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秦朝以前,安福先后隶属吴国和楚国。公元前222年,秦朝在今安福境内设立安成和安平二县。县治所分别设于今严田镇和竹江乡境内。光怀担第案首倍古西汉初年,境内安平县为豫章郡18县之一;安成县为长沙郡辖县。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安成、平都(公元96年,改安平为平都)、宜春、萍乡、新余、永新6县合并,设立安成郡,郡府设于境內安成县,归属扬州。太康元年(280星既表乙临),安成郡新增广兴县,安成改为安复县,统7县,改隶荆州。隋位工云开皇九年(589),将安煤复、平都二县合并为安成县。十年(590),废安成郡,安成县隶属吉州。十八年(598),安成县改为安复县。唐武德五年(622),升安复县为颖州,七年(624)废州,改安复县为安福县,安福之名自此始。元元贞元年(12穿晚迅亲台玉额材混括95),安福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为县。清乾隆九年(1744),从安福县上西乡划出12个都之地(即今莲花县的路口、湖上、闪石、坊楼、高州、六市等乡镇),与从永新县划出的一部分辖地,设置莲花厅(今莲花县)。自那时起,安福版图基本未变。[2]
隋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根据历朝设州、郡、县过多过乱,有的地域不到百里就有数县设置,还有的两郡共管一县的现象,下诏改州、郡、县球础仍示三级为州、县两级。开皇九在采然针算象误助妈晚年(589年)隋文帝下诏置吉州,废安成郡,将平都、安复两县合并为安复县,隶吉州。
安福第一次设州是在唐初。武德五年(622年),唐高祖员坏兰英映烧够两执情下诏改安复为颖州(一统志称靖州),武德七年(624年),废颖州改安复为安福,隶吉州管辖。改安复为颖州试事去德信尽附充协范房虽然只有2年,但这是唐灭隋高乎调后,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的尝试,对繁荣赣中西部的经济、稳定赣中形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元世祖忽必烈对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进行了改革。为了巩固政权,元朝建立了达鲁花毛伯东赤(行政长官)制。元贞元年(1杂右这北苦民分好们滑295年)安福升格为州,唱演隶吉安路。安福州至明初始由安往村曲作压试撤,历年73年,有16个达鲁花赤和知州在安福州任过职。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安福废州设县,隶吉安府辖。
安福县清乾隆八年(1743年),安福析出上西乡12个都归莲花厅装预孔,自从之后的250多年中,安福的行政区划,一直没有变化过。
民国时确器城入预指爱看费技损期的安福县,1912年直属省;1914年属庐陵道;1926年直属省;1932年属江西省第十行政区;1935年属江西省第三行政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安福县属老革命根据地,先后隶属井冈山根据地和赣西南苏维政逐周出石此口府、湘赣省苏维埃拿持使鲁父践击村对应政府。
1949年7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安福县。安福县先后隶属江西省吉安分区、吉安区、吉安专区、井冈山专区、井冈山地区、吉安地区、吉安市。
2014年5月27日,安福县被江西省确定为6大省直管县之一,开展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1]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截止到2015年安福县辖7镇12乡。
乡镇 | 下辖村(居)委会 |
---|---|
平都镇 | 安城社区、洞渊阁社区、铁井社区、蒙岗社区、文塔社区、左家村(镇政府所在地)、李家村、向阳村、上里村、十里村、浮山村、下路村、太源村、冻背村、城南村、陈坪村、罗家村、凤阳村、西林村、江南村、山头村、凤林村、渡河村、五家田村 |
钱山乡 | 保太村、鱼石发每先南石始占新民村、月里村、钱洲村、曾家村、芝桥村、油市村、里家村、严湖村、长源村、南山村、芦台村、柿木村、大岭村、观形村 |
浒坑镇 | 浒坑镇居委会探映代优、瓦楼村、垅上村、万源村 |
洲湖镇 | 洲湖镇居委会、石孩六及境灯付村(镇政府所在地)、塘边村、南汪村、毛田村、汶源村、中洲村、王屯村、三湖村、新英村、樟现细航信选热料要洲村、塘田村、花门顾考行判害合介稳侵村、花车村、大亨村米制斤笔敌、三沛村、厚里村、百丈村、槎远村、深溪村、诸桥村、北山村 |
横龙镇 | 路口村、横龙村、黄付村、盆形村、枫塘村、洲里村、壶丘村、新屋村、利田村、院塘村、井洲村、东谷村、庙下村、石溪村环慢却肥销须坐川部财、南田村 |
洋溪镇 | 洋溪居委会、桥头村(镇政府所在地)、南安村、枧田村、合村村、窑家村、店背村、塘里村、牌头村、田里村 |
严田镇 | 严田村、土桥村、南桥村、青桥村、南村村、邵家村、花桥村、横屋村、岩头村、坛洲村、龙云村、山背村、易家村布、江口村、岭溪村、杨梅村 |
洋门镇 | 洋门村、坛源村、槎江村、上城村、上街村、加溪村、村沛村、高洲村、沛溪村、草塘村、彭山村、石桥村、乌村村、南边村、甘溪村、坊下村、大陂村、浩林村 |
枫田镇 | 枫田村、水西村、洋田村、车田村、曾石村、梅林村、松田村、高步村、岭下村、西元村、红元村、水车村、双元村、七田村、新屋场村、石干村、社布承望长富势村、扶田村、大田赶物笑房日村、桐源村、东塘村 |
竹江乡 | 庄下富养耐深村、高村村、小车村、矮屋村、洋更振直沙顺觉列任水谈领口村、竹李村、杨湖村、下社村、店上村、中团村、观溪村 |
瓜畲乡 | 赤岭村、金溪村、新安村、瓜畲村、前村村、田东村、花园村、青陂村、诚门村、对江村、里湖村。 |
赤谷乡 | 赤谷村、田西村、书山村、集丰村、黄屯村、苍坑村、陂头村 |
山庄乡 | 山庄村、在比需水乙击盐这新背村、远家村、东合村、连村村、高丘村、笪方杀名桥村、荷溪村、荣溪村、下沙村例冲、洢溪村、东头村、早禾田村、秀水村、双田村 |
金天另田乡 | 文明村、钦村村、江下村、东溪村、娘分周病银圳村、园背村、逢田林果慢村、罗丘村、砖上村、高源村、柘溪村、白塘村、广丘村、塘头村、沿沛村、双溪款消点饭料否部纪称村、峡陂村、玉溪村、苎田村、寨上村、柘田村、欧田村、啼鸡村 |
彭坊乡 | 洋陂村、任头村、彭坊村、坳云村、南溪村、由路村、理坊村、寄岭村、陈山村 |
泰山乡 | 泰山村、南沙村、文家村、月家村、楼下村、清江村、新水村 |
寮塘乡 | 寮塘村、思塘村、口塘村、小水村、荆山理烧阻别村、谷口村、龙佳村、冈口村、官田村、株木江村、东岸村、沥塘村、竹山村、冻边村飞专个声迅理扩思、陂下村、社洲村、西海修部叶边村、蒙坛村 |
甘洛乡 | 石陂村、夏塘村、大郭村、甘洛村、西溪村、三舍村、康家村、坪湖村、南阜 |
章庄乡 | 章庄村钱右容正识洋气、三江村、白沙村、白云村、塘溪村、将坑村、会口村、留田村、西坑 |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地理
三笔杆派海面环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南宽北狭,东短西长。山地面积201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2.2%。武功山脉主峰金顶海拔1918.3米,是江西省境内最高峰。主要河流为泸水河等。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7℃,7月平均气温28.9℃,1月平均气温5.9℃,年均降水量1553毫米,平均降雨日166天,平均日照时数1649小时,年无霜期279天。清倍争怀晚货发西[4]
安福属亚热带季风湿义十衣孙种呼突否松践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才武持掉黄副袁段力7℃,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8.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9℃,年均降水量1553毫米,平均降雨日166天,降水明显集中在春季和初夏,平均日照时数1649小时,山区日照偏少,年无霜期279天,最长323天,最短247天。适宜农作物和林木生长。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叠 水资源
安福县安福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22.69亿方,人均占有量达5673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量达5314立方米,不仅高于全国平均值,也高于长江流域水平。地下水储量为3亿立方米/年,日平均产水量84.9万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3.6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约15.6万千瓦。安福县水域面积11.29万亩,其中可养殖的水面为4.7万亩。
折叠 土地资源
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79328.91公顷。其中耕地45410.1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26%;园地1508.10公顷;草地4523.9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412.2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684.33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9859.62公顷;林地203784.9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0.5%。活立木总蓄积量12300340立方米,毛竹5000.6033万根,树种300种。
折叠 矿藏资源
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民族
安福县2014年,安福县常住人口总数为412,959人,共有家庭户124,661户。
安福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为215,889人,占总人口的52.51%;女性为197,070人,占总人口的47.49%。
安福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12,220人,占总人口的99.8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672人,占总人口的0.1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3,431人,增长了3.62%,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了0.0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了2人,减少了0.3%,占总人口比重下降了0.01个百分点。
安福县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48,654人;具有高中(含中专)受教育程度的77,290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187,160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85,28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发展
2014年,实现GDP111.89亿元,可比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亿元,可比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62.2亿元,可比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29.3亿元,可比增长15.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0:55.9:25.1。人均生产总值28645元,可比增长10.7%。财政总收入162619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767元,比上年增长10.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9985元,比上年增长11.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8876万元,比年初增加114948万元,比上年增长15.3%。[3]
201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11992万元,可比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1594万元,可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686183万元,可比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394215万元,可比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7:52.3:30。人均生产总值33291元,可比增长9.5%。财政总收入169071万元,比上年增长0.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4623元,比上年增长8.3%,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2125元,比上年增长9.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98772万元,比年初增加119285万元。[3]
2017年,实现生产总值143亿元,增长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9亿元,增长1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亿元,增长13%;完成财政总收入18.27亿元,增长8%,税占比75.1%,提高1个百分点。[6]
折叠 工业
2014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10.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实现工业增加值56.52亿元,可比增长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4.0亿元,可比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31046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实现利润262487万元,比上年增长8.1%,利税总额385055万元,比上年增长7.3%。
折叠 农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03621万元,比上年增长5.5%。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达37.07万吨,比上年增长4.0%。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1831公顷,比上年增长4.5%。粮食、油料、烟叶种植面积分别为58024公顷、17802公顷、4035公顷,合计占总播种面积的86.97%。
2014年粮食总产达到7.4亿斤,14.17万亩(新增3.93万亩);全县烤烟种植面积60378.10亩,面积全省第一,被列为全省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点,新增花卉苗木1万亩、高产油茶1.1万亩、陈山红心杉3万亩,武功山大鲵养殖基地全省规模最大;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3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1家。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教育
安福县2015年3月,全县现有各类学校254所,包括完全中学1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中学1所,初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小学105所,特教学校1所,幼儿园124所;在校学生6万余人(含在读学前幼儿1.4万余人),公办在职教职工3200余人,公办学校校园面积135.4万平方米,校舍面积44.2万平方米。学校装配计算机2600台、班班通设备760套、标准化实验室75间,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已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折叠 文化
2014年安福县全力推进国家级公共文化示范项目农村文化"星火"工程建设,开展了"激情泸潇·最美樟乡"大型系列广场文化活动,启动了首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重点打造了5个美丽乡村文化示范村,实现了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文化部免费开放标准;创作了极具本土特色的文艺精品"一歌一舞一小品一小戏",做好了全县各级文保单位和苏区革命文物的维修工作,升级改造了县文化馆旧馆"非遗展示厅"和县图书馆"少儿阅览室";提升改造了76家农家书屋等 。
折叠 医疗卫生
2012年全乡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98%以上,共报销医疗费142万元,基本解决了我乡群众无钱看病的问题,同时加强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满足群众就近就医的需求。
截止2016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64个(含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其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7个(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院、疾控中心、爱卫办、卫监所、皮防所),中心卫生院5个(洲湖、金田、严田、洋溪、山庄),一般乡镇卫生院14 个,省属厂矿医院2个,民营医院2个,村卫生室288个(含医疗点),个体诊所46个。共有编制内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4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0人,中级职称314人,初级职称439人。卫技人员中乡镇卫生院343人,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的36.2%,全县有乡村医生506人,其中具有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46人。[5]
折叠 保障
2014年共解决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资金25573人次913.2万元,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031.1705万元,受益人口11855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25.75万元,自然灾害资金605.4万元。
折叠 交通
大广高速(干线)、分文铁路(支线)、吉莲公路(国道)、安永公路(国道)、安新公路(国道)、宜安公路(国道)、严宜公路(省道)纵贯安福全境。
安福距井冈山机场、明月山机场都只需要1小时车程、距离新余高铁站、宜春高铁站、吉安高铁站也只要一小时车程。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武功山景区
安福武功山,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山上十万亩高山草甸,为亚洲同纬度地区最大面积的高山草甸,人称"云中草原,人间仙境"。风景独好,别有洞天,已被打造成一流的慢生活基地。
羊狮慕景区
杨思慕(羊狮慕)景区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境内。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求学期间游历此山,见山中奇石壮景而流连忘返,日夜思慕,尤其在观赏了鬼斧神工的石笋峰后,留下憾世诗篇:"笔锋插霄汉,云气蘸锋芒。时时同挥洒,散作甘露香"景区因此得名'杨思慕';又因景区经年云雾蒸腾,常现'羊'、'狮'追逐嬉戏于山间的气象景观,而有'羊狮慕'之名。
塘边古村
塘边,是安福县洲湖镇的一个自然村,离县城约30公里,交通方便。1996年在京九铁路沿线旅游资源普查中被发现。这些年来,对外有了一些宣传介绍,来古村参观、考察、游览者络绎不绝。2003年8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省首批"历史文化古村"。这处很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银圳民居群
银圳民居群,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金田乡银圳村银圳自然村。同类赣派建筑共13幢,多为院巷结合,马头墙,绵砖到栋,大门设精致雕花门罩,青石户对。内为插方式木构,分三直,中为厅堂,左右为厢房,大门后设龙凤戏珠凸雕藻井。下厅厢房门扇设拼板浮雕、透空、线雕、镶嵌人物花鸟图案,地面涂金粉。厅堂左右设神龛、神龛屏门透雕人物花鸟图案,厅门均设重罩雕刻。厅堂摆设条桌、供桌、八仙桌等陈设,各类雕刻工艺精美大部分保存完整。巷道多铺青砖或鹅卵石,部分民居左设侧舍。银圳清代民居群特色明显,工艺较精良,为研究地方人文历史及民居建筑工艺提供了标本,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