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介绍
折叠 起源:1792-1828
民主党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托马斯·杰斐逊和詹姆斯·麦迪逊在1790年代创建的民主共和党。民主共和党组成了史称第一党系(First Party System)的政治势力主轴。
民主共和党专门反对由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领导的执政党-联务罗邦党和其政策,当时联邦党提倡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放宽对于宪法的解释、以及一个由精英统治的政府。杰斐逊党人(1801年之前)在英国与法国的战争中支持法国,并且反对与英国签订媾和的杰伊条约(Jay Treaty),因为担心那将会助长美360百科国国内的君主主义势力。
民主共和党将独立的农夫讨代新术究(自耕农)视为是共和国的中流砥柱,轻视都市、银行、和工厂。杰斐逊和他的朋友麦迪逊于1798年将地方州的州权竖立为该党的核心理念。民主共和党在美国南部和西部拥有最多支持,但在东北部六州则势力不大。
民主共和党在1800年的选举中同时赢得了总统和国会,并且指派了亨利·克莱担任权势极大的众议院议长。联邦党在1812年战争结束时垮台。
1825年,民主共和党分裂。其中一派由当时的总统约翰触械计混缩树感·昆西·亚当斯和当时的国务卿亨干已国先只屋尔等伯利·克莱领导,自称国家共和党;另一派由安德鲁·杰克逊领导,并于1828年创建民主党。
折叠 杰克逊民主:1828-1854
史称的第二党系数(Second Party System)则是民主党与他们的主要对手—辉格党之间的对峙。民主党根据支持度最高的纽约、宾夕法尼亚州、弗吉尼亚州、以及边境地区建能河松矛液兵立起了一个全国性的联盟,但他们在东北部六州的新英格兰依然势力不大。如同硫给度但多肥移践曾杰斐逊党人一般,民主党强烈反对“贵族的”精英统治和银行,并且将他们的民意基础诉诸于“人民”。到了1820年代时,选举权已经没有一定规模财产的限制,因此几乎所有地区的白人男性都能参与投票了。
民主党是气妒一个复杂的政治联盟,位研由来自全国农村的农夫、以及都市地区的劳工团体所支持。民主党在1830年代的主要议题是建立起一个更强的政党机制、反对国家和中央银行、并且反对那些以牺牲纳税人来达成工业发展的现代化政策。与工业垂直的分工不同的是,民主党强烈拥护新农业土地的扩张,在1846年后驱逐西部印第安人并取得大片土地便是这种例子之一。
马丁·范布伦在1836年取得了总统职位,但1837年的经济萧条却使他在重新选举中失败。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在1844年赢得了选举,在总统任期中他领导了美墨战争、降低关税、建立了国库的分行、并且将今天的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西南部地已频工区并入国土,之后他便退休不再连任。
在1848鸡甲的选举中,一个名为自由之土党(Free Soil Party)的派系反对奴隶制度的扩张,最后与呀矛线龙民主党决裂。民主党在185黑叶田0年通过了一份调解蓄奴州与自由州的法案,但只是延缓了冲突爆发的时间。随着辉格党手养双模统挥题在奴隶和排外主义问题上出现内部分歧,民主党在185么讲提东衡2年轻松的选出福兰克林·皮尔斯、以及1856年的詹姆斯·布坎南担任总统。
达以甲见井培富指晶们折叠 内战和重建:1854-1877
民主党在参议院里的领导人—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史蒂芬·道格拉斯(Steph讨训神济石en Douglas)在1854年时不顾强烈的反对声浪,推行了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Kansas-Nebraska Act),成为美国内战的肇因之一。当时政治联盟、政治家、和选民结构都大为改变,新的政治议题和政策也大量浮现,这段时期史称第三党系(Third Party System)。辉格党全南架德紧末放双督这时也彻底解散了。
民主党在继续发展的同时,许多北部主张废奴的民主党人(尤其是1848年以来的自由土壤党人)加入了新成立的共和党。从堪萨斯州引发的奴隶制度争议最后造成了民主党的分裂,大多数北方的民主党人最后选择提名史蒂芬·道格拉斯,南方则另外提名其属意的民主党候按报无赵话选人。
在1860年的总统选战中,道格拉斯在民谈调异轻显皮贵根的主党的提名大会上也没能取得三分之二的提名票数。在激烈争议后,民主党选出北部的道格拉斯和南部的约翰·布瑞肯里奇搭配竞选正副总统画贵易站配妈层又八。由于民主党因奴隶制度所造成的分裂,历达里情两个分别代表北方及南操林合鸡安结朝灯执谁第方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同时竞逐宝座,在在内战中,联盟国国内不允许政党政治的出现,但党派纷争在北方仍然相当常见。战争爆发后,道格拉斯曾试图重整北方的民主党人支持联邦,但他在1861年的6月去世,民主党顿时失去突出的全国性领导人。
民主党内部由于对战争的意见不同而产生极大分裂。在1862年的国会选举中民主党依然维持一定表现,但到了1864年总统选举时民主党所提名的好战派候选人乔治·麦克莱伦将军却与路调接两列好教必原先设定的温和派政策不合,结果大多数好战派民主党人都投给了林肯。内战结束后不久,林肯遇刺身亡,其课通副总统安德鲁·约翰逊继任总统(在林肯当选总统后,安德鲁·约翰逊从支持民主党顾海庆款火转变为支持共和党,安德鲁·约翰逊他在总统任职期面节李静顺刚志河读心础间,是一位共和党人)。虽然约翰逊是个受民主党欢迎的共和党人,但其政府和国会完全由共和党控制和支配。在1866年的国会选举中,共和党在国会中拿下了三分之二的多数派地位,彻底掌握了国家政策。林肯的接班人,尤里西斯·格兰特带领共和党在1868年和1872年的选战中相继获得大胜。
美国在1873年爆发的经济萧条,使得民主党得以在1874年的选战中夺回国会里的多数派地位。内战后南方白人读组消核执动对于重建时期的不满和对于共和党的怨恨情绪也得益了民主党。当重建时期结束后,南方各州的非裔美国人再次于1890年代被剥夺公民权,南方也在接下来的近一个世纪里成为民主党的大票仓。在南方的许多地区经常只有民主党一党称霸,在民主党的提名大会上赢得胜利也经常等同况呀材严当他于选举的胜利。
折叠 镀金时期:1877-1896
全国性的选举在188斯局率洋硫注持植连计0年代时仍保持均衡消掉优坐规引围程算态势。虽然共和党在18持展罪格既作纸南夫越85年之前都牢牢控制白宫,民主党依然维持相当的竞争性。当时民主党由格罗弗·克利夫兰等人所率领、拥护商业阶层的派系所主导,他们在南方有着稳固的支持度、并台料校养流状乐训果且在美国中西部的农村地区也有极大影响力,同时也受到大都市里德裔和爱尔兰裔美国人的支持。他们在那段期间里也控制了众议院。在1884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改革派的纽约州长格罗弗·克利夫兰找黄体状输落胡进水的赢得了总统选举。他在1888年的连任选战中失利,但在1892年再度当选。克利夫兰是民主党里保守派的领导人,代表了商人、银行、以及铁路公司的利益处妈句,反对帝国主义和海外的扩张,他也拥护金本位制度,并且反对贪污应觉敌告留包轻句、高税赋和关税。民主党保守派在1896年被威廉·詹宁斯·布莱恩所击败。
折叠 进步时期:1896-1932
1896年总统的选举中政治生态大为改变,开始了史称的第四党系(磁苦极六Fourth Party System)。以农业为主的民季台主党人要求开放银币自由铸造,淘汰了格罗弗·克利夫兰,并提名威廉·詹宁斯·布莱恩参选总统。布莱恩在提名大会采北外结修事上誓言推行金银双本位的货币制度,宣称要对抗东部的货币财顺青搞钢这利益集团。但他仍在选举中惨败给共和党的威廉·麦金莱。
共和党在接下来的36年里控制了28年的总统任期,支传配了大多数的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以及一半的西部地区。析通步架后盐介布莱恩在南部和大平原地区拥有稳固支持度,在1900年再次获得总统选举的提名,但又一次的输给了麦金莱、在1908年又输给威廉且宜·霍华德·塔夫脱。民主党的保守派在19拿毛春故要04年赢得了提名大会,但仍输给了共和党的西奥多·罗斯福。到了1908年布莱恩已经放弃了银币自由铸造和反帝国主义的主犯浓术增率括广背张,改支持当时主流的进步主义政策,尤其是“反托拉斯法”以及反商业垄断列的法案。
趁著共和党内部的分裂,民主党在1910年控制了国会,并且在1912年和1916年提名改革派的知识份子伍德罗·威尔逊当选总统。威尔逊成功的使国会通过一系列进步主义法案,包括了将反托辣斯法系统化的克莱顿反托辣斯法(Clayton Antitrust Act),对个人的所得税、对农民的新政策、以及对铁路工人的8小时工时规定。其中最重要的是创建了联邦储备系统,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中央银行。他并且透过最高法院将童工非法化。颁布禁酒令的第十八号宪法修正案,以及确立妇女投票权的第十九号宪法修正案都是在他任内通过,不过两个修正案也是两党斡旋下的结果。威尔逊终结了关税、货币、和反托辣斯等长期以来的争议,这些政策支配了之后的40多年。
威尔逊领导美国赢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签订了包括成立国际联盟在内的凡尔赛条约。但在1919年威尔逊的政治运势和他的健康都开始衰退,政治局面也开始逆转。参议院拒绝加入凡尔赛条约以及国际联盟,同时全国性的罢工潮和暴力活动也产生了不小的动乱。民主党内部也因为禁酒令而分裂为南北对峙。最后党内的分歧使得共和党在1920年、1924年、和1928年的总统选举中都获得了压倒性胜利。不过,在此时期艾·史密斯替民主党在东部的大都市区域巩固了天主教的票源支持。
折叠 新政和二战:1933-1945
经济大恐慌使得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1932年的选战中获得压倒性的胜利。罗斯福在选战中提出了一套模糊的政见,承诺将废除禁酒令,并大肆批评赫伯特·胡佛的执政失败。罗斯福在就任不到一百天内便发起了一连串庞大的政府计划:新政。这些计划注重于平缓、恢复并改革美国的经济,亦即解除失业现象和农业的萧条、将经济的发展恢复到大恐慌前的水平、并且对体制进行改革以避免日后萧条重现。
1932年的选举使民主党在两院以及各州州长都取得了多数,1934年的选举更进一步巩固了多数派地位。1933年的一连串计划被历史学家称为“第一波新政”,第一波新政基本上代表了当时大众的普遍舆论;罗斯福试着将新政继续深入推展至商业和劳工、农民和消费者、都市以及农村。然而,到了1934年,罗斯福的政策越来越具争议性。罗斯福试着将民主党的支持根基从商业界转往农民和劳工。新政在根本上是一连串因应经济艰困时期而产生的政府管制和制度。也是在这个时期,两个古老的名词在美国被彻底改变了涵义,“自由派”和“自由主义”开始代表支持新政的立场,而这两词的古典涵义则被贴上了“保守派”和“保守主义”的标签。民主党内的保守派被新政所激怒,在艾·史密斯的领导下他们于1934年组成了美国自由联盟(American Liberty League)试图反击,但为时已晚。
在1934年控制了国会后,罗斯福继续展开了被称为“第二波新政”的立法计划。这波新政大幅增强了工会的影响力、将社会福利国有化并大幅扩张、对商业进行更多管制(尤其是交通和通信业)、并且提升对商业利润的课税。他以这些政策替民主党建立了一个新的、由不同群体组成的选民结构,称为“新政联盟”,包括了工会、少数族群(最值得注意的:天主教徒、犹太人、以及首次的—黑人)。除了1952年和1956年两次选举外,新政联盟称霸了美国政界长达数十年,直到1968年为止。
在1936年选举的压倒性胜利后,罗斯福宣布将扩张最高法院,这却与他的新政计划产生了冲突。一次激烈的冲突在民主党内爆发,罗斯福的副总统约翰·南斯·加纳起头反对他。最后国会里的共和党和保守派民主党人组成同盟,一起封杀了罗斯福接下来任内几乎所有的立法提案。由于受到党内保守派的威胁,罗斯福试图展开清党,但最后仍未成功。
从这段时期开始,新政使“自由主义”一词在美国开始代表社会福利、工会、以及对商业的管制。而那些新政的反对者—即那些重视长期经济影响、支持企业精神和低税赋、小政府的人则开始自称为“保守派”了。
折叠 杜鲁门到肯尼迪:1945-1963
罗斯福在1945年4月12日去世,哈利·S·杜鲁门接任,罗斯福所掩盖的民主党内部的冲突开始浮现。前副总统亨利·A·华莱士谴责杜鲁门是个战争贩子,批评他推行的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NATO。然而,华莱士的支持者以及党内的极左翼最后遭到驱逐,而代表工会的产业工会联合会(CIO)也在1946-1948年间被青壮派反共份子如休伯特·汉弗莱等人排挤。而共和党也大力批评杜鲁门的政策,并在1946年的选举中重新夺回国会,扭转自1928年以来的少数派地位。
许多民主党领导人也都准备要颠覆杜鲁门,但他们却没有替代的接班人选。杜鲁门也做出反击,他大胆的在7月时召集由共和党控制的国会,送出一堆他预期会对共和党议员造成大麻烦的法案审查。最后果不其然,共和党国会陷入僵局且毫无进展,杜鲁门趁机在全国批评他们“毫无用处”。接着1948年的总统选举出现了大逆转的结果,杜鲁门击败托马斯·杜威而得以连任,同时民主党也重新夺回了国会。不过,杜鲁门的许多政策,例如全民的保健制度,仍然遭到国会保守派的封杀。
在1952年,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击败了伊利诺伊州州长阿德莱·史蒂文森,替共和党重新夺回了白宫。四年之后,艾森豪威尔再次击败史蒂文森。在国会里民主党则被这位战争英雄的阴影所笼罩,经常必须向艾森豪威尔妥协。在1958年,由于劳工的组织得当,民主党在国会选举里得到出人意料的表现。
参议员约翰·肯尼迪在1960年赢得总统选战,击败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虽然肯尼迪仅执政了一千天左右,他在任内仍于古巴发起猪湾入侵,并试图阻止柏林墙的建造,同时也派遣了16,000名士兵前往南越,担任越南共和国军的军事顾问,并组成美国军事援助越南司令部。他也升温了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让美国人在1969年登上月球。在古巴导弹危机后他则试图缓和两国的紧绷关系。肯尼迪同时也推展民权和种族融合。肯尼迪总统在1963年11月22日于达拉斯遇刺身亡。很快副总统林登·约翰逊便就职为第36任美国总统。约翰逊是新政的坚定支持者,他击垮了国会里的民主党保守派,并且通过了一连串重要的进步主义的法案,被称为“大社会”(Great Society)法案。约翰逊也成功的通过了主要的民权法案,开始了美国南部的种族融合。同时,约翰逊也升级了越战,使得民主党内部对此开始产生冲突,并且最后在1968年的选举里失利。
折叠 民权运动:1963-1968
自从内战以来一直坚定支持共和党的非裔美国人在1930年代开始逐渐转向支持民主党,主要是因为民主党的新政济贫措施、福利政策、以及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对于民权的支持。在许多大都市,例如芝加哥,经常有一整个原本隶属共和党的党部瞬间转变为民主党。不过,在1960年代后期,新政联盟开始瓦解,由于越来越多民主党领导人表态支持民权运动,使得民主党在南方传统的保守白人票源以及在北方都市的天主教支持度开始崩解。在杜鲁门于1948年代表大会上表态支持民权以及废除种族隔离法条后,许多南方的民主党人便改投票支持南卡罗来纳州的州长斯特罗姆·瑟蒙德。
民主党对于民权议题的支持在林登·约翰逊于1964年签订民权法案时达到高潮,他对此发表演讲道:“我们(民主党人)已经失去南方长达一个世代了。”同时,共和党在理查·尼克松的领导下则开始实行他们的南方战略,以抵抗联邦政府侵蚀地方州权利为目标,同时诉诸于保守派及温和派南方白人的支持。
1968年对于民主党乃至整个美国都是艰困的一年。越共在一月发起的新年攻势虽然在战术上失败了,但却带给美国舆论极大的打击。参议员尤金·麦卡锡以反战为诉求在大学校园获得支持,并赢得新罕布什尔州的提名预选。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是林登·约翰逊在3月31日放弃参选,接着前总统肯尼迪的弟弟罗伯·肯尼迪宣布参选。就在他于预选中一路进展顺遂时,却于洛杉矶突然遇刺身亡。当时民主党的代表大会会场外便是激烈的学生反战示威,在芝加哥警察的隔离下,大会最后提名了副总统休伯特·汉弗莱参选,来自明尼苏达州的汉弗莱是一个坚定的新政支持者。同时亚拉巴马州的民主党州长乔治·华莱士决定独立参选,最后选战成为三边的竞赛。共和党的理查德·尼克松最后以些微差距获胜,但民主党仍然继续掌控国会两院。
1968年的选举标志了南方的黑人和白人在政治立场上的转折点,除了德克萨斯州外的每个南方州都选择投给共和党的尼克松或脱党的华莱士。从此民主党的选票基础开始转往东北方都会区,与该党的传统历史产生戏剧性的颠倒。
折叠 转型年代:1968-1993
在197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提名了南达科他州的参议员乔治·麦高文参选,麦高文以他鲜明的反战立场为号召,主张立即从越南撤军,并保障所有美国人的最低收入。麦高文试图对抗尼克松的政策,但却被他搭档竞选的伙伴托马斯·伊格顿(Thomas Eagleton)所拖累,在证实了伊格顿患有忧郁症且还曾接受电击疗法后,民主党紧急替换候选人,但已经毁损了麦高文的公共形象。最后大选便成尼克松的压倒性胜利,麦高文仅赢得了马萨诸塞州。不过,民主党依然在国会和大多数州议院保持多数派地位。
水门事件丑闻很快便摧毁了尼克松的总统任期,使得民主党有了一线希望。在杰拉尔德·福特于1974年就职后不久便赦免了尼克松,这使民主党得以对此大作文章,猛烈批评共和党的“腐败”,使他们在接下来几年的选举里大为得益。福特政府上场后第一次期中选举,民主党就赢得了压倒性的两院三分之二多数,1976年的总统大选中吉米·卡特以黑马之姿出乎意料的当选。
总统卡特的一些政策包括了国家能源政策的确立、以及巩固政府机构,创建了两个新的政府部门—能源部和教育部。卡特试着对运输、航空、铁路、金融、通信、以及石油等产业解除管制,因此抛弃了长期以来新政对于经济的管制政策。他巩固了社会福利制度,并且指派了破纪录数量的妇女和少数族群人士担任重要的政府部门及法官职位,他也颁布了许多环境保护法案。在外交事务上,卡特的成就包括了调解赎罪日战争的大卫营和约、巴拿马运河条约、以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同时与苏联进行战略武器限制谈判。除此之外,卡特任内也相当强调人权,并以此作为外交政策的主轴。
尽管这些努力,卡特最后在全国健保计划或税赋制度改革上都失败了,而这些却都是他竞选时所承诺的。同时国内通货膨胀也急遽攀升。在国外,伊朗人质危机(1979年11月4日-1981年1月20日)使得52名美国人成为人质被拘禁了444天,卡特尝试的外交和军事手段救援也都失败了。苏联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也使美国大众越感卡特的无能和脆弱。在1980年的选举中,卡特得以通过民主党的提名大会竞选连任,但最后在11月被共和党的罗纳德·里根击败。同时民主党也失去了12个参议院议席,这也是自从1954年以来共和党首次夺回参议院控制权。不过,众议院仍以民主党为多数。
促成共和党总统里根当选的原因,还包括了当时许多民主党人也开始支持保守派的政策。这批被称为“里根民主党人”(Reagan Democrats)的选民在里根任内前后仍是民主党员,他们大多数是来自东北部和中西部的白人,被里根的社会保守主义和他的强硬派外交政策所吸引。到了1984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推派的候选人—前副总统沃尔特·蒙代尔仍是新政的坚定支持者,最后里根囊括了49个州的压倒性胜利。而在1988年的选举中中,来自马萨诸塞州的州长麦可·杜卡基思(Michael Dukakis)则抛弃了新政的色彩,改以公共行政专家的形象参选,但仍遭到副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以压倒性胜利击败。
民主党在国会依然保持多数派,尽管共和党曾在1980-86年间控制参议院。民主党经常在许多议题上与里根产生冲突,他们反对里根资助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游击队(Contras)推翻反美的奥蒂嘉左派政府。民主党没能阻止里根对于所得税率的大幅减税,他们支持里根对军事预算的增加,但却反对里根大幅裁撤扣减社会福利计划。民主党控制的国会最终通过了大多数里根提议的减税与增加国防预算案,但却拒绝了其他的减少预算提案。结果导致里根任内联邦的预算赤字和国债飞涨到前所未见的纪录。
为了挽回连续三次的压倒性失败(1980、1984、1988),一些保守派民主党人开始试着将民主党转向中间派的立场。在保留了中间偏左的支持者的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在各种议题上抱持温和或保守观点的选民支持,从这时开始民主党开始混杂较多元的政治观点了。
折叠 克林顿时代:1993-2001
共和党执政经过了整整12年后,在1992年,民主党终于成功当选一位总统,那就是阿肯色州长比尔·克林顿。经过共和党十二年的执政后,比尔·克林顿总统所面对的是经济低迷,低下阶层正需要政府伸出援手。比尔·克林顿开始了自从肯尼迪以来第一次的试图平衡联邦预算,并且继续维持当时繁荣成长中的美国经济。在1994年,美国经济达到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25年来最低的纪录。克林顿并且签下了枪械管制的布莱迪法案(Brady Bill),规定手枪贩卖必须一律等候五天;他也立法禁止了许多形式的半自动射击枪械的买卖(到2004年终止)。他的《家庭与医疗假期法案》(Family and Medical Leave Act)则涵盖了四千万的美国人口,提供劳工12周的停薪留职假期以照顾小孩或病患。他协助恢复了海地的民主制度,并且积极斡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同时达成了北爱尔兰史上第一次停火,另外也促成《达顿协议》的签订,终结了在南斯拉夫将近四年的战争和屠杀。克林顿在1996年再次当选连任,成为继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1944年以来首次成功连任两届的民主党总统。
然而,民主党在1994年失去了他们在两院的多数派地位。克林顿否决了两次共和党提出的福利制度改革案,但在1996年接受了第三次的提案。而改革司法体制的《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则在他行使否决权下也通过了。而自1960年代以来便逐渐失去影响力的工会,则发现他们自身对于民主党内部的影响力也逐渐衰退;尽管工会的强烈反对,克林顿依然与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议》。
当民主党逐渐转向为中间派的立场,一些来自中间派或保守派背景的民主党人开始突显而出,并且也在党内取得一定的领导地位和影响力。一些自由派和进步主义者则感觉他们被民主党孤立了,并认为民主党不再关心一般人民与左翼的议题了。
折叠 在野:2001-2009年
在2000年总统选举中,民主党提名了克林顿的副总统阿尔·戈尔作为候选人。戈尔与他的共和党对手—乔治·沃克·布什在许多议题上都有不同政见,但戈尔与克林顿的紧密关系招致左派的批评,包括了绿党候选人拉尔夫·纳德在内,宣称戈尔与布什并没有差别。戈尔在普选中获得的选票比布什多五十多万票,但由于选举人团制度,在佛罗利达州仅以537票落败,使布什全取25张选举人票,经过一个多月的诉讼及最高法院的判决,最终以266比271票落败。纳德在佛州取得九万七千票,使许多民主党人批评是纳德的抢票效应造成戈尔的落败。尽管戈尔失败,民主党在参议院中夺回了5个席次,使得原本与共和党的45-55的差距拉至50-50的平手状态(副总统保有一票否决权),2001年一名共和党参议员退党,加入民主党党团,民主党重新控制参议院。不过并没有维持太久,共和党再次于2002年和2004年于参议院取得多数派地位,民主党一度只剩下44席,创下1920年代以来的最低纪录。
在九一一袭击事件之后,美国的政治焦点开始转向国防安全的议题。除了1个议员投反对票外,其他所有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都选择授权发动2001年入侵阿富汗。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民主党领导人皆支持《美国爱国者法案》的签署以及2003年入侵伊拉克。2003年民主党在为了是否入侵伊拉克的议题上产生分歧,一些民主党人逐渐表示他们对于反恐战争的进展和正当性的担忧,也批评一些由美国爱国法所衍生的国内法案侵蚀了民权和公民自由。
由于安然和其他公司的金融诈骗丑闻的影响,国会的民主党人推展一项改革监督商业会计事务的法案,希望以此避免进一步的诈骗产生。这使得两党在2002年联手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民主党在2002年的选举中也支持一些经济复苏的政策。
折叠 反恐选举:2004年
2004年总统选举的准备工作早在2002年底便已开始进行,戈尔宣布他将不会再寻求提名。霍华德·迪安(Howard Dean)以反战的姿态参加了民主党的初选。马萨诸塞州的参议员约翰·克里也被提名, 因为他被认为比迪安还要“有资格”参选。
由于许多美国产业的外判,美国劳工失业率逐渐增长,一些民主党人如霍华德·迪安开始改变他们对自由贸易的立场。在2004年,布什政府迟迟无法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美军的死伤增加、加上反恐战争的前景不明,都成为选举的热门议题。在那一年里,民主党强调对失业率的缓和、解决伊拉克危机、并且更有效的对抗恐怖主义。
在选举中,克里在普选中和选举人团上都输掉了,普选输了足足三百万票。共和党在参议院也增加了三席、众议院增加四席。这也是自从1952年来第一次,民主党在参议院的领导人竞选总统失败。民主党在路易斯安那州、新罕布什尔州、和蒙大拿州赢得州长选举,但却输掉了密苏里州的州长、以及民主党长期以来的重镇佐治亚州的议会选举。
在选举后许多分析家认为克里的竞选策略相当差劲。包括快艇老兵寻求真相事件、反对同性婚姻等处置失当,以及克里对于伊拉克战争的矛盾态度,都是造成他失败的原因。其他原因还包括了当时稳定的就业市场、股票市场、以及繁荣的经济环境。
折叠 逆转:2005-2009
在2004年选举之后,许多民主党人开始思考改变政党的走向,许多不同的策略也被提出。一些保守派民主党人建议应该将政党朝向更中间和右倾的路线,以夺回在两院的席次和2008年的选举;自由派则主张将政党更为左倾以成为更坚定的反对党。
这些争论也反映在2005年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主席选举上,霍华德·迪安最后胜出,迪安主张分散民主党的中央体制,并支持地方州的党部组织,即使是共和党控制的州份亦然。
当第109届国会开始时,民主党在参议院挑选了哈利·里德作为领导人。里德试图凝聚民主党议员在一些议题上的立场,他也阻止了共和党对于福利制度的民营化。2005年,民主党保住了他们在弗吉尼亚州和新泽西州的州长。然而,民主党却继续在一向属民主党重镇的纽约市市长选举中落败,不少民主党选民支持市长彭博,彭博曾加入民主党。
共和党的阿布拉莫夫有关的游说案丑闻爆发后,民主党把握机会以此作为2006年的竞选议题大肆炒作。布什总统在飓风卡特里娜中的救灾进度迟缓也成为议题之一。公众对伊拉克战争的看法对共和党也有负面影响,同时许多民主党的保守派也认为布什使政府开支超出了控制,这都使布什的总统认可度持续下降。
民主党在2006年美国期中选举中于众议院取得多数派地位,并且也在参议院掌控优势,其中参议院有49名属民主党、49名属共和党、以及2名亲民主党的无党籍议员,众议员有233名属民主党,202名属共和党。这是12年来民主党第一次于众议院赢得多数派地位。民主党的胜利主要是因为中间选民改投给民主党的保守派候选人。民主党在州长选举上也有所进展,在各州议会的议席也有所增加。不单使得民主党提名的加利福尼亚州的兰希·佩洛西,成为第一名女性的美国众议院议长。还利用人数的优势,使得自伊拉克撤军的提案在众议院闯关成功。
民主党支持度最高的地带原先是美国南方—亦即之前参与联盟国脱离的州份,现在则已转变为在东北部(新英格兰区)、五大湖区域,加上太平洋海岸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州和夏威夷州在内的地区。民主党在主要的大城市及工业重镇也有较高支持度,包括了纽约市、洛杉矶、芝加哥、费城、波士顿、底特律、旧金山、达拉斯、以及华盛顿特区。最近民主党在一些南部州如弗吉尼亚州和佛罗利达州也有不错表现。
折叠 奥巴马时代:2009年至今
希拉里·克林顿很早便被视为是2008年可能的民主党候选人,她于2007年1月20日宣布参选。已经参选的人还包括特拉华州参议员乔·拜登、康涅狄格州参议员克里斯多夫·杜德、前阿拉斯加州参议员迈克·格拉韦尔、和爱荷华州州长汤姆·威尔萨克、非裔美国人的伊利诺伊州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其他可能的人选包括了之前的几位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阿尔·戈尔,以及阿肯色州退役将军韦斯利·克拉克。最终由非裔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获得民主党的总统提名。乔·拜登则是他的副手人选。最终2008年11月4日美国东部时间晚间11时,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44任总统。其后奥巴马提名希拉里出任国务卿,以平冲党内派系。[3]
折叠 编辑本段 党徽介绍
折叠 编辑本段 派系情况
新民主党人
虽然中间派的民主党人在各种议题上立场也有所不同,他们通常支持混合的政治观点和立场。与其他民主党派系相较,他们通常支持使用军事力量,包括了在伊拉克的战争,并且也更愿意削减福利制度,支持福利制度改革和减税。中间派主张他们的立场与大多数美国人相符合。由于他们更乐意支持共和党的政策、并接受商业公司的资金援助,进步主义的民主党人将这些新民主党人称为“共和党清淡版”(RepublicanLite)。
民主党最具影响力的派系之一是一个称为民主党领袖委员会(DemocraticLeadershipCouncil,DLC)的非营利组织,这个组织支持民主党的中间派立场。组织成员通常也将自身称为“新民主党人”。由于1984年沃尔特·蒙代尔在对抗隆纳·雷根的总统选战中的惨败,一些民主党领导人成立了民主党领袖委员会以改革民主党的政策,希望以此夺回白宫。DLC大力支持总统比尔·克林顿,认为他反映出了第三种道路的可行性和成功。DLC对于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并没有正式的控制。许多进步主义的民主党人认为DLC应该替民主党在1994年和2002年国会选举中的失败负起责任。当前的民主党主席霍华德·迪安是1992年来第一个与DLC没有正式关联的党主席。不过,许多评论家认为DLC仍然是一个有极大影响力的派系,因为他们确保了民主党的候选人和政见不会脱离商业界的利益。
与DLC有深切关联的民主党政治人物包括了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康乃迪克州参议员乔·李伯曼(JoeLieberman)、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前副总统艾尔·高尔(直到2000年为止)、前维吉尼亚州州长马克·沃纳(MarkWarner)。当前DLC的主席是艾奥瓦州州长汤姆·威尔萨克。
自由派民主党人
自由派(新政自由主义)民主党人属于民主党内的左派。虽然他们在比尔·克林顿等中间派势力崛起后影响力逐渐萎缩,但在那之前他们一度主导了民主党长达数十年。与其它保守派和温和派系相较,自由派民主党人通常支持公平贸易以及其非保守派的经济政策,并反对好战的外交政策,同时他们也以支持公民自由著称。自由派民主党人也常与进步主义派的民主党人重叠。
突出的自由派民主党人包括了麻萨诸塞州参议员泰德·肯尼迪、以及当前民主党的众议院领导人兰希·佩洛西等。
进步主义民主党人
许多进步主义民主党人都是源自1960年代反越战运动下所浮现的新左派,例如当时竞选总统的乔治·麦高文(GeorgeMcGovern);其他人还包括了当前民主党的党主席、佛蒙特州州长霍华德·迪安,以及其他对绿党抱持不满的人。进步主义的民主党候选人在大都会地区(美国南部以外)拥有极高支持度,同时也受到非裔美国人的广泛支持。进步主义民主党人的共同主张包括了反对伊拉克战争、反对经济和社会保守主义、反对商业公司和财团对政府的影响、支持全民的健保制度、发起大规模的政府公共建设、并且将民主党朝向更坚定的反对党姿态。与其他民主党派系相较,进步主义民主党人对于共和党最具敌意,并且主张社会和经济的平等。
进步派国会小组(CongressionalProgressiveCaucus,CPC)是进步主义民主党人在美国国会的组织。它是民主党在众议院里最大的派系,虽然目前它还没有参议院的成员。CPC拥护全民健保制度、公平贸易协议、最低生活收入法案、所有劳工组织工会并发起罢工集体谈判的权利,撤销美国爱国法的许多条文、在联邦政府成立一个“和平部门”(DepartmentofPeace)、同性婚姻合法化、严格的选举筹款改革法案、彻底自伊拉克撤军、打击企业犯罪和企业利益、对于那些他们认为“富有”的人增加所得税率、对那些他们认为“贫穷”的人减少税率、并且增加联邦政府的福利制度开销和规模。
“民主美国”(DemocracyforAmerica,DFA)也是支持进步主义候选人的政治组织,它是由当前的民主党主席霍华德·迪安在之前参与总统提名竞选时所创立的;目前DFA的主席是霍华德·迪安的弟弟詹姆士·迪安(JamesH.Dean)。DFA反对美国政治上的极右翼,并且宣称要“从底部做起”改造民主党。美国进步派民主党人(ProgressiveDemocratsofAmerica)则是另一个在民主党内抱持进步主义理念的派系,它是由俄亥俄州众议员丹尼斯·库钦奇(DennisKucinich)在2004年争取总统提名时创立的,这个组织被认为是进步主义色彩最浓厚的之一,但它对民主党的整体影响力并不大。
工会
自从1930年代以来,工会成为民主党最重要的联盟之一。工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基层的政治组织、以及投票支持民主党的劳工。美国工会在私营经济部分里的成员数量于过去五十年内已从35%下降至8%,但它在一些工业州仍占有一定影响力。在21世纪仍然相当重要的工会包括了政府雇员的工会,例如教师、警察、护士、和狱警,同时也包括一些服务业的劳工,例如饭店业和保全业。
这些传统的产业工会通常更支持贸易保护主义、集体谈判、以及健康保险的制度。与工会有关联的突出政治人物包括了俄亥俄州参议员拜伦·多根(ByronDorgan)、南达科他州众议员谢罗德·布朗(SherrodBrown),当前的党主席霍华德·迪安也与工会有所牵连。大多数这个派系的成员也都与进步主义派系紧密连结。
保守派民主党人
民主党也有一些保守派的成分存在,大多是来自南部州和边境区域。从1980年代开始,随着共和党逐渐夺回南部地区的支持度,这些人在民主党内的数量开始急距减少。在众议院里,他们组成了一个称为“蓝狗民主党人”(BlueDogDemocrats)的组织,结合财政和社会保守主义的民主党人,大多是来自南部地区,他们通常比其他民主党人更容易和共和党妥协。他们在过去曾经组成团结的投票联盟,曾拥有超过四十位众议员的实力,使他们一度有能力左右立法结果。2006年美国期中选举也替蓝狗民主党人添加了几个新成员。突出的保守派民主党参议员包括了内布拉斯加州的班·纳尔逊(BenNelson)、路易斯安那州的玛丽·兰德鲁(MaryLandrieu)、科罗拉多州的肯·萨拉查(KenSalazar)等人。
最近以来,反堕胎的民主党团体和候选人有增加的趋势。这些候选人有一些是出自他们当地州的民意。虽然这些反堕胎的民主党人中有一些人在整体上比其他民主党人都要保守,但大多数人在其他议题上仍都属于主流的中间派立场。民主党最大的反堕胎团体是DemocratsforLife。
自由意志主义民主党人
公民自由意志主义者也经常支持民主党,因为认为民主党在一些议题如民权和政教分离上的立场比共和党要来的理想,也可能是因为认为民主党在经济议题上比自由党更符合他们的理念。他们反对枪械管制、毒品管制、贸易保护主义、财团补贴、政府借贷、以及外交政策上的干涉主义。民主党自由派(DemocraticFreedomCaucus)便是代表这个派系的组织。
折叠 编辑本段 总统选举
1828 | 成功 | 第7任 | 1829–1837 | ||
1832 | 成功 | ||||
1836 | 成功 | 第8任 | 1837–1841 | ||
1840 | 失败 | ||||
1844 | 成功 | 第11任 | 1845–1849 | ||
1848 | 失败 | 威廉·奥兰多·巴特勒 | |||
1852 | 成功 | 福兰克林·皮尔斯 | 威廉·鲁弗斯·德韦恩·金 | 第14任 | 1853–1857 |
1856 | 成功 | 约翰·C·布雷肯里奇 | 第15任 | 1857–1861 | |
1860 | 失败 | 斯蒂芬·阿诺·道格拉斯(北方) | 赫谢尔·维斯帕西安·约翰逊 | ||
失败 | 约翰·布雷肯里奇| 约翰·C·布雷肯里奇(南方) | 约瑟夫·莱恩 | |||
1864 | 失败 | 乔治·麦克莱伦 | |||
1865 | 继任 | 无 | 第17任 | 1865–1869 | |
1868 | 失败 | 霍雷肖·西摩 | |||
1872 | 失败 | 本杰明·格拉茨·布朗 | |||
1876 | 失败 | 塞缪尔·琼斯·蒂尔顿 | 托马斯·安德鲁·亨德里克斯 | ||
1880 | 失败 | 威廉·海顿·英格利希 | |||
1884 | 成功 | 托马斯·安德鲁·亨德里克斯 | 第22任 | 1885–1889 | |
1888 | 失败 | 艾伦·格兰伯里·瑟曼 | |||
1892 | 成功 | 阿德莱·尤因·史蒂文森 | 第24任 | 1893–1897 | |
1896 | 失败 | 亚瑟·休厄尔 | |||
1900 | 失败 | 阿德莱·尤因·史蒂文森 | |||
1904 | 失败 | 奥尔顿·布鲁克斯·帕克 | 亨利·加萨韦·戴维斯 | ||
1908 | 失败 | 约翰·沃斯·克恩 | |||
1912 | 成功 | 第28任 | 1913–1921 | ||
1916 | 成功 | ||||
1920 | 失败 | ||||
1924 | 失败 | 查尔斯·W·布赖恩 | |||
1928 | 失败 | 艾尔弗雷德·E·史密斯 | 约瑟夫·泰勒·鲁滨逊 | ||
1932 | 成功 | 第32任 | 1933–1945 | ||
1936 | 成功 | ||||
1940 | 成功 | 亨利·A·华莱士 | |||
1944 | 成功 | 哈利·S·杜鲁门 | |||
哈利·S·杜鲁门 | 无 | 第33任 | 1945–1953 | ||
1948 | 成功 | 阿尔本·W·巴克利 | |||
1952 | 失败 | 约翰·斯帕克曼 | |||
1956 | 失败 | 埃斯蒂斯·基福弗 | |||
1960 | 成功 | 林登·约翰逊 | 第35任 | 1961–1963 | |
林登·约翰逊 | 无 | 第36任 | 1963–1969 | ||
1964 | 成功 | ||||
1968 | 失败 | ||||
1972 | 失败 | 萨金特·施里弗 | |||
1976 | 成功 | 第39任 | 1977–1981 | ||
1980 | 失败 | ||||
1984 | 失败 | ||||
1988 | 失败 | 麦可·杜卡基思 | 劳埃德·本特森 | ||
1992 | 成功 | 第42任 | 1993–2001 | ||
1996 | 成功 | ||||
2000 | 失败 | 乔·李伯曼 | |||
2004 | 失败 | ||||
2008 | 成功 | 第44任 | 2009-2017 | ||
2012[2] | 成功 | ||||
2016 | 失败 |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 | 蒂姆·凯恩 | ||
2020 | 成功 | 小约瑟夫·罗宾内特·"乔“·拜登 | 卡玛拉·哈里斯 | 第46任 | 2021-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