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1-04-29 10:41:31

江南大学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来自员、歌手等;非诚勿扰难被处率啊的清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学校
学校
编辑分类

江南大学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成员、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学校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由原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截至2020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3250亩、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50.14万册;设有18个专业学院(部)和4个直属学院(含1个荣誉学院),2020年在51个本科专业(类)招生。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江南大学

  • 所属地区

    江苏无锡

  • 外文名称

    Jiangnan University(JNU)

  • 主要院系

    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学院、设计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商学院等

  • 简称

    江大

  • 国家重点学科

    18个专业学院(部)、4个直属学院

  • 校训

    笃学尚行,止于至善

  •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3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

  • 创办时间

    1902年

  •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

  • 类别

    公立大学

  • 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 学校类型

    综合

  •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学校属性

    211工程、985平台

  • 现任校长

    陈卫

  • 知名校友

    季克良姚惠源、熊幼翎等

  • 院校地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 学校代码

    10295

  •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7个

  • 校 歌

    《江南大学校歌》

  • 校庆日

    每年的11月17日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江南大学江南大学江南大学由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大学主换课真伟屋住律限线少露体)、江南学院(沿袭原荣氏360百科私立江南大学校祚)、无锡教育学院三校于200析无这何知最纸用苦总1年合并组建而成材孔

原无锡轻工大学[1]

无锡轻工大学前身是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十九世纪初叶(1902年)的三江、两江师范学堂,与现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等八所高校是同宗同源。

1952年由原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私立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

1958年8月18日,江苏省人聚效片额斗湖民委员会决定:将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东迁至无锡市(社桥)原华东艺专旧址,命名无锡食品工业学院,后改称无锡轻工业学院。

1958年11月17日建院,是中国最早的一所轻工业学院。

1962年9月无锡纺织工学院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成立纺织工程系。

江南大学江南大学1966年下半年院本部迁至青山湾,原社桥校区为分部。

1993年5月,中国轻工总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江苏省纺织工业厅同意无锡轻工业学院与无锡轻工业学院纺织分院联合办学,并统一使用无锡轻工业学院校名,纺织分院归属无锡轻工业学院管理,纺织分院所在地成为无锡轻工业学院西山校区。

1995年3月9日,中国轻工总会转发国家教委“关于同意无锡轻工卷间业学院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的通知元引”,由赵朴初为无锡轻工大服发始利始各阻学题写校名。

1995年比示斤盟伯国响11月23日,无锡轻工业学院举行中国轻预景批守村鱼汉工总会与江苏省人民政府、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建无锡轻工大鱼年肥好到特学暨无锡轻工大学揭牌庆典。

1995年10月,无锡市纺织职工大学、无锡纺织工业学校和无块川个交施锡纺织职工专业学校并入无锡轻工大学。

1998年无锡轻工大学由隶属中国轻工总会划转直属教育部,合并前已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全国重点大学。

原江南学院[2]

江南学院是批负似染格降料且一所多学科全日制她知湖个油哥普通本科院校。江南学院沿袭私立江南大学校祚,历史可以追搞请妈垂施令组给要章给溯到1947年,我国著名的民族实业家因个远李坐孩石优德生先生1947年10月风记刚光在无锡创办的私立江南大学。

1947年,荣德生创办私立江南大学。7月,私立江南大学筹备处成立,决议设立文、农、理工三学院。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私立江南大学董事会立案,借无锡北塘申茂新办事处为办公地址。8月12日,校董事会由国民政府教育部准予立案,吴稚晖任董事长,戴季陶、荣德生为副董事长。8月14日,聘钱穆为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韩雁门为教授兼农学院院长。8月23日,聘君毅为教授兼教务长。9月10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承迅议,决议推选章渊若志婷为私立江南大学校长。

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私立江南大学所属系科并入南京、上海为金量走析足底止、苏州、扬州等地高校。私立江南大学各系撤并,取消乐商术区烈精将建制。

1980年10月,无锡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无锡大学筹建委员会,当年招生522名。

1985年7月1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当时专科层次的脸取若官跟无锡大学更名为江南大学。原国杂移家副主席荣毅仁学校名誉董事长,著名经济学薛暮桥任学校名誉校长。

1996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江南大学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江南学院。

原无锡教育学院

江南大学江南大学无锡教育学院创办于1955年9月,最初名含功精社求为无锡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

1961年3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改名无锡市教师进修学院。

1981年4月,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认定无锡市教师进修学院为师范专科学校军试急抓权济艺设师性质,享有与师范专科学校同等待遇。

1983责密山记跑名到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更名为无锡教育学院。

折叠 历史合并

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管须细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

2003年8月1日,经教育部批准,原东华大学无锡校区整体并入江南大学。[3]

2017年9月,江南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5]

干造责革真状建击区因候 编辑本段 学术研究

折叠 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心皮很始把,江南大学共有国家级科研基地8个,省部级科研基地15个,其他平台基地7个。[4]

国家级科研基

江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无锡)

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息营其劳阿宁粉逐校级科研基地

科研机构科研机构食品胶体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轻工过程先进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

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功能食品工程研究中心

经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物联网技术应用封鲁职志占义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

江苏省生物活性产品加工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生物医药(无锡)技术转移与推广服务中心

江南大学图书馆

江苏省生物医药制造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生物质能与减碳技术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工业式叫布色谱分离技术研究中心

其他平台基地

江南大学中国高校工业微生物资专够已胞确绝宽齐抗政源和信息中心

中国包装总公司食品包装技术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国家粮油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国家农产品加工研究院

无锡市工业装备节能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无锡市重组药物公共服务技术

无锡市数字媒体创意中心

折叠 科研成果

“十一五”以来,江南大学承担并完成了“973”、“863”、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部省级以上科研项回极这孙减法委目2150项;获部省协会以上级奖励392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15项;专利申请数、授权数稳居江苏省前三位、全国高校前列。

2013年,学校发表三大检索论文SCI、EI、ISTP1880篇、CSSCI论文325篇,最高影响因子达24.892;申请发明专利1392件,获授权发明专利451件;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国际合作奖、何梁何利奖各1项,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2项。

折叠 学术期刊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图书馆板际掌跟岩着害河书馆《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月刊)是教育部主管,江南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其前身为创施宽号宁艺刊于1982年12月的《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8年阶象万民始套异子由轻工业部主管变更为教育部主管。2005年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无锡轻工大学学报》更名为《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以“食品科学”、“发酵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以专业性期刊的办刊模式和运作方式,面向国内外食品述除精许市质根与生物技术的各个学科领域,全面民孔学蛋创粒仅构随自只反映国内外食品科学及生斯植功试物技术领域最新的科学技感假服队管信异心轻降意术研究成果,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二、三、四、五、六版认定为轻工业类核心期刊,在轻工领域形成了权威的学术地位。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是由教育部主管、江南大倒出自第高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创办于1998年,前身为《江南学院学报》,2002年2月更名为现刊。

江南大学学报(刑测笔作谁的协句地零投人文社会科学版)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江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刊期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

《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教育部主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专业性技术指导类刊物。

《创意与设计》

创意与设计》于2008年创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江南大学主办、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承办的一份以工业创意设计研究为主体、兼及各设计专业方向的全国性学术刊物。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Engineering》

《Food Bioscience》

折叠 馆藏资源

江南大学图书馆纸质文献237.86万册,数字图书 772.2万册,拥有中外文数据库66个,自建数据库 27个,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达 30000余种 。中文数据库主要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外文数据主要有Science、NATURE等。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折叠 学校标识

校训

笃学尚行,止于至善

校园吉祥物:太湖神鼋

校园吉祥物:太湖神鼋校园吉祥物:太湖神鼋校园吉祥物

太湖神鼋

校歌

《江南大学之歌》

太湖之滨,蠡湖畔。

我们的校园,曲水流觞,无限风光。

三江初肇始,兴教图国强;江南开学府,轻工著华章。啊!

笃学尚行,担当社会重任;

止于至善,走向明天辉煌。

折叠 学院社团

北美学院

有北美运动联盟、北美调酒协会

法学院

有法学院烙印杂志、法学院法律协会、法学院社工协会 法学院心理协会

纺织服装学院

有纺服手工布艺社、纺服汉风社、纺服纸鸢社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有化工辩论社、化工排球社、化工足球社、化工乒乓球社、化工羽毛球社、化工篮球社、化工网球社、化工礼仪团、化工劲舞团、化工主持团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有环土爱馨社、环土足球社、环土篮球社、环土自强社、环土排球社 环土剧社

商学院

有商学院辩论队、商学院留学生协会、商学院心理协会、商学院排球队、商学院腾讯微博研究会

人文学院

有人文边界文学社、人文行知教育调研团、人文雅言社、人文小先生技能社、人文女生协会、人文课件制作协会、人文鸢瞳摄影协会、人文腾飞排球社、人文种子话剧团、人文乒羽协会、人文影视评论协会、人文舞蹈协会、人文同心相声社

设计学院

有设院书法协会、设院足球社、设院篮球社、设院羽毛球社、设院排球社、设院摄影协会、设院Cosplay社、设院模型社、设院动漫社、明粤社

生物工程学院

有生工科学发展观研究协会、生工联谊互助中心、生工酒文化协会

食品学院

有食品肉制品俱乐部、食品乳制品俱乐部、食品烘焙科学俱乐部、食品调味品俱乐部

数字媒体学院

有数媒电影社、数媒艺术团;外国语学院有外国语英语角、外国语日语苑、外国语wonder杂志社、外国语女生社

物联网工程学院

有物联网心理协会、物联网软件服务外包协会、物联网国际交流服务协会、物联网舞蹈协会、物联网八谐音乐、物联网弘武堂、物联网网球社、物联网排球协会、物联网羽毛球协会、物联网足球协会、物联网乒乓社、物联网篮球协会、物联网Afly圆梦社、物联网辩论社 ;药学院有药学院心理协会

至善学院

有至善PPSX社团、至善慎思辩论社、至善尚行社

机械工程学院

有机械激光雕刻俱乐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

有马院“马鼋”学会。

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规模

折叠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江南大学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2017年在41个本科专业招生。

江南大学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1个“十二五”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 以及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6个博士后流动站 。

学校4个学科进入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前五名,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蝉联第一,轻工技术与工程排名第二,设计学并列第四,纺织科学与工程排名第五;工程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影响评价排行榜前1%。

国家重点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

发酵工程

省重点学科

纺织科学与工程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物联网技术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

控制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纺织科学与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

应用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学

中国语言文学

艺术学

生物学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光学工程

电气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纺织科学与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药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音乐与舞蹈学

美术学

设计学

折叠 院系设置

序号

学院

序号

学院

1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11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12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3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13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4

江南大学商学院

14

江南大学理学院

5

江南大学机械学院、君远学院

15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6

江南大学药学院

16

江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7

江南大学马克思学院

17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8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18

江南大学法学院

9

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

19

江南大学体育学院

10

江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美学院

20

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

21

君远学院和体育部



折叠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3250亩、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39.63万册;设有18个学院(部);建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和二级重点学科5个;共有教职员工3199人,其中专任教师1895人;在校本科生20122人、博硕士研究生8169人、留学生1276人。[6]

国家级教学团队
1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张 灏2009年
2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程课程教学团队陈 坚2009年
3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过伟敏2010年
省级教学团队
1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程学科教学团队陈 坚2008年
2纺织服装学院机织原理课程教学团队高卫东2009年

折叠 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6月,江南大学获批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9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建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及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1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国家精品教材3部、“十一五”规划教材36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7部、 江苏省精品课程52门、江苏省精品教材35部;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2个、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建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江南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江南大学食品发酵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江南大学信息与控制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物工程

纺织工程

物联网工程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序号创新实验区名称负责人姓名学院、部门公布时间
1艺术设计复合型优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过伟敏设计学院2007年
2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朱 拓学生工作处2007年
3江南大学创业教育实验区张大良学生工作处2008年
4生物工程专业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陈 坚生物工程学院2008年
国家级实验教学及实践教育中心
序号学院名称批准立项时间
1食品学院江南大学-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2食品学院江南大学-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3生物工程学院江南大学-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4食品学院江南大学-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
5生物工程学院江南大学-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6纺织服装学院江南大学-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2011年
省级实验教学及实践教育中心
1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陈明清2005年
2物联网工程学院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潘 丰2007年
3纺织服装学院纺织服装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葛明桥2007年
4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武美萍2007年
5理学院物理实验教学中心陈国庆2007年
6食品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发酵实验教学中心冯 骉2009年
7纺织服装学院纺织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王鸿博2009年
8设计学院产品设计艺术实验教学中心辛向阳2009年
9外国语学院数字化语言实验教学中心董剑桥2009年
10物联网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综合训练中心顾晓峰2011年
11商学院经济管理综合训练中心李晓钟2011年
12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卢立新2012年
13药学院制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金坚2013年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1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工程2010年
2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2010年
3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2010年
4医药学院制药工程2011年
5物联网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2011年
6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2011年
7机械工程学院包装工程2013年
8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2013年
9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化2013年
国家级特色专业
1数字媒体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动画2007年王 峰
2食品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2007年张 灏
3生物工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工程2007年堵国成
4设计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工业设计2008年过伟敏
5纺织服装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纺织工程2008年高卫东
6设计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艺术设计2009年王安霞
7物联网工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自动化2009年纪志成
8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2009年丁玉强
9医药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2009年金 坚
10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010年陈明清
11物联网工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0年吴小俊
12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2010年阮文权
13纺织服装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2010年梁惠娥
14生物工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技术2011年饶志明
15物联网工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物联网工程2011年纪志成
国家级精品课程
1食品学院食品工艺学夏文水2003年
2纺织服装学院机织原理高卫东2007年
3食品学院食品化学杨瑞金2008年
4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陈 坚2008年
5食品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原理冯 骉2009年
6纺织服装学院纺纱原理谢春萍2009年
7生物工程学院生化工程堵国成2009年
8人文学院教育技术学(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陈明选2009年
9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遗传育种李华钟2010年
10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董剑桥2010年
11物联网工程学院人工智能概论(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吴小俊2010年
省级精品课程 
1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学诸葛健1993年
2设计学院产品设计张福昌1993年
3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宋云翔1993年
4理学院大学物理朱 拓1993年
5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工原理周佛龙1995年
6理学院高等数学黄文华1995年
7机械工程学院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叶碧云1995年
8设计学院包装设计沈大为1995年
9食品学院食品化学王 璋1995年
10食品学院食品工艺学夏文水1998年
11理学院物理实验屠志淳1998年
12机械工程学院工程力学朱其莹1998年
13物联网工程学院电工学薄亚明1998年
14纺织服装学院纺织材料学陈运能1998年
15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基础黄如林1998年
16物联网工程学院信号与系统燕庆明1998年
17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杨雄飞2000年
18机械工程学院机械CAD李世国2000年
19纺织服装学院服装设计梁惠娥2000年
20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学田亚平2000年
21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原理张星元2002年
22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应用人类工程学周美玉2002年
23纺织服装学院纺织材料学张海泉2004年
24食品学院谷物科学原理周惠明2004年
25理学院普通物理朱 拓2004年
26食品学院食品化学江 波2004年
27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倪静安2004年
28商学院西方经济学丁卫国2004年
29人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陈明选2004年
30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课程群过伟敏2004年
31人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陈明选2006年
32设计学院图形设计寻胜兰2006年
33纺织服装学院机织原理高卫东2006年
34食品学院食品化学杨瑞金2006年
35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艺及设备徐 岩2006年
36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陈 坚2008年
37物联网工程学院信号与系统于凤芹2008年
38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原理冯 骉2008年
39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学李华钟2008年
40纺织服装学院纺纱原理徐伯俊2008年
41设计学院景观艺术设计过伟敏2008年
42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方 云2008年
43物联网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吴小俊2008年
44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董剑桥2008年
45人文学院心理学沈贵鹏2008年
46商学院西方经济学谢玉梅2010年
47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水污染控制工程李秀芬2010年
48食品学院微生物学(食品)张灏2010年
49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品染整范雪荣2010年
50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遗传育种李华钟2010年
51医药学院药理学金坚2010年
52法政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谢振荣2010年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1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基础/Notes in Biotechnology王 武2008年
2纺织服装学院纺织材料学/Textile Materials魏取福2008年
3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宋启军2009年
4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技术/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张秋菊2010年
5物联网工程学院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吴小俊2010年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1食品学院品牌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2006年金征宇
2生物工程学院品牌专业生物工程2006年徐 岩
3设计学院品牌专业工业设计2006年张福昌
4物联网工程学院品牌专业自动化2010年丁 锋
5纺织服装学院品牌专业纺织工程2010年高卫东
6纺织服装学院品牌专业轻化工程2011年范雪荣
7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2006年方 云
8设计学院特色专业艺术设计2006年寻胜兰
9纺织服装学院特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2010年梁惠娥
10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特色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010年刘晓亚
11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特色专业应用化学2011年方 云
12物联网工程学院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1年潘 丰
13物联网工程学院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1年王士同
14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特色专业环境工程2011年阮文权
15物联网工程学院品牌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2012年杨慧中
16机械工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包装工程2012年卢立新
17人文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技术学2012年陈明选
18食品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食品质量与安全2012年张 灏

折叠 对外交流

截至2015年6月,学校与全国30多个城市以及中粮集团、中国工商银行江苏分行、内蒙古小尾羊公司、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开展全面合作,与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十二五”市校共建协议,协议金额3.8亿元;建有江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南大学(无锡)开放创新设计研究院、江南大学汕头研究院、江南大学义乌研究院、杭州江南科学研究院、绍兴江南研究院,与无锡市共建研究中心19个;成立了由海尔集团、茅台集团、青岛啤酒集团、无锡国联等单位加盟的校董事会,拥有校院两级董事单位400余家。

截至2015年6月,学校与32个国家、地区的137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全校21%的学生拥有海外交流、交换经历,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连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公派留学;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建立全球首家以中华食品文化为主题的孔子学院;建有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4个及国际联合实验室6个;建有“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十强院校”——江南大学北美学院;全职外籍教师稳定在50人左右;每年举办近百场国际及双边学术交流活动。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 朱拓校 长 陈 坚
党委副书记 周小浦符惠明副校长 纪志成、徐岩、田备、顾正彪、陈卫、吴正国

折叠 编辑本段 知名校友

折叠 党政军界

邓鸿勋

海南省委书记

吴仁祜

总后军需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少将

王立猛

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少将

汤天署

中国轻工业联合总会副会长

苏森

青海省副省长

包国新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原江苏省财政厅长

麻建国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江苏省主委

李华栋

江西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江西省委会主委

沈金强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重庆市委主委

孙贵宝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主委

陈士家

上海市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

茅同庆

福建省粮食厅厅长

吴国梁

江苏省粮食局局长

王伟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

刘恒山

山东省商业厅厅长、党组书记。山东省商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袁秀梅

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主任

易振球

广东省体改委主任

杜国玲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蔡永伦

桂林市市长

朱民阳

扬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马振华

西安市副市长

盛志刚

合肥市副市长

沈德林

盐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张叶飞

无锡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刘 霞

无锡市副市长

王根源

德州市副市长,德棉集团董事长

毛庚年

连云港市副市长

秦 武

蚌埠市副市长

王 海

新疆昌吉州政府副州长

戴顺林

山东省纺织工业厅副厅长

陆益桐

四川省纺织工业厅副厅长

吴云生

安徽省纺织工业厅副厅长,中国华源集团董事长

傅敦智

安徽省粮食局副局长,阜阳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

鲍沛生

湖南省经贸委助理巡视员,湖南省政府食品工业办公室副主任

卢艳光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

李法忠

浙江省检验检验局副局长

叶庆琅

重庆市委办公厅副主任

刘绍文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赵 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改委副主任

张继平

南京市乡镇企业局巡视员

高德仁

杭州科技局巡视员

马国超

杭州市政协巡视员、文联副主席

徐同根

国家档案局办公室主任

尤新

轻工业部食品局总工程师、司长

朱念琳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市场部主任

王立宽

科技部机关服务局党委书记

黄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巡视员

蒋苏南

科技部人事司副司长

陈琛

厦门市同安区区委书记

郑廷贵

湖北当阳市书记

姜龙

江苏海门市委书记

汪 驰

浙江文成县委书记

徐勤忠

江苏泗洪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折叠 商界

季克良

茅台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蒋金华

江苏开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华正兴

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亚东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世江

兰州黄河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邵瑞琦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先保

安徽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自主创业)

乔昕

深圳市实益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自主创业)

倪建飞

北京盖特佳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方银军

浙江赞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家岭

中国轻骑集团董事长、总裁兼党委书记

高春和

江苏时代超市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

郭东劭

钱江摩托公司董事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高仲芳

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顾诚

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陶寿龙

江龙集团董事长(自主创业)

陈兴康

大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自主创业)

胡云峰

徐州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宋波

深圳市太光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包志方

无锡宝通带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田为坤

双象股份常务副总经理

樊伟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

赵继东

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孙松华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陈长风

江苏双沟酒业集团原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

宣晓泉

徐州卷烟厂党委书记、厂长,全国人大代表

张大福

中石化金陵石化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

王瑞元

中谷粮油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

易智峻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顾问

唐力强

华润微电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蒲坚

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王一军

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邢培栋

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新长

中轻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冯杰

中国联通四川分公司副总经理

哈成勇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森辉

双沟酒厂厂长兼党委书记

刘佰铭

江苏粮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岳明

徐州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况水古

江西苎麻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尤利民

苏州国电电力集团总裁

黄新

无锡城市发展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

王建

无锡市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季宪成

常州工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杨占平

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

焦念民

洋浦南华糖业集团常务副总裁

周振龙

广西梧州奥奇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彭小英

江西草珊瑚集团公司董事长

徐诒燕

江阴九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赵晓华

道达重工集团董事长

朱康健

广州博创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自主创业)

郑展望

浙江商达集团董事长(自主创业)

费国华

仰韶集团董事长(自主创业)

刘素敏

安徽文王酿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自主创业)

陈卫宏

无锡凤凰画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无锡市工商联副主席(自主创业)

沈笑安

江苏银仁集团董事长(自主创业)

徐有才

江阴海达集团董事(自主创业)

张许昌

深圳兰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自主创业)

吴天威

江苏天虎威集团董事长(自主创业)

庄剑青

无锡太湖世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陆勤校

无锡元盛集团董事长

李苏

无锡商业大厦东方新纪元集团董事长

王新农

宁波英博啤酒酿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金成

江苏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元

江苏亲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李大可

飞洲集团总裁

张有为

空港联动传媒广告(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邵伟

马士基信息处理有限公司的中华区总裁

束建群

益海嘉里集团公共事务部总监

张俊梅

宝洁公司大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

姜元荣

丰益全球研发中心产品研发总监

宋文明

安徽易德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总经理、赢在中国第一赛季冠军

夏善行

美国西格集团(SEGUE)董事长,美国奥兰治堡世贸城(WTCO)总裁

折叠 学界

洪平凡

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部主任、经济学家

山奇

著名策划人/音乐人/制作人/学者/导演

姚惠源

农产品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有效候选人

诸葛健

发酵工程专家,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工程院有效候选人

熊幼翎

王小元

冯露

南开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堵国成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张伟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陈坚

江南大学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陈卫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国家杰青青年基金获得者

陶文沂

江南大学校长,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刘大川

武汉工业学院副院长,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张福昌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刘恒飞

吉林省粮食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李寅

中科院微生物所能源与工业生物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沈卓娅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全国模范教师

宛晓春

安徽农业大学校长

王武

江南大学副校长,全国人大代表

饶平凡

福州大学副校长

王嘉华

南通大学党委副书记

汤斌

安徽工程大学副校长

蒋家新

中国计量学院副校长

丁霄霖

无锡轻工大学校长

孙武亮

武汉粮食工业学院院长

张根旺

郑州粮食学院院长

周坚

武汉工业学院副院长

高亚东

南京经济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何晓佑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

赵健

广州美院副院长

钱慈明

无锡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杜政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院长

袁育芬

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研设计院院长

周伯川

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院长

姚专

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院长

孙晓明

供销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副院长

顾水根

内贸易部郑州科研设计院副院长

孙颎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院长

张金泽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沈振寰

轻工业部环保所所长、总工程师

薛根

中国轻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

刘建军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院长

蔡建和

江苏省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院长

程渡

内蒙古自治区牧吉草地研究所所长

高国强

无锡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张荣华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王远东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党委书记

吴雪纯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

贺仰东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戴光顺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林家阳

同济大学传播学院院长

王沂蓬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奥运奖牌设计者

崔武卫

加拿大农业部科学家

杨虹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风险评估研究员

尹象胜

美国酿酒化学家协会(ASBC)主席。

于雷

新泽西州立大学(拉格斯)遗传学系教授

王骏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基因港(香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王永庭

全国著名的石画艺术家,国家级美术家

陈忠南

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扬州国画院院长、扬州市文联主席

舒建新

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挂职云南楚雄州副州长

方书久

美国著名华裔画家

滕霄

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报社社长

劳国强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

徐秉言

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竹工艺大师,常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主席

特色专业

动画

动画作为学校重点培养的项目,现在独立出来成立了一个多媒体学院,专门针对动画产业。师资力量也比较强。大一的时候会帮国外的导演画分镜头,课程也比较多还都挺有意思。无锡现正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全国最大动画基地就在无锡。

生物工程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渊源是建于1952年的南京工学院发酵工程专业,是我国同类学科领域中最早设立的学科点。国家级重点学科、江苏省十一个“重中之重”学科之一,生物工程专业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在我国同类学科中创建最早、基础最好、覆盖面最广,现拥有我国食品领域中唯一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2年教育部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蝉联第一。2011年,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顺利通过了美国IFT国际食品专业认证,标志着江南大学食品人才培养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工业设计

本专业在国内该领域中创建最早,书写了许多中国第一,有中国设计界的“黄埔军校”之誉。本专业已形成以“工学”为核心的鲜明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特色,并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2014年两大奖项组委会官方发布的最新获奖院校排名中,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位列IF设计奖获奖院校全球第三名(累计排名),红点设计大奖获奖院校亚太地区第十名(年度排名)。

纺织工程

江大轻工一类的专业在全国是佼佼者,纺织工程专业很牛,和上海东华是不相上下的,专业特色是经编。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是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特色方向为大分子胶体与先进涂料、可再生天然及生物大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江大的计科属于新组建的物联网工程学院,而且是江苏省特色专业,本专业是软硬件结合侧重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统与软件、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研究。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方向是本专业的一大亮点。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以前是生工学院的,并到土木系改成环土学院,算是这个新学院的支柱专业了。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创办于1985年,是国内创办较早、具有较大影响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曾被评为江苏省“二类优秀课程”,校精品课程,2004年《艺工文并重,培养服装设计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被评为江苏省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获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应该是偏向于分子及生物合成的,离生物学比较近,理科。江南大学的生物技术专业在武大版排行榜中位列第八。

物联网工程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是全国第一个高校物联网学院,物联网工程能开的学校比较少,这点也是教育部对于学校的认同。无锡是全国物联网工程的试点、基地,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制药工程

制药工程专业近三年的本科生毕业率均为100%,学位率平均为96%,就业率达到98%。考研深造率连续两年全校第一,分别达到42%和48%。学生就业供不应求,每年有40%以上的毕业生攻读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生,其余主要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知名制药企业或研发机构就业。

自动化

江苏省重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现在是物联网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是江南大学与无锡市共建,政策与资金方面均有倾斜。只要在学校抓住机会好好努力。在无锡市或者长三角找个不错的工作没问题。

艺术设计

是全国工业造型最好的学校。江南大学的工业造型比国美,清美,央美的工业造型都要好。

化学工程与工艺

在全国精细化工领域,特别是日用化工和表面活性剂等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每年占应届生10%的学业优异者具有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年总考研录取率超过40%。近年来,本科生就业供需比例均超过1:5。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阅读全文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