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病因
本病是由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而致,其诱发因素主要有皮肤或黏膜擦伤或其他轻微外伤,也可由血行感染引起,常继发于鼻炎,口腔黏膜及牙齿感染病灶,足癣,小腿溃疡,瘙痒性皮肤病,接种,放射性损伤及皮肤皲裂或轻微摩擦,搔抓及轻微外伤均可诱发,尤以不清洁的伤口更易感染,有些伤口可小至不易被发现,如面部丹毒可由鼻腔内被抓破的小伤口引起,复发性丹毒系由于细菌潜伏于淋巴管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即可复发。
免疫功能降低
本病多在身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发生,全身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炎,低γ球蛋白血症以及酗酒者均可成为本病的发病诱因,婴儿如发生丹毒可导致败血症,死亡率较高。
其他因素
其他如营养不良、过分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及肾性水肿等皆可为丹毒的促发因素。
折叠 编辑本段 症状
丹毒的复发可引起持续性局部淋巴水肿,最后结果是永久性肥厚性纤维化,称为慢性链球菌性淋巴水肿。乳癌患者腋部淋巴结清扫术后由于淋巴淤滞,也易反复患丹毒。
折叠 编辑本段 检查
折叠 编辑本段 鉴别
1.接触性皮炎 有接触史,局部红肿,边界不清楚,痒,皮疹有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液,结痂等,白细胞计数不增多。
2.蜂窝组织炎 发病部位较深,是皮下组织发炎,患处有触痛并略微红肿,境界不明显,炎症迅速扩展和加重,以中央炎症明显,有显着的指压性水肿,以后变软,溃破化脓,排除脓汁及坏死组织。
3.多形日光疹 是发生在面部及暴露部位的多形发疹,其损害有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水肿性红斑,斑丘疹,丘疱疹及水疱或苔癣化等多形皮疹。
4.血管神经性水肿 为一种暂时性,局限性,无痛性的皮下或粘膜下水肿,多发生在组织疏松而易肿胀的部位,如眼睑,口唇,耳垂,外生殖器,喉头等处。
5.癣菌疹 发于小腿部的癣菌疹,常呈红斑样,水肿不明显,足癣症状减轻或治愈后症状即随之消失。
6类丹毒 有接触家畜,鱼类或屠宰工作中受伤史,损害多发生于手部为紫红色,不化脓,不易发生水疱,往往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猪丹毒杆菌培养及接种试验阳性。
折叠 编辑本段 并发症
折叠 编辑本段 预防
折叠 编辑本段 治疗
2.局部治疗: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有助于预防复发。可辅以物理疗法,如窄波紫外线照射等。
3. 外科疗法:对以上治疗方案无效的持续性硬性水肿,可推荐用整形外科治疗。
折叠 编辑本段 饮食
治疗丹毒的食疗方一、柳叶枣汤
【配方】 嫩柳叶50g,大枣100g,白糖250g。
【制作】 将嫩柳叶洗净,剁烂,装入洁净纱布袋内备用;再将大枣同柳叶包一同故人沙锅内,加清水500ml,浸泡30分钟,置武火上烧沸,改文火煮至枣烂时,再加人500m1清水煎煮。直至所余煎汁为500m1左右时,熄火待凉,弃渣,用细箩把煎汁虑净,取汁加入白糖煮沸,待晾温,装入已消毒瓶内,密封待用。
【用法】 每次服25—5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