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18-08-20 16:24:26

百代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太衣粮界器裂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公司
公司
编辑分类

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EMI唱片,又称百代唱片,成立于1897年,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唱片公司之一。EMI前身是英国留声机公司和英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1955年,EMI收购了美国Capitol唱片公司,1957年在英国正式成立了EMI唱片有限公司。总部设在伦敦,在全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1991年,英国Thorn-EMI集团以十亿美元将同属英籍之独立品牌维京唱片并入旗下,目前EMI拥有Captiol,Apple,Virgin,Parlophone,等多个唱片品牌,是英国唱片业的龙头公司。2012年索尼以22亿美元收购百代音乐出版业务。

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

    百代

  • 成立时间

    1897年

  • 隶属

    索尼唱片

  • 旗下品牌

    Apple,Virgin,Parlophone

折叠 编辑本段 发展史

折叠 时间进

1898年:欧文与合集才输唱买孔脚伙人兼投资者特拉瓦·欧文正式注册了留声机公司,他们在5月16日来自将公司从塞西尔旅馆迁往梅登街31号。公司的业务主360百科要是在德国制造留声机、唱片及相关产金观统便品。

1899年:留声机公司购买了弗朗西斯·巴罗德的画"主人之声"(His Master's Voice),这尔温去最营继脚血幅画在次年一月首次出现在公司的唱片上。

1900 年:留声机公司拓展业务,将公司名改飞升为"留声机&打字机有限公含权变坏务微通座神副员司"(the Gramophone and Typewr候整热金础听位世iter Ltd,以下简称"G&T")。

1901年:G&T从美国的约翰逊处订购了首部10英寸直径录音设备,两年后又购买了12英寸的录音设备。

1902年:G&T总部由梅登街迁往城市路21号。

1904年:攻向右直衡级末余说怀战公司的首张唱片――内莉·梅尔巴的录音发行,共发行了14张单面的12英寸唱片,每张售价1.50美社统杂李丝进元。

1907年:公司的第一家工厂在英国米德尔塞克斯郡的海斯动工,男高音爱黄息价尽硫沿记据将氧因德华·劳埃德为其奠基。公司恢复名称为"留声机有限公司(the Gramophone Company Ltd)"。

1908误灯年:在新建的海斯工厂,第一张唱片开始制作,7月开始大规模生产。

1909年:温斯顿·丘吉尔、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和内阁大臣劳合·乔治为1909年的政府预算录制演说。小狗尼帕(Nipper)――公司的标志物在唱片的封套上首次出现。

1910年:斯科特队长携带一部留声机和唱片进入南极探险。这部留声机而后被带回英国成为EMI公司珍贵历史档案的一部分。

1911年:留声机公司的总部由城市路迁往剂缩字帝云点脚它突海斯的布利思路。

1912年,新的录音室在把通强研罪想林止费概布利思路投入使用。为了防止周围的鸡叫名此分断鲜入日写行被录入音乐,公司被迫买下了周围所有的鸡。

1921年:留声机连二际名器余公司在伦敦的牛津路开设了新的零售店,爱德华·埃尔加为新店揭幕。

1924年:留声机公司录制了乔治五世(1865-1936,英国国王)在温布利展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这次使用了半电子录音,使用一条导管将扩音器与录音盒相连。

1925年:基于Wes布困tern电子系统的录音技术得到应用。公司用电话线连接录音设备,录制了教堂的管风琴演奏。

1926年:哥期经氧装兴控县伦比亚留声机公司获得Parlo村含联矛害修倍phone唱片品牌。

1931年:留声机公司与哥伦比亚留声机有限公司(The Columbia Grapho论值呼清破远践phone Ltd)合并组成"电子&音乐有限公司(Electrical and Musica简安略继弱父l Industries Ltd)"。留声机公司的阿尔弗雷德·克拉克成为维质公司的主席,哥伦比亚公司的阶妈氢接缺帝面路易斯·斯特林成为公司总经理。

爱德华·埃尔加爵士为位于伦敦Abbey路的EMI新录音室揭幕。EMI中心研究实验室的电子工程师阿兰·布卢姆莱恩发明了双声道(立镇班推应体声)录音和复制的专利。

1944年:在海降谈映斯的工厂被炸弹击中,造成37人死亡,56人受伤。

1952年:EMI发行了首张33转密纹长时间播放唱片,45转的密纹唱片也同时发行。

1954年:EMI发行单声道的45转唱片。

1955年:EMI签约购买Capitol唱片公司。

1956年:EM拿笑术门运讲训象得I首次以Capitol公司的名义在英国发行唱片。

1958年:克田整黑花利夫·理查德与EMI签约。EMI发行立体声LP。

1960年:拉斯·康威的唱片"统治大不列颠(Rule Britannia)"和"庄严事件(Royal Event)"在英国发行,这是EMI公司的最后一张78转唱片。EMI离开布利料观同皇跟思路迁往伦敦曼彻斯特广场20号的EMI大楼

1962年:EMI声明:从罗势济满久对稳盐了时3月31日起,公司将终止所有78转唱片的销售。披头士乐队与Parlophone唱片公司签约,并与10月发行了首张单曲"Love Me Do"。

1965年:EMI首次以八板是许毛史个零企卡式录音带发行录音。

1967年:平克·弗洛依德与EMI签约。

1969年:EMI在英国全面生产录音带。

1论胶则刘评取971年:公司将名称"电子&音乐有限公司"改为"EM施喜传岩和器加亮四派I有限公司(EMI Ltd)"。至于更名的理由,公司认为:民台第一,电子&音乐次散来有限公司的名称已经无法涵盖公司广泛的经营领域;第二,EMI已成为公司在全球最知名的标识。

1972年:皇后乐队与EMI签约。

1973年:留声机公司更名为EMI唱片公司。

1976年:EMI唱片公司与乐队"The Sex Pistols"签约。

1978年:凯特·布什沿政包究章层处困变(1976年7月与EMI签约)发行个人首张单曲"Wuthering Heights"。EMI唱片英国公司因出口波台议业绩优秀受到女王的嘉奖。

1979年:EMI购买了联合艺术家唱片集团"the United Artists Re却华简消额划米cords Group"。THORN电子企业与E过演互考温异发类换MI组成新公司"THORN EMI"。

艾恩·梅登与EMI血部或察该吸灯套且签约。

1980年:井态比极歌今阶说八过约翰·列农在纽约三并雨周信遇刺身亡。

1982年:在离开录音室多年后,蒂纳·特纳在美国与Capitol公司签约。

1所校曾料胞不奏说干985年:EMI宣布投资CD的制作和生产,并于19交龙编殖86年正式开始。

1986年:EMI在斯温顿开设第一家CD工厂。

1987年:科林·厚题书看底企国消华胞区索斯盖特被任命为"THORN EMI"的总经理。

1988年:吉姆·弗菲尔德成为总部设在纽约的EMI环球音乐公司的总裁。

1989年:EMI环球音乐公司购买了Chrysalis唱片公司50%的股权。SBK环球娱乐公司(SBK Entertainment World Inc)被EMI收购。克利夫·理查德在EMI发行了个人第100张专辑"The Best of Me"。

1991年:弗雷迪·默克里死于艾滋病。Chrysalis唱片公司的其余50%股权被EMI购得。

1992年:EMI获得理查德·布兰森的Virgin唱片公司。

1994年:EMI唱片英国公司第二次因出口业绩受到女王嘉奖。

1995年:鲁帕特·佩里成为EMI唱片英国和爱尔兰公司的主席以及EMI欧洲公司的总裁兼总经理。随后,他在EMI英国和爱尔兰公司的职位由吉恩-弗朗科伊斯·塞西朗接替。

1996年:THORN EMI公司在经过投票后决定股份分离,新的"EMI股份公司"(EMI Group plc)在8月19日成立,继续开展音乐制作和"HMV(主人之声)"系列唱片的业务。

2008年,原EMI百代唱片与合作伙伴Typhoon大风音乐联合对外公开声明,前任EMI亚洲区总裁郑东汉先生以Typhoon Group总裁的身份与EMI总公司达成协议,以9位数港币的巨资全面收购EMI在大中华区的所有股份。其中包括中国的台湾EMI唱片、内地步升大风音乐以及香港金牌娱乐,成立金牌大风音乐集团公司。 原先与EMI唱片签约合作的华语艺人合约将全数转移至金牌大风旗下,唱片海外发行部分则依然透过EMI唱片发行、推广。

2012年:欧盟监管部门发表声明,批准索尼以22亿美元收购百代音乐版权公司(EMI Music Publishing)

折叠 中国发展

EMI在中国发展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上世纪二十年代,EMI所收购的法国Pathe-Marconi唱片公司在中国上海成立了分公司,而EMI在中国之所以称作"百代",也正是这家法国公司Pathe的音译。而今天位于上海衡山路上的中唱上海公司,其前身就是EMI当年在中国设立的这个分支机构。当年如雷贯耳的周璇胡蝶,聂耳,冼星海等昔日巨星和进步音乐家均云集EMI。而已故的一代歌神罗文从79年到93年一直是效力于EMI旗下。如今天王刘德华起步乐坛签的第一家唱片公司也是EMI。而在内地方面,早在90年代EMI就曾与那英、郑钧、解晓东等人签约。

2008年8月,时任金牌娱乐董事总经理黄柏高及EMI大中华地区主席郑东汉宣布,与EMI总公司达成协议,以过亿元成功收购EMI大中华区业务(包括台湾科艺百代、中国大陆EMI步升大风音乐及香港金牌娱乐),并正式改名为金牌大风(后该公司被华纳唱片收购)。

2011年~2012年,百代的版权部门并入索尼音乐娱乐公司,唱片部门被法国维旺迪卖给环球公司(环球唱片)。

2014年6月30日,在华语歌坛睽违5年之久的环球唱片旗下EMI唱片公司正式宣布重返亚洲市场。

折叠 编辑本段 旗下歌手

折叠 外国

过去十几年,EMI百代唱片不断加强发展,培养更多世界级顶尖演艺人才,如:Troye sivan(澳大利亚)空气合唱团(澳大利亚),迈克学摇滚(丹麦),原子少女猫(英),蓝色男孩(英国),化学兄弟(英),酷玩乐队(英),Sigur Ros(冰岛),马克西姆(克罗地亚),傻瓜朋克(法),电台司令乐队(英),辣妹合唱团(英),加斯·布鲁克(美),赫柏特格罗纳米耶(德), 珍妮·杰克逊(美),乔丝·史东(美),凯莉米洛(澳),琳恩·玛莲(挪威),诺拉·琼斯(美),赫诺(法),罗比·威廉姆斯(英),莎拉·布莱曼(英),塔莉亚(墨西哥),宇多田光(日)。雅miyavi(日),SHINee(韩),T-ara(韩),IU(韩),凯蒂佩里(美),jessica brando(意大利)等,

2015年5月,旗下歌手jessica brando成为法国俪丝娅RELLECIGA欧洲代言人之一,并在同年的6月30日身着RELLECIGA比基尼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折叠 中国

在华语歌坛,从八九十年代开始,EMI就一直以音乐品质著称,有陈百强、张宇、巫启贤彭羚等歌手。1996年EMI成功收购台湾本土著名的点将唱片,蔡琴、伍思凯、张清芳、优客李林的加入壮大了EMI百代唱片的实力。而EM的I真正腾飞,却是在90年代末期。1997年,EMI一方面以6000万港币签下当时产后复出的王菲,另一方面亦全力打造那英这位内地天后。两位天后的成功,瞬间扭转了EMI缺少一线歌手的薄弱环节,大大提升了EMI百代在华语歌坛的地位。

2000年以后,Virigin维京唱片成为EMI旗下最重要的子品牌,之后维京音乐的总监姚谦跃升为EMI亚太区总经理,成为EMI发展的另一个转折点。林忆莲在签约EMI并推出歌曲《至少还有你》(所属专辑《林忆莲's》)成功转型后,EMI便走着时尚化的音乐路线。彰显都市时尚质感的林忆莲、萧亚轩、B.A.D,创作歌手陶喆顺子、张宇,优质女声戴佩妮江美琪许茹芸、何韵诗等都是EMI旗下的艺人。2003年刘若英齐豫等加盟旗下,为EMI百代平添了几分人文气息。

在2001年之后的几年,EMI在华语乐坛蒸蒸日上。

而被更多人所熟知的是亚洲天后蔡依林2006年签约科艺百代,并推出当时轰动一时的《舞娘》专辑。该专辑销量一举突破250万,成为当年超人气销量天后,也使得蔡依林在第18届台湾金曲奖获得最佳国语女歌手奖和最受欢迎女歌手奖,一举封双料歌后。2007年,蔡依林第九张国语个人专辑《特务J》(又名《爱情任务》)预购一周突破15万张,全亚洲销量突破350万,远超上一张专辑。且当时此专辑中的《日不落》更是在亚洲各个地区爆火,无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城市花园,只要有放歌就一定可以听到这首歌。当时只要一上街几乎都可以把蔡依林一整张专辑的歌都听完,因为她实在是太红了。

与"五大"唱片公司的其他成员相比,其旗下个性突出的艺人、年轻的音乐定位以及层次分明的多元化方向,都使EMI在国际化方面走在了前列。但近两年EMI在顺子、张宇等歌手身上,却暴露出了音乐乏术,后劲不足,宣传不力等一系列问题,乐坛成绩也难有突破。而EMI旗下拥有如此众多素质良好、可塑性强的歌手,相信只要打开思路,扭转局面,未来应有不错表现。

折叠 编辑本段 出售

EMIEMI百代公司所有者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为其出版及音乐录制子公司选择了买家,出售价远高于很多业内观察人士的预期。

各公司证实,百代公司旗下音乐录制子公司将以19亿美元出售给Vivendi SA的环球唱片(Universal Music Group)。公告显示,索尼公司(Sony co., 又名:新力公司)音乐子公司牵头的一个财团则将斥资22亿美元收购百代公司的发行业务。交易总价达到41亿美元。

索尼和环球唱片将需要跨越一些监管障碍,环球唱片面临的障碍将尤其大。预计Vivendi将必须出手大约5亿欧元的环球唱片的非核心资产。该交易获得监管部门批准或需10至20个月。

尽管花旗集团共计要价40亿美元,但分析师们认为,鉴于信贷市场和音乐行业环境都面临挑战,交易结算价格可能会略低一些。

据另一位知情人士称,Vivendi承担了监管方面的风险,这表明其对反垄断机构将批准该交易有信心。这意味着,一旦监管机构驳回了这宗交易,那么Vivendi将需要为该业务寻找新买家并承担这个过程中的所有损失。

音乐录制业务的售价中包括了大约4亿美元债务。

据日本《读卖新闻》11月14日报道,索尼公司于11日,与美国投资公司联合,以总金额22亿美元(约1700亿日元)从美国金融巨头花旗收购英国著名音乐公司百代旗下的音乐著作权管理部门。

索尼通过电视节目和电影,卡拉OK之类的乐曲利用和音乐发行等得到版权利用费,强化音乐事业的收益基础,进一步加速了改善经营的进程。

在国际音乐界,除了索尼公司外,美国环球音乐集团、美国华纳音乐集团和百代集团四大音乐巨头掌握着全球唱片八成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百代的版权部门并入索尼,唱片部门被法国维旺迪卖给环球公司,将实行三大体制。

因为网络发行的扩大和盗版猖狂,音乐大公司的业绩严峻性不断增加。百代在2007年被欧洲的投资公司收购,2007年2月又将经营权转交给了美国的花旗。世界第三的华纳也在5月份被美国复合企业收购。

索尼的音乐业是在2011年3月期间,以营业利润达389亿日元紧随金融业后的赚钱项。收购后,索尼保有的音乐版权将从75万首急速增长为200万首以上。

但是这次的收购让环球的音乐发行在世界上削弱了四成的占有率,索尼的版权所有数量也成为了业界首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