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理化性质
分子式:H₂CO₃
结构简式:HO-CO-OH在CO₂溶于水时形成。
纯的碳酸以C(OH)4存在是个不稳定的晶体,遇水剧烈分解。
碳酸酸性极低,其饱和水溶液pH约为5.6,正常雨水ph约为5.6就是因为CO2溶于雨水生成碳酸。其水溶液显酸性故可以使指示剂变色(可三维模型以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碳酸是一种二元酸,其电离分为两步:
H₂CO₃ ⇌ HCO₃ + H Ka1 = 4.2×10^-7 mol/L; pKa1 = 6.38(25 °C)HCO3 ⇌ CO3 + H Ka2 = 5.61×10^-11 mol/L; pKa2 = 10.25 (25 °C)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述值并不适用于实际估算碳酸的酸性,因为单个碳酸分子的酸性比醋酸和甲酸都要强。实际上,碳酸分子只出现在二氧化碳和水的动态平衡中,其浓度比二氧化碳低得多,故酸度实际上较低。
折叠 编辑本段 化学方程式
折叠 编辑本段 特性
三维模型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梅红色,碳酸显酸性,酸可使紫色石蕊变色。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大部分是以微弱结合的水合物形式存在,只有一小部分形成碳酸(H₂CO₃)--饱和CO₂溶液中只有1%的CO2与H2O化合成碳酸。在常温时,CO2∶H2CO3为600∶1。碳酸的热稳定性很差。碳酸加热时全部分解并放出二氧化碳。碳酸在碱的作用下,能生成酸式碳酸盐M(HCO3)2和碳酸盐MCO3〔M代表二价金属)。许多金属的酸式碳酸盐的溶解度稍大于正盐,其溶解度和Pco2(二氧化碳分压)有关。Pco2大,碳酸盐溶解于水;Pco2小(或升温),析出碳酸盐,自然界的钟乳石就是这样形成的。暂时硬水加热软化就是因为生成了碳酸盐沉淀。所有的酸式碳酸盐受热均分解为CO2和相应的正盐。 碳酸是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而生成的酸。它的酸性很弱,且极为不稳定,温度稍高一些,便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碳酸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喝的汽水就是一种碳酸饮料。
在制造汽水时,要在加压情况下把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里,再往汽水里加糖、柠檬酸以及果汁或香精,在加压下灌入汽水瓶中。当我们喝汽水时,汽水从瓶子里倒出来,外界压强(指空气压强和人体内的压强)突然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压强降低而变小。于是,喝入体内汽水中的二氧化碳便成为气体从水中逸出,并从口腔中排出,这个过程会把人体内的热量带走,这就是喝汽水感到凉爽的原因。
已制备出纯碳酸(碳酸晶体),但条件非常苛刻,要保存在绝对无水的条件下,不然纯碳酸会剧烈分解。
折叠 编辑本段 危害
有时,碳酸也会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麻烦。地面上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生成碳酸。当地面水渗入地下时,碳酸也被带到地下,并与地下石灰岩里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含有碳酸氢钙的水称为"硬水",因此地下水都属于"硬水"。江河里的水不含碳酸氢钙,不是"硬水"(硬水是指有较多钙离子和镁离子等金属阳离子,它们的碳酸盐是不可溶解于水的)。
有些地方所用的自来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在煮开水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受热分解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是不溶解在水中的沉淀物,它沉积在水壶和锅炉的壁上,天长日久便成为一层白色的很坚硬的物质,称为锅垢(俗称水碱)。这层碳酸钙的导热性很差,因此烧水时会浪费燃料。如果锅炉和管道中的锅垢太厚,还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工业生产中总是把"硬水"先用化学方法除去或减少碳酸钙,使它软化以后再用。
折叠 编辑本段 有机与无机
碳酸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是科学界争执了很长时间的话题。由于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了两个羟基,碳酸不稳定,更多显现无机物的性质,定义碳酸为无机二元弱酸,但碳酸又因含有羧基(-COOH)而能反映一些羧酸的性质。如能和醇发生酯化反应, 碳酸饮料
如:HO-COOH + H-O-C2H5 → HO-COOC2H5 + H2O
HO-COOC2H5 + H-O-C2H5 → C2H5OCOOC2H5 + H2O
因为碳酸的两个羟基都结在羰基上,故相当于二元羧酸。可以和二元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环酯和聚酯。
这些都是有机酸的性质。
科学家仍然对碳酸是否是有机酸争执。有科学家认为如能制得碳酸的浓溶液,那么这种碳酸具有一切二元羧酸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