候,即使在盛夏的中午气温也不过30度,尤其登上1097.7米高海拔的四海尖,碧山耸翠,岗峦起伏,是避暑之地。
折叠 古村落群
苍坡村,是中国四大民居之一,共有大大小小200余座古村落。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岩头、苍坡、芙蓉、蓬溪四个宋村。这些村落至今仍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和许多传统文化遗迹。
苍坡古村位于浙南永嘉县境内楠溪江上游岩头镇北面大山脚下,原名叫苍墩。始祖李岑为避战乱从福建长溪迁居于此,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开始营建,至今已1000多年历时。南宋淳熙五年(1178),九世祖李嵩邀请国师李时日重新规划,建成以文房四宝为主要形象的村落格局,村落占地200多亩,房屋50多座,村民全部李姓。
苍坡是楠溪江流域耕读文化村落之一,至今仍然很好地保留了耕读文化的具体元素。
折叠 编辑本段 人文风情
折叠 舴艋船习俗
舴艋船在楠溪江长期航行中,形成了种种风俗。撑船老大最注意撑好"起头篙",认为"开船如兵马出师,马虎不得"。因而开头第一篙一定要扎稳扎实。船工以好开头喻好兆头。"起头篙"扎空,或夹于岩缝中,喻一天晦气。
唱船歌只要老大一人唱,或邻船老大两人对唱。第三只船老大不能猛挤进水道争唱,这样乱哄哄争先闯后,会使舴艋舟撑不稳、不利。
折叠 过传统年
芙蓉古村一直保留着最传统的过年方式。每年春节,这个小小的古镇便会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门口挂满了鱼干、酱鸭、香肠,各家各户都忙着打年糕,包粽子,门上倒贴着火红的"福"字,孩子们穿着新衣追逐、打闹。
进村时,将有一阵热闹的鞭炮迎接,然后参观古村,了解古村:品农家新年宴、捣年糕、踏青、磨三合粉、酿米酒、做米花糖、写春联、猜灯谜……
折叠 山水文化
芙蓉村,沿楠溪江两岸散布着"金山丽水"岩头村、"七星八斗"芙蓉村、"文房四宝"苍坡村、山地民居林坑村等大大小小200余座古村落,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化的史书库。并有谢灵运、王羲之、孟浩然、苏东坡等历代文人墨客的履迹和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