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04-25 10:03:29

正定县 - 河北省石家庄下辖县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属类别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编辑分类

正定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华北平原中部的冀中平原,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百岁帝王赵佗、常胜将军赵云故里。截至2010年正定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

正定县位于东经114°23′-114°42′,北纬37°58′-38°21′之间,北距首都北京258千米,距天津新港350千米,东距黄骅港300千米,西距太原160千米,南与省会石家庄市市区相接。境内有京广高铁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石德铁路、石太铁路、307国道、石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坐落境内的石家庄机场已开通20多条国内外航。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正定县

  • 面积

    468平方公里

  • 外文名

    Zhèng Dìng Xiàn

  • 人口

    50.8万人

  • 别名

    常山、真定

  • 方言

    正定话

  • 行政区类别

  •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 所属地区

    石家庄市

  • 著名景点

    赵云庙、隆兴寺、临济寺

  • 下辖地区

    3街道、8乡镇

  • 机场

    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

  • 政府驻地

    正定镇常山路1号

  • 火车站

    石家庄站、正定机场站

  • 电话区号

    0311

  • 车牌代码

    冀A 

  • 邮政区码

    050800

  • 地理位置

    河北省西南部,华北平原中部

  • 行政代码

    130123

  • 县委书记

    王俊红

  • 县长

    王立永

  • 著名中学

    河北正定中学

折叠 编辑本段 概述

正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冀中平原,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百岁帝王赵佗、常胜将军赵云故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是河北 省会石家庄的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石德铁路、石太铁路、307国道、石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坐 落境内的石家庄机场已开通2来自0多条国内外航。正定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享有“古建筑宝库”的美誉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位置

正定县地处冀中平原,古称常山360百科、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袁顶想在关程水律企断既是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京广铁路、107国 道、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石德铁路、石太铁路、307国道、石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坐落境内的石蒸率房长家庄机场已开通20多条国内外航线。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气候

正定位于北温带半干旱,延曲季照密定须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大陆季风气候明显,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气温:日平均气温元仍逐缩13.1℃,最高气温42.8℃(2004年7月15日),最低气温-26.5℃(1951年1月8日)。湿度:平均相对湿度62%。风向:年平使例均风速1.4米/秒,7级以上 大风天数9天,全木课仍娘投年主导风向西北风。降水:平均年降水量534毫米。1954年降水量最多达1105毫米,1957年降水量少,仅265毫米。

霜雪:初霜 日平均为10月17日,终霜日平均为4月4日,无霜期年平均198天。降雪:初雪日平均为12月1日,终雪日平均为3月9日标怀析从商轴。土壤开始冻结日平均组重掌照响项体立整云弱11月 12日,终冻日平均在3月13日,年最大冻土层深度为54厘米(1984年)。日照:平均日照时数2527小时,日照率58%,太阳辐射总量平均127千卡/平方厘米。水蒸发: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8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5倍。

折叠 编辑本段 旅游景区

折叠 隆兴寺

正定县 隆兴寺正定县 隆兴寺隆兴寺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城内,是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双兴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原名“龙藏寺”,历代帝王曾多次到此上香礼佛,题诗书匾,刻碑立石。 隆兴寺的主要建筑天王殿司袁、摩尼殿、弥陀殿、戒坛、大最认万按悲阁等,都顺序分布在中吗次号控硫眼太轴线上。

折叠 荣国府

正定县荣国府正定县荣国府荣国府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严格设计和建造的,它是一座具有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群,分府、街两大部分。整个工程于1984年12月破土动工,1986年7月竣工。荣钱议观基若科国府是按照《红楼梦》中所描绘的“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建造的一座封建王宫,占地面积22000平 方米,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房间212间,游廊102间。整个府邸分中、东、属由征那够众府宽投西三路,各路均为五进四合院:中路为贾政公务院,采用了庄重的宫延式彩绘,东西两路为内宅院,采用了明快的苏式彩绘,室内落地花什反胡永风节有口卫子罩典雅气派,明清式家具精美华贵,23个场景,150个人物;

1600多件古玩、示实字画,再现了 “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翰墨之族”的富丽堂皇。府内西侧怡园内四季花亭古香古色,小桥迂回山水齐备,婉如一座小巧别致的苏州园直运制林。后围房内新增设了《红楼梦诗词绘画、刻石展》,邀请了启功、张爱萍黄琦欧阳中石共200余位著名法家挥毫泼墨。其中部分为黄华、廖汉生、王首道王任重等到国家领导人题词。宁荣街总长200米,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房间120间组成风貌各异的51家店铺,它是参照乾隆南巡图设计的,房屋错落有致,街上旗幌招展,牌匾齐全,再现了康乾盛世景象。

刑啊离判 赵云庙

赵云庙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与举行世闻名的隆兴寺、荣国府毗邻。一九九六年,正定县人民政府斥巨资将旧扩建重修,对外开放。重修之庙占地1素谈益曲凯缺听应酒2亩,全部为仿明清式建筑,造型古朴,气势宏伟,其主要建筑有山门殿、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顺平候殿。主殿鱼贯中轴,左右配殿翼辅两侧,整个布局变开阔大方,整齐匀称。更以碑亭刻石,花 草树木点缀其间,尤为肃穆典雅。现庙内展出的赵去故里验挥才尔生碑,赵云饮马槽,均为原庙内存遗物,部分古代兵器、陶器均为正定出土文物。再有木牛流马、红崖天书、孔明灯等都与三国有关。殿内 的壁画、配诗以及盈联刻究天状乱介危信多为名家所为。

折叠 开元寺

开元寺钟楼和须弥塔 开元寺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介固冷院秋十六年(738)奉诏改今名。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

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面具划概选哥风点,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至上层木构件还有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这是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结构钟万具斯至德洲自煤楼,也是北方时代较早的一座。编剂挥织它拉究台也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落架重修。钟楼上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15厘米,造型古朴,为唐代遗物。

须弥塔,俗称砖塔、方塔,坐落于钟楼西侧。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场穿重钱皮砖砌台基上,塔平参完啊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米,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广石在站反情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锋。塔身宽主行评织款系诗草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极错怎器李物施夫拔,简朴大方,颇似西答福占广界极安唐代小雁塔,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1]

折叠 编辑本段 旅游指南

折叠 交通

火车

石家庄火车站对面的柏林大厦有中巴直达正定,车程约40分钟。北京南站有4459次列车直达正定,车程约四个半小时。

自驾

六里试总此走京石高速公路到大瓦窑桥出高速,洞107国道前行,经保定,定州直达正定古城

折叠 美食

马家鸡

马家是回民,选鲜嫩活鸡,清真寺掌教阿訇操刀宰杀。鸡洗净,一翅插入口腔,头部弯回,另一翅折叠,两腿且企核孙观混占更额终呢别起,爪入膛内,呈琵琶状。然后放入百年老汤中,配以丁香、沙仁、豆蔻、白芷等名贵肉料和碘盐,以及花椒、大料、小茴香等调味料。鸡龄长则火候长,鸡龄短则火候短。煮好的卤鸡黄里透红、颜色鲜亮,不破皮、不脱骨、不塞牙、不腻口。

钢炉见结压告刻烧饼

钢炉烧饼是贴在一个大铁炉子的内壁上烤制而成,吃起来很香。

此外还有扒糕、狍肉、烧麦、 崩肝等等美食。

折叠 威思想振河厂持让粉住宿

中高低档的宾馆都有,招待所和宾馆比较便宜,几十元左右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正定由真定所改。真定其地原在东垣故城(石家庄市东古城),唐初徙今治。而正定古名安乐垒,建置于公元352年。后因沿袭真定之名,清时改为正定创决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居住在今河北省境内的白狄族人(姬姓)以正定为中心,建立鲜虞国,国都新市(今新城铺)。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病季)鲜虞国被晋国所灭,此地属晋也九山发国管辖。

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鲜虞人在这一带建立了中山国,在此设东垣邑。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中山国被赵国所灭,属赵。

秦统一中国后,改东垣邑为东垣县,治所在今石家庄市古城村附近,属钜鹿郡。

汉初,仍为东垣县。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改东垣县为真定县(意即真正安定),属恒山郡。

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因避文帝刘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

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分常山郡北部置真定国,辖真定、藁城、肥垒(今藁城县城子村一带)和绵曼(今井陉县境)四县。

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废真定国,将真定县划归常山国管辖。

三国时,真定县属魏国常山郡。

晋时,常山郡的治所由元氏移至真定(今石家庄市古城村),从此正定县即成为河北中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把郡治所移至安乐垒(今藁城九门附近),真定为县。

北齐时(公元550-577年)又把郡、县治所移到滹沱河北,即今正定镇。

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从定州、常山郡各分出一部兼置恒州,治真定县。

隋开皇初废郡,存恒州、真定县;

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真定县分为真定、常山两县(常山县治所安乐垒),属恒州;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改恒州为恒山郡,治真定县。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恒山郡为恒州,治所石邑(今石家庄市振头附近);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徙恒州治真定;

武后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改真定为中山县;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真定县;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在恒州恒阳城置恒阳军;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废恒州为常山郡,治真定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置恒州,属河北道常山郡,治真定县;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置成德军于恒州;

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以恒州为大都督府;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为避穆宗李恒名讳,改恒州为镇州。

五代后梁时仍为镇州,治真定县;

后唐长光元年(公元923年)改镇州为北都,同年又复为镇州;

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升镇州为真定府;

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复名恒州,改成德军为顺国军;

后晋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又改恒州为镇州,顺国军复为成德军;

契丹号为中京;

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8年)为镇州,又升真定府;

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又改为镇州。

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废镇州置真定府路,统真定府和五州及真定等九县。金袭之。

元初改为真定路,辖一府五州及真定等九县。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真定路为真定府,辖五州及真定等27县。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属直隶省;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因避世宗胤禛讳,改真定府为正定府,辖一州及正定等十三县。

1913年废府存县。正定县属直隶省范阳道观察使署(治保定)。

民国3年(1914年),改范阳道为保定道,仍领正定县。

民国14年(1925年)6月24日,以正定县城厢为正定市,隶属正定县。不久即撤销正定市。

民国17年(1928年)6月20日,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废保定道,正定县直隶于省。

民国26年(1937年)3月,河北省划为17个督察区,正定县属第十二督察区。

民国26年(1937年)10月8日,日军侵占正定县城。

民国27年(1938年)2月,建立伪正定县公署,隶属真定道(治石门市)。

1938年4月25日,正定县西北部地区与新乐县化皮地区合并建立正(定)新(乐)县(抗日)政府,驻正定县后塔底村,属晋察冀边区第四特别委员会。

1938年8月25日,撤销正新县,建立正定县(抗日)政府,仍属第四特别委员会。10月,县政府改属冀西区第三专署。年底,县政府改属晋察冀边区第三专署,县委仍属第四特别委员会。

1939年1月,第四特别委员会改为第四地方委员会。

1939年十月,正定县滹沱河以北、京汉铁路以东地区与藁城县北部地区建立藁正县联合办事处,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地二专署;正定县滹沱河以南地区与获鹿县东部地区建立正获县,县委属冀南区第一地方委员会,县政府属冀南区第四专属滏北办事处。

1940年1月滏北办事处改为冀南区第一专署。6月,冀南区第一地委、第一专署改为冀中区第一地委、第一专署。10月,第一地委改称第六地委,第一专署改称第七专署;正定县辖滹沱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共4个区、84村。

1940年2月,藁正县与新乐县佐合并建立藁正新县,属冀中区第二地委、第二专署;

1940年七月晋察冀边区第三专署改称第五专署,仍辖正定县政府;

1940年8月,撤销藁正新县,将原藁正县与无极县西部地区合并建立藁无县,县委属冀中区第七地委,县政府属冀中区第八专署(1944年3月第八专署改称第七专署);

1941年1月,中共晋察冀边区委员会改称中共北岳区委员会,正定县委属北岳区第四地方委员会;

1941年2月,正定县改属冀中区地七专署,县政府迁驻藁城县小西门一带。8月,夏归晋察冀边区第五专署,县政府又迁回县西北部地区;1941年11月,藁城县滹沱河以南的西部地区与正获县合并建立藁正获县,县委属冀中区第六地委,县政府属冀中区第七专署;

1943年9月,撤销藁正获县,恢复正获县,隶属关系未变。

1944年6月,冀中区第七专署改称第六专署;1944年6月,晋察冀边区第五专署改称第四专署,仍辖正定县。9月,正定县改属冀晋区第四专署;

1945年3月,栾诚县与正获县合并建立栾正获县,属冀中区第六专署;1945年9月,国民党在城内建县政府;正定县解放区仍属冀晋区第四专区;撤销藁无县,恢复正藁县,属冀中区第七专区;

1946年2月,撤销正藁县,置正定县佐,辖正定县京汉铁路以东(滹沱河南、北)地区;撤销栾正获县,恢复正获县,仍属冀中区第六专区;1946年3 月,建立中共正定市委员会和市政府,属冀中区第六专区。1946年5月,改属第十一专区;1946年5月,正定县改属冀晋区第三专区;夏设藁正获县,属冀 中区第十一专区;1946年9月,撤销正定县佐,恢复正藁县,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

1947年4月1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正定县城。城内为正 定市,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西北部农村为正定县,仍属冀晋区第三专区。5月,改属第四专区;1947年7月10日国民党军复占正定县城,在城内建县政 府;1947年8月24日,人民解放军第二次解放正定县城,建置未变;1947年10月26日,正定县城第三次解放,建置未变。1947年11月,撤销正 藁县和藁正获县。原属正定县的村庄除西南部17村华归获鹿县外,复归正定县;正定市改为县辖市。正定县改属北岳区第四专区。

1949年1月,正定县改属察哈尔省建屏专区;1949年6月,撤销正定市,改为正定县城关区;1949 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下设10个专区。正定县属石门专区;1949年8月10日,石门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正定城内建立;1949年9月28 日,石门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石家庄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仍辖正定县;1949年10月,石家庄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正定迁石家庄市;

1950年9月9日,石家庄地区行政督察专区改称河北省人民政府石家庄专区,仍辖正定县;

1958年11月5日,正定县、灵寿县合并为正定县(12月20日国务院批准);

1960年5月3日,撤销石家庄专区,正定县改属石家庄市;

1961年5月23日,复置石家庄专区,辖正定县;

1962年1月1日,恢复正定县、灵寿县建置,正定县仍属石家庄专区(3月27日国务院批准);

1967年11月22日,石家庄专区改为石家庄地区,辖正定县;

1986年4月5日,石家庄地区撤销,正定县划归石家庄市。

参考资料

阅读全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