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出现原因
后挂彩瓷器出现的原因并不是为了重新美化瓷器以恢复它的观赏价值,而完全是为了销售这些瓷器时获取比未修复前更高的经济价值。
折叠 编辑本段 出现时间
应当在古玩业特别是古瓷收藏与销售兴旺的清代乾隆、嘉庆及其后的清末、民初时代。
折叠 编辑本段 识别方法
一、看彩料。釉上彩料质地软,长期使用中极易被擦拭磨损而使表面光泽暗淡。鉴定时若发现釉面有软道而彩料无磨损,则为后加彩无疑。
二、看釉面划痕。釉面产生划痕,皆为外物硬度超过釉质硬度所为。能划伤釉面,则彩料不能幸免。故观察釉面之划痕走向,必定釉、彩齐伤。若划痕仅伤釉面而通过彩料部分无伤者,属补彩无疑。
三、看青花纹饰。近年有将青花器加彩而冒充斗彩器者,藏家不能不防。这种后加彩的"斗彩"器最大的破绽在于青花纹饰同斗彩纹饰不同,青花纹饰需绘完所有要表现的内容,而斗彩纹饰则只用青花绘制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内容则留给低温彩料在青花烧成后填充完成。因此,如果发现所谓的"斗彩"器青花部分已画完全部应有内容,则此器应为后加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