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安阳市在250衡术权也育求积鱼落00年前至约13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一带已经有人类居住,安阳县小南海的小南海洞穴遗址可以证明。该洞穴遗址位于小南海西南的北楼顶山山腰上,坐西朝东,洞口约3米多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曾对洞穴进行发掘。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将此称为“小南海文化”。[1]
上古的三皇五帝时黄门期,五帝之一的颛过罪则况屋构顼建都于今安阳市内黄县境内,在位78年。
夏朝,据战国时期魏国史书《察兵竹书纪年》记载:夏朝第六个喜起严再林断国王胤甲(别名孔甲)剧衡军挥探片垂第践阿即位,建夏都于西河(今安阳汤阴西河)。安阳在古代属卫国之地,明嘉靖《彰德府志·地理》也曾记载:“安阳有西河……今西河属汤,在羑水之南。”正相符合。《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载:“传说中的夏,第六次迁都于西河。”
殷商后期,安阳是商都殷墟。商朝频繁迁移都城,据史料记载,商朝一共进行了13次迁都。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统治时期,都城从“奄”(位于今山东省境内)迁到“北蒙”(今安阳市殷都区)并改称“殷”。史称“盘庚迁殷”。商朝都城迁殷责病罪后,殷成为此后商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商王朝在殷共传八代十二王,历时278年。前1046年,周武王率诸侯之师伐商纣确分混钢衡地周任括块装,发动了牧野之战,纣来顶力煤关至继家财聚王兵败自焚,殷亡。近代,这里出土了15万多片甲骨文、上万件青铜器(建既变包括著名的后母戊鼎)、50多座季起妒有纸庆宫殿遗址,发现有宫殿区、王否燃料动陵区、平民区、铸铜遗址、手工作坊以及大型祭王里三石确呼陈祀场等。[2]
春秋时期,安阳先属卫国,继而属晋国;战国时期,安阳属魏国,后属赵国。“安阳”一名始于战国。其说有二,《史记·赵世家》载: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前27促皮洲留食整实般5年),“廉颇攻魏房子,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安阳”一名病河始见于史册。另《史记·秦本记被张方品电笑班四帝甚》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王)攻邯郸,不拔,去……攻汾城,即从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即“安阳”之名是由“宁皮坏专之新中”改。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今安阳市所辖地区大致属河内郡和邯郸郡。 始置安阳县。
西汉初年,废安阳县并入荡阴县,此后直到西晋才得以重置。此间今安阳市所辖地区西部属河内郡,东部属魏郡贵赶车未序远获啊才争(治邺,即今河北临漳西南,河市否还略气识备很责值南安阳市北郊)。建条自东汉至西晋统一前,河内郡属司隶校尉部管辖范围,魏郡则属冀州管辖范围。
东汉末年属袁绍势力范围。204年,曹操打败袁绍,攻取邺(安阳地区),重建邺城,使邺城成为东汉实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建安十八年(213年请什举一娘束作鲁策)曹操为魏王,定魏国之都于此;220年,曹丕代汉,迁都洛阳,邺仍然陪都,为“五都”之一。此时,今安阳市所辖地区仍分归魏郡(治邺)与河内郡管辖。
西晋时期,属司州魏郡(统8那减罪注是线友民县,林虑县(今林州市)属司州汲郡)。十六国时期,仍属魏郡管辖。同时,邺先后成为后赵、冉魏、前燕三国的都城。
南北朝时期,北魏道武帝天兴四年(401年),在邺立相州。此时邺已经成为相州、魏郡、邺县三级治所。东魏初年,邺成为东魏的都城,安阳县与荡阴县一起并入邺县。武定八年料围标(550年)七月,高洋(高欢次子)篡魏,改国号为“齐”,仍都邺。北齐统治极为残暴,后于577年灭于北周。北杀轴玉及置守刘席协均周静帝时,杨坚辅政。北质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隋公兼丞相杨坚镇压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今安阳)总管尉迟迥,为了防止河北反杨势力死灰复燃,遂下令火焚邺城走,相州、魏郡和邺县及所有居民一并南迁至安阳城。从此安阳城代替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新邺城,原旧邺县地划入安阳县,同时安阳县更名为邺县。原旧邺县地置灵芝县。
安阳市隋朝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废天下诸郡,实行州县二级制,安阳城为相州、邺县治所。开皇十年(590年)邺县治所迁回原地邺,复安阳县建制。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废诸州总管府,实行郡县二级制,废相州,存魏郡,治安阳,领11县。隋末今滑县一带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起义,是隋末农民起义的重要部分。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魏郡为相州,领8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相州隶属于河北道。唐天宝元年(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相州一度团使配九愿学改称“邺郡”。安史之乱期间,安阳城又是一个大战场,连年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灾难。宝应元年(762年),唐雍王李适讨伐驻相州的史朝义(史思明之子)叛军,史朝义部将薛嵩(薛仁贵之孙)要验怎旧阻向唐节度使李抱玉投降。唐朝便在相州等六州置昭义军,以薛嵩为昭义军节度使,治所在相州。唐末藩镇费讲肥红食犯道衡论双课割据时期,相州属魏博节度使管辖。唐肃宗乾元初,时值安史之乱末期,于魏州、博牛州置魏博军,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
宋初,相州隶属河北西路,并置彰德军军道限孩套节度。
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相州升为彰德府,领5县(一说4县)。
元至元初改“彰德府”置“彰德路”,直接隶属于例移衣夫办中书省。
明清时期大体属河南省,复为“彰德府”。领6县1州(磁州)。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安阳仍为彰德府治所。1913年改彰德府为安阳县,属河南省豫北道(1914年改为河北道)。1927年,道级行政区被废除,安阳县归河南省直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年5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安阳,成立安阳市。8月1日,成立平原省,安阳市为省辖市。1952年11月30日,撤销平原省,安阳市划归河南省,仍为省辖市。1983年,国务院决定把安阳县、林县、浚县、汤阴县、淇县划归安阳市,实行以市带县体制。1986年2月,河南省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淇县、浚县划归鹤壁市,将濮阳市属的内黄县、滑县划归安阳市。[1]
- 建都政权
政权 | 名称 | 都城位置 | 建都时间 |
---|---|---|---|
夏 | 安阳东南 | 前1643年-前1590年 | |
商(中期) | 相 | 安阳东 | 前1555年?-前1525年 |
商(后期) | 殷 | 前1300年-前1046年 | |
曹魏 | 213年-266年 | ||
邺 | 邺城遗址 | 335年-351年 | |
邺 | 邺城遗址 | 351年-352年 | |
前燕 | 邺 | 邺城遗址 | 357年-370年 |
南燕 | 滑台 | 安阳东南滑台 | 398年-410年 |
邺 | 邺城遗址 | 534年-550年 | |
邺 | 邺城遗址 | 550年-577年 | |
大魏 | 瓦岗 | 安阳东南 | 611年-618年 |
- 名称由来
北蒙——盘庚迁殷之前,安阳称北蒙。前1300年,商代第20位国王盘庚率领臣民从“奄”迁来北蒙。他们自称为“商”。商朝覆亡以后,有人把他们称为“殷”。
安阳——安阳之名,始于东周时期的战国末期。前275年,《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在《史记·赵世家》记载:“惠文王二十四年,廉颇将,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到安阳。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 郡。安阳分属上党、邯郸二郡。三国时安阳属魏郡。
邺城——580年,隋公兼丞相杨坚镇压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总管尉迟迥,火焚邺城,相州、魏郡和邺县及所有居民一并南迁至安阳城。从此安阳城代替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新邺城。隋唐以后的邺、邺城、邺下、邺中都是指的安阳城,如李白《邺中赠王大》中的“邺中”及杜甫《石壕吏》诗中“三男邺城戍”等。
相州——401年,北魏在邺城立相州,取河(檀)甲居相为名,、是为相州名称之始。邺城仍属相州治理。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邺城被焚,邺民全部迁至安阳。安阳遂称相州,亦称邺郡。隋、唐、宋都沿用相州一名。
彰德——1192年(金代),升相州为彰德府。此为彰德府名称之始。明、清一直沿用,直到民国初年。1913年,废彰德府,复置安阳县。1949年成立安阳市,隶属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安阳市为河南省直辖市。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底,安阳市辖1个县级市(林州市),3个县(安阳县、内黄县、汤阴县),4个市辖区(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安阳新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旗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35个乡、57个镇、43个街道办事处、218个社区居委会(其中林州市30个社区)、3285个行政村。总面积5599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43.6平方公里,安阳市人民政府位于安东新区中华路中段。[3]
区划名称 | 面积(km²)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街道 | 镇 | 乡 | 居委会 | 村委会 |
---|---|---|---|---|---|---|---|---|
安阳市 | 5599 | 北关区 | 455000 | 43 | 51 | 41 | 216 | 3266 |
文峰区 | 179 | 东大街街道 | 455000 | 15 | 1 | 1 | 70 | 76 |
北关区 | 59 | 红旗路街道 | 455000 | 9 | 31 | 38 | ||
殷都区 | 70 | 梅园庄街道 | 455000 | 9 | 1 | 43 | 41 | |
龙安区 | 236 | 民航路街道 | 455000 | 6 | 1 | 2 | 16 | 131 |
安阳县 | 1202 | 北关区灯塔路街道 | 455100 | 12 | 9 | 18 | 590 | |
汤阴县 | 646 | 城关镇 | 456100 | 7 | 3 | 6 | 297 | |
内黄县 | 1161 | 城关镇 | 456300 | 7 | 10 | 532 | ||
林州市 | 2046 | 开元街道 | 456500 | 4 | 16 | 32 | 542 | |
注:文峰区数字包含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辖3街道及安阳新区所辖高庄镇;安阳县数字包含安阳新区所辖白璧镇。 |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
安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交汇点。西倚巍峨险峻的太行山,东联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3°37′至114°58′、北纬35°12′至36°22′之间,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西依太行山脉与山西接壤,北隔漳河与河北省邯郸市相望,东与濮阳市毗邻,南与鹤壁、新乡连接。[4]
折叠 地貌
安阳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山区,东部为平原。,西部系太行山东麓,东部属黄淮海平原,地形复杂多样,平原、山地、丘陵、泊洼分别占总面积的53.8%、29.7%、10.8%、5.7%。最高峰在林州境内的四方垴,海拔1632米;最低处在滑县境内的金堤河沿岸,海拔50米。
折叠 水文
安阳市河流属于雨水补给类型,水位变化深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和 年际变化的影响,由于安阳市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所以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大,夏秋水位高,冬春为枯水期。
安阳市除滑县东部为黄河流域外,其余大部分均属海河流域的漳卫南运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卫河、漳河、洹河(安阳河)、汤河、淇河等。
折叠 气候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叠 水资源
安阳市地表水资源贫乏,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8.67亿立方米。2012年,安阳安阳市水资源总量9.0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72亿立方米。安阳市境内共有水库157座,总库容4.74亿立方米。
折叠 矿产资源
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民族
折叠 人口
安阳市2010年11月1日零时,安阳市总人口5172834人,安阳市区人口1146761人,人口自然比2012年增长率为5.13%,出生率10.49%,婴儿死亡率11.28‰。
2013年末,安阳市总人口为576.45万人,常住人口为509万人。城镇化率为43.8%。出生率10.55‰,死亡率5.89‰,自然增长率4.66‰。常住人口中0岁~14岁人口数占总人口的22.15%,15岁~64岁人口数占总人口的68.34%,65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的9.51%。
折叠 民族
安阳市属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截至2013年底,有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壮族、苗族、藏族、彝族等共42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共有6883人,约占安阳市总人口的1.33%。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政治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概况
折叠 综述
安阳是河南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截至2013年,安阳市已初 步形成了冶金、电子、化工、电力、机械、纺织、医药、烟草等工业体系。安阳市现有限额以上工业企业466家,大中型企业64家。安阳钢铁集团公司、安彩集团公司被列入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安彩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彩色玻壳生产基地,产量位居世界第四。“安彩”牌玻壳、“YA”牌热轧带肋钢筋、“红旗渠”牌香烟、“金钟”牌电池等产品成为全中国或全河南省知名品牌。
2013年,安阳市生产总值1683.65亿元,比2012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2亿元,比2012年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966.1亿元,比2012年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523.4亿元,比2012年增长6%。三次产业结构为11.8:57.1:31.1。
2013年,安阳市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2.2亿元,比2012年增长10.3%,其中,税收66.6亿元,比2012年增长19.5%,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7.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5.6亿元,比2012年增长5.3%,其中,教育支出比2012年增长4.4%,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比2012年增长18%,医疗卫生支出比2012年增长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比2012年增长13%。
折叠 第一产业
安阳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部规划的粮食、棉花、油料优势种植区域,是国家确定的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市。 2014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577.05万亩,粮食总产量220.32万吨,连续12年实现丰产丰收。内黄县花生、红枣,林州市大红袍花椒、山楂、核桃、板栗,汤阴县、龙安区绿色无公害小杂粮,龙泉花卉等名优特农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安阳内黄县的红枣,内黄大枣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录。内黄红枣种植面积46万亩,年产红枣12万吨,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之冠,素有枣乡之称而享誉国内外。
2013年,安阳市粮食种植面积843.8万亩,比2012年增长1.3%,其中,夏粮种植面积461.49万亩,比2012年增长0.7%;秋粮种植面积382.3万亩,比2012年增长2.1%。棉花种植面积8.8万亩,下降37.3%。油料种植面积90万亩,比2012年增长7.7%。粮食总产量达354.34万吨,比2012年增长1.4%;棉花产量6560吨,下降30.9%;油料产量27.3万吨,比2012年增长11.9%。安阳市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达23.7万吨、30万吨、6.7万吨,比2012年增长3.7%、1.9%、-23%。
折叠 第二产业
- 工业
安阳是豫北工业中心,初步形成了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煤化工、食品医药4个主导产业和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能源3个优势产业的工业体系,拥有安钢集团、安阳卷烟厂、安彩高科、安化集团、沙钢永兴、林州重机等一批重点企业,共有11家企业荣膺省“百强”企业和“百高”企业称号。
2013年,安阳市全部工业增加值855.5亿元,比2012年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772亿元,比2012年增长12.4%,其中,轻工业增加值202.2亿元,比2012年增长4.7%;重工业增加值569.8亿元,比2012年增长15.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8.4亿元,下降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9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15家,其中,100亿元以上企业2家,50亿元以上企业10家,10亿元以上企业57家。
2013年,安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210.3亿元,比2012年增长24.8%;汽车制造业增加值60.3亿元,比2012年增长19.7%;炼焦业增加值38.5亿元,比2012年增长21.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39.6亿元,下降8.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65.6亿元,比2012年增长11.9%;烟草制品业增加值57亿元,比2012年增长9.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39.2亿元,下降0.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17.2亿元,比2012年增长2.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24.2亿元,比2012年增长18.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21.7亿元,比2012年增长9.2%。
2013年,安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80.7亿元,比2012年增长15.9%。实现利润总额219.4亿元,比2012年增长39.7%。
- 建筑业
2013年,安阳市全年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5.6亿元,比2012年增长11.2%。
折叠 第三产业
- 固定投资
2013年,安阳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68亿元,比2012年增长22.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28亿元,比2012年增长23%。
- 贸易
2013年,安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2.7亿元,比2012年增长
安阳太行山
13.6%,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为88.8亿元,比2012年增长14.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为377.4亿元,比2012年增长14.5%;住宿业实现零售额为3.7亿元,比2012年增长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为62.8亿元,比2012年增长7.8%。
2013年,安阳市进出口总额186712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45.6%,其中,进口总额142585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83.6%;出口总额44127万美元,比2012年下降8.9%。实际利用外资38057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20.5%。
- 交通业
2013年,安阳市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3.7亿元,比2012年增长5.4%。公路货运周转量1042亿吨公里,比2012年增长12.5%。公路客运周转量54.7亿人公里,比2012年增长6%。
- 旅游业
2013年,安阳市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726.63万人次,增长9.2%;国内旅游收入181.42亿元,增长8.1%。接待入境游客7.8万人次,增长11.9%;外汇收入2051万美元,增长12.1%。
- 金融业
2013年末,安阳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84.5亿元,比2012年末增长17.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56亿元,比2012年末增长18.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53.2亿元,比2012年末增长8.9%。
类别 | 列表 | ||
---|---|---|---|
国有商业银行 | 中国银行 | 中国工商银行 | 中国建设银行 |
中国农业银行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 交通银行 | |
政策性银行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
股份制商业银行 | 广发银行 | 浦东发展银行 | 招商银行 |
中信银行 | 郑州银行 | ||
本地银行 | 安阳银行 | ||
村镇银行 | 安阳珠江村镇银行 | 林州德丰村镇银行 | |
证券公司 | 中原证券民生证券 | 广发证券 | 大同证券 |
折叠 对外开放
安阳市先后同美、英、法、德、比利时、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合作关系,出口商品200余种,玻壳、电池、淀粉、自行车等名牌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教育
安阳市截至2013年,安阳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919所。高等院校9所,普通高中38所,中等职业学校23所,初中258所,小学1362所,特殊教育学校 8所,幼儿园1161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60所。基础教育在校生999567人,其中,学前教育192500人、义务教育722519人(小学528486人、初中194033人)、高中 83401人、特教 1147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36323人。另外培训学生18745人。基础教育教职工64404人,其中,专任老师 53675人;中等职业教育教职工2687人,其中,专任老师220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5%。
高中 | |||
---|---|---|---|
安阳市第二十中(南京师大安阳实验中学) | 安阳市第一中学 | 安阳市第三中学 | 安阳市第六中学 |
安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 安阳市外国语学校 | 安阳市实验中学 | |
汤阴县第一中学 | 林州市第一中学 | 内黄县第一中学 | 安阳县第一中学 |
安阳县第二中学 | 安阳县实验中学 | 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 | 安阳市第二中学 |
安阳县第三中学 |
安阳高等院校名单 | ||||
---|---|---|---|---|
学校名称 | 成立时间 | 办学层次 | 主管部门 | 备注 |
安阳师范学院 | 1908年 | 本-硕 | 河南省 | 公办 |
安阳工学院 | 1983年 | 本科 | 河南省 | 公办 |
安阳学院 | 2003年 | 本科 | 河南省教育厅 | 民办 |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 1951年 | 高职高专 | 河南省 | 公办 |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1978年 | 高职高专 | 河南省 | 公办 |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 2009年 | 高职高专 | 河南省 | 公办 |
安阳广播电视大学 | 1982年 | 高职高专 | - | 公办 |
科研院所 |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折叠 科技
安阳市是河南省重要的科教基地,科教资源比较集中,现有科研院所8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9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9家,11家企业被确定为省创新型(试点)企业,8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科技成果进步奖。2013年,安阳市专利申请总量再创新高,达到2030件,同比增长1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72件,同比增长39%。授权专利总量1080件,同比增长1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21件,同比增长20%。安阳市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并连续四次被评选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折叠 卫生
2013年,安阳在安阳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了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截至2013年,安阳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村卫生所)248家,其中三级医院7家,二级医院26家,一级医院74家,乡镇卫生院9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家,卫生监督所(中心)10家,妇幼保健院(所)9家。拥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5个,在恶性肿瘤防治领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中医药、心胸疾病、颅脑疾病、骨科、眼科、口腔科、新生儿救治等专业领域达到了河南省内领先水平,人均卫生资源占有量和衡量人口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均处于河南省前列。2013年参合农民数量432.61万人,参合率99.29%。
折叠 体育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折叠 地方饮食
特色餐饮:道口烧鸡 、老庙牛肉、安阳三熏 、曹马芝麻糖、三不沾 、安阳燎花 。
地方小吃:扁粉菜、粉浆饭、安阳烩菜 、皮渣 、血糕、内黄灌肠、关家酥烧饼。安阳血糕为著名风味小吃,用荞麦面、猪血佐以其它配料蒸制成糕,然后切片油炸,抹上蒜汁后食用。
土特产:内黄大枣、山楂、核桃、阳梨、板栗、大红袍花椒、林州东姚小米等。
折叠 民间艺术
安阳市秦氏绢艺
在明崇祯十七年,滑县秦氏家族的一位先人,喜获唐伯虎一幅名画《蝈蝈白菜》。他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萌发了用绢布仿制名画,让蝈蝈白菜有立体感的念想。他日日揣摩,一遍一遍试验,终于创造了形似名画胜似名画的独门绝技秦氏绢刻艺术。风格独特的秦氏绢艺,在我国手工技艺中实属罕见。作品多次荣获全国金奖、优质奖, 被国家、河南省、安阳市等博物馆收藏,在国内外很有影响。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绣
安绣继承古代刺绣基本技法 ,加之现代的美学理念,在传统中求创新,发展而来。以刺绣历代名古画为主 , 古朴典雅,生动细腻,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富有立体感,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极具收藏观赏价值 ,是现代人高雅贵重之礼品。
剪叶
剪叶艺术是安阳民间艺术一绝,是以桐树叶、橡树叶、铁树叶等为底料,据其周长直径,顺其脉纹雕刻成 不同的典故、人物、花鸟等图案,揉合工艺、剪刻、雕镂、装饰等多种手法,精美绝伦,浑然天成。民间艺人王玉僧所剪《百鸟朝凤》等作品曾赴京展出,获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一绝艺术”称号。
安阳风筝
早在南北朝时,安阳东北古邺城出现过风筝和风筝载人的事迹。古书《邺中记》曾载后赵武帝石虎和皇后以凤凰风筝作“凤诏”。此外 ,古书里还有邺城风筝载人上天的记载,可见安阳风筝历史之久。现安阳的风筝种类繁多 ,常见有凤凰、蝙蝠、蝴蝶、螃蟹等多种。放风筝也成为安阳百姓春季一项有益有趣的户外活动。
麦秆画
麦秆画是我国早已失传的隋朝宫廷工艺品,是内黄民间传统工艺品,已有千年历史,享誉海内外。该工艺以 当地盛产的麦杆为原料,经过熏、蒸、漂、剖开整平后制成麦秆片,再通过熨、烫使其表面炭化,在熨烫过程中通过剪、裁、印、编、雕刻等十几道工序的技术处理,既保留了麦杆的自然光泽,又使之古色古香、形象、生动、逼真。在制作技术上大胆吸收了国画、剪纸、烙画及刺绣等姊妹艺术的表现手法,制作出的作品古朴典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被世人誉为“中华一绝”,“巧夺天工”。 作品有人物、动物、花鸟、亭台楼榭 200多种题材,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被世人誉为 “中华一绝、巧夺天工 ”。
豫剧
以豫剧表演家崔兰田、张宝英为代表的崔派艺术在豫剧界独树一帜,系豫剧五大流派之一。 1979年,安阳市豫剧团与香港金马影业公司合拍了电影戏曲片《包青天》,使独具中原文化特色的“河南秦香莲”饮誉香港和东南亚。80年代以来,安阳市豫剧团排演的《秦香莲后传》、《寻儿记》、《山高水长》、《洞庭秋》、《大路朝天九十九》等先后在河南省戏剧大赛中获奖。代表剧目有:《包青天》、《卖苗郎》、《桃花庵》、《秦香莲后传》、《对花枪》等。
折叠 文化遗产
安阳市河南安阳殷墟已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在这里出土问世。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评选中,安阳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名居榜首。另外,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等历史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安阳文物古迹较多,境内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
1952年11月毛泽东视察安阳,提出了殷切希望。1956年9月郭沫若留下了“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的著名诗句。江泽民也于1991年2月和1996年6月两次视察安阳,并亲笔题词:“弘扬民族文化,建好古都安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陈运和写诗《殷墟》、《羑里城》、《汤阴岳飞庙》等。2006年7月13日,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03月,《安阳灯谜》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安阳滑县段属于隋唐大运河永济渠,在大运河中占据重要位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
《二夹弦》 | 《大平调》 | 《大弦戏》 | 《跑帷子》 |
遗产分类 |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 | 遗产地点 |
---|---|---|
民间文学 | 《赵家牌坊的故事》 | 安阳县 |
《.比干传说》 | 汤阴县 | |
《灯谜》 | 北关区 | |
传统美术 | 《泥塑》 | 北关区 |
传统舞蹈 | 《花架鼓》 | 安阳县 |
《花棍舞》 | 林州市 | |
传统戏剧 | 《大平调》 | 内黄县 |
《豫剧崔派艺术》 | 安阳市豫剧团 | |
民间传统手工技艺 | 《水冶酥烧饼制作技艺 》 | 文峰区(王家) |
传统体育与竞技 | 《三皇炮拳》 | 安阳县 |
《夕阳掌》 | 文峰区 | |
传统医药 | 《骨科》 | 安阳县(马氏) |
《正骨术》 | 内黄县(李氏) | |
《小儿化积消食口服液》 | 安阳县(贾氏) |
折叠 编辑本段 友好城市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折叠 景点
安阳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22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家,为殷墟;4A级旅游景区6个,分别是红旗渠、太行大峡谷、羑里城、岳飞庙、马氏庄园和洹水湾旅游区;3A级旅游景区7个,分别是颛顼帝喾陵、黄华神苑、天平山、太行屋脊、万泉湖、洪谷山、扁鹊墓庙;2A级旅游景区8个,分别是袁林、天宁寺、珍珠泉、小南海、蜡梅园、都里漳河湾、林州五龙洞和彰德府城隍庙。
类别 | 名单 | ||
---|---|---|---|
世界文化遗产 | 殷墟 | 中国大运河(永济渠) | |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 殷墟 | 天宁寺塔 | 修定寺塔 |
灵泉寺石窟 | 小南海石窟 | 羑里城遗址 | |
岳飞庙 | 明福寺塔 | 三杨庄遗址 | |
红旗渠 | 马氏庄园 | 曹操高陵 | |
白营遗址 | 固岸墓地 | 阳台寺双石塔 | |
大兴寺塔 | 兴阳禅寺塔 | 韩王庙与昼锦堂 | |
高阁寺 | 彰德府城隍庙 | 惠明寺 | |
曹操高陵 | 袁林 | 邺城遗址(安阳区) | |
洪谷寺塔 | 千佛洞石窟 | ||
国家5A级景区 | 殷墟博物苑 | ||
国家4A级景区 | 红旗渠 | 羑里城 | 太行大峡谷 |
岳飞庙[5] | 马氏庄园 | ||
国家3A级景区 | 黄华神苑 | 二帝陵 | |
风景名胜区 | 林州五龙洞森林公园 | 红旗渠·林虑山国家风景名胜区 | |
彰武南海国家水利风景区 | 林虑山国际滑翔攀岩基地 | ||
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 | 林州太行大峡谷 | ||
博物馆 | 中国文字博物馆 | 殷墟博物馆 | 内黄三杨庄汉代民居遗址博物馆 |
安阳市博物馆 | 林州博物馆 | 滑县民俗博物院 | |
安阳八景 | 鲸背观澜 | 鹿苑生辉 | 柏门珠沼 |
漳河晚渡 | 韩陵片石 | 龙山积雪 | |
善应松涛 | 漫水长虹 | ||
千年古县 | 汤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