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19-05-08 10:46:58

宁陵县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所属类别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编辑分类

宁陵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隶属商丘市,西连睢县、北接民权县、南靠柘城县、东邻商丘市,东距商丘市37公里、徐州市170公里,西至开封市96公里、郑州市182公里,南距南京400公里、上海市700公里,是沿海地区西进、西部地区东引的桥梁。辖14个乡镇、364个行政村,总人口65万人(2013年),总面积798.12平方公里,耕地72万亩,是中国葛天文化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酥梨之乡、中国酒文化之乡。

宁陵历史悠久,有4000多年的文明史。夏、商、周时为葛伯国,系葛姓祖籍之地。是中国姓氏葛、葛伯、葛天、沙、信、宁、权7个姓氏的发源地和祖籍地。春秋时为宋国城邑,称宁邑,战国时为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的封地,名信陵。秦时谓宁陵城,公元前122年汉武大帝始置宁陵县。

宁陵是东汉末年名将典韦、宋朝经学家程迥、明朝思想家吕坤、辛亥革命志士李心梅、山东快书一代宗师高元钧、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斯忠的故乡。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宁陵县

  • 面积

    798.12平方公里

  • 外文名

    Ningling county

  • 人口

    65万人(2013年)

  • 别名

    葛国、葛伯国、宁邑、信陵

  • 方言

    豫东话、中原官话-郑徐片

  • 行政区类别

  •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 所属地区

    河南省

  • 著名景点

    吕坤墓,万亩梨园,葛天氏陵,葛天文化公园

  • 下辖地区

    14个乡镇、364个行政村

  • 机场

    观堂机场

  • 政府驻地

    宁陵新区建设西路

  • 火车站

    宁陵站(柳河)

  • 电话区号

    0370

  • 车牌代码

    豫N

  • 邮政区码

    476700

  • 地理位置

    河南省东南部

  • 行政代码

    411423

  • 地区生产总值

    93亿元(2013年)

  • 县委书记

    李振兴

  • 县长

    李振兴

  • 文化名人

    葛天氏,信陵君,吕坤,吕宜园等

  • 特 产

    张弓酒;宁陵金顶谢花酥梨

折叠 编辑本段 概述

宁陵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西邻睢县、北接民权县、南毗柘城、东邻商丘市,辖14个乡镇、364个行政村,总人口65万人(2013年),总面积798读作新员吧便.12平方公里,耕地72万来自亩,是中国葛天文化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酥梨之乡、中国酒文化之乡。

宁陵历史悠久,有4000多年的文明史。、周时葛伯国,系姓祖籍之地。扩分超百普处春秋时称宁邑战国时名信陵时谓宁陵城,公元前122年汉武大帝始置宁陵县,战国时期是四公子之一信陵君魏无忌的封地。

2010年4月,在中国·宁陵第七届梨花节开幕式上,中国民协授予宁陵县 团材“中国葛天文化之乡360百科”称号,批准宁陵县成立“葛天文化研究中心”。宁陵是我国姓氏中葛、葛伯、葛天、沙、信、宁、权7个姓氏的发源地和祖籍地。

宁陵人文荟萃,是三国名将觉情试重情典韦、宋朝经学家程迥、明朝思想相黑束降通资三坐吕坤、辛亥革命志士李心梅、山花色然副东快书一代宗师高元钧、著名豫剧改数眼积表演艺术家李斯忠的故乡。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位置

陵地理坐标:经度115.31、纬度34.44。

宁陵东距商丘市37公里、徐州170公里,西至开封市96公里、郑州市182公里,南距南京市400公里、上海市700公里,是沿海地区西进、西部地区东引的桥梁和纽带。陇海铁路、连霍高速、310国道、325省道、327标威省道横贯东西,2材汉事飞10省道、三朱公路纵穿南北;东靠京九大动脉,距徐州观音机场和郑州国际机场仅1.5小时路程。

折叠 水文

宁陵县主要河流有大沙河、洮、上清水河、古宋河等,大沙河源出民权县城东,在宁陵县流经逻岗、阳驿等6镇乡后,在城区以西2参木目小林初身公里处绕行东流,入商丘市,后在安徽省亳州市境内汇入涡河,再随涡河入淮河,终达江入海,为宁陵县看打若确架推十蒸商洲亲河。上清水亦源出民权底检孙队放货县黄河故道,南流入宁陵县、逻岗还啊倍达或至同除减精镇、柳河镇、石桥镇,于城郊乡入大沙河。黄河故堤横穿县境东北部,地势稍高。海铁路以南地势平坦,海拔50米。大沙河、洮河两岸有沙丘分布。良好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让宁陵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迅速,物产丰饶。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气候

增露用乎死甚晶权黑宁陵县属暖温带半湿润苏细袁担技百性季风气候区,一年几解稳李业调历压布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年平均气硫练架温在13.3℃-15.1℃之间,平均地表温度为16.4℃。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地质勘探结果显示,宁陵县地下矿藏丰富,在距地表1000米至2000米处,有两层煤炭可供开采,还有黄铁、菱铁矿藏,有丰富的浅层地下水资源,年均可采量为1亿立方米以上。

折叠 编辑本补创越钟等 现任领导

县政府领导(2014年):

姓名职位
李振兴中共宁陵县委书记
马同和宁陵县人民政府台圆传较县长
李彩云中共宁陵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骆惠华中共宁陵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
翟登杰宁陵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何玉明宁陵县人民政黑巴叶评府副县长
朱韶宁陵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陈雷宁陵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陶明星宁陵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马超宁陵县人民政府副县级干部
韩玉东宁陵县人民政府副县级干部

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概况

宁陵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陇海铁路、郑徐高获度攻逐然占轻铁、连霍高速、310国道横贯东西,325省道、327省道横贯东西;210省道、三朱公路纵穿南北;东距京九铁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商杭高铁30公里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和郑处事区益陈玉价范洋省钢州国际机场均在一倍坐袁茶果述打获小团个半小时车程,距规划中的商丘机场10多公里。

折叠 铁路宁低代孙快出陵站

宁陵县站位于陇海铁路线上,离连云港东站391公里,离兰州站1355公里。建于1915年,原名柳河镇站,1930年代蒋介石曾在此指挥中原大战。现为三等站,日损带阳均发送旅客近千人,共有25趟固定列车,2014年暑运期间又增停3趟临客。

据2014年7月1学脚天日铁路调图信息显示,宁陵县站一次性增加9趟列车停靠,目前共有25趟列车通往全国各地,到珠三角的深圳、惠州,长三角的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马鞍山、杭州、宁波、绍兴、湖州、合肥、芜湖、徐州、连云港,环渤海的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济南、青岛、淄博、潍坊、聊城、泰安,东三省的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锦州,海西经济区的福州、厦门、漳州连免作感击将顺黑及武汉、郑州、西安、洛阳、南昌、太原、石家庄、乌鲁木齐、银川等除西南诸省外的17个省会城市、3个直辖市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均有直达或经返列车通达。

折叠 铁路货运场

宁陵县货运场在宁陵县火车站西侧1公里处,货运发展迅速,对周边各个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折叠 郑徐高铁

高铁对一个地区的意义和影响深远,宁陵人民殷切盼望郑徐高铁尽快建成,然郑徐高建成在即,并穿越宁陵县火车站所在的柳河镇及该县的孔集乡等乡镇,却并未设站,不能不引为憾事,宁陵县火车站为普速铁路客运站,在陇海铁路线上,该站东距商丘市35公里,现日均细每赵飞晚沉集备旧率发送旅客近千人,客流仍在平弦念严稳增长,参考全国四镇方局针静属矿记度其他地区较普遍做法,不管从客流还是与商丘市距离来说,郑脱轮大含理露徐高铁在宁陵县柳河须前思松步银谁镇设站,以在将来形成普速与高铁联运,都顺理成章,但终究未能设站,不能不令人遗憾。

折叠 公路成网

宁陵县公路息渐才乱试苏孩内若挥成网,310国道在2012年完成改造,现为双向4车道沥青路面,路况良好;省道豫04县及郑永公路在2014年上半年读预足常连那众终协程宽开始改造;连云港至新疆高速公里在县城以北穿城而过,设宁陵县出口;全县村村通公路率达100%。

折叠 编辑本段 旅游指南

折叠 宁陵三宝

宁陵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室措适江黑型步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拥有充足的地下水普章民责果余样核承令和动植物资源。盛产小麦、花生、棉花、梨、金蝉、张弓酒、皮毛皮革、香油、工艺纺织等农特产品,尤以张弓酒、香油、花生为最,素有“张香花”之美誉。列另很改毫蒸总金顶谢花酥梨、宁陵白蜡杆和称为“宁陵沙区三宝”。常年粮食作物稳定在2亿公斤以上,被国家确定为商品粮基地县。棉花种植面积25万亩,被国家确定为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花生种植面积20万亩,位居全国油料百强县第38位。白蜡条(杆)种植面积 20万亩,年产白蜡杆1000万根,白蜡条1200万公毫七自宣绍月黄围积着星斤,被授予“全国最大的白蜡条(尼语行则杆)生产基地”,以白蜡刑看成未受超条(杆)为原料的工艺家具差析鸡模获国家林业部第一届林产品博览会银奖。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2001年全县肉禽蛋产量分别达到5.26万吨、1.58万吨。宁陵槐山羊板皮质地优良,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山羊板皮生产基地县,羊皮服装革获全国首届星火博览会金奖。 “宁陵金顶谢花酥梨”已有700余年栽培历史。它色泽金黄,皮薄、质脆,素有“果宗”、“蜜父”之称,是上好的药理和滋补果品。明孝宗年间曾被列为贡品。2001年底,全县已发展酥梨24万亩,年产酥梨2.5亿公斤,年产值达到2亿元。1998年5月,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惟一优质酥梨生产基地县,誉称“中国酥梨之乡江江歌学加劳波易”。

折叠 金蝉

近年来,由于酥梨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大,从而为金蝉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必距深推味任占件(金蝉,又名知了猴、知了龟,素有唐僧肉的美誉,只所以叫唐僧肉,除了其营养价值之外更有深厚的文化韵味深在其中。由于金蝉的营养价值高和风格独特的良好口感,以及对人体发挥的多种滋补药效功能,民间早有把吃金蝉子比喻成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唐僧肉”显然这是对金蝉营养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再高不过的赞誉了。 金蝉若虫具有丰富独特的营养价值,据中国食品营养学院理化分析与研究发现:每100g黄金蝉若虫富含蛋白前探促西来娘从质72g、脂肪15g、灰数之分1.8g;此外,还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经科学分析,他体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及微量元素,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6.63%),宁陵县的石桥乡梨园内已经形成了种、养、收、销一条龙金蝉产业链逐步形成,仅此一项每年可给该县带来近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折叠 其他

宁陵温棚蔬菜享誉全国,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温室大棚2.7万座3.2万亩,辣椒、黄瓜、蕃茄、花菇、葡萄、乌塔菜等品种畅销全国,成为全省最大的反季节蔬菜基地县、黄瓜之乡。2001年,实现总产量5.1亿公斤,创产值3.06亿元。 宁陵工业发达,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已形成了酿造、食用油、皮革、化工、机械、面粉、果品加工等多元化的工业体系。

折叠 张弓酒

以“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享誉全国的张弓酒畅销祖国大江南北,带动整个宁陵经济的发展

折叠 编辑本段 政治经济

折叠 经济情况

2010年,宁陵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4亿元,同比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20元。

2009年,宁陵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2亿元,同比增长11.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亿元,同比增长22.6%;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80%。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5亿元,同比增长36.3%。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57%;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30.6:40.6:2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7亿元,同比增长42.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9.9亿元,同比增长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亿元,同比增长19.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0146元,同比增长8.3%;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745元,同比增长7.4%。2009年先后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全省林业生态县”、“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双拥模范县”、“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县”、“全省抗旱应急工程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连续六年荣获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

产业集聚,特色突出。农资化工、特色家居制造等为主导产业。全县形成了以史丹利、嘉施利等为龙头的年产850万吨复合肥生产能力的农资化工产业集群,是中原最大新型复合肥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了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家居产业集群;张弓酒业、张弓老酒酒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特色商业区建设初具规模。

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04.6亿元,年均增长9.4%,是2011年的1.5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4亿元,年均增长15.2%,是2011年的2倍;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26亿元,年均增长20.6%,是2011年的2.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6.2亿元,年均增长14.1%,是2011年的2.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3.9亿元,年均增长13.3%,是2011年的1.9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8.6亿元,年均增长14.9%,是2011年的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83元,年均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94元,年均增长13.2%,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7.9:42.9:29.2调整为25.1:39.6:35.3,三产占比不断上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1]

折叠 工业发展

宁陵县形成以张弓酒业、福润食品、金鑫面粉、富堂制革、蓝蝴蝶工艺、龙源纸业、驰野纺织、宇森木业等为代表的酿酒、食品、面粉、皮革、工艺品、纸张、纺纱、木材加工等多元化的工业体系,并建成了规划面积11.4平方公里的工业集聚区。“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38°张弓酒1975年填补我国低度白酒空白,蝉联全国白酒评比银奖、国际博览会金奖;张弓酒业年产曲酒5万余吨,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国家二级计量单位、河南省一级先进企业,河南中华老字号。

折叠 农业经济

宁陵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典型的农业县。先后被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繁育基地、全国油料百强县、全国最大的白蜡条(杆)生产基地、全国唯一的优质酥梨基地、全国山羊板皮基地县、全国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无公害果蔬十强县、全省林业生态县,是河南省远近闻名的酥梨之乡、温棚黄瓜之乡。金顶谢花酥梨、白蜡条(杆)、张弓酒被国家质检总局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宁陵杠子馍”为明清朝廷御膳;“宁陵垛子羊肉”为全国风味名吃;“ 张弓酒”源于商初,兴于两汉,东汉光武帝敕封“皇封”御酒 。“金顶谢花酥梨”已有700多年栽培历史,明弘治年间封为贡品,1958年曾敬献给毛泽东主席;目前酥梨面积稳定在20万亩。2009年以万亩生态梨园为依托,成功举办了六届梨花节和三届酥梨采摘节,2010年4月6日在成功举办首届葛天文化艺术节暨第七届梨花节开幕式,开幕式上,中国民协授予宁陵县 “中国葛天文化之乡”、“葛天文化研究中心”的牌匾,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在宁陵建立的酥梨示范基地也正式揭牌,同时共签约项目32个,引资总金额16亿元,“一人一景一文化”,生态旅游产业逐渐发展壮大。

折叠 科学教育

宁陵县高级中学,是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她的前身是宁陵县初中班。建校以来,风雨沧桑,筚路蓝缕;经过几代宁高人努力奋斗,从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县初中班到一个拥有在校生5000多人的省示范性高中,70多年的坎坷兴替,辗转捭阖形成了宁陵高中艰苦拼搏、蕴积厚重的人文精神和办学特色,校友及校友中的精英人物,华采星驰,遍及海内外。[1]创办于1934年,改革开放以来被评为“商丘地区重点高中”、“商丘市文明学校标兵”、“商丘市示范性高中”、“河南省优质高中”、“河南省安全管理先进学校”、“河南省依法制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并被省厅确定为“高中研究性学习实验学校”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验学校”等。2006年12月跨入河南省示范性高中行列。

学校校园占地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0062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6570平方米。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文化

宁陵县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葛天大剧院、图书馆、群艺馆、文物馆、档案馆等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后续管理工作正在推进。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惠民工程建设步

伐。宁陵县县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支持“百年老字号”刘腾龙笔庄、欧瑞工艺、蓝蝴蝶工艺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史记·司马相如传》载有“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一个社会景象。葛天氏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之一,“葛天氏”就是“袭伏羲之号”的三皇时的“帝王”,又是中国音乐、歌舞始祖。《吕氏春秋》、《竹书纪年》和《史记》等文献记载的《葛天氏之乐》,是中国音乐、诗歌、舞蹈、剧目、农牧业和养生学的重要源头。葛天文化是炎黄文化、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陵是中国音乐之乡、歌舞之乡,音乐始祖葛天氏故里。 

折叠 教育

宁陵县高级中学,创办于1934年,是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前身是宁陵县初中班。

折叠 宁陵县高级中学

建校以来,筚路蓝缕、风雨沧桑,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学校已从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县初中班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在校生5000多人的省级示范性高中,校园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30062平方米,绿化面积6570平方米。

改革开放以来,宁陵高中相继获评“河南省优质高中”、“河南省安全管理先进学校”、“河南省依法制校示范校”等称号;并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高中研究性学习实验学校”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验学校”。 

70多年的坎坷兴替、辗转捭阖形成了宁陵高中艰苦拼搏、底蕴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办学特色,众多的杰出校友,华采星驰,遍及海内外。

宁陵县第二高级中学,又称宁陵县城关镇高级中学,位于宁陵县东关回族居民区内,在校师生学生4000多人。

折叠 社会发展

宁陵县按照“组团发展、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思路,实施“北移东扩、东向发展”战略,走集约、融合、生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区建设如火如荼。已建成新天地商住广场、宁陵商贸城、龙凤家俱广场、物资商城、清水河花园、市民广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第二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重大市政工程项目,新修了永乐路、建设路、人民路、迎宾大道、万寿路等重要城市街道,政治文化和商业文化“两大”中心初步形成。

2012年,宁陵县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投资11亿元实施了“两院三馆”、“一场四馆”、“一校四站”、“一园四区”、“一气四中心”等25个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了金色华府、法姬娜、清华铭居等27个商住小区,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

安装改造城区路灯2000盏,消除了夜晚光照盲区,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完善修编,完成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旧城改造规划、城区排水专项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加快了产城融合步伐。

该县正在推进长江路北延、葛天大道西延、建设路西延、黄河路南延、珠江路南延、黄山路中段、昌江路改造等道路工程建设及长江中路、信陵中路、永乐南路排水管网铺设;加快推进巴比伦星城、巴黎春天、凯达王朝、深港第一城等商住小区建设,加快组建以昆仑路、汉江路、珠江路为中心的综合商贸区,推进以“四湖”为中心的旧城区改造。

宁陵县不断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27个市县级示范点重点扶持,阳驿阳光社区、城郊东方港湾、华堡幸福里等社区已跨入全市先进行列。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农排“井井通电”工程,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和50亩地一眼井的目标。

折叠 编辑本段 地域文化

折叠 长寿之乡

宁陵县有60万人的宁陵县有百岁老人56人,成为中国又一个长寿之乡。 这是2011年12日从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健康城市发展论坛上传来的消息。由论坛主办单位组成的中国长寿之乡评审委员会认定:河南省宁陵县为“中国长寿之乡”。

由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编委、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詹国枢一行四人组成的中国长寿之乡评审委员会考察团深入到宁陵,围绕长寿之乡的各项指标对宁陵县的城建面貌、高寿老人健康状况、劳动保障、卫生防疫、绿化环保等各项社会经济指标等进行了认真实地考查。在进行认真评审后,专家组一致认为:宁陵县人口结构、自然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条件、经济发展、社会养老保障、文化体育等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中国长寿之乡评审标准。批准河南省宁陵县为中国长寿之乡,这是我省继夏邑县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随着宁陵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百岁老人不断增加,全县有60岁以上老人59933人,70岁以上老人29239人,80岁以上老人10802人,百岁以上的老人56人,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10.07%、4.91%、1.43%、0.0094%。全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5.231岁,比全国县级水平高3.231岁,长寿性、整体性、持续性都比较突出。

据了解,中国的长寿之乡多位于南方,沿江河分布,宁陵是现有长寿之乡中为数不多的北方城市。其长寿原因与当地的居住环境、饮食结构、生活习俗、敬老风尚和社会保障有着密切的关系。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折叠 早期

宁陵历史文化悠久,上古,葛天氏部族在此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文明,葛天氏是我国音乐、舞蹈、剧目、建筑、纺织和养生的人文始祖。夏、商、西周,宁陵为葛伯国。春秋,称沙随国;战国,为信陵君、宁陵君封地。秦谓宁陵城,西汉置宁陵县。葛天乐舞、葛伯仇饷、沙随会盟、汋陵之战、信陵连横、宁陵约降、曹操起兵等历史典故和重大事件均发生于此。宁陵为葛伯、诸葛、葛、权、沙、信、宁七个姓氏的祖籍地。

折叠 战国

战国始有宁陵一名。据《宁陵县志》:“从来更置改属,民不宁居”,并引班固之语:“邑无定名,民无定里”为证。以宁为名,是出于人民的意愿。战国末年,由于信陵原名宁,易名宁陵。汉武帝置宁陵县。

折叠 1995年

1995年,宁陵县辖3个镇、12个乡:城关回族镇、柳河镇、张弓镇、孔集乡、石桥乡、乔楼乡、刘楼乡、阳驿乡、华堡乡、城郊乡、赵村乡、逻岗乡、黄岗乡、程楼乡、楚庄乡。

折叠 2000年

2000年,宁陵县辖4个镇、1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62794人,其中:城关镇 38400人、张弓镇 38993人、柳河镇 52905人、逻岗镇 44427人、黄岗乡 34281人、华堡乡 29398人、楚庄乡 22803人、刘楼乡 36957人、程楼乡 33373人、乔楼乡 39282人、城郊乡 32132人、阳驿乡 45542人、石桥乡 45125人、孔集乡 32818人、赵村乡 36358人。

折叠 2005年

2005年,宁陵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楚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华堡乡管辖,华堡乡人民政府驻原楚庄乡人民政府驻地楚庄村。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宁陵县辖4个镇、10个乡:城关回族镇、柳河镇、张弓镇、逻岗镇;华堡乡、孔集乡、刘楼乡、黄岗乡、阳驿乡、城郊乡、乔楼乡、程楼乡、石桥乡、赵村乡。

折叠 2009年

2009年,宁陵县乡镇区划调整:2009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石桥乡设建制镇为石桥镇[2]。截至2010年年底,宁陵县辖5个镇、9个乡:城关回族镇、张弓镇、柳河镇、逻岗镇、石桥镇;黄岗乡、华堡乡、刘楼乡、程楼乡、乔楼乡、城郊乡、阳驿乡、孔集乡、赵村乡。

折叠 现代

辛亥革命志士李心梅,当代著名兽医学家侯从远,山东快书艺术一代宗师高元均,空军少将张世杰、李秀兴,中央研究室农村局局长李天资,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世杰,为张弓酒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吕信贻等,祖籍宁陵县的全国美展获奖者著名油画家刘晓光等。

李心梅(1874-1951),字藏修,乔楼乡李新庙村人。出身书香世家,清末秀才,中国同盟会会员。

吕宜园(1907.3—2001.11),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革命先行者,宁陵县第一位共产党员,曾随齐白石学习绘画并被收为弟子;著有《听雨斋诗草》,世人称之为“豫东才子”。

侯从远(1915—1985),畜牧兽医学家。曾任西北农学院副院长,陕西省畜牧兽医学术研究会会长。

高元均(1916-1993) ,中国最负盛名的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山东快书创始人,中国曲艺家协会原副主席。

李斯忠(1921—1996),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曾用名银忠,字海清,艺名暑龙,宁陵县柳河镇人。曾为河南省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张世杰(1933年-),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副部长。

李天资(1937-2010),历任国务院原副总理纪登奎秘书、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局局长、中国西部时报社社长等。

李秀兴,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营房部主任,武汉空军雷达学院副院长,空军后勤部少将。

申振君(1955-),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现任河南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副主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正厅局级)。

吕华强(1955-),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军乐专业暨解放军军乐团教学队队长,大校军衔。著名书法家、诗人、音乐家、军乐教育家、艺术策划人和礼仪专家 。

吕世杰(1963-)经济学教授,现任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国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时代周刊杂志社社长、华夏吕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兼吕坤思想研究会会长。兼任中金普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吕信贻(1949年-),全国劳模,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张弓酒厂厂长、宁陵县委副书记、宁陵县常务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侯君舒(1963年-),历任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北京市延庆县县长、县委书记,现任北京市昌平区区委书记。

吕杰(1963年-)国家大剧院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訾红旗(1964年-),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农村办主任。

王师程(1931年-),历任湖北大学副校长、郑州大学党委书记。

鲍常勇(1966年-),现任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党组书记、副主任。

刘晓光(1963年-),著名油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作品《俺们那旮旯一条街》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入选中国美术奖获奖提名。油画作品《小城正月里》入选“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

刘连玉(1964年-),国电集团计划部副主任、核电办主任。

邓天志(1962年-),北京富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道乾(1965年-),河南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总经理。

潘成鑫,柳河镇人,澳大利亚访问学者,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为宁陵县第一个考入北京大学的学生。

刘济良(1963年-),宁陵人,现为河南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韩连元,宁陵人,郑州大学数学系教授。

折叠 编辑本段 宁陵特产

金蝉

金蝉,又名“知了猴”、“知了龟”,素有唐僧肉的美誉。之所以叫唐僧肉,除了其营养价值之外更有深厚的文化韵味深在其中。由于金蝉的营养价值高和风格独特的良好口感,以及对人体发挥的多种滋补药效功能,民间早有把吃金蝉子比喻成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唐僧肉”,显然这是对金蝉营养价值给予的再高不过的赞誉了。

金蝉若虫具有丰富独特的营养价值,据中国食品营养学院理化分析与研究发现:每100g黄金蝉若虫富含蛋白质72g、脂肪15g、灰分1.8g;此外,还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经科学分析,它体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及微量元素,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6.63%。随着宁陵县酥梨和白拉杆种植面积不断增大,金蝉的生长和繁殖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宁陵县的石桥乡梨园内已经形成了种、养、收、销一条龙金蝉产业链逐步形成,仅此一项每年可给该县带来近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张弓酒

以“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享誉全国的张弓酒畅销大江南北,带动整个宁陵经济的发展。

张弓酒是国家优质酒,产于河南商丘,张弓酒以优质高梁为原料,用小麦、大麦混合制曲为糖化发酵剂,通过固体发酵,精工酿造出优质基础酒,然后加浆降度,冷冻过滤,酒体澄清透明,窖香浓郁,诸味协调,绵软适口,尾净味长。1975年研制成功后,经鉴定,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国颁标准,为国内首创产品,填补了我国无低度白酒的空白。1976年经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批准出口。该酒1979年被评为河南省名酒,198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优质产品,1981年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1982年再次被评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优质产品,1983年获轻工部创造发明奖,1984年分别获全国和轻工部酒类质量大赛银牌(杯)奖,1985年获河南省食品行业质量大赛金龙杯奖。

酥梨

宁陵金顶谢花酥梨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色泽金黄,皮薄、质脆,素有“果宗”、“蜜父”之称,是上好的药理和滋补果品。明孝宗年间曾被列为贡品。

温棚蔬菜

宁陵温棚蔬菜响誉全国,为全国第二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温室大棚3万座3.2万亩,“虞美人”黄瓜、辣椒、蕃茄、花菇、葡萄、乌塔莱等品种畅销全国,是河南省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县、温棚黄瓜之乡。2005年,实现总产值5.1亿公斤,创产值3.06亿元。

参考资料

阅读全文

商丘市 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