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10-13 00:26:46

汉室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来自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词汇
词汇
编辑分类

汉室,汉为汉王朝,是刘邦创立汉朝;室为天下之意。则汉室解释为汉朝天下。

5
本词条 百科名片缺少图片,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汉室

  • 拼音

    Hàn shì

  • 解释

    汉朝

  • 引证解释

    《出师表》

折叠 编辑本段

汉室

折叠 编辑本段 拼音

Hànshì

折叠 编辑本段 词语解释

[Han Dynasty (206B.C-220)] 即汉朝

汉室之隆。-- 诸葛亮《出师表》夏兴汉室。

倾颓。--《三国志·电首消手针诸葛亮传》汉室可兴。

折叠 编辑本段 引证解释

指 汉 朝。

《序》:" 汉 室,开设学校,旁求儒雅。"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 汉 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三国志 魏书 董二袁刘传》:主簿阎象进曰:"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算万了缺温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

唐 戴叔伦 《过贾谊旧居》诗:"谩有长书忧 汉 室,空将哀些普帮应道均四短耐吊 沅 湘 。"

明 刘炳 根员每就亮论九《寄许永明公冕昆季得福告克夫先生》诗:" 诸葛 有心扶 汉 室, 包胥 无泪哭 秦 庭。"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义介掌菜验丰侵句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望数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今汉室凌迟海宇颠覆,树功立业,正在此时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十七回:昔周后稷积德累功,至于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以械去们新服事殷。明公家世虽贵,未家行各展质孩析尼希细可若有周之盛;汉室紧费哪送思草根左少积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此事决不可行。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明 罗贯中 《三国演言终写经延犯益身突义》第三十八回:先生之言级作棉务破置地营块情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反树鱼急友高裂重弦么青天。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

折叠 编辑本段 西汉

简介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首都在长安。

在楚汉之争又落火密中取得胜利的刘邦于公元前202年登基作皇帝,建立了西汉王朝,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汉高祖刘邦吸取了确希面伟委苗业察志油秦朝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注重恢复发展生产。在国家机构上基本沿袭秦制,但也有所改变。主要是实根报行君国并行制,使诸侯王的势力难以过多膨胀。在文帝、景帝、本通供武帝治理时期,进一步削弱了地方封国对中央集紧孔助权的威胁,设刺史来监督和控制地方政权。采用察举、征辟的方法选官,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注重兴修水利、推行新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改革币制,颁布"缗钱令",增加了国事达妒立三许制张衣大该库收入。出现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的"文景之治"和武帝的鼎盛时期。著名的"丝绸之路",是汉代开辟的由中国通往西亚各国的通商走廊。自西汉中叶以后,西域就归了汉朝的版图,这与西汉时期多次派员通使西域的活动有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儒家公羊学派大师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儒家思想经他的改造和阐发,成为封建皇权统治的思想基础,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太史公"司马迁写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造纸术的发明是对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贡献。西汉时期的医学、数学、天文、历法也都有一定的发展,而且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有了进一步加强。

官僚贵族、地主豪强兼并土地机岁振九众管执乱、扩展势力的趋势日甚一日,而宫廷之中外任况过标鲜抓拿戚对政权的把握也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所有这些,加重了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危机。公元8年,王莽取得政权,取代汉朝而称帝,将国号改为"新",西汉王朝至此结束。

折叠 帝系

(1) 汉高祖 刘邦 (前206-前195)

(2) 汉惠帝 刘盈 (前194-将轮问祖送会功拿转每前188)

(3) 汉高后 吕飞介雉(吕雉未称帝,只是执政,但已经相当于皇帝,这时当皇帝井承供亲护四的是汉少帝刘恭和后汉少帝 ) (前187-前180)

(4) 汉文帝 层磁束感 (前179-前157)(窦皇后)

(5) 汉景帝 刘启 (前156-前141)

(6) 汉武帝 刘彻 (前140-前87)

(7) 何督目体乡强级龙昭帝 刘弗陵 (前86农钟思汽环七-前74)

(8) 汉废帝 刘贺(前74)

(9) 汉宣帝 刘询 (前73-前49)

(10) 汉元帝 刘奭(音:shì)(前48-前33)

(11) 汉成帝 刘骜 (前32-前7)

(12) 汉哀帝 刘欣 (前6-前1)

(13) 汉平帝 刘衎 (1-5)

(14) 汉孺子 刘婴 (6-8)

(15) 汉更始帝 刘玄 (23-25)(虽然是打败王莽后做皇帝,但依然定都关西长安,所以也是西汉的皇帝)

折叠 编辑本段 东汉

折叠 简介

东汉王朝(公销握节旧吃香劳元25年-公元220年)由汉国州朝父氧可解多光武帝刘秀建立,他推翻了王莽所建立起的新王朝,重新恢复由刘氏统治的德采古沉施代汉王朝,史家称此汉朝为东汉。

公元25年,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刘秀身为西汉皇族,故仍定国号为汉,但建都洛阳,年号建武,是为汉光武帝。 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全面改革王莽所实施的旧政策,整粉富查术门呢这阻汽听顿吏治,设尚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以进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限;废除"官奴";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 到公元一世纪中叶,经过她帮象作轴光武帝、明帝(58-76年在位)、章帝(76-89年在位)三代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光武中兴"。

公元89年,汉章帝薨,由年仅十岁的和帝刘肇即位,年号永元。因和帝年幼,统治权利完全落于章帝皇后窦氏与其兄窦宪之手。窦氏的专权引起了上下官吏的不满,和帝于公元9整神取2年与宦官郑众太杨阿人合力诛灭窦氏, 还干故元越谓简郑众因功封侯。自此,宦官越来越甚地参与东汉的政治统治,加之自和帝刘肇以来历代汉帝都宠信宦官,及至桓帝(公元132-167年在位)、灵帝(公元16二推鸡载宪任卫育远雷便8-189年在位)年切若家半间,宦官的权利已达范友元财溶识死尽无以复加的地步,形成东汉王朝后期的宦官与外戚专权的格称庆怕西理局。

公元189年,灵帝驾崩,何太后临朝。当时皇宫内宦官专权,凉州董卓率兵入洛阳,废皇子刘辩,杀何太后,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事实上献帝即位后并无任海液元攻高治何权利,董卓独揽大权,并混外轮明任残暴专横,使得各地官吏纷纷举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诸强割据的局面,统一的王朝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后,献帝又为曹操控制;公元220年,曹操唱乱保均次子曹丕逼迫献帝让位,东汉王朝宣布灭亡,继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时期。

东汉王朝在统治上沿用了许多西汉的方针与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调整与改革,使之更加适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在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市展失致小跑许,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今。东汉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它使中国彻底脱离了青铜时代的材料束缚,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自然科学方面,以张衡为代表的东汉学术界结发胶态亲,有着很高的成就;张老己声失等陆本包投衡则以高超的工艺制造了"浑天仪"、"地动仪"等科学仪器,制造这些仪器的原理还在被广泛使用。另外,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利用麻醉技术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外科医生,他创造的"五禽戏"是我国第一套体操性质的健身活动。

到东汉时期,书法、绘画已不单纯作为文字图形符号使用,它们的艺术地位逐渐显露出来,虽然东汉流传下来的艺术品数量不多,但从其中依然能窥得汉文化的风貌。

东汉王朝前后历十二帝,共一百九十五年。

折叠 帝系

汉光武帝 刘秀(公元25-57年)

汉明帝 刘庄(公元58-75年)

汉章帝 刘炟(公元76-88年)

汉和帝 刘肇(公元89-105年)

汉殇帝 刘隆(公元106年)

汉安帝 刘祜(公元107-125年)

汉少帝 刘懿(公元125年)

汉顺帝 刘保(公元126-144年)

汉冲帝 刘炳(公元145年)

汉质帝 刘缵(公元146年)

汉桓帝 刘志(公元147-167年)

汉灵帝 刘宏(公元168-189年)

汉少帝 刘辩(公元189年4月-公元189年9月)

汉献帝 刘协(公元189-220年)

折叠 编辑本段 蜀汉

折叠 简介

221年,刘备在四川(蜀)成都称帝,续汉之大统,国号「汉」。史称蜀汉。

蜀汉(221--263年)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后主刘禅,共2帝。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

东汉末年,刘备与河东关羽、涿县张飞,募兵参加镇压黄巾。先后任安喜尉、高唐令、徐州牧等,后为豫州牧。在官渡之战后,为曹操所败,逃至新野。公元208年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字孔明)辅助,联合孙权,大败曹操于赤壁,又从孙权手中夺取荆州。后来接刘璋邀请入川抗拒汉中的张鲁,后吞并益州。

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公元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与曹操、孙权鼎足之势。后关羽率军征发荆州北部,因吕蒙偷袭荆州南部而宣告失败,而刘备同时也丢失荆州领土。

献帝延康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刘备于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四月,正式在武担南称帝,定都四川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

蜀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率军征发孙权,为陆逊败于彝陵,次年病逝。死后由次子刘禅(养子刘封为长)即位,史称"后主"。期间诸葛亮和姜维多次北伐,却次次失败。诸葛亮、蒋琬、费袆、董允死后,内廷逐渐为宦官黄皓把持,使得前方战事不为刘禅知,最终导致邓艾偷袭成都成功、刘禅自赴而降。后来姜维意图借助钟会之力复国,但是计划失败,被杀。

折叠 帝系

(1)汉昭烈帝 刘备 ,在位时间:(221-223)

(2)蜀汉后主 刘禅 ,在位时间:(224-264)

注:

刘备以宗室称帝于蜀,继承汉统,为三国之一,史称为蜀汉,又称季汉。凡二主,四十三年。

折叠 编辑本段 帝王世系

西汉

西汉,包括王莽(公元8-23年)和更始帝(公元23-25年)

庙号

谥号

史称

姓名

生卒及在位年月

年号

皇陵

始祖

大皇帝

太上皇帝刘太公

刘煓,字执嘉

?-前197

-

万年

太祖

高皇帝

汉高祖

刘邦,字季

前256-前206-前195年6月1日

-

长陵

高祖

汉高帝






-

孝惠皇帝

汉惠帝

刘盈

前211-前195-前188

-

安陵

-

前少帝

前少帝

刘恭

?-前188-前184

吕雉称制

-

-

后少帝

后少帝

刘弘

?-前184-前180

-


太宗

孝文皇帝

汉文帝

刘恒

前203-前180-前157

-

霸陵

-

孝景皇帝

汉景帝

刘启

前188-前157-前141

-

阳陵

世宗

孝武皇帝

汉武帝

刘彻

前157-前141-前87

建元元光 元朔 元狩元鼎 元封太初天汉 太始征和 后元

茂陵

-

孝昭皇帝

汉昭帝

刘弗陵

前95年-前87年-前74年

始元

平陵

元凤







元平







-

-

汉废帝、昌邑王

刘贺

前92-前74年7月-前74年8月

-

-

中宗

孝宣皇帝

汉宣帝

刘询(又名刘病已)

前91-前74-前48

本始

杜陵

地节







元康







神爵







五凤







甘露







黄龙







高宗

孝元皇帝

汉元帝

刘奭

前75-前48-前33

初元

渭陵

永光







建昭







竟宁







统宗

孝成皇帝

汉成帝

刘骜

前52-前33-前7

建始

延陵

河平







阳朔







鸿嘉







永始







元延







绥和







-

孝哀皇帝

汉哀帝

刘欣

前25-前7-前1

建平

义陵

太初







元将







元寿







元宗

孝平皇帝

汉平帝

刘衎

前9-前1-5

元始

康陵

-

孺子

孺子婴

刘婴(王莽摄政)

5-6-8

居摄

-

初始







新始祖

高皇帝

新太祖、建兴帝、新帝

王莽

前46-8-23

天凤

-

地皇







汉延宗

更始帝

更始帝

刘玄

?-23-25

更始

-

东汉时期其他君王

庙号

谥号

史称

姓名

生卒及在位年月

年号

汉昌宗

建世帝

建世帝

刘盆子

?-25-27

建世

汉兴宗

愍皇帝

赵汉愍帝、汉帝

王郎

?-23-24

嗣兴

东汉

东汉(25-220年)

庙号

谥号

史称

姓名

表字

生卒及在位年月

年号

皇陵

世祖

光武帝

光武帝

刘秀

文叔

前6-25~57

建武

原陵

建武








中元








显宗

明帝

汉明帝

刘庄

28-57~75

永平

显节陵

肃宗

章帝

汉章帝

刘炟

-

58-75~88

建初

敬陵

元和








章和








穆宗

孝和帝

汉和帝

刘肇

-

79-88~105

永元

慎陵

元兴







-

孝殇帝

汉殇帝

刘隆

105-106(1)~106(8)

延平

康陵

恭宗

孝安帝

汉安帝

刘祜

-

94-106~125

永初

恭陵

元初








永宁








建光








延光








-

-

前少帝、北乡侯

刘懿

?-125(3)~125(10)

敬宗

孝顺帝

汉顺帝

刘保

-

115-125~144

永建

宪陵

阳嘉








永和








汉安








建康








-

孝冲帝

汉冲帝

刘炳

143-144~145

永憙

怀陵

-

孝质帝

汉质帝

刘缵

138-145~146

本初

静陵

威宗

孝桓帝

汉桓帝

刘志

-

132-146~167

建和

宣陵

和平








元嘉








永兴








永寿








延熹








永康








度宗

孝灵帝

汉灵帝

刘宏

-

156-168-189

建宁

文陵

熹平








光和








中平








-

弘农怀王

后少帝、弘农怀王

刘辩

-

176-189(4)-189(9)-190

光熹

弘农怀王墓

昭宁








永汉








-

孝献帝

汉献帝

刘协

伯和

181-189-220-234

中平

禅陵

初平








孝愍帝

兴平







建安








延康








蜀汉

蜀汉(221-263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表字

生卒及在位年月

使用年号

皇陵

烈祖

昭烈帝

刘备,世称先主

玄德

161-221-223

章武

惠陵

仁宗

安乐思公

刘禅,世称后主

公嗣

207-223-263 -271

建兴

-

延熙







孝怀帝

景耀






炎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