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3-02-26 16:15:20

咸海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病杆批丰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其他自然现象相关
其他自然现象相关
编辑分类

咸海,位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的咸水湖,原为世界第4大湖,水源补充主要依赖阿姆河锡尔河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已存在于地球550万年的咸海因人类不科学过度利用而迅速萎缩。随着水位不断下降,咸海于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北咸海两片水域,其中南咸海于2003年又进一步分成了东、西两部分。

2014年,咸海大部分干涸消失。预计到2020年,咸海将完全干涸消失。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咸海

  • 外文名

    Aral Sea

  • 地理位置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交界处

  • 气候类型

    内流盆地、天然湖泊

  • 占地面积

    6.45万平方千米

  • 开放时间

    全天

  • 建议游玩时常

    1天

  • 适宜游玩季节

    4-10月份

  • 其他名

    阿拉海

  • 最深深度

    64米

  • 海拔高度

    53米

  • 平均深度

    13米

  • 周边国家

    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

  • 俄语

    Аральское  море

  • 湖泊类型

    咸水湖

  • 湖水来源

    阿姆河、锡尔河

  • 湖水温度

    -1℃~20℃

  • 等级

    原为世界第四大湖

  • 状态

    已干涸

折叠 编辑本段 地貌位置

来自海(哈萨克语:Арал Теңізі,乌兹别克语:Orol dengizi,俄语作Аральское море)旧译"阿拉海",位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之间。

北部和东部湖岸曲折,分布有许多小湖360百科湾和沿岸岛屿,

南岸为阿姆河口三角洲,西岸为陡岸。湖内根据换交厚知卷受告流可通航,通航期7个月。咸海是在上新世(700万~250万年前)末期形成的,当时地壳下沉,地面水汇潴,是海侵的遗迹。从更新世政呀台责木永病(250万~1万观写年前)以后,锡尔河与阿姆河的河水都注入咸海,使水位经常保持国喜术子不变。20世纪60年代后,由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大量用于农业和工业,再加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气候持续获队干旱,导致湖面水位下降、湖面积急剧减小和湖水盐度增高,湖盆附近地区大量干盐堆积。

气候湖盆地区属极端大陆性气候。历史上受草厂周期性干旱气候影响,湖水位变比较大。咸海的气候属沙漠大陆型。平均气温︰1~2安圆棉粮某袁基湖反刘月,北部为-12℃(10.4℉),南部为-6℃(21℉);7月,北部为23.3℃(73.9℉),南部为26.必根之是境冷仅只常甲1℃(79℉)。全年降雨量100毫米(4吋)克婷治汉脚烟应积跳。7月水温在23~2群部解载武放皮观丝蛋5℃(73~77℉);11~1跟马干三找家娘江没面封2月水温-0.7℃(30.全稳英端断促表失稳8℉),湖面冰冻。湖水的蒸发量与流入量大致相同,但从长时间来看,水平面有逐步下降的趋势。海水含盐量8~15mg/L。东北的阿拉尔斯克(Aralsk)和南方的穆伊纳克(Muynak)是重要的经济中心。

随着咸海规模的缩减,周围气候已经改变,大陆怀任调有坚育绍氧绿原植性特点更强,夏季更短、更炎热、无雨,冬季更长、更寒冷、无雪。生长季节已缩短到平均每年170天,每年沙尘暴持续90天以上。

咸海面积6万余平方千米,平均水则讨站蛋力观吃活深13米,最深处水深64米。主要由中亚两大内流河锡尔河(现注入北咸海)和阿姆河(注入南咸海,现注入东咸海和西咸口析吸章铁定实卷记煤盾海)注入。历史上咸海海拔53米,南北最长43这践五国接防保南5公里,东西290公里干素溶社空旧活的,面积68,000平方公里,平哥肥往异国阿责径众织均深度16米,在西海岸外最深处达69米。

20世纪60年代初,湖面海拔53米促告食守,面积6.45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四大湖。此后,由于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大量用于农业和工业,加之70年代以来气候持续干旱,导致湖面水位下降、湖面积急剧减小和湖水盐度增高,鱼产量减少,多种鱼类灭绝,湖盆附近地区大量干盐堆善系距站际书功控积,植物受到破坏。咸洋毛零海就此消失,形成了南咸海与北咸。后来湖中的复活岛与大陆相连,将南咸海分为东西两部分宗与钱东料入

折叠 地理环境

咸海(哈萨克语:Арал Теңізі,乌兹别克语:Orol dengizi,俄语作Аральское море)旧译"阿拉海",位于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之间。

北部和东部湖岸曲折,分布有许多小湖湾和沿岸岛屿,南岸为阿姆河口三角洲,西岸为陡岸。湖内可通航,通航期7个月。咸海是在上新世(700万~250万年前)末期形成的,当时地壳下沉,地面水汇潴,是海侵的遗迹。从更新世(250万~1万年前)以后,锡尔河阿姆河的河水都注入咸海,使水位经常保持不变。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阿姆河和锡消盾拿件得些布无岁卷执尔河的河水大量用于农业和绍及不上站适利养生历工业,再加上20世纪70了几史落样年代以来气候持续干旱,导致湖面水位下降、湖面积急剧减小和湖水盐度增高,湖盆附近地区大量干盐堆积。

气候湖盆地区属极端大陆性气候。历史上受周期性干旱气候影响,湖水位变比较大。咸海的气候属财般沙漠大陆型。平均气温︰1~2月,茶夫密北部为-12℃(10.4频明长搞接再除钟得℉),南部为-6℃(21℉);7月,北部为23.3℃(73.9℉),南部咸海咸海 为26.1℃(79℉)。全年降雨量100毫米(4吋)。7月水温在23~25℃(73~77℉);11~12月水温-0.7℃(30.8℉),湖面冰冻。湖水的蒸发量与流入量大致相同,但从长时间来看,水平面有逐步下降的趋势。海水含盐量8~15mg/L。东北的阿拉尔斯克(Aralsk)和南方的穆伊纳克(Muynak)是重要的经济中心。

随着咸海规模的缩减,周围气候已经改变,大陆性特点更强,夏季更短、更炎热、无雨传假书加击松许他,冬季更长、更寒冷守顶倒毛执海胜、无雪。生长季节已缩短到平均每年170天,每年沙尘暴持续90天以上。

咸海面积6万余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3米,最深处水深64米边味父委围。主要由中亚两大内流河锡尔河(现注入北咸海)和阿姆河(注入南咸海,现注入东咸海和西咸海)注入。历史上咸海海拔53米,南北最长435公里,东西290公里,面积68,00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6米,在西海岸外最深处达69米。

20世纪60年代初,湖面海拔53米,面积6.45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四大湖。此后,由于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大量用于农业和工业,加之70年代以来气候持续干旱,导致湖面水位下降、湖面积急剧减小和湖水盐度增高,鱼产量减少,多种鱼类灭绝,湖盆附近地区大量干盐堆积,植物受到破坏。咸海就此消失,形成了南咸海径措叶老与北咸海。后来湖中的复活轮服吧帝进朝识啊影亲混岛与大陆相连,将南咸海分为东西两部分。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

咸海的水产、鲤、等鱼类。居民除捕鱼外,还饲养牲畜、繁殖麝鼠、种植甜瓜。

鱼类(2007年秋季,以渔获量多寡排列)咸海咸海

1.鲤鱼 2.咸海鲷3.咸海拟鲤(Aral roach) 4.暗斑梭鲈(pike perch) 5.比目鱼 6.咸海赤梢鱼(Aral asp) 7.咸海白眼鲷 8.黑鲫(crucian car书质国议具围掉且志调p) 9.带鱼 10.狗鱼 11.鲈鱼 12.红眼鱼(rudd) 13.阿拉油白鱼(Aral shemaya) 14.欧鲶(silurus glanis) 15.鳢鱼 16.土库曼雅罗鱼(Turkestan ide)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变迁

折叠 20世纪

咸海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克孜勒库姆沙漠的中部。

临式极师在50年以前,咸海总面积为6.6万平方公里,这几乎相当于一个斯里兰卡的国土面积。丰富的水资源给当地带是切但米立深住确试体来了巨大的农业和渔业发展兰读识子兴是排料林括续机会,据统计,当地渔业年捕捞量曾经达到4万吨,其支流的三角州有几十个小湖,生态丰富的沼泽和湿地遍及55万公顷。

因为流入的水量(径流量)小于湖水的蒸发量,咸海的含盐量比淡水变满既耐观调高得多。在咸海全盛的时候,曾经是中连年航定答设按赶少首亚第一大咸水湖、世界第四大湖,面积将近7万平方千米。在全盛时代周样庆密井伤希兴既,咸海曾经有发达的渔业,沿岸的从业者超过4万人,捕捞量占前苏联总捕鱼量的1/6。咸海的英文名字"Aral Sea"可以大致翻译成"岛之海",因为它曾经在一公顷的范围内有过1500个岛。

海中散布着1000多个小岛。北岸地势高低不均,海岸线曲折,有许多大大小小海湾。东海岸的北部是巨大的锡尔河(Syr Darya)三角洲,南海岸也有同样大的阿姆河(Amu Darya)三角洲,西海岸是乌斯秋尔特(Ustyurt)高原。海岸线一带有海洋沉积层和大陆沉积层,湖底平坦,从东到西倾斜,湖底沉积有石英石、石灰石、沙、黏土和黏土-石灰石淤泥,都是河道急流冲刷和风、冰侵蚀海岸而产生。

折叠 利用改造

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泊,位于克孜勒库姆沙漠中。20世纪60年代起,苏联的引水灌溉工程导致咸海面积大幅缩减。至今因各种原因导致咸海仍在不断缩小。[1]

随着湖水的干涸,依赖于此的渔业等产业陷入崩溃。不断盐化的水质也逐渐被化肥、杀虫剂污染。裸露的湖床上吹起的沙尘,再加上农药的污染,已成为当地一大公共卫生灾难。美国宇航局相关研究认为,咸海的干涸所造成的影响还包括:导致该地区出现更为极端的气候,如冬天更寒冷,而夏天更炎热更干旱。高盐份的沙尘被从裸露的湖床上吹到附近的农田中,导致土壤退化,农作物必须要吸取更多的河水来维持生长需求。

在1960年,咸海水位下降的痕迹图咸海水位下降的痕迹图这个咸水湖的面积是6.8万平方千米,是一个大湖;1987年,咸海分成两部分:北咸海和南咸海;在1998年,已经缩小到2.9万平方千米,并且被分割成了两个小湖,成为世界第八大湖,它的含盐量从10g/L上升至45g/L;而到了2004年,就只剩下1.7万平方千米了,成了由3个小湖组成的湖群。到了2007年,3个小咸海的面积综合只是咸海极盛时的10%。在NASA的卫星图片中可以看到,在2014年8月19日,咸海已经萎缩到原来西面和北面的零星部分。咸海基金会官网的消息显示,咸海的面积如今已经萎缩了74%,而其水量减少近85%。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前苏联因发展农业尤其是棉花种植而分流咸海使它开始逐渐枯竭,FAO将其称为"非持续发展的一个范例教程":灌溉的发展曾经令人瞩目,从1960年的大约450万公顷面积扩大到1980年的近700万公顷,当地人口迅速增加,同期内从1400万增加到大约2700万,取水总量几乎翻番。而与此同时,正如水利资源专家所说的,咸海流域水平衡表遭到破坏,许多小支流被过分开发,没有衬垫的沟渠和排水网络造成了灌溉效率低,这又促成大量水涝和盐渍,最终影响了大约40%的灌溉土地。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三角州生态系统实际毁灭:到1990年95%以上的沼泽和湿地变成沙漠,50%以上的三角州湖干涸。

1918年,刚成立的苏维埃政府设想将咸海南部的阿姆河和北部的锡尔河改道,咸海咸海 以灌溉水稻、瓜类、谷子和棉花。这是前苏联的"棉花计划",或者叫"白金计划"的一部分。当时,计划的制订者希望棉花能成为新兴的苏维埃国家重要的出口产品。[2]

20世纪40年代,大规模的水渠工程开始兴建。不过,水渠的很多区段质量很差,很多水蒸发或泄漏,白白浪费掉。有人估计,中亚最大的水渠"夸拉昆"(Qaraqum)渠中流过的水中有30%-75%都被浪费掉了,咸海两大水源周围水渠漏水现象也会相当严重。20世纪60年代,每年大约有20-60立方千米的水从阿姆河和锡尔河改道,流向咸海附近的沙漠地区。[2]

1911年至1960年,咸海入流量平均每年560亿立方米,平均水位保持在53.3米绝对高程,水面面积6.6万平方公里,水体总量l万亿立方米。前苏联国土辽阔,但大部分处于寒冷的高纬度地区。为开发新垦区种植棉花、稻谷、蔬菜等,早在沙俄时期,就梦想在中亚地区开垦荒地、扩大水浇地种植棉花,以解决棉花依赖进口的问题。对锡尔河的利用,1937年,前苏联兴建了全长220公里的大费加拉运河,用来浇灌棉花田。对阿姆河的利咸海风景图片咸海风景图片 用,1906年就有人曾提出用阿姆河水开发卡拉库姆沙漠东南部的设想,但限于当时条件,该设想未能实施。1925年,为发展中亚经济,修建卡拉库姆调水工程动议又被提出,经大批专家实地考察、调研、论证,调水工程于1954年正式开工。工程目标是将阿姆河锡尔河天然水道改道,引入土库曼斯坦东部和乌兹别克斯坦中部,以扩大水浇地面积。特别是修建了卡拉库姆列宁运河,该运河东从阿姆河(凯尔基市开始),把阿姆河的水从上游截出,经过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向西延伸,总长达1400公里。这是一个世纪性的工程,苏联几代人都在为此而努力。[4]

两条新运河于1960年代建成后,成千上万的移民来到阿姆河、锡尔河及新运河流域,开垦和灌溉了660万公顷的水田和棉田,使该流域成为新的粮棉生产基地。卡拉库姆列宁运河是最主要的调水工程,可灌溉350万公顷的荒漠草场和100万公顷的新垦农区,改善700万公顷草场的供水条件。以新建运河为代表的调水工程建成后,该地区棉花丰收,水稻高产,农业出现连年跃进局面,农作物年产量比调水工程兴建之前提高4倍。

而后,前苏联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兴建重大引水工程。该地区两大河流锡尔河和阿姆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遥远山脉的雪融水,两条河流穿过克孜勒库姆沙漠最终在盆地最底部交汇,形成了咸海。但是,在引水灌溉工程建成后,两河水流被引至沙漠地区,用于灌溉贫瘠沙漠地区农田,以种植棉花和其它农作物。虽然河水让沙漠充满了生机,但让咸海逐渐枯竭。

至1980年,前苏联棉花年产量达99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20%,其中 95%产于该地区。当时,全苏联40%的稻谷,25%的蔬菜、瓜果,32%的葡萄也产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丰收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口也迅速增长,已由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前700万人猛增到3600多万人。通过对大自然的改造,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收获,这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4]

2014年8月19日卫星图片2014年8月19日卫星图片然而,人们始料不及的是,农业生产丰收,地区经济繁荣并没有持续多久。咸海是一个内陆湖泊,当锡尔河、阿姆河的入湖水量急剧下降的时候,咸海的水位也急剧下降。据实际观测,1971年至1975年,锡尔河、阿姆河入湖水量分别为每年53亿立方米、212亿立方米,而1976年至1980年,下降为每年10亿立方米、110亿立方米。1981年至1990年,锡尔河、阿姆河的入湖水量总计仅为每年70亿立方米。当1987年水浇地发展到730万公顷时,阿姆河和锡尔河已基本不能再为咸海输水,咸海水面下降15米,水域面积从6.6万平方公里缩小到3.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后退150公里。咸海水面面积只剩下2.52万平方公里。[4]

1961年到1970年间,咸海的水平线以每年20厘米的速度下降;在上世纪70年代,这个速度达到了每年50-60厘米;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这个速度达到了每年80-90厘米。从1960年到2000年,从阿姆河和锡尔河抽出用于灌溉的水量增加了一倍,相应棉花产量也增加了一倍。1987年,咸海分成两部分:北咸海和南咸海;而到了2003年,南咸海分成了东咸海和西咸海。"咸海"其实已经不复存在,而"各自为战"的几个"小咸海"处境更加危险。

在2000年拍摄的系列图片中,咸海已经只是1960年的一部分。北部咸海,有时也被称为小咸海,已经与南部咸海完全分离开来;而南部咸海(大咸海)已被分为东部和西部两部分,不过两部分至少还可以通过细长的水域连接起来。

到2001年,南部咸海两部分水域的连接也已成为问题。东部较浅水域面积在过去数年间已快速萎缩。在2005年到2009年间,南部咸海东部水域出现最大范围的消退。

2005年,为了拯救咸海,哈萨克斯坦做了最后的努力,他们在南北咸海间修建了一座大坝。大坝的建立也相当于判了南部咸海的死刑。从锡尔河流进沙漠盆地的水流现在只汇入了北部咸海。

2005年到2006年,北部咸海的水位明显反弹。湖水颜色的变化是由沉积物的变化引起的。

在2009年到2014年间,咸海水位随旱涝年份不同出现交替性反复。2014年的干旱气候导致南部咸海东部水域出现现代以来的首次干涸。[1]

折叠 未来预测

据预测,如果再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到了2020年,咸海将彻底的从地球上消失。[2]

折叠 编辑本段 干涸

美国宇航局拍到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咸海东部河床已经消失,令人震撼。当地生态危机严重,专家称这很可能是拥有550万年历史的咸海,600年来首次完全干涸,等到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1]

折叠 编辑本段 保护

折叠 苏联

看到咸海缩小的负面影响之后,苏联曾想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拯救咸海,修建巨大的引水渠把西伯利亚的河水引入咸海,但工程太过浩大,最终不了了之。[2]

折叠 哈萨克斯坦

进入21世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分别宣布采取一系列措施挽救咸海的命运,但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咸海的命运。

咸海咸海哈萨克斯坦政府采取行动,致力于拯救北咸海。该国政府重修了锡尔河的水渠,减少了水流的浪费。2003年,该国政府又修建了大坝,它阻断了咸海两部分的流通,以保护北咸海。[2]

北咸海恢复的速度让人喜出望外。北咸海的深度已经从不到30米上升到了38米,达到42米的合理深度指日可待。如今,这里恢复了渔业生产,许多渔夫恢复了他们一度中断的工作,捕到的鱼还被出口到乌克兰。这种变化甚至可能使多年不见的积雨云又回到这个地区,给当地农业的复苏带来一线希望。[2]

折叠 乌兹别克斯坦

南咸海由于乌兹别克政府财政紧缩,至今水位仍在不断下降。暴露出来的河床有大量盐沙,大大增加了沙暴的吹袭。不幸的是,2003年南部咸海在水面持续下降之后成东咸海和西咸海两部分。它们水中的含盐量已经达到了每升水100克,而一般海水的含盐量只有每升水35克,东西"两咸海"的含盐量正快速向死海的每升水300克的水平靠近。[2]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决定定期打开河流上的闸门,让一部分水流进南咸海。[2]

折叠 编辑本段 环境破坏

折叠 盐沙暴频繁

咸海的大面积干涸,一方面引起湖水含盐浓度增加,从1960年的11克/升增加到2001年的68克/升;另一方面导致湖底盐碱裸露,在风力作用下,大量盐碱撒向周围地区,使咸海周围地区的沙质平湖平原逐渐沙漠化,流沙迅速发展,形成"白风暴"(含盐的风暴)和盐沙暴,每年要发生几十起盐沙暴。[4]

咸海上空沙尘暴的真彩色图片咸海上空沙尘暴的真彩色图片2010年3月下旬,咸海干旱的湖床沉积层上升起大量的沙尘羽状物,形成沙尘暴。美国宇航局"Aqua"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于3月26日拍摄了咸海上空沙尘暴的真彩色照片。照片显示,一股浅褐色的沙尘羽状物从南咸海的湖床沉积层上升起,并沿着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的边境向东南方向吹去。在沙尘羽状物的东北方,两个红色圆点说明这两处区域可能发生野火。在"Aqua"卫星拍摄时,由于沙尘暴遮挡了大片天空,南咸海的东部水域几乎看不到踪迹。咸海水位的下降和水域的萎缩,导致原有的湖床沉积层大面积干涸,极易形成沙尘暴。此外,局部沉积层中还含有大量的盐、化肥和杀虫剂等物质,这些化肥和杀虫剂都来自灌溉区的农田。咸海地区不断形成的沙尘暴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和关注。沉积层中包含的大量化学物质会随沙尘羽状物升起,可能对该地区人们健康产生不利影响。[3]

折叠 农田盐碱化

农田盐碱化加剧。咸海地区每年约有4000万吨至1.5亿吨的咸沙有毒混合物从盐床(湖底、河滩)上刮起,从北向南吹去,吹向中亚草原,吹向农田和城镇,覆盖了阿姆河河谷丰腴的农田,加剧了中亚地区农田的盐碱化,土库曼斯坦共和国百分之八十的耕地出现高度盐碱化。随沙尘和雨落向地面的盐,因区域不同而异,大约每年平均1公顷达450-600公斤。[4]

折叠 河流污染严重

大面积的粮棉生产和移民生活,产生了大量的灌溉和生活废水,这些废水又重新流入阿姆河和锡尔河。地下水和饮用水受到了盐碱和农药的双重污染。[4]

折叠 危害人类健康

社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在卡拉克尔帕克斯坦,饮水含盐,受到污染,金属含量高,这引起了诸如贫血等问题。这里的慢性气管炎、肾病和肝病,特别是癌症发生率增加3000%,关节炎增加6000%,因而婴儿死亡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之一。

盐量与有害物的增加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健康,白血病、肾病、伤寒、肝炎、支气管炎、痢疾、食道癌、发育不全和婴儿夭折的发生比例都很高。地处阿姆河下游的努库斯市(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当地居民贫血症不断增多,怀孕妇女多患贫血症;锡尔河下游的克孜勒奥尔达市(哈萨克斯坦境内),儿童患病率1990年每千人为1485人次,到1994年增加到每千人为3134人次。[4]

折叠 生物物种锐减

咸沙使咸海周围的植被和野生动物越来越稀少。原来位于河流三角洲内大面积的森林沼泽已经干涸,大量树木及灌木被彻底破坏,当地出没的数百种动物消失贻尽。20世纪60年代,咸海有各种鱼类6 0 0多种,到 1991年则只剩下了70余种,到2001年更是所剩无几;在锡尔河三角洲筑巢的鸟类曾有173种,现已减少到38种。[4]

湖水大量减少导致鱼类资源下降,鱼类捕捞量微乎其微,有的商业捕捞已经在1982年终止,整个捕捞社区失业。

阅读全文

地球洋及海

热点资讯

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