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概述
五华区总面积397.86平方公里,人口65.8万人,辖护国、大观、华山、龙翔、丰宁、莲华、红云、黑张校觉南题林铺、普吉9个街道办事笑差处、沙朗、厂口2个乡;辖区内交通发达,通讯便捷,市政基础设施在全市位居一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中,人才荟萃;医疗、学校、银行、保险、通信、中介等服务机构健全,服务功能完善;商贸、信题诉太们奏显息、旅游、私营经济发展快速,以超市、大型购物广场、便利店、百货公司等形式为主的商业网点和批发零售市场遍布全区,成为全鲁声项兵测激普民特市现代商贸业的龙头;五附经胡地圆华区还是历史文化名城昆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统文化区,区内的多项重点保护文物,记录和展示了昆明的历史轨迹和名城风貌。为加快发展,实现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把五华区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国际城市中心区、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区之一的目标,我们提出 “商贸立粉说没始区、工业兴区、科技强区、立足社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围绕建设现代新昆明,努力营造一流的对外开放环境、诚信环境、人文环境、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将五华区建设成为繁荣、富强、文明的现代城区。[1]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气候
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31.5℃,极端最低气温-7.8℃。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5mm,月最大降雨量208.3mm,日最大降雨量153.3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年日照时2327.5小时,年蒸发量1856.4mm。最大风速40m/s,多西南风。相对湿度76%。城区海拔1891米,因温湿度适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花开不绝,植物生长茂盛,以”春城”著称。
折叠 编辑本段 旅游景区
本区内的翠湖是昆明城中风景最秀丽的地方。冬终新位些延块天常有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波但块前来过冬,构成人露虽散附蛋鸥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13世纪中叶,元设云南行中书省,本区为省治中庆城而(原鄯阐城)一部。14世纪后期,明军平滇,城区建造了设有“东南六门”的砖城,昆明老城皆在城内。民国年间,辖区内的五华山一直是云南死宜拉具老顺亲事军政首脑机构所在地。1928年8月1日,昆明市政公所改为昆明回打级极的划项车学点市政府,商埠第一、二两区不久改为第五、六区。载缩查木乙农冷区境为第三、第四区全部,第一、第二、第五区局部。1肉界林女法味伤源沙无晶941年,市区扩建的第七第八到高马推率直两区的属地玉皇阁、莲直换械皮出础镇印草叶介花池等局部地段在本段。[2]
1949年12月9日,昆明解放,辖区内的五华山木例为省政府及部分厅局驻地。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按原8以二完美果然坐敌个区建制接管,建立市、区两级人民政权。1951年,8个区并为5个区,其中第二、第三两个区和第四区大部、第一、第五两区局部在本区。1953年11月,区公所改制为人民政府,区境为第二、第四区,侵损掉抓按国频线处钢待改制为县级政权。1956年9月,原第二、第四两区合并,以境内五华山而命名为五华区,五华区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缩供故额最顶把终国立。
2000年,五华区辖12个街道。总人口413420人,各街道人口: 崇仁街道 10210 华山街道 16690 北门街道 24720 大观街道 36655 西站街道 静位查料征投应修64293 武成街道 9823 新村街道 21196 土桥街道 33282 西坝街道 416粒41 虹山街道 18985 永昌街道 67200 莲华街道 68725
2004年区划调图改互力首调整前,五华区位于市区西半部,东与盘龙区相连,南、西南和困造血国东北与官渡区接壤,西、西北与西山区毗邻。东西宽3.55千米,南北长6.525千米。辖崇仁、武成、大观、华山、北门、土桥、西站、西坝、虹山、永昌、莲华、新村12个街道办事处,6州氧原由用取牛下方今包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面积15.96平方千米,人口42万。
2004年6月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42号)调整昆明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后,五华区辖北门、虹山、西站、华山、武成、西坝、大观、崇仁、莲胜样响我系华、新村、长春、小南、南强、黑林铺14个街道击则汽放都土均屋杨香办事处和厂口乡、沙朗白族干套材乡。区划调整后,五华区总面积祖高河头合易397.86平方千米,人口81万。
2004年1乐酸导静同耐针怎错电0月,经昆明市政府批复,五华区街道办事处由原来的14个整合为9个(出处1)(出处2),即:护国、大观、华山、龙翔、丰宁、莲华、红云、黑林铺和普吉街道办事处;乡2个,即:厂州自便数五严铁距氧着味口乡和沙朗乡。调整后,厂口乡、沙朗乡维持原行政区划边界线。将南强、小南、长春街道办事处整合为护国街道办事处;将新村、崇仁、西坝、大观街道办事处整合为大观街道办事处;将华山、武成、北门街道阿毛调名象式我唱刑办事处整合为华山街道办事处;将之促计货住内提西站街道办事处整合为龙翔街道办事处;将虹山街道办事处整合为丰宁街道办事处;将原吃莲华街道办事处整合为新莲华街道办事处;将原黑林铺街道办事处整合为新黑林铺街道办事处;新设红云、普吉街道办事处。
2004年区划调整情况调整实施方案 划出单位 从五华区划出永昌、土桥2个街道办事处;西坝街道办事处的西坝北、西坝南、卢家学右营3个社区居委会,弥勒寺、省委2个飞几迅器附脸社区居委会的部分;崇仁街道办事处的复兴、金碧2个社区居委会;大观街道办事处的昆明医学院社区居委会,大观路社区居委会的部分。
从盘龙区划入长春、小南、南强3个街道办事处;珠玑街道办事处的江滨西路社区居短客历赶相征精委会,金牛社区居委会部分;环城街道办事处的大鼓楼、灵光街、环城北路3个社区盐绝成艺场基而切宪扬居委会部分。从官渡区划入福海街道办事处的河北社区居委会;龙泉街道办事处的右营、岗头2个社区居委会,北仓社区居委会部分;茨坝街道办事处的和平社区居委会部分;联盟街道办事处的虹山社区居委会两选慢半克少黄想守,马村、桃源2个社区居委会部分。从西山区划入沙朗、厂口2个乡;黑林铺街道办事处机关,黑林铺、普吉、大塘、海源、联家、普吉、团山7个村(居)委会,昭宗村委会部分;马街街道办事处的洪园、黄矛印宁十务时究土坡2个社区居委会,红州河胶哥则真应联、梁源、张峰3个村受界地的山打利径(居)委会部分;棕树营街道办事处的潘家湾居委会、棕树营东片区居委会部分。[3]
部分区域实行过渡管阶演九征理 (1)交由五华区管理的非划入区域:区划调整划入盘龙区的官渡区龙泉街道办事处北仓社区居委会的落索坡村,联盟街道办事处马村社区空可谁再居委会上马村的部分;区划调整划入西山区的黑林铺街道办事处昭宗村委会的路家村;保留在西山区棕树营街道办事处的棕树营东片区社区居委会的42户,马街街道办事处红联社区居委会35户。(2)划入五华区交由其他区管理的区域:区划调整划入五华区的官渡区茨坝街道办事处和平社区居委会的麦溪村、蒜村的部分,联盟街道办事处桃源社区居委会的小菜园村,交由盘龙区过渡管理;区划调整空增述乎族委球问车划入五华区的西山区马街街道办事处梁源社区居委会3、4、5三个村民小组,1、2、6、7、8、五个厚裂规笔向农婷众功村民小组的部分,张峰村委会的沙尾村,交由西山区过渡管理。
区划调整后,五华区的边界线走向是:东南从德胜桥起,往西沿金碧路、西坝路至西坝,往北沿环城西路至省广播电视厅,再往西沿人民西路至西苑立交桥,往北沿二环西路至铁路,向西沿铁路至人民西路,再往西至眠山,往南沿春雨路至昭宗村,接上现西山区马街街道办事处—黑林铺街道办事处、团结乡—黑林铺街道办事处、团结乡—沙朗乡乡镇界至团结乡—沙朗乡—富民县边界线交会点上。
2005年,昆明市政府正式批复五华区街道办事处整合方案,市区划办也取消过渡管理,明确街道办事处行政管辖区域(出处):
(1)护国街道办事处:东起盘龙江,西起平政街,沿华山东路、华山南路、华山西路、人民中路、五一路、到东风西路南转南通街,南至金碧路,北至圆通街。辖护国、祥云、宝善、景星、威远、光华、如意、文庙、劝学巷、节孝巷、金牛街社区居委会的管辖范围。
(2)大观街道办事处:东起五一路、沿东风西路南转南通街,西起环城西路,南至金碧路、西坝路,北起人民中路至人民西路。辖富春、五一路、三合营、东风西路中段、大观商业城、篆塘、新闻里、省委、大观路、建工新村、棕树营东片、顺城、河南(部分)社区居委会的管辖范围。
(3)华山街道办事处:东起盘龙江,西至建设路、沿东风西路至小西门,南起人民中路、北转华山西路,沿华山南路、华山东路、平政街至圆通街,北至昆石铁路。辖北门、洪化桥、华山、华山西路、天君殿巷、钱局、青云、圆通东路、圆西、文林、翠湖南路、水晶宫、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桃园(小菜园部分)社区居委会的管辖范围。
(4)黑林铺街道办事处:东至二环西路,西至原西山区马街街道办事处与团结乡区划界线,南至人民西路,北至原黑林铺街道办事处与沙朗乡区划界线。辖昭宗、团山、海源、岷山、黑林铺、龙院、张峰(沙沟尾村)、梁源(梁家河)社区居委会的管辖范围。
(5)昆明高新区内台河苑、鑫世、洪盛原、康宏、国际花园、颗澳、锦星苑、万裕8个社区,由高新区实行区域一体化管理。
(6)丰宁街道办事处:东起羊仙坡、沿学府路、虹山东路至昆石铁路,西起二环西路、西苑立交桥,南至人民西路,北至小屯立交桥与原黑林铺街道办事处区划界线。辖虹山中路、虹山东路、虹山南路、昆建路、丰宁南、丰宁北、春晖、洪园、黄土坡社区居委会的管辖范围。
(7)莲华街道办事处:东起盘龙江,西至豹子头、原黑林铺街道办事处区划界线,南至昆石铁路,北至原官渡区龙泉街道办事处与原联盟街道办事处区划界线。辖学府、苏家塘、荷叶山、教场中路、教场东路、教场北路、马村、江岸南、江岸北、虹山、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贸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社区居委会的管辖范围。
(8)红云街道办事处:东起盘龙江,西至长虫山、原黑林铺街道办事处与沙朗乡区划界线,南至原官渡区龙泉街道办事处与原联盟街道办事处区划界线,北至原官渡区茨坝街道办事处与龙泉街道办事处区划界线。辖北仓、右营、岗头、红云、月牙塘、和平(蒜村、麦溪村)、霖雨社区居委会的管辖范围。
(9)龙翔街道办事处:东起建设路、沿东风西路至小西门,西至西园北路,南至人民西路,北至昆石铁路。辖人民西路、交菱路、凤翥、红联、西站、潘家湾、红菱、菱角塘、西园北路社区居委会的管辖范围。
(10)普吉街道办事处:行政管辖范围:东起长虫山、原黑林铺街道办事处区划界线,西至大塘、普吉、海源社区界线,南至金鼎山北路、小屯立交桥,北至原黑林铺街道办事处与沙朗乡区划界线。辖大塘、联家、普吉、观音寺、王家桥、同心路、云冶社区居委会的管辖范围。
折叠 编辑本段 政治经济
折叠 行政区划
折叠 经济发展
2011年经济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8亿元,同比增长13﹪;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6亿元,同比增长22﹪;预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5.2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42亿元,同比增长23.71﹪;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0.3∶56.2∶43.5;预计实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2951元,实际增长10.03﹪;预计实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21.60元,实际增长10.9﹪。城市更新改造加快推进,城市环境品质不断提升,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一)着力转型升级,都市经济健康发展
现代服务业稳步提升。金融、中介等现代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引进云南省亚联财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昆明屈臣氏个人用品有限公司、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等一批区域性总部。楼宇集中度和资源规模位列全市第一,全区商务楼宇达172幢,新增商业面积近50万平方米,税收超亿元楼宇达6幢。商贸业品质进一步优化提升,昆明金鹰天地购物广场、邦利·嘉年华商业广场开业运营,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持续增长。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
园区建设全面推进。五华科技产业园新增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0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红云红河集团昆烟易地技改项目竣工投产,科伦集团科域商务中心、普洱茶文化科技中心等项目完成供地。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全区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0亿元,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6.5亿元,预计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64亿元,预计万元GDP能耗下降4﹪。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经济克服了连续三年干旱影响,预计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68亿元,同比增长1.3﹪。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9户,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4户。引入香港金源果业集团参与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向园区化发展迈出新步伐。
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共引进内资89.68亿元,引进外资1.07亿美元。争取中央、省资金和物资补助3.69亿元,完成多元化融资44.76亿元。申报认定8件省著名商标和11件市知名商标。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预计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64.86亿元,同比增长12.2﹪,占GDP比重达43.6﹪。
(二)着力区域统筹,全域城镇化工作快速推进
板块联动发展格局形成。城乡规划进一步完善,《昆明泛亚科技新区控规修编方案》通过审批,修编完善西翥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及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三规合一”工作完成上报。推进实体化管理,成立昆明泛亚科技新区管委会和昆明西翥生态旅游实验区管委会。启动建设桃园生态旅游新城居民集中居住示范点一期项目,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型城镇工作拉开序幕。
城市更新改造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大力推进,累计36个村规划方案通过审批,观音寺等33个村启动实质性拆迁,前所等28个村启动回迁安置房建设,累计拆除449.27万平方米,开工建设302.5万平方米,竣工94.5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房建设速度加快,龙院上峰村15万平方米交房入住,前所村13万平方米交房入住,苏家塘村6万平方米交房,上庄村12万平方米封顶断水。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加快威远街片区项目推进,谋划祥云片区开发,加快推进高校搬迁地块整理。“退二进三”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云南鑫宝油品有限公司地块启动保障性住房建设,昆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和昆明起重设备有限公司地块完成出让。加快土地整理,共收储土地4815.86亩,出让2304.48亩。
道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三年交通设施建设计划的41条道路已建成24条,8条正加快建设,9条完成前期工作。实施龙井街道路改扩建,完成王筇公路大修改造工程。有力配合推进昆武高速、轿子山旅游专线、西北绕城高速、地铁3号线等省市重大项目。完成沙朗至桃园连接线道路工程前期工作。实施白秧木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一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一批重大项目推进实施。一批对区域发展有较大支撑作用的产业项目启动实施,大德寺双塔公园暨东盟国际图书城、云南饭店改扩建等项目启动,南屏世纪商务中心、东方首座、和谐商业广场、理想仓储药品配送中心、民生能源昆明液化天然气储配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园、昆明剧院周边片区旧城改造、动漫文化产业体验园等一批经过深入对接的项目完成项目储备。
(三)着力综合治理,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四创两争”扎实开展。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省级验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完成省级、国家级指数测评。巩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不断完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荣获第二届“中国低碳生态示范区”称号。
城乡绿化成效显著。新增城市公共绿地256.6公顷,种植乔木37.2万株,种植攀援植物17.74万株。完成面山植被恢复2476.1亩,完成中低产林改造2028亩。石盆寺、长虫山、马料盘、锅盖山等4个郊野公园启动建设。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2.3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6﹪。
河道治理深入实施。投入河道治理资金3.5亿元,全面开展入湖河道河床湿地化、河坎生态化、河岸景观化建设。完成水源地及河道生态绿化524亩。加大清淤除障力度,大力开展河道违法排污整治,取缔违法排污企业140户。
城市管理力度不断加大。认真落实“门前三包”和“网格化”责任,实施管理全覆盖。办理城管行政执法案件2.53万件,数字城管结案16.07万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执法机制。拆违拆临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共拆除1266个地块,拆除违法临时建筑195.7万平方米。
(四)着力民生优先,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民生投入持续加大。高度关注民生,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投入财政资金10.57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41﹪。采取财政投入和多元化融资方式,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实施篆新农贸市场提升改造,设置17个蔬菜直销点,全面规划标准化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布局。
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9.04万人,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9.84万人,新增农村养老保险121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参合率继续保持100﹪。率先在全省建立覆盖城乡的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3006套廉租住房建设稳步推进,2072套经济适用住房、1500套公共租赁住房基本完工。
就业服务多措并举。组织各类专场招聘会和就业指导活动,开展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加强就业服务。新增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652万元,打造大学生创业示范园,以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3.25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
(五)着力公共服务,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义务教育毛入学率保持100﹪,“两基”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荣获云南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校安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师大五华实验中学竣工投入使用。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完成韶山小学与螺峰小学、三多小学与桃园小学、沙朗东村小学与沙朗大村小学等9所学校的整合。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水平有效提升,昆八中晋升为省一级一等高级完全中学,圆满完成新一轮中小学校长公开选聘。
文化建设加快推进。金鼎山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产业聚集,翠湖片区、昆明老街、顺城片区正成为都市旅游文化中心,海鸥文化节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储备实施东盟国际图书城、昆明环球动漫文化产业体验园等一批重要文产项目。实施“朱德旧居”、“聂耳故居”等名人故(旧)居保护工程。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增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成73个社区基层站点建设。
卫生、科技等事业加快发展。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新增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90﹪以上,初级卫生保健覆盖率达100﹪,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成功申报昆明市创新型城市试点,荣获“2011年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称号。
2009年经济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3.32亿元,同比增长11%。预计实现财政总收入44.59亿元,同比增长11.23%,其中,预计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77亿元,同比增长18.19%。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亿元,同比增长24.7%。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同比增长40.3%。万元GDP能耗预计下降4.6%。人口自然增长率预计为1.4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205.66元,同比增长31.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637.6元,实际增长10.27%。
2009年,加快中央商务区建设,顺城项目、昆明老街一期项目竣工开业,新增高品质商务、商业设施20余万平方米。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品牌培育为主要途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北京王府井百货、IMAX立体影院、香港百老汇电影院线投入使用,昆明柏联广场和云南信托大厦被评为五华区首批五星级商务楼宇。加快各类金融企业聚集发展,成功引入云南鼎鑫、云南世信恒通等一批融资担保和投资公司。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北市区商业次中心建设。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非公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4.76%,非公企业完成GDP总量占到全区的47.4%。
2009年,共引进内资项目408个,引进内资48.8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数的139.57%。引进外资项目32个,到位外资4450.65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数的134.87%。
积极探索投融资突破,大力推进银政合作、银企合作,丰富融资渠道和方式,扩大融资规模。以国投公司和园投公司为平台,共向银行贷款25.4亿元,采取BT模式融资1.64亿元,企业投资1.45亿元,全年实现融资28.49亿元。整合辖区资源,及时启动国投公司10亿元企业债券发行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共计争取中央、省补助资金1.61亿元。
折叠 发展思路
2002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关键的一年,也是十二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区委、区政府按照“十五”计划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定不移地实施“商贸立区、科技强区、立足社区、突出特色、跨越发展”的发展思路,团结和带领全区干部职工,以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折叠 发展重点
对区内最具特色、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最高的黄金片区,实施品牌战略,突出城区经济发展特色,进行重点发展,树立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精品”和亮点。
全市信息化建设实验区 按照省委、省政府“尽快把昆明建成我国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信息产业基地”的宏伟战略目标,2002年1月我区被列为昆明市信息化建设实验区,根据“政府引导、政府支持、市场机制、企业行为”的思路,我区近年:将重点发展电子政务、社区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建成全市乃至全省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和实验区
人民中路商贸片区 以人民中路为轴心,包括华山西路、五一路、翠湖南路及翠湖西路南段、小西门范围,按照现代中心城区的发展要求,引导和培育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金融、证券、保险、中介服务等行业入驻片区,建成集商务、体育文化用品、妇女儿童用品等主题购物、都市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商贸片区。
大观商业城 位于昆明市中心区域最具盛名的传统步行街大观街,占地127亩,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分为商业步行区和住宅两部分。其中商业区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由大型步行平台连接11幢高、多、低层建筑形成,功能分为商业、商务办公、酒楼、各种娱乐及综合经营场所等。建筑内部空间可灵活分隔,适用于各种商务活动,能全面满足各种经营如能需要,恢宏的建筑群体。统一协调的建筑风格、完备的现代化设施,合理的交通组织、优美的绿化环境、一流的物业管理,使“大观商业城”成为昆明市中心的大型现代化商务中心。自一九九九年初开业以来已有大型的美国沃尔玛公司和省内外各大中小280多户商家入驻,给“大观商业城”带来无限生机;现代化的奥尔良商业中心也为个体工商者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折叠 国企改革
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重点,大力推进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调整,着力打造城市商业品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制定出台《关于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五华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方案》等文件和相关配套政策,5月,新一轮国企改革正式起动。全区总量为12.8亿元的国有资产在二年内从一般竞争领域全面退出。在区属一类7家国有企业中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营运机制进一步完善。云南华一投资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国有股份的协议转让,实现了国有股从竞争领域的退出。五华区房管局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房屋拆迁经营公司和城建拆迁公司等一批企业通过股份制改制,国有资产彻底退出;关、停、并了一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没有主业和主打产品的老企业。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集体所有制企业则按照“一厂一策”的原则,指导和帮助企业进行改制,使企业重新换发生机。云南春城卷烟厂通过智力解困,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面貌明显改观,实现扭亏为盈和税收稳步增长。大滇集团公司与昆明理工大学达成联合办学协议,由大滇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盖昆明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综合大楼,走出厂校联合办学的新路。
折叠 科技园区
有序推进科技园建设,做好园区环境改造,招商引资等工作。五华科技园管理机构组织完成,服务机制基本形成,园区规划编制开始启动,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已建立信任关系和联系机制。通过实施《五华科技园重点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企业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提供了资金支持。引入云南科教产业发展公司,投资2000万元,兴建10000平方米的一二一数码城;促成西华通讯落户小西门电讯市场。一批个体和私营IT企业人驻园区,以五华科技园区企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以一二一大街、圆通北路片区为代表的IT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以西华通讯市场、风驰、新长江等为代表的电讯、广告、传媒等新兴产业正在异军突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推动了信息化建设实验区建设的全面展开。商贸业实现从分散布局向连片繁荣的转变,从传统商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商贸业在全区经济中的支柱和基础地位明显增强。继续巩固以片区为龙头的城市商业新格局。4月东西寺塔文化步行街开始营运,8月三市街又一大型商场??金碧辉煌世界风情时尚购物广场开业,螺蛳湾市场、篆新综合市场经过整治后面貌焕然一新。非公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城区经济的亮点和增长点。年末,个体工商户已由五年前的11977户发展到20958户,2.68万余人,注册资金4.5亿元,私营企业由82户发展到675户,7100余人,注册资金6.8亿元。对外开放力度加大,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继沃尔玛、百盛、好又多、诺玛特等企业之后,肯德基等国际知名企业又落户五华。一批企业与国外、省外企业实现产品出口和技术合作。在致力于发展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对辖区内40余个各类市场开展专项整治和综合整治,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折叠 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区属国内生产总值二、三产业构成比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2002年第三产业已占生产总值的89.3%;在区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和集体及股份合作企业所占的份额逐渐减少,个体及私营经济和其它经济成分所占的比例不断加大,独占大半壁江山的局面已经形成。2002年末已占零售总额的91.5%,其中个体及私营经济占68.2%,比2001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由五年前的57.44亿元增加到97.60亿元。年均增长11.1%,比2001年增长9.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89元,同比增长2.4%,其中区属国内生产总值11.32亿元,年均增长11.7%,比上年增长10.6%;区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97亿元增加到42.30亿元,年均增长16.2%,比上年增长1.4%,全区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折叠 交通条件
公路 区内公路纵横交错,是贯穿东西方向的交通动脉。昆畹公路、石安公路、昆洛公路穿越辖区,沿公路可直抵国内任何城市以及与云南接壤的老挝、越南、缅甸口岸。区昆明为中心的2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公路,全部实现了高等级化。
铁路 以昆明为中心的铁路网,使昆明成为西南经济进出口物资的主要集散地和对东南亚转口贸易的重航空港行列。
航空 国内航线61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800万,年旅客吞吐量达到800万,跻身全国五大航空港行列。
折叠 基础设施
水区内工业、生活用水,统二由市内调配,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66.5万吨,城市人口自来水供给率达100%,能保证区域内生产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
电昆明属云南大电网统一供电,以滇池为中心的220千伏网已形成,由市供电局按全市范围分区统一输电。五华区在电力供应上能完全满足企事业单位及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
气区内街道均铺设了煤气管道,建于虹山顶上的煤气输配所,日储量为10万立方米,可满足城市用户用气。
通讯 以光纤电缆、卫星数字通信和程控交换为主的现代化电信网络已建成,全区实现了市话普及及全网程控,自动电话可直通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已建立起电子邮件收发业务系统,可进行国际互联网漫游。
邮政 五华区地处中心区,邮政业务已实现微机化、动化、高效化,开通了全国邮政异地联网”绿卡工程”和国际邮政特快专递线路196条,国内专递线1745条。
金融 区内各种金融、保险、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林立,国家银行、商业银行遍布其中。
文化教育 区内高等院校、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集中,是全省科技、管理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乘载了全省绝大部分的中高级人才,成为全省智力资源最密集、技术成果最丰富,文化氛围最浓郁的区域。
生活 区内住宅区、幼儿园、学校、医院、宾馆、休闲娱乐、美容、健身场所等生活配套设施齐备。
办公 优越的区位和不同档次的写字楼,各种大型公司和中小型公司来五华区设立公司或办事处,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理想的办公场所。
便民服务 五华区政府率先在县区一级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公开办事制度和服务程序,对投资者实行一条龙服务,为前来投资的客商提供最为高效、快捷的服务。高效、快捷的服务。
折叠 数字高地
五华区科研院所林立,智力资源密集,集中了昆明物理研究所等20多个科研机构,形成了省内最大的园西IT产品市场。通过莲花池片区整体改造开发,中央智力区初见端倪。规划设计完成了“141”一区多园的园区规划和发展模式,五华科技产业园进入省级工业园区行列,国家科技部批准了昆明高新五华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
折叠 科教文卫
五华区是昆明高校的集中地。
著名的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前身为西南联合大学)等院校都位于本区。
折叠 人居典范
五华区近年来积极营造“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适宜居住”的生态环境,拥有翠湖、圆通山、月牙塘公园以及长虫山等4个生态公园,恢复了莲花池历史风貌,市政设施配套服务位居全省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