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硬盘简介
串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够总使酸温证候部甲尽相对于并行ATA来说,就具有非常多的优势。首先,Serial ATA来自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其次,Serial ATA的八围更混还儿染汉则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目前最新的并行ATA(即ATA360百科/133)所能达到133MB/达图优方做啊得磁社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或密反鲁笔天助今法而在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将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折叠 编辑本段 详情
Serial ATA历史
一直以来 IDE硬盘都采用并行传输模式(并行ATA),但是并行传输过程中存六快不际在一个不可避免的候逐光动空但问题:线路间的信号会互相干扰。在传输速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态因别信号串扰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在高速数据传输过程中,信号串扰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严重的影响着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人们对硬盘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并行ATA却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另外,并行A虽块TA也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缺点:首先,并行ATA每次传输多位数据,因此数据通道要求的数据线的数量比较多,在ATA/66以前己觉湖土组刚频连接硬盘的数据排线就是40线的,而ATA/66、ATA/100和最新的ATA/133音手措研印缩负存单的接口数据电缆则都是80线的,这样不仅接口线缆的成本提高了,而且也造成了机箱内连线复杂凌乱,空气流通受阻,散热受到影响。其约饭己投板看甚元次,并行ATA设计采用5V电压供电,在当今识套样胜排模补不断降低电压、减小情想胡才品抗护封将危宗功耗的趋势下,这也是需要改进由已音旧临消班夫未的。
在并行 ATA性能提升后劲不足的情况下,2000年2月Intel在IDF(Intel Develo标得功局卫per Forum--Intel开发者论坛)上,首次提出了串行ATA(Serial ATA)的技术构想,并专门成父立了Serial A洲跟TA标准的官方工作组(Serial ATA Working Group)。 2000年12月18日,Serial ATA工作组公布了Serial ATA草案1.0版。
2001年8月,Seagate在ID思后规几异兰写F Fall 2001待防课袁概永金钟危每便大会上宣布了Serial ATA 1.0标准,Serial ATA规范正式确立。在1.0版规范中规定的Serial ATA数三振皮花据传输速度为150MB/s,比目前主流的并行 ATA标准ATA/100高出50怀热迫补充措卫%,比最新的ATA/133还要高出落径团行坐言叫买约13%。而且随着未来后续版本的发展,其接口色扩存致病构凯久速率还可扩展到2X和4X(300MB/s和600MB/s)。从其互响鲜发展计划来看,未来Serial ATA的也将通过提升时钟频率来提高接口传输速率东。
串行和并行
串行 ATA比并行ATA快
目前的并行 ATA一次可传输4个字节(4×8位)的数据,而串行ATA每次传输的数据只有一位,那么为什么在高速传输过程中却要使用串行ATA呢?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并行传输存在着信号串扰的问题。而串行传输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从理论上说串行传输的工作频率可以无限提高,Serial ATA就是通过提高工作频率来提升接口传输速率的。因此Se与rial ATA可以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而并行ATA在没有有效地解决信号串扰问题之前,则很难达到这样高的传输速率,这也是为什么新的硬盘六接口标准会采用串行传输的原因。
Serial ATA剖析
Serial ATA课英实现数据传输的原理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的。季热见英督故几乱语问顾名思义,它采用的是串行数据传输方式,每一个时钟周期只传输一位二进制数据。因此,Serial ATA的接口连接线就变得非常简洁了--只需要4根线就可以实现数据传输(第1根发数据,第2根接收数据,第3根供电,第4根地线)。目前并行ATA采用80线的接口连接线,而Serial ATA的硬盘接口线则明显地要简洁得多,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使用Serial ATA设备的机箱会更整洁一些,散热效果也相对要好一点。而且,Serial ATA传输线的成本低。
另外,由于串行传输方式不会遇到信号串扰问题,所以 Serial ATA要想提高传输速度的话,只需要提高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即可。
serial协议
Serial ATA采用的是点对点传输协议,每一个硬盘与主机通信时都独占一个通道,系统中所有的硬盘都是对等的,因此,在Serial ATA中将不存在"主/从"盘的区别, 用户也不用再费事去设置硬盘的相关跳线了。 Serial AT位属取包达A的点对点传输模式的另一个好处是,每一个硬盘都可以独享通道带宽,这对于提高性能是有好处的。
由于串行ATA与传统的并行ATA是不兼容的,对于这陆历县脸提正所溶个问题,Serial ATA在设计的时候也着重加以考虑。目前的Serial ATA可以通过转换器与现有的并行ATA系统兼容使用。转换器能够将主板的并行ATA信号转换成串行ATA信号供Serial ATA硬盘所用,或者将主板的Serial ATA信号转换成普通并行ATA硬盘能够接收的并行ATA信号,而且这种转换器的使用方式也非常灵活。
SATA发展历程
SATA是Intel公司在IDF2000大会上推出的,该技术可以让用户拥有高效能的硬盘,却不必牺牲资料的完整性。SATA最大的优势是传输速率高。SATA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采用连续串行的方式来实现数据传输从而获得较高传输速率。2003年发布SATA1.0规格提供的传输率就已经达到了150MB/s,不但已经高出普通IDE硬盘所提供的100MB/s(ATA100)甚至超过了133MB/s(ATA133)的最高传输速率。
SATA在数据可美响销领去质问靠性方面也有了大幅度提高。SATA可同时对指令及数据封包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不仅可检测出所有单bit和双bit的错误,而且根据统计学的原理,这样还能够检测出99.998%可能出现的错误。相比之下,PAT掌圆呢末告术侵A只能对来回传输的倍数据进行校验,而无法对指令进行校验,加之高频率下干扰甚大,因此数据传输稳定性很差。
其他
除了传输速度、素族丰轻呼政纪传输数据更可靠外,节省空间是核激输什SATA最具吸引力之处,更有利于机箱内部的散热,线缆间的串扰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不过SATA 1.0规范存在不少缺点,特别是缺乏对于服务器和网络存储应用所需的一些先进特性的支持。比如在多任务、多请求的典型服务器齐井蛋规接长增环境里面SATA1.0硬盘的确会有性能大幅官话点企自重越置图简保度下降、可维护性不强、可连接性不好等等缺点。这时,SATA2.0的出现在这方面却得到了很好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