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剧情简介
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一举推翻清朝政府、结束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辛亥革命的整个过程。以孙中山的革命历程为主线,围绕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以及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后进行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到取消帝制等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地真实地展现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艰难曲折,生动再现了伟大先行者孙中山"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九死不悔的奋斗历程,讴歌了暗夜下追求民主自由的民族精英、仁人志士的不屈意志和下层群众、新军官兵奋勇投身革命的牺牲精神。揭露了清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残酷镇压人民革命的腐败祸国本质。全剧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剧情跌宕起伏。编剧尊重历史真实、尊重革命实践,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中国近代史风云激荡的多彩画卷。[1]
折叠 编辑本段 演职员表
折叠 职员表
角色名 | 演员 |
---|---|
孙文 | 马少骅 |
黄兴 | 姚居德 |
袁世凯 | 张秋歌 |
宋庆龄 | 文清 |
宋教仁 | 张页石 |
陈翠芬 | 王思懿 |
秋瑾 | 萧蔷 |
胡汉民 | 铂岑 |
卢慕贞 | 关丹俐 |
蔡锷 | 于荣光 |
倪桂珍 | 于小慧 |
宋嘉树 | 刘伯英 |
徐世昌 | 尼格木图 |
黎元洪 | 翟万臣 |
张振武 | 石凉 |
汪精卫 | 马光泽 |
陈璧君 | 马赫遥 |
蔡元培 | 王楠 |
陈其美 | 王雅迪 |
袁克定 | 杨俊勇 |
袁克文 | 万毅夫 |
章太炎 | 马晓伟 |
谭人凤 | 张世会 |
朱执信 | 鲁林 |
刘揆一 | 赵凯 |
陈天华 | 李晓枫 |
喻培伦 | 林毅杰 |
冯国璋 | 王喆 |
段褀瑞 | 王伟 |
鲁迅 | 王凯阳 |
杨度 | 赵立新 |
赵秉钧 | 李宏伟 |
黄侃 | 鹿昊 |
汤寿潜 | 张波 |
小凤仙 | 孙格 |
奕劻 | 郑天庸 |
倪嗣冲 | 陈周 |
载沣 | 王茂蕾 |
隆裕太后 | 周卿 |
梁启超 | 樊晓洋 |
张之洞 | 董照 |
铁良 | 张春林 |
恩铭 | 王国京 |
宫崎寅藏 | 米冈宽纯 |
折叠 职员表
折叠 编辑本段 角色介绍
![]() | 孙中山 | 马少骅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 | 宋庆龄 | 文清 孙中山妻子,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 | 袁世凯 | 张秋歌 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 |
![]() | 陈粹芬 | 王思懿 辛亥武昌起义前孙中山蛰居日本期间,她以妻子的名分掩护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
![]() | 蔡锷 | 于荣光 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 |
![]() | 秋瑾 | 萧蔷 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学。 |
资料来自:[3]
折叠 编辑本段 音乐原声
曲名 | 作词 | 作曲 | 演唱 | 备注 |
---|---|---|---|---|
世界潮流 | 丘树宏 | 苏聪 | 廖永昌 | 主题曲[4] |
折叠 编辑本段 获奖记录
折叠 编辑本段 幕后制作
剧照《辛亥革命》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点献礼作品之一,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电视台负责制作,2008年开始策划,2009年上半年组织创作完成。2010年10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次日在天津正式开机,2011年3月15日杀青。
《辛亥革命》剧中历史人物多达200多位,《辛亥革命》的拍摄行程达到六万余里。剧组南北转战13个景点,从天津、北京、武汉到广州、深圳、中山以及日本、越南等,全部是在历史事件发生地取景拍摄,力求真实还原历史。
电视剧《辛亥革命》2011年春节在中山城影视基地取景拍摄,持续两个月。拍摄了历史上著名的"伦敦蒙难记"和民主革命"女侠"秋瑾在日本争取观看孙中山演讲的场景。剧组导演李伟说,剧组之所以选择到中山拍摄,既是因为中山城影视基地有较多的关于民国、孙中山元素的建筑和风景;也是因为中山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意义特别。
该剧主题歌《世界潮流》,由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丘树宏作词,奥斯卡音乐奖获得者苏聪作曲,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廖永昌演唱。[7]
折叠 编辑本段 播出信息
播出时间 | 播出平台 | 播出剧场 | 时段 |
---|---|---|---|
2011年9月27日 |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 黄金剧场 | 周一到周日 20:00 - 22:00 |
折叠 编辑本段 剧集评价
《辛亥革命》生动地展示了辛亥革命这一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成功塑造了革命先驱孙中山的形象,也成功塑造了黄兴、宋教仁等革命家群体,深刻揭露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假立宪、真复辟的丑恶面目,颇具现实意义。
《辛亥革命》由王朝柱担任编剧,唐国强担任总导演,李伟、姜瑞林担任导演,这支强大的主创团队,让《辛亥革命》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兼顾了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爱情、孙中山与黄兴的友情等生活化的内容。《辛亥革命》对 历史的客观把握和正确态度,足以令那些戏说成风的古装剧的创作者感到汗颜, 是观众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合格的教科书。
《辛亥革命》全景式地描写了辛亥革命的整个过程,内容客观、丰满,没有空洞的说教,比如剧中首先刻画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描写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 的瓜分和欺压,因此辛亥革命的爆发更强有力地激起了观众的共鸣。

通过《辛亥革命》中生动的故事,可以让观众牢牢地铭记近代中国的屈辱 历史,深刻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而这种感悟又能转化成一种力量,鼓舞人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地工作、无私地奉献,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也警醒人们,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去寻找、探索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 革命、发展、振兴之路,是如此的重要,也是如此的艰难。
马少骅与孙中山可谓缘分颇深,1983年还在上海戏剧学院上大学时就收到导演丁荫楠的邀请,希望他在电影《孙中山》中扮演孙中山。但毕竟因为年龄太小、资 历尚浅,结果没能如愿出演。
上世纪80年代末,电视剧《李大钊》开拍,马少骅如愿出演孙中山,并受到肯定。马少骅在20多年的时间里6次扮演孙中山,在今年热映的电影《建党伟业》和电 视剧《辛亥革命》中,马少骅更是连续以孙中山的造型出现在屏幕上,给观众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马少骅坦言虽然自己在外形上与孙中山有相似之处,但越演越觉得演孙中山非常难,最初他曾经一味地追求与人物外在的形似,比如走路的姿态、说话语气等,但演多了却越发觉得自己在神韵上仍然不到位。 (北京娱乐信报评价)[8]
分集剧情
- 第1集
- 19世纪末页,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孙中山登上历史舞台,他上书李鸿章失败之后,甘冒杀头危险,创建了兴中会。此时,各种革命团体纷纷应时而生,华兴会的宋教仁,黄兴出逃。
- 第2集
- 督练北洋新军的诸位大臣在天津校阅军队,各种新式武器一列排开。大臣铁良认为朝廷的军队,却把辫子都剪了,这简直是造反。直隶总督袁世凯率领新军接受检阅。庆亲王等各位大人在检阅后来到袁世凯处,责备他为何不请各位大人吃庆功酒。
- 第3集
- 诸位革命分子集中一处讨论如何推翻清朝的革命行动,大家一致认为虽然现在革命团体很多,但所面对的腐朽的清政府依然强大,只有团成了一个铁拳,才能打败共同的敌人清朝政府。溥泉认为当务之急是缺少一个革命领袖。
- 第4集
- 孙中山在演讲大会上发表救国演说,会外是无数要求进场听演讲的青年。孙中山强调,当前要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第一,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振兴中华。这些肺腑之言,引起在场者的共鸣。会外,要求进场的学生越来越多。
- 第5集
- 孙中山和陈天华等人讨论杀害五大臣的吴越,孙中山认为他是悲壮的烈士,但是他选择的暗杀行为则是不可取的。陈天华坚决反对孙中山的看法,认为吴越是知行合一的人,令人钦佩。当是一切革命者的英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