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情节概述
唐僧师徒取经路过五庄观,远见"松篁一簇,楼阁数层",连孙悟空也一时看不出是观宇还是寺院。到了近前,才"看不尽那巍巍道德之风,果然漠漠神仙之宅"。虽说孙悟空曾作过齐天大圣,但对镇元大仙却一无所知。镇元子的五庄观,有一棵天开地辟的灵根人参果树,万年一收获,只得三十个果子。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大仙地位显赫,他的弟子解释:"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镇元子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为此其弟子还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了我们的香火。是家师诌佞出来的。"镇元子是地仙之祖,所以敬天"礼上还当",敬"天地"可能取其和谐。他在道家的位置与玉清、上清、太清平列。从他门下出去的散仙不计其数,身边尚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他的观内有花园、菜园,孙悟空偷人参果看到菜园,不无讥笑之意说:"他也是个自种自吃的道士。"
折叠 编辑本段 相关故事
路过五庄观
唐僧一行路经时,镇元子正好应玉清元始天尊之邀,到上清天弥罗宫去听讲"混元道果"。去时,带去了四十六位弟子,对留守的清风、明月二弟子特意交待:"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二弟子得知师父故人是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说:"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镇元子解释说:"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盂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还交待:"须要防备他手下人罗唣。"自以为见多识广的孙悟空,到了五庄观,听了清风、明月对镇元子的介绍后"笑得打跌",忍不住喝道:"你这个臊道童,你在那个面前捣鬼,扯什么空心架子!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什么!"偷食人参果,推倒果树,不认错道歉,师徒一行就悄悄开溜;被镇元大仙追上询问,又以谎言搪塞。镇元大仙施手段,连人带马捉去,又特意安排与马草料,以"唐三藏做大不尊"之名,欲用皮鞭打之。并解释:"这和尚是出家人,不可用刀枪……"孙悟空见状,急承担责任,要求替打,大仙笑道:"这泼猴倒言语膂烈。这等便先打他。"打完,又要打唐僧,孙悟空又求替打,大仙笑道:"这泼猴,虽是狡猾奸顽,却倒有些孝意。既这等,还打他罢。"当夜孙悟空作法,以柳树之根替身,使一行人逃脱。次日早,大仙得知,夸奖道:"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又说:"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遂又追上将四人一马捉拿回观。
二次捉住唐僧一行,镇元大仙命人支起油锅,要炸孙悟空。孙悟空当着镇元大仙的面施法捣了锅灶。弄得镇元大仙气急败坏要拿唐僧做人质。悟空和他商量后,那镇元大仙用手搀着行者道:"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闻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纵有腾挪,脱不得我手。我就和你讲到西天,见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还我人参果树。你莫弄神通,赶紧到三岛求取医树之方。"他俩都对对方的神通所赞叹。
孙悟空访三岛求方医树,听到各路神仙对人参果树的无计可施;到了观音处,又挨了一顿责骂,更了解到自己的冲动。观音随孙悟空到了五庄观,惊得镇元子急忙出来迎接,镇元子恭敬有礼:"小可的勾当,怎么敢劳菩萨下降?"
人参果树医活后,镇元大仙急令敲下十个人参果,请菩萨唐僧师徒等做了"人参果会"。送走观世音,大仙又安排蔬酒,与孙悟空结为兄弟。分别时,两人情投意合,依依不舍,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外貌描写
头戴紫金冠,无忧鹤氅穿。履鞋登足下,丝带束腰间。体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颜。三须飘颔下,鸦翎叠鬓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