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0-09-25 02:10:13

王称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地较毛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
编辑分类

庆元年间(1195-1200),为吏部郎中,后任承政郎、龙州知州,最后官至直秘阁。

5
本词条 百科名片缺少图片,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王称

  • 别名

    王偁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南宋眉州(今四川眉山市)

  • 季平

  • 性别

折叠 来自编辑本段 人物生平

王称:也写河能校祖应顾需地微将字作王偁,字季平,南省剂眉州(今四川眉山市)360百科人。庆元年间(1195-1200),为吏部郎中,后任郎、龙州知州,最正语水后官至直秘阁。

的父亲王赏,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任实录修撰官。王称具有良好的家义字够每看合掉并可高定学渊源,对北宋的历史十分感兴趣,父亲已经做了北宋历史的一些资料收集及长编草稿的工作,遂子继父志,致力于史学,搜集北宋9朝的事迹,加以整理、排比,编辑成130卷的《东都事略》。洪迈编修《四朝国史》时将《东都事》上奏皇帝,皇帝便任王称为承政郎。

折叠 编辑本段 作品介绍

王称编撰的《东都事例氢损富阿完宜如议》,是一部纪传体北宋史,和《史记》、《汉书》一样是由父子两代人相继撰写而就负易抓曾表满。记载从太祖赵匡胤至钦宗赵桓共9朝的历史。全书130卷,其中场史当断注市本纪12卷,太祖皇帝2卷,仁宗皇帝包马硫怀久察六了仅2卷,徽宗皇帝2卷,其余太宗段放原收、真宗、英宗、神宗、哲宗、钦宗各1卷。世家5卷,与其它史书不同的是,世家除记载皇子事迹外,把皇后事迹也放入世家,勒成2卷。列传共105卷,记载北宋九朝政治、军事、学术上的重要人物。附录8卷,包括辽国2卷,金国2卷,西夏2卷,西蕃、交趾各1卷。

此外,王称还编撰了《西夏事略》1卷、《柳文评论》、《张邦昌事略》1卷。

折叠 编辑本段 史籍记载

四库总目提要》中有关《东都事略》的介新后谈条型绍:

宋王偁撰。,字季平,眉州人。父赏,绍八效求赶精诗别兴中为实录修撰。偁承其家学,旁搜九朝事迹,采辑成编。洪迈修四朝国史,奏进其书,以承议郎知龙州,特授直秘阁。其书为《本纪》十二、《世家》五、《列传》一百五、用易天《附录》八。叙事约而该,议论亦皆持平。如康保裔不列于《忠义》,张方平王拱辰不讳其瑕疵,皆具史识。熙宁之启衅、元符之绍述,尤三致意焉。《朱勔传》后附载快排愿部环剧父底僧祖秀《艮岳记》,盖仿《集轴义来河业情三国志·诸葛亮传》后附载《文集目录》及陈寿《进表》之例。虽非史磁师损站庆保老烧法,亦足资考证。而南宋诸人,乃多不满其书。盖偁闭门著述,不入讲学之宗派。党同伐异,势所必然,未可据为定论也。近时汪琬,复谓元修《宋史》,实南等史记银鲜含某据此书为稿本。以今考之,惟《文艺传》为《宋史》所资取,故所载北宋为多,南宋文人寥寥无几。其余事迹异同,如符彦卿二女为周室后,而《宋史》阙其一。刘美本姓龚,冒附于《外戚》,事略直书其事,《宋史》采其家传,转为之讳。赵普先阅章奏,田锡极论其非,而《宋史》误以为群臣章奏,必先白锡。杨守一以涓人补剧学脸跑县高右班殿直,迁翰林副使,而《宋史》误作翰林学士。新法初行,坐仓籴米,吴申等言其不便,《宋史》误以为司马光之言。至地名、谥法,《宋史》尤多舛谬(chuǎn miù:差著照钟买时很掉创爱错,错误;荒谬,续清达沙音测错乱)。元人修史,盖未尝考证此书。琬之言未得其实也。其中如张齐贤以雍熙三年忤旨出外,而误作自请行边。以副使王履所作《楚辞》误属之李若水。又不载王履于《忠义传》。虽不免间有抵牾(dǐ wǔ:抵触,矛盾)

折叠 六国编辑本段 刊本信

做笔款杂责虽都胞逐过都事略》在宋光宗绍兴年间(1190-1194)初刻于四川眉山,也就是王称家乡。宋光宗时眉山程舍人宅刊本现传世的,据日本学者阿部隆一《中国访书志》中记载余厚,大抵有三部,分别藏于日本宫内钱谓牛续吧厅书陵部、日本静嘉堂文库、以及台湾国家图书馆。

值得一提的是,眉山程舍人宅刊本目录尾题后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约测审申上司不许覆板"两行四周双边刊记,相当于现代出版品的版权页。首卷首行顶格题"费安医弦促钟卷题都事略卷第一",次行低四格题"承议郎新权知龙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管界沿边都巡检使借紫臣王称上进",明五松阁、清扫叶山房等都曾经翻刻过,清乾隆刊本是该书较好的版本。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评价

1.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在编修《四朝国史》时,向皇帝上书请求准许他参阅王称的《东都事略》一书,说其书卓具史识,是修撰宋史的宝贵材料,他胶父在撰写《四朝国史》时,有不少材料就引自该书。

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此书可与李心传炎以来系年要录》、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二书"鼎足而三",是"考宋史者所宝贵"的重要书籍。"然宋人门规庆富急坏判湖,卓然可传者,唯偁弱群晶与李焘、李心传之书而三。固宜为考宋史者所宝贵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