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广西提督简介
折叠 编辑本段 苏元春
广西提督苏元春:
折叠 简介
折叠 生平
苏元春,字子熙,1844年2月8日生于蒙山镇城北街,1908年病逝于乌鲁木齐市,终年64岁。1863年,他19岁时,随胞兄苏元章投湘军统领席宝田部,从此,走上军旅生涯。1867年,席宝田告休,苏元春接统中军,开赴黔东,镇压苗民起义有功,授广西提督。
折叠 重要事迹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苏元春率毅新军驻越南之谷松。由于苏元春抗法有功,被清朝廷任命为广西关外军事帮办,时年四十岁。
1885年1月,侵略军头子波里纠集两个旅团16000多兵力,发动谅山战役。在冯子材、苏元春率领下,向侵略者发起进攻,激战两天两夜,毙伤法军2000多名,缴获大批枪炮弹药,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取得中法战争的胜利。
1889年,苏元春由于搞战有功,获清朝廷赏赐,晋封为二等轻车都尉,及额尔德蒙巴鲁勇号,赏加太子少保衔。时年45岁。
中法战争结束后,苏元春被清廷授以提督军职督办广西边防军务10多年。统军镇守边疆,分头部署兵力,严加整顿,督饬操练。
为了便于军事调度,苏元春奉命将广西提督府从柳州移至边关龙州,修筑了龙州城,并建两个提督行署--龙州城西北4000米处的小连城(又名"小垒城")和凭祥东郊的大连城,使之成为广西全边军事指挥中心。
同时,苏元春还修复被法军轰毁的镇南关,之后又修水口、平而两关,以振国门。并在千里边境线上修建165座炮台和碉台、109处关隘、66个关卡,构成庞大宏伟的军事防御体系,有"乌鸦飞不过,老鼠钻不进"之称。这些设施位于今北海、防城、东兴、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等市县沿边地区,因其多以城墙相连,故有"南疆小长城"之誉,2006年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着分兵把守的原则,苏元春将防军分为若干部分,分守边防线:以王孝祺、唐景崧所部驻彬桥、水口关等地,拱卫龙州大本营;以陈嘉所部镇守镇南关,以方友升、蒋宗汉所部把守关前隘,是为中路;以王德榜所部驻扎油隘,为守军东路;以马盛治所部驻平孟、龙邦各隘;以蔡简宸驻扎百南、那坡,构成西路防军;将冯子材所部撤回钦廉(时属广东),守备当地海陆边防。
苏元春还以龙州为中心,沿边境线修筑军用道路,并疏浚明江,通过官商合股形式组建邕龙车渡公司(旋更名"邕龙利济局"),保障军用物资运输畅通,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龙州创办制造局、火药局、军装局等,就地加工,以解决边防军需。进行军事建设的同时,苏元春还鼓励边防官兵将亲属迁往边疆,拨款营造住房。这既可使亲人团聚,又能解决边疆开发所需劳动力问题。
苏元春还在南疆开煤矿,增强边疆经济实力。加强对汛督办工作,开辟贸易市场,以促进商品经济流通。此外,他组织捐资设立同风书院,发展边疆文教事业。
苏元春为保卫祖国边疆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