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19-08-30 14:29:30

温江区 - 成都市市辖区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宪策吗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整衡久观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的义项:冯小刚执培宗创半厂显井外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编辑分类

温江区是成都市辖区,地处成都平原腹地,温江区与青羊区双流区郫县、崇州市、都江堰市接壤,全区幅员面积277平方公里,辖4街道6镇。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贯穿全境,作为都江堰水利工程下游的第一座城市,因地处上风上水之地,更得“金温江”美名。 

城西新商业中心光华商圈,台湾百货零售业巨头新光三越百货在温江打造大规模的单体百货店;加上已经开业的家乐福、永辉超市、伊藤洋华堂、天来国际广场、珠江Shopping Mall等,一个全新商业中心在城西呈现。 

作为成都西城核心区域,从建区以来,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全球“国际花园城市”、荣膺“迪拜”最佳人居良好范例称号、影响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奖荣誉称号、首个“生态示范区”等殊誉。“田园温江”、“生态温江”、“幸福温江”广泛传播,宜居宜业价值不断提升。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温江区

  • 面积

    277平方公里

  • 外文名

    Wenjiang District Of Chengdu

  • 人口

    56.2万(2013年)

  • 别名

    金温江 柳城 鱼凫

  • 方言

    西南官话-灌赤片-岷江小片;客家语-土广东话

  •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所属地区

    成都市

  • 著名景点

    国色天乡、鱼凫遗址、绿道、花木交易中心、泰迪熊公园、陈家桅杆

  • 下辖地区

    4街道 6镇

  • 机场

    双流国际机场 简阳国际机场

  • 政府驻地

    成都市温江区人和路733号

  • 火车站

    成都北 成都西 成都东 成都南

  • 电话区号

    028

  • 车牌代码

    川A

  • 地理位置

    中国西部,成都平原中心

  • 行政代码

    510115

  • 区委书记

    王道明

  • 区    长

    马烈红

  • 球    队

    四川金强职业篮球俱乐部

  • 大    学

    西财 川农 成都中医大 成师 交院

  • 邮政区码

    611130

  • 重点交通线路

    地铁4号线 芙蓉大道 光华大道

折叠 编辑本段 注气以精认多督被建制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以前,温江地区就有人类活动,来自从汶川地区迁徙下来的四川先民开始定居于温江,岷江河畔和涌泉清水地区至今可以找到种承类止盐无厂尽货始最早四川的人类生活遗迹。在公元前七千年前,在今天的寿安、万春、涌泉已经项力依千营出现了旧石器时代文明,出土了360百科大量的陶器和骨、石制生活用具。

距今4000年前,在温江出现了古蜀国五代蜀王继蚕丛、柏灌文化之后的鱼凫文化。鱼凫遗址位于万春镇报恩村,拥有古城遗址以及大量的石斧、石凿等石呀若谁向左斗亲夫器,数量巨大创下川西平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岩读武面五海吗掘之最,早于三星堆遗址,为中国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蜀汉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在温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地区,兴修江安河,使得温江成为富饶之振束系一液族夫派地。

五代十国时期,西魏恭帝二年,益州蜀郡分郫县南境配城田初和江原县东境,设立温江县。

隋唐时期,隋开皇三年,并温江县于郫县。隋仁寿三年,将原温江县于郫县分置,设万春县。不久在公元606年,隋大业二年,将万春县并入郫县。唐初施行州县二温夫背盐呀局型级制,复置万春县,属于益州府。公元627年,贞观元年,改万春县为温江县,属于剑南道益州府。

温江区温江区

宋元时期,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太祖赵匡胤灭蜀,推行路、州、县,温江属于西川路益州。公元1059年,宋嘉佑四年,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温江属于成都府十哪难特着市还庆汽金尽路成都府剑南西川节度。

明清时期,公元1376年,洪武九年,改四川承宣布政面跟输手牛士任验吧相为使司,实行府、州、县三级制度,温江属于四川布政使司成都府。清初,顺治三年,改置四川省。嘉庆初,置省、道、府、州、厅、县多还对究制逐起指诗该审制,温江属于四川省成绵龙茂道成都府。清末,公元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改为川西道。

民国时期,温江属于四川省西川道,之后,四川省军阀割据,形成"防区",温江为邓锡侯部防区和营。1935年(民国24年),国民党入川主政,实众力行行政督察区制,温江属于四川省第一行政够煤却督察区,并为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治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温江于1949年12月26日解放,解放军贺龙部入驻温江城关镇,并驻军。1952年,恢复四川省建制,温江属于四川省温江专区(地级市)。

1课土湖西针双花音剂往959年,双流县并入温江县,温江专区治地在今天的柳城街道,包括今天的温江区(包括今天青羊区的苏坡街道、黄田坝街道等地)、新都区、郫县、双流县、新津县、蒲江县、彭州市、崇州市规假旧沿入宪杨等爱发、都江堰市、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等地。

药段怕象段大吃1962年,中国政务院决定复制双流县。1983年,中国国望绿征念图规土务院决定撤销温江地区,其大部分量克席行政区划归成都市,其广汉县、绵竹县、什邡县和绵阳地区的德阳县、中江县等组成今天的四川第二大工业城市--德阳市。1997年,温江县人口29.3万,辖10镇,县政府驻柳城镇,成为四川第一个小康县,经济否位茶团得担还发展水平处于四川省县域第一位(含今天的重庆市则为第二艺出叫境读苦)。

2002年4月14气美哥答注此东好刻州日,撤县设区,成为成都市温江区,成为成都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岩笔何改阻宁帝因龙撤销柳城、天府、涌泉、公平四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同时2006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温江区在万春镇、金马镇和永宁镇设立街道办事处。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温江区辖4个街道6个镇:柳城街道天府街道进质涌泉街道公平街道、永宁镇、永盛镇寿安镇和盛镇万春镇金马镇干阿正获采飞养字当区政府驻涌泉街道刻易海科大厦6号。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地理位两士诗拿灯置八信预教具

成都市温江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地跨东经103°解住苗方善三接仅井41′~103°55′北纬30°36′~30°52′。东临成都市青羊区,南毗双流县,西接崇州市,北靠郫县、都江堰市。温江城区距成都市中心城区16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18公里。

折叠 地形地貌

区境属典型的平原地,地势平坦饭植念代减,无山无丘, 海拔高度最低511.3 米, 最高647.4米。

折叠 气候环境

温江区温江区温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2009年,辖区内年平均气温偏高,年总降水量偏少,年总日照时数偏少。年度平均气温为16.8℃,与2008 年比较气温偏高0.5℃, 比历年平均气温15.8℃我触朝绍还节顾偏高1.0℃;年极端最高气温35.2℃,与2008车级东衡多边歌年比较极端最高气温偏高技序吗1.5℃, 比历年极端最高合铁补阻志怕陆鲜晚居微气温35.7℃偏低0.5略担小不团℃; 年极端最低气温-2.0℃,与2008年比较极端最低气温偏高1.6℃,紧想取比历年极端最低气温-5.1℃偏高3.1℃。年总降水量为724.2 毫米与200 年总降雨量比较偏少304.0 毫米, 比历年平均降水量896.1 毫米偏少171.9 毫米,距平百分率-19%;年总日照时数为840.2 小时与2008 年比较年总日照时数少88.2 小时, 比历年平均总日照指女高调时数1104.5小时偏少264.3 小时,距平百分率-24%。年内共有三次暴雨天气过程,分别出现在7 月15 日、8 月24 日-26 日、9 月11 日, 降水量分别为57.0 毫米、99.1 毫米、65.8 毫米。

折叠 水文环境

温江河流均属岷江水系。境内四条大河-革益-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自西北向东南呈扇状分布,其走向与县境地势一致,由西北流向东南,占地面积9.67平向素知王常毫己可模肥方公里,为温江区总面积的3.5%。温江区水资源总量6.2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534亿立方米;地下水1.705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42亿立方米。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截至2013年,温江区土地总面积414211.04亩,其中:农业用地面积244573.19亩;建设用地面积154274.77亩; 未利用地面积15363.08亩;耕地保有量214000亩, 基本农田保有量172000亩。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人口

2012年末温江区常住人口46.1万人,城镇化率64.0%。户籍人口38.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71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48万人,农业人口7.85万人项口希补影白括;全年出生人口4085人,死亡人口3626人,自然增长人口数96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54‰。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经济

折叠 综合概述

2012年温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2.35亿元,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7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60.94亿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126.23亿元,增长11.8%。一、二、三产业对温江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62.7%和35.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5828元,增长12.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6:54.1:40.3调整为5.0:53.2:41.8。

折叠 第一产业

2012年温江区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37亿元,增长3.5%。其中,农业产值18.75亿元,增长12.0%;畜牧业产值4.28亿元,下降22.0%。

2012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3760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940公顷。实现粮食总产量1.44万吨;油料总产量0.24万吨;肉类总产量1.64万吨。全年农村生产用电量达5785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折纯)3472吨。

折叠 第二产业

2012年,温江区全部工业增加值151.93亿元,增长14.5%,占GDP比重达50.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7.8%。其中22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01.65亿元,增长14.2%。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8.2%。分产业看,温江区三大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总产值288.40亿元,增长21.3%。其中健康食品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分别为88.77亿元、22.09亿元、4.17亿元,分别增长29.1%、44.8%、40.1%。总量占规模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6.7%。主要产品生产保持稳定。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2.42亿元,增长19.5%;利税总额37.67亿元,增长22.9%。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240.4%。全部规上工业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达131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67家。

折叠 第三产业

2012年温江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07亿元,增长12.1%。其中,批发及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4.73亿元,增长10.8%;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34亿元,增长19.0%。年末,温江区共有120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企业。

2012年接待游客968.38万人次,增长10.5%;旅游综合收入12.58亿元,增长26.9%,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1198.5万美元,增长5.1%。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文化事业

截止2012年末温江区有文物保护区5个;公共图书馆1个,其中,馆藏图书294千册;剧场、影剧院3个。

折叠 教育事业

2012年温江区域范围内共有小学9所,在校学生总数为2.24万人,专任教师1233人;普通中学15所,在校学生2.07万人,专任教师161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7%。大学专任教师4139人,大学生82717人。[1]

高等院校
学校名称
学校性质
建校时间
类别
西南财经大学2111925财经类(教育部)
四川农业大学2111905农林类(四川省)
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1956医学类(四川省)
成都师范学院本科1955师范类(四川省)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专科1958农林类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科1952交通类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专科1917电力类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专科1907职业类

四川乾坤商学院

专科2003商学类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专科1953艺术类
四川大学中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专科1968职业类
四川核工业技师学院专科1979核工类
主要高中
学校名称
学校性质
创办时间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成都市教育局直属全国重点中学1963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温江区教育局直属全省重点中学2003
温江中学四川省一级重点中学1927
温江区第二中学(温江二中)四川省二级重点中学1956
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温江区教育局直属私立学校1997
主要初中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温江中学温江区涌泉学校温江区实验学校
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温江区公平学校温江区永宁中学
温江区寿安学校温江区踏水学校温江区万春学校
温江区和盛中学温江区永盛学校温江区金马学校

折叠 科技发展

2012年温江区共申请专利1037件。其中,全年专利授权数602件。安排科技三项经费440万元。温江区支持31个项目(其中工业项目21个,农业项目3个,现代服务业及软科学项目4个)。

折叠 医疗卫生

2012年末温江区共有医院1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68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7个,卫生院11个,村卫生室152个,门诊部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8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3917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96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35人;全年各类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数303.36万人次,其中,门、急诊人次达292.80万人次。[2]

温江区医疗机构名单(部分)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温江院区温江区妇女儿童医院(原温江妇幼保健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医院温江区同仁医院
温江区人民医院成都市艾思特国际肿瘤医院
温江区人民医院光华院区温江区鱼凫医院
温江区人民医院永宁院区温江区金马医院
温江区中医院温江区蓉台医院
温江区红十字医院温江区万春医院
温江区光华医院成都市长庚医院

折叠 基础设施

截至2009年,温江区等级公路总里程共计807.9公里,道路密度为292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了以2条高速公路、9条县道公路和15条区内骨干道路为骨架,355条乡村道路纵横交错,东接成都中心城市,北通郫县、都江堰,南连双流国际航空港,西射成温邛经济带,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同时,开行公交线路20条,长途班线15条,建成一批港湾式公交站点,实现了100%镇、街办以及建成新型社区通达城市公交车。启动建设的道路有:绕城高速公路永宁服务区连接线、柳金路。规划修建的道路有:成温邛快速路温江段、永和路、成温邛高速公路北辅道国色天乡段等。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折叠 重大事件

2006年5月 温江区被正式授予"全国食品工业强区"的荣誉称号。

2007年11月26日,温江荣获第十一届全球"国际花园城市"荣誉称号。

2008 荣膺迪拜最佳人居良好范例称号。

2009 "影响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奖荣膺荣誉称号。

2013年中国生态样板区(全国仅有的三个区县之一)。

折叠 名优特产

温江酥糖

清光绪二十四年,县人马敬山,精通小糖技术,在吴家场经营"吉祥斋"京果铺,创制酥糖。因与后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同姓,故取名"伏波牌"酥糖。温江酥糖采取传统配方,用料考究,工艺独特,以白芝麻、精白糖、糕粉、熟面、诒糖、熟化猪油为配料,经过制面、制糖坯等工序,然后取锅两口,用暗火分别将面、糖反复迭制成薄片,以不见筋络为佳,再卷成筒状,切片包装。1986年被四川省商业厅商办工业产品评优领导小组评为优秀产品。

温江酱油

清光绪年间,由郑全盛开办的"全盛号"酱园所创。1985年"温泉牌"精酿温江酱油产量达29.56万斤。独具一格的"温泉牌"窝油,又名"温江白酱油",系选用上等黄豆、小麦为原料,经过天然发酵,日晒夜露5至8个月后,制成酱胚,装入木桶内,成熟酱胚遇冷回润产生的汁液,顺缝滴入窝内,故称窝油或滴窝油。

舒炖肉

公平乡龙凤村舒国均于1979年仿"甜汤炖肉"名菜改制而成。选鲜猪肉的"坐墩"(如肉过肥,则去肥只留皮和瘦肉)"团鱼肉"(猪腿上部),用温水泡浸,再用清水洗净,入砂锅内和雪山大豆清炖4小时即成。食时拌以红油海椒、花椒等调料。

大蒜

温江是大蒜的著名产区之一。相传与清乾隆年间引进蒜种栽种。具有味香辣,油脂重,粒大,色泽光亮,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的特点。1949年全县种植大蒜1370亩。1985年种植面积扩大到15161亩,工产干蒜957.46万斤。温江所产独蒜,以"经济价值高,内外销路好"而远近闻名。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鱼凫遗址

鱼凫 遗址位于温江区万春镇报恩村,依稀可见城墙遗迹。古城遗址埂长1810米,保存较完整有1300米,城址呈新月形。1996年10月至12月进行了初次发掘勘探,出土大量的陶片和体形较小、打磨精美的石斧、石凿、石锛等石器。其中石器100余件、陶器数十件,以及房址、城墙、墓葬等大量文化遗存。

温江文庙

温江文庙,建于宋咸平初,明末四年毁于兵事,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重建,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迭经扩建。1984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十五日),文庙大成殿因火灾被焚毁,左右两庑,东西两亭、二殿、泮池等尚保存原建筑风貌。

陈家桅杆

陈家桅温江区陈家桅杆温江区陈家桅杆杆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天鹅村,系清代咸丰年间翰林陈宗典及其子武举陈登俊年营建,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经八年竣工,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庭院式建筑群。上花鸟彩绘,光彩夺目。

大乘院

大乘院坐落在成都市温江区公平惠合村,属温江区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据史载,始建于宋代,明正德年间(1506-1521)扩建,明末毁于战乱,清康熙八年(1669)重建,以后又加维修,故有新庙子之名。

国色天乡乐园

置信·国色天乡乐园地处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属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重点生态示范区,是置信集团进入文化旅游产业的标志性项目。项目集千亩主题公园、五星级酒店、会议中心、高尚国际主题社区、自然生态绿地于一体,并辅以欧洲风情商业中心、国际双语学校、幼儿园、大型医院等完善的配套设施"。

温江水上乐园

国色天乡国际度假区位于温江区万春镇,地处温江北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距成都市区18公里,项目总规划用地约6000亩,由四座主题公园、一座五星级主题度假酒店和一条1.5公里长的时尚主题商业街组成。项目计划总投资约人民币40亿元,建设周期约5年。

泰迪熊博物馆

中国泰迪熊博物馆落户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金马镇金马湖畔,于2012年正式向公众开放。它是由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二局和韩国JS&F公司联合打造。设置有历史馆、中国馆、世界馆、海的世界、艺术之熊、熊猫园、雕刻廊、韩流馆和错视空间、互动空间、彩绘空间。[3]

折叠 编辑本段 著名人物

姓名年代事迹
文谷后蜀后蜀官员外郎、侍御史、山南道节度判官
尧湛清代蜀中诗人,存《志果斋诗集》《古锦囊集》
王侃清代蜀中诗人,存《巴山七种》
王再咸清代蜀中诗人,存《涌泉诗集》
吴庆熙中华民国今万春人,四川著名革命派人士,四川保路同志军统帅,"四川英雄"
冯化之中华民国今金马人,民国21军第一师师长,陆军少将
李东海中华民国今涌泉人,川西医圣
王光祈中华民国今万春人,中国著名音乐学家、爱国主义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曾学传中华民国今涌泉人,四川国学院院长(后并入四川大学)
宋润生中华民国今涌泉人,著名川剧艺术家,被誉为"西方圣人"
杨志全中华民国今涌泉人,毕业于成都高等师范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工程院院士
夏 炯中华民国今涌泉人,四川军阀杨森部20军军长,民国陆军中将
琼瑶中华民国出生于柳城,后迁往台湾省台中市,原名陈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
贾培之中华民国今柳林人,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
官梦兰中华民国今涌泉人,国立四川大学教授,著《励志斋文丛》
李国定中华民国今柳林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法律系,国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
刘藜芳新中国今柳城人,原温江地区政府督学
曹荻秋新中国原籍资阳,成长于涌泉,中共八大代表,原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
刘仪伟新中国今天府人,著名主持人,语言幽默,身兼多职
胡 韵新中国今涌泉人,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当代青年作家、学者、诗词活动家
周仕强新中国今玉石人,四川金强事业集团公司董事长,金强男篮俱乐部主席
刘仁怀新中国今涌泉人,板壳结构分析与应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暨南大学教授、校长
张志成新中国今金马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司令、中将军衔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