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症状起因
1、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为高血钙的主要原因,常见于甲状旁腺腺瘤和甲状旁腺增生,少数为甲状旁腺癌。由于PTH分泌异常增多,使血钙升高。
2、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慢性肾炎,维生素D缺乏,低血磷及肾衰竭多次血液透析等原因引起长期低血钙,可刺激甲状旁腺增生,PTH分泌增加,导致高血钙。
3、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氨酸(T3)促进骨质吸收,使血钙升高,尿钙也增多。有15%~20%的中度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伴有高血钙。
4、恶性肿瘤
引起高血钙的发生率仅次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在恶性肿瘤中骨转移性肿瘤约占70%,白血病20%,无转移性肿瘤仅为10%。骨转移引起血钙增高,一方面是由于骨质破坏,骨钙释放;另一方面是骨转移癌还可产生一些细胞因子,如转移生长因子、上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因子在局部皆可显示出促进骨质吸收,骨钙释放的活性。无转移性肿瘤的全身性破骨细胞性骨质溶解主要是由于产生PTH或PTH样物质、前列腺素、破骨细胞激活因子等因子有关。[1]
折叠 常见疾病
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增生、甲状旁腺癌、慢性肾炎、维生素D缺乏、低血磷、肾衰竭、骨转移性肿瘤、白血病等。
折叠 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应了解有无提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史,如反复发作的肾绞痛、血尿、全身骨痛和病理性骨折等。有无高钙血症的家族史。肾脏对高钙血症相当敏感,肾功能障碍与高钙血症的许多临床表现有关。对恶性肿瘤患者要注意有无高钙血症的存在。
折叠 鉴别诊断
1、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起病缓慢,早期可无自觉症状,至骨骼脱钙才表现骨痛、多发性病理性骨折、牙齿脱落,并常有肾结石形成。血清钙增高伴低血磷、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血氯增高、尿cAMP增高,后者增高是PTH激活肾小管腺着环化酶所致。血清PTH增高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但须与继发性的PTH增高及其他导致高钙血症的原因相鉴别,如维生素D中毒、结节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皮质醇抑制试验有助鉴别,即口服皮质醇100mg/d连续10d,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血钙不低而结节病、维生素D中毒等血钙明显下降。
2、恶性肿瘤所致高钙血症
以肺癌和乳腺癌占绝大多数,其次为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3、维生素D中毒
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使血钙升高,久之形成肾结石、肾钙化,晚期导致尿毒症。由于血钙升高,可使PTH分泌受抑制,血清PTH降低。
4、结节病
为原因不明的多系统肉芽肿病,常累及肺、肺门淋巴结与皮肤,常伴有血钙与尿钙升高,血清球蛋白增高而清蛋白减少,血清PTH降低。
5、甲状腺功能亢进
约10%~15%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伴有轻度高钙血症。
6、婴儿特发性高钙血症
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出生时体重轻、前额圆、马鞍鼻、头发稀疏、牙发育不良,伴有高钙血症。
折叠 检查
(一)体格检查
除原发疾病的体征外,高钙血症的主要体征为情绪改变、忧郁、腱反射增强、痛觉减弱、肢体近端肌群无力、步态不稳等。此外应注意肾功能受损及心功能改变的症征。
(二)化验室检查
1、血清钙测定
多次测定血清钙超过2.75mmol/L高钙血症可以确立。应校正血清清蛋白对血清总钙的影响。血清清蛋白增高或降低10g/L,血清钙相应增高或下降0.2 mmol/L,血清离子钙则不受此影响。
2、血清磷测定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磷降低,但伴有肾功能不全时血磷可升高。
3、血清PTH测定
绝大部分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PTH和血钙均增高。部分恶性肿瘤合并高钙血症患者血清PTH也升高。
(三)器械检查
1、X线检查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常显示骨脱钙、肾钙盐沉着及多发性尿路结石。恶性肿瘤可见骨转移灶,多发性骨髓瘤可见多个圆形边缘清楚的骨质缺损。
2、心电图检查
高钙血症患者QT间期缩短,T波低平,P-Q间期延长。[1]
折叠 治疗
(一)治疗原则
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最好的治疗是病因治疗;可视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措施。治疗措施包括:减少钙的摄入;增加钙的排泄;增加骨对钙的结合。
(二)一般处理
1、水化、利尿
输注足量生理盐水能恢复血容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并抑制近端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速尿可进一步阻断对钙的重吸收,并增加钙的排泄。水化期间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2、停用可增加血清钙的药物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维生素A、D等。
3、摄入低钙食物如避免奶制品。
4、减少骨吸收的药物
光辉霉素为治疗高钙血症主要药物,有无骨转移均有效;一般在24~48小时见效,是顽固性高钙血症的首选药物。双磷酸盐是抗骨溶解的新型药物,为焦磷酸盐的类似物;可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掺入骨基质,直接干扰骨吸收过程;除降低血钙外,还有明显止痛作用。对病人不良反应小,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5、糖皮质激素
可增加尿钙排泄,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可加强降钙素的作用。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乳腺癌。
(三)腹膜或血液透析
经上述治疗无效或严重危及生命的高钙血症,尤其是高血钙危象,可用腹膜或血液透析疗法,宜采用低钙透析液。
(四)治疗原发肿瘤
病因治疗是高钙血症最根本的治疗方法。
折叠 临床表现
此症可出现多种器官系统功能失调,其严重性与高钙血症程度、伴发疾病、体质及有关的代谢紊乱而有所不同。
1、胃肠道
症状出现早,有恶心、呕吐、厌食及腹痛,晚期可发生便秘和肠梗阻。
2、神经肌肉系统
疲乏、嗜睡、抑郁,进而出现迟钝和昏迷。脑电图示弥漫性慢波。慢性高钙血症出现代谢性碱中毒、氮质血症和异位钙化。
3、肾脏
早期表现烦渴、多尿,进一步导致肾损害。结果氮潴留、酸中毒,甚至肾功能衰竭。慢性高钙血症出现代谢性碱中毒、氮质血症和异位钙化。
4、心血管
表现心动过缓、心率减慢。心电图示P-R间期缩短及Q-T间期缩短。血钙高于4mmol/L(16mg/d)时,T波增宽,Q-T间期延长,ST段压低,洋地黄作用增强。急性高钙血症还可以引起高血压。[1]
折叠 日常护理
(一)正确评估高危病人,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及时监测脉搏、血压、肌肉强度及心智状态;特别是使用细胞毒性化疗药物治疗失败和/或骨转移的病人,应密切观察有无高钙血症的先兆表现。
(二)及时监测血清钙离子、磷离子、白蛋白的浓度。
(三)一旦确诊为高钙血症,立即协助医师紧急处置。
1、停用具有潜在性增加钙离子吸收的药物,如维生素A、维生素D、钙片、利尿剂等。给予低钙饮食,限制牛奶及奶制品,以免导致或恶化高钙血症。
2、根据病情适度增加病人活动(评估和预防病理性骨折),是防止因长期卧床导致骨骼吸收障碍最有效的方法。
3、水化和利尿,根据病情采取口服、静脉途径补充大量的水分(生理盐水),促进钙离子由尿液排出。
4、注意监测血清电解质变化,防止低血钾等。心、肾功能不全者最好能够监测中心静脉压。
5、正确记录出入水量,保证每天尿量不少于3000mL。
6、按医嘱使用降血钙激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四)积极治疗原发病(肿瘤),防治各种并发症(心、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
(五)维护病人安全,防止出现护理并发症(摔倒、坠床、窒息、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