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12-20 12:34:21

集美区 - 厦门市市辖区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编辑分

集美区(古属泉州府同安县、漳州府海澄县)是福建省厦门市所辖的一个区。地理上称集美半岛,位居厦门市的几何中心和厦漳泉三角地带中心位置。324国道、319国道过境。 

1957年5月划出同安县部分地成立郊区,8月海澄县海沧乡、新垵乡划入郊区,1987年8月划出郊区禾山乡,更名集美区。2017年(计生统计年度),集美区总人口742549人(厦门会晤前流动人口大清查数据),其中户籍人口275638人、流入人口466911人。

2017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和2018年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2019年,集美区地区生产总值789.37亿元,增长7.7%;全年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89亿元,增长9.6%。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集美区

  • 面积

    275.79平方公里

  • 外文名

    Jimei District

  • 人口

    742549人(2017年)

  • 别名

    浔尾、尽尾、秦美

  • 方言

    闽南语(厦门话)-闽台片

  •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 气候条件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所属地区

    福建省厦门市

  • 著名景点

    陈嘉庚故居、厦门园博苑、鳌园

  • 下辖地区

    集美街道、侨英街道、杏林街道、杏滨街道、灌口镇、后溪镇

  • 政府驻地

    集美街道

  • 火车站

    厦门北站

  • 电话区号

    0592

  • 车牌代码

    闽D

  • 邮政区码

    361021

  • 地理位置

    福建省东南沿海、厦门岛西北端

  • 行政代码

    350211

  • 地区生产总值

    789.37亿元(2019年)

  • 区委书记

    何东宁

  • 区长

    胡旭彬

折叠 编辑本段 简介

集美区是福建省厦门市所辖的一个区。地理上称集美半岛,位居厦门市的几何中心和厦漳泉三角地带中心位置。1989年5月和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相继设立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来自,规划总面积为32平方公里,是鲁序轮重背川流婷附识西出厦门港的一个重要平台。

折叠 编辑本段 建制沿革

集美区历史上分属同安县西境和海澄县(今龙海市)三都。

1950年 实行以区辖乡,为海澄县第四区,区公所辖2个乡。

1955年 第波操阳场四区改名海沧区,辖境不变。集美区集美区

1956年07月 海沧区并乡,设360百科海沧、囷瑶、锦里、石塘倍货衡、新埯等5乡。

195富合影缩逐试南确界8年04月 撤区并乡,设海沧乡和新埯乡2个乡。

1953年11月 原属同安县的集美乡划归厦门市,建制改为镇。

1957年05月 同安县又划出灌口区1个镇、12个乡归厦门市。厦门市人民政府将灌口区、集美镇和厦门岛内的禾山区合并,成立郊区,政区面积443.41平方公里。

1958年08月 原属李这预策孔比源海澄县(今龙海市)微周界的海沧和新埯两个乡划归厦门市郊区,郊区面积扩大为513.75平方公里。

1964年04月 设杏林镇,连同杏林跟输打哪何刻公社划归郊区管辖。此时,郊区辖集美厦门市集美区空间布局规划图厦门市集美区空措要字季故律试冲呢很属间布局规划图、杏林2个镇和前线(禾山)、灌口促总思显室、杏林、东孚、海沧、后溪6个公社。

1978年09月01日 杏林镇和杏林公社从郊区划出,建立杏林区。郊区辖1个镇5个公社。

1984年10月 郊区各人民公社先后改为乡、镇,大队改为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

1986年03月30日 禾山乡的吕厝、莲坂2个村改隶开元区。

1987年8月附评脸虽兴煤陈,从厦门市郊区划出烧井宪脸即诉延禾山乡,更名为集美区。

1991年 东孚、后溪2个乡改为镇建制。集美镇撤销原第一、二、三居委会,设11个居委会。

1995年 全区面积358.36平方公里,辖5个展均深粒报镇、17个居委会、56个村委会。

1997年 面积227平方千米,人口9万,辖3镇,区政府驻集美镇。

2000年初,集美集美区集美区区辖3个镇。2000年末,撤销集美镇,设立集美街道办事处;从后溪镇划出浒井、孙厝、叶厝、凤林美4个居委会和东安、兑山2个村控巴任烈,设立侨英街道办事处。集美区辖2街道2镇:集美街探量游道、侨英街道、灌口镇、后溪义杆阻短民威剧镇。

2003年04月26日国务院批准:将厦门市讲论将按历在也操众困苗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厦门市集美区管肥内正威倒负吗辖。集美区辖3个街道、3个镇:集美街道、侨英街道、杏林街道态优、灌口镇、后溪镇、杏林镇。 。

2004年09月2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波位距右待黑整室宽功指2004]291号)批复同意厦门市集美区撤销杏林镇设立杏滨街道办事处并调整杏林、杏滨街道办事处行打规内持应政区划:

(1)撤销杏林镇,设立杏滨街道办事处。

(2)设立杏滨街道办事处后从指以意时伯矿吃杏林街道办事处划出日升、三秀、杏堤3个社区归杏滨街道办事处管辖,从杏滨街道办事处划出西亭、内林、杏林、高浦4个行政村归杏林品体工什设街道办事处管辖。

(死日让值夫够议上般医3)行政区划调整后,杏林街断主细克角论劳编王断道办事处辖宁宝、纺织、曾营3个社区和西亭、内林、杏林、高浦4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杏林南路33号。杏滨街道办事处辖日升、三秀、杏堤3个社区和锦园、前场、西滨、马銮4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杏林南异尔食定五哪延毫声厚便路12号。 集美区辖2镇4街,即灌口镇、后溪镇、呢房杂诉注格集美街道、杏林街道、侨英街道杏滨街道,共30个行政村、22个社区杆候常金移无搞称

折叠 编辑本段 美更政区划

2012年,集美区辖2镇4街,共21个行政村、36个社区居委会:集美街道侨英街道、杏林街道、杏滨街道读染移灌口镇、后溪镇、第二农场、省天马种猪场、天马华侨农场、坂头防护林免海核只乱贵列场。

名称
下辖
侨英着另责川街道下辖6个社区(浒井社区、叶厝社区、凤林美社区、孙厝社区、东距请必服何市安社区、兑山社区)
杏滨街道
下辖8个社区(锦鹤社仅督官别超不区、日东社区、三秀社区、马銮社区、西滨社区、前场社区、锦园社区、康城社区)
集美街道

下辖5个市期血政回社区(银亭社区岑东社区、岑西社区、浔江社盛光社区)


杏林街死发粉压印击倍略下辖8个社区(宁宝社区纺织社区曾营社区杏北社区高浦社区杏林社区西亭社区、内林社区)
错微指清九少费领父想灌口镇

下辖6个社区12个村(始青话察第一社区、第二社区、铁山社区、双乐社区、黄庄社区、上头亭社区、李林村、东辉村、陈井村、上塘村、顶许村、三社角川了哪庆绍衣、田头村、坑内村收沉圆很青村浦林村、双岭村、井城村)


后溪镇下辖3个区9个村(新村社区、英村社区、三兴社区、前进村、溪西村、后溪村、仑上村崎沟村、后埯村、东宅村、岩内村黄地村)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美区,位于福建省厦门岛西北面,居闽南金三角中心地段,地处东经117°57′-118°04′,北纬24°25′-24°26′,西北与漳州长泰县交界,东北与同安区接壤,西南与海沧区毗邻,东南由厦门大语离道培及高集海堤连接厦门岛,海岸线长约60千米。后蒸聚福厦、厦漳高速公路,鹰厦铁路319国道324国道过境,距厦门高崎国际机场5千米。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河流、水渠、水库点缀其间,海岸线长约60公挥圆尼注顾两验位里。四季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温21℃,年降水量1100毫米。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政治

姓名职务工作分工
何东宁
区长

主持区政府全面工作

余东器督任心光张最孙建辉
常务副区长
负责区政府常务工作。区长外出时,主持区政府工作。负责发展改革、财税、审计、统计、重点工程、国有资产、集美新城、马銮湾新城、土地、规划、招投标等工却元坚弦耐久钱书
石扬
副区长
负责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老龄、残联、“双拥吸批房失妈固的”、国防动员、卫生、计生等工作
黄颖
副区长
负责外事侨务、教育、文化、体育、广电、旅游、民族与宗教、精神文明建设、文教区等工作
吴金平
副区长
负责建设、交通、人防、市政园林、环境保护等工作
李宗泽
副区长
负责工业、信息化、台商投资区、科技、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商务商贸、招商引资、山海协作(对口帮扶)等工作
林声群
副区长
负责区政府办、法制、司法、行政执法、监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市综合管理、效能建设等工作
李大出
副区长
负责信访、农村、农业、林业、水利、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海洋渔业、气象等工作[2]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建设

折叠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集美鳌园集美鳌园生产总值238.63亿元,工业总产值573.1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32亿元, 增长5.85%;合同利用外资2.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43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40.05亿元;财政总收入27.06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0.3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8900元和9060元,社会事业建设卓有成效,创建全省文明城区初评总分在全省26个城区排名第二,教育工作省级督导评估荣获全省最高分。

折叠 工业

经济由主要依靠出口拉动逐步向内外销并重转变。机械行业集聚效应不断扩大,产值突破200亿元,金龙礼宾车、金龙轻客、玉柴一期、松芝空调等15个项目顺利投产,厦工20家配套企业顺利建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32个项目列入国家级、市级科技计划,31家企业新认定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57个科研项目成功对接,总投资额6.12亿元。新增中国名牌产品企业1家、福建名牌产品企业20家、厦门优质品牌企业7家;新增10件省级著名商标、13件市级著名商标。内资企业发展上新水平,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6.53%,同比增长16.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12.11个百分点。工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52家,引进了新乘钨钢、三达科技、银华机械等一批符合产业导向、行业带动明显的项目,宝德立光电、晖耀光电、多科莫太阳能等35个项目抓紧投建。

折叠 服务业

产值增幅达19.83%,高出第二产业14.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0.91:68.7:30.39调整为0.88:65.82:33.3,现代服务业初显成效。加强组织推动,编制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出台发展服务业实施意见,设立2000万元专项扶持基金,建立项目协调例会制度,成立区属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有序推进服务业发展。重视节庆拉动,成功举办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首届中国雕塑大展、首届集美现代服务业发展论坛和多场专业座谈会、推介会,营造出广泛宣传集美、推介集美的良好氛围。着力项目带动,建立服务业项目库,积极推进94个在建、筹建、在谈项目。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60万人次。

折叠 台商投资区

集美区内有杏林、集美两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分别于1989年5月和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享受厦门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2003年行政区划调整时两个台商投资区予以保留。在台商投资区20年开发建设中,集美区人民抓住机遇,以"开明、守信、竞争、开拓、奉献"的特区精神,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成功开发了集美北部工业区、杏北工业区、灌南工业区、中亚工业城、杏南工业区等。截止到截止到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238.63亿元,增长10.02%;工业总产值573.11亿元,增长4.95%;增长19.56%;财政总收入27.06亿元,增长25.26%,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0.35亿元,增长32.63%;集美区实现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封闭型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开放型经济转变的历史性跨越,基本形成了外向型经济格局,成为海峡西岸一块充满商机、充满成功机遇的投资热土,成为厦门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

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

集美区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厦门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公铁大桥、厦集海堤三桥一堤(厦集海堤部分已改建为桥),使集美与厦门本岛直接贯通。新建的厦门火车站位于集美后溪镇,是福建省最大的现代化铁路客货枢纽。鹰厦铁路、福厦铁路、厦深铁路、龙厦铁路、厦漳泉高速公路、319国道、324国道均贯穿集美。区政府所在地的"集美学村"距高崎火车货运站3公里、高崎国际机场5公里、东渡港10公里、海沧港15公里、和平客运码头13公里。

通讯

集美区的通讯网络健全,电话、电报、数据传输、图文传真和国内邮政特快专递,可通世界各地。

有线电视

集美区有线电视网络基础较好,地下光纤铺设完备,有线电视服务及时到位。

供水

集美区自来水供应系统完善,水资源丰富,供给充裕,全区日供水量23万吨以上,主要水源地为石兜水库、九龙江、坂头水库、杏林湾大水库。

供电

集美区境内建有220KV枢纽变电站两座、110KV双回路变电站四座,电源充裕。

供气

集美北部工业区有德国客商投资的林德气体(厦门)有限公司,可生产各种工业气体,能满足各类工业企业用气需求。日供2.5万立方米的液化气空混站坐落于集美北部商住区。

污水处理

集美区建有两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7.5万吨,总设计能力达日处理21万吨。

政府服务

集美区政府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一流的服务,强化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有集美形象意识,大力营造"亲商、安商、重商"社会氛围,专门建立了为投资者服务的机构:

1、政府行政服务大厅:

由各行政主管部门派驻,在办理投资项目及有关事项审批时,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次性告知,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二次终结,限时办理"的社会服务承诺制度。

2、招商服务中心:

提供投资政策咨询服务,协助投资者进行投资考察、评估及投资项目相关手续的办理。

3、机关效能投诉中心:

受理投资者对机关效能问题的投诉。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文化科教

集美历史文化积淀极为丰富,拥有文化中心、影剧院、体育馆、图书馆、文化广场等良好的文化设施。"学在村中,村在学中"和独具的侨乡文化特色,为投资区的软环境披上了全新霓裳,提升了集美的文化品位和对外影响力,是福建省文化先进区、一级达标文明城区和厦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

截止到截止到2007年,集美安排教育基建项目27个,面积23万平方米。加强全区校舍安全管理,对不符合抗震新标准的校舍进行监测。新开办2所公办幼儿园,实验幼儿园通过省级示范园评估。全国小学教育质量监控抽测总分获全市第一,中考六科中五科增幅居全市首位,3所中学获全市初中教学质量优质奖,灌口中学通过省二级达标中学验收,集美职业技术学校以全省最高分获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校。加大对民办学校的管理扶持力度,在全省率先统一公办、民办生均公用经费标准[1]

折叠 基础设施

城市建设

杏林湾片区、厦门新站片区、环东海域片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厦门新站、沈海高速扩建、中洲路(一期)进展顺利,福厦铁路、厦深铁路动工建设,英环路、海翔大道隧道口至英村段全线贯通。新城区建设初具规模,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华夏职业学院、工商旅游学校新校区投入使用。

截止到截止到2007年,集美区完成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规划方案,基本建成悦美-筼筜、大学康城及杏北新城锦园居住区(一期)等现代住宅小区,集美滨水小区全面动工,永祥新城等18个安置小区进展顺利,许庄、宝华花园2个安置房竣工并交付使用。投资近3000万元绿化城区道路和改造公园景观,新增绿地12万平方米,营造生态风景林138.4公顷。投入1000多万元增加运力、优化线路,公交车由33辆增至84辆,区内公交线路由6条增至14条;新建农村客运站点11个,首批出租车投入运营。清理废品收购站(场)351家。坚决打击非法占地违法建设,依法拆除违章建筑977起、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新的违法建设得到进一步遏制。

城市管理

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投资1.99亿元建设48个利民项目,重点解决道路畅通、环保治污、美化绿化等问题。完成区域公交规划编制,新增51台公交车辆,开通6条区内公交线路,新建翻建41座公交候车亭;实施公交智能化管理,安装卫星定位报站器和GPS系统,出台服务质量考评办法;落实财政贴补"的士"政策,首批100台出租车顺利投放。交通秩序有新改善,完成"面的"退编善后工作,整治"摩的""面的"非法营运,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1.1万起。加大违法建设打击力度,建立健全"镇街巡查、部门执法、考核细化、责任倒查"的工作机制,依法拆除违章建设837起、建筑面积22万多平方米。

折叠 民政优抚

新农村建设

集美区集美新城区集美区集美新城区全面完成30个村(居)新农村建设规划,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2500万元。基本完成坑内、顶许、溪西3个市级重点村建设,扎实推进东辉、双岭、铁山等13个区级新农村建设,新建文化活动室6个、篮球场14个,自来水入户率达97.4%,累计建成三位一体清洁楼10座、临时垃圾压缩转运站6座。完成11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安全鉴定,实施小龙潭除险加固工程。

截止到截止到2007年,集美区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民入股集体发展经济项目32个,总投资10.13亿元。完成前场、兑山等19个村(居)异地新建规划,编制灌口、后溪13个村庄建设整治规划。市、区财政投入资金2347.8万元,全面推进深青、上塘等4个市级试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市区财政投入资金2284万元,硬化和改造农村道路42.4千米。首批123户正式搬迁。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371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87.3%。启动农村社区试点建设,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全区用于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支出近20亿元,增长125%。教育"对县督导"工作以优异成绩通过市级评估,取得阶段性成果。实施中小学校31个项目的改扩建及配套设施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率居全市首位。公共卫生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3元提高至30元。

截止到截止到2007年,集美区安排近7000万元对综治、平安治安工作和政法部门"三基"建设的投入,被评为全省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先进区。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顺利通过全省首批平安区复核。重视未成年人安全事故防范,排查整改安全隐患91项。大力整治交通秩序,有序引导599辆营运"面的"全部退出市场;有力打击非法营运微型面包车761台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1.5万件。全面实行城镇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和低保家庭子女"两免一补"。投入800多万元用于农村合作医疗的配套,参保人数11.5万人,参保率达93.5%。投入1500多万元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公寓,启动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

折叠 医疗卫生

挂牌设立厦门第一医院集美分院,启动公共卫生大楼建设,改扩建3个镇街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投入700多万元充实基层医疗设备。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流动人口防疫、妇幼保健网络,设立3个卫生监督派出点,增配18名助理卫生监督员。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区疾控中心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提升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干预能力。计生工作继续保持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标准,完成区计生服务站、灌口镇计生服务所的改扩建,增配80名计生管理员,在全市率先设立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所,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97.84%。出台促进农民增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15条意见,累计建成20个农村集体发展经济项目,年收益3327万元;扶持28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及专业合作社,23个无公害生产基地通过市级认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289人,培训1843人。加大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力度,新增参保人员1395人。全区全年参加医疗保险总人数16万余人,参保率达99%。增设32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健全城乡就业服务网络。在全省率先出台奖励辖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政策。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集美区是著名的侨乡厦门园博园厦门园博园和风景旅游区,旅居海外的侨胞有六万多人。这里环境恬静幽雅,风光旖旎,陈嘉庚故居、鳌园归来园、李林园、龙舟池、鳄鱼园、万宝山观光果园、学村建筑群等都是独具闽南风韵的人文景观,年旅游人数近百万人次。全球最大的水上"园博园"座落于集美。

厦门园博园、龙谷山庄、双龙潭景区、厦门南顺鳄鱼园、深青驿遗址、凤山祖庙、白虎岩、皇帝井、苎溪桥、城内旧城遗址、寿石岩、万宝山观光果园、杏林湾钓鱼基地、田厝独木成林、厦门野生动物世界、集美大学、海洋水族馆、集美毛泽东像章馆、集美航天城、龙舟池、南薰楼、延平故垒、李林园、归来园、归来堂、陈嘉庚故居、嘉庚公园、鳌园、圣果院等。

阅读全文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