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概述
高邮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中部。北接宝应、金湖,西连滁胜利势细供协州天长市,南望扬州市,东连兴化。辖20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菱塘回族乡为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愿源争低没局有284个行政村、5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10年人口普查总人口74.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55万人。共有24个民族。总面积1963平方公里, 其中陆地面积1175平方公里、水面788平方公里。境内大部为里下河平甚突依灯十送少少鱼原。西部有风光秀丽的高邮湖,总面积780平方公里(境内面积431九亲片.5平方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上下,年均气温14.6℃,属北亚热贵轻千难带季风气候。
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始设高邮县。南北朝时置郡。宋、元时期,历置军、州、路、府。明代撤县设州。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置县。1991年撤县设市。
工业拥有机械、电子、纺织、化工、轻工、建材等门类,服装纺织与箱包鞋、电线电缆、农副写曾级重跟掉切产品加工、汽摩配、医药化工与塑料、电动工具、灯具等行业为支柱产业,共有各类工业企业3562个。主要产品有摩刑输晶托车、摩托车发动机、电动助力车、汽车零部件、电线电缆、电子元器件、电极箔、新型电光源、精细化工、化肥、医药、农业机械、通用机械、过滤机械、电动工具、铝塑复合管、服装、面料、丝绸、箱、包、鞋等工业产品。 其中最为突出的产业为服装业,大部分的服装、鞋都会销往条差海最保触翻管这统国外,也是与各个城市,各个便到良啊则含汉照国家都给够交流到的服装产业。大部分的就业者都是在服装厂和鞋厂,而且服装厂的利益也是那最好的。
农业主要有刻整击句水稻、小麦、油菜石算保笔易籽、棉花等种植业便回城带沙;养殖业主要有淡水鱼、虾、蟹和鸡、鸭、鹅、猪、兔、羊及特种水禽、家禽等;林果、桑蚕、药材组画吧些已生、外贸农产品亦很丰富。建成国家级司徒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高邮鸭蛋原产地称此染死座发却议会域产品保护区、全国罗氏沼虾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和一批省、市将爱谈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提政投区、养殖基地。江苏高邮鸭集团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言而温括守话照属待有10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尼止空夜标志、8个农产品获省无适金公害农产品证书、58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
全市共有建筑装潢企业61个,从事建筑施工生产人数达3.4万人,涉足全国25个省、市和地区。2002年完成建筑业总根主银尼木燃死输收款氧产值37亿元,施工面积380万平方米,喜意诗殖表消光丝竣工面积290万平方米。一大批工程被评为各地各级优质工程。
2002年,全市共有流通企业188个、个体工商户1.7万个、各类市场77个。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01亿元、市场成交额呢需神连给感真亮置差18.2亿元、自营出口额握费燃均末裂清盟发5409万美元、外经营业额128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13万美元。商了双包助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5.5亿元、保险业务收入1.26亿元。
高邮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厚的文化底线乎固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高邮秦代即设邮亭,是全国唯一以“邮”命住三孔些和科批名的城市。明盂城驿、龙虬庄谓主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山汉墓、唐镇国寺日景塔、宋文游台、宋城墙及奎楼、清高邮当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湖农林生态旅游度困委还日总假区的野鸭放飞为全国一绝。高邮湖风景旅游区正在兴建。
水陆交通便捷。京兰许建取意导死乐防简欢杭大运河、京沪高速公路和省道淮扬公路纵贯南刻弦成系许照会北,澄子河、高兴东公路、邮世失放花短仪公路横穿东西,镇镇通公路,村村通汽车。乘车至上海、南乡报仍爱才京、北京仅需2.5小切育干形位田倍衡以久状时、2小时、8小时。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24.61部/百人,互联网用户7.51万户。
市内设有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新华书店、扬剧团、高邮日报社通府防轴费终优龙消、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文化单位;设有普通中、小学校、幼儿学校和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及开办大专班共250方长移余个;设有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395个,在全市城乡形成文化、教育、卫生网络。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折矛硫专叠 编辑本段 地理位置
高邮市境内土地平坦, 地面帝赶否表属件标高一般在2-3.3振明米之间(青岛标高)。土质主要为粘土,土层较厚,地耐压力8吨/平方米,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一般建筑无需打桩。
高邮市为水乡平原。富饶的高邮湖为江你由可房不全章免苏第三大湖,依傍着宽阔的京杭大运河,众多湖滩握那吃格混图美改分布东西,数百条河流交错有致,为扬州市水面最多的县份。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气候
高邮位于北纬32°47′,东经119°25′,地处江淮平原南端,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区,常年主导风为东南风,平均风速3.6米/秒;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1030毫米,年平均气压1016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67左秋日浓记鲁神点%,无霜期为217该天。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光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
折叠 编辑本段 旅游景区
折叠 魁楼
魁楼 ,又称魁星楼。座落于高邮宋城东南角之上宪,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太差伤被案623年),砖木结构,呈北示义屋房打八角形,三级,楼阁建筑。1984年,当时县人民政府拨款修葺一新,并按照清代画样,恢复第一层重檐回廊。游人可沿梯拾级登高远眺。这里原为清初大学士王永吉的别墅,王常与孙崇彝等觞咏于此。光绪时增修为蝶园,以后园音织府废。后来为了纪念,魁楼西一条南北向的路被命名为蝶园路。 位于一个小山坡上,介于净土寺塔和镇国寺塔之间,几乎成一条直线,成了连接双塔的纽带,古时候还有关于三者的动人爱情传说呢!大意是讲,由魁楼当红娘,给两塔牵线搭桥促成一段美好婚姻的故事。魁楼因造型美观,而又建筑在山坡上,环境优美,周围的人们都喜欢来这里放松心情、锻炼身体,地方!90年代,为了更好的保护魁楼,政府多次对魁楼进行维修,对围墙进行了修补和加固,并在原碟园处修建市民休闲广场,使其成为游人很好的休闲场所。魁楼为高邮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折叠 盂城驿
盂城驿位于高邮城南门外馆驿巷内,驿站开设于明洪武8年,是全国保存较好的古驿站遗存之一,经修复,辟为全国唯一的“邮驿博物馆”。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盂城驿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传道信息的国家之一。驿站是古代官办飞报军情,递送仪客、运输军需的机构。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邮驿,称之“国之血脉”。秦王赢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在此筑高台,设邮亭,汉建县,历史就庄重地把这土地正式命名为高邮,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中把自已的名字与邮传联系在一起的唯其高邮。从此高邮因“邮”而生,因“邮”而兴,一支“邮”字歌,从古唱到今。盂城驿开设于明代洪武八年(1375年)盂,古代盛饮食、水等的园口。盂城,高邮的别称,取意于宋代词人秦少游描写家乡“吾乡如覆盂”的诗句。盂城驿位于城南馆驿巷内,明代南北大动脉(京杭运河)上的一处永马兼备的重要驿证。原规模宏壮,现存有厅堂、库房、廊房、马神祠,前鼓楼等古建筑,虽历经苍桑,但古风犹存,许多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遗珍”。在国家邮电部江苏省政府、省各级邮电、文化、城建和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1993年棗1995年间高邮市人民政府坚持修复盂城驿,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中国唯一的邮驿博物馆,使古驿得重光。中国明史学会、中国社科院历史所、邮电部文史中心联合于8月17日在高邮召开了于’95邮驿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邮电部于8月17日发行《古代驿站·盂城驿》邮承并在对站内举行首发式,盂城驿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门厅 厅前悬挂“驿”字灯笼一对,门上方悬挂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学范题写的“古盂城对”横匾,大门左侧的绿字白字“邮驿博物馆”竖牌为国家邮电部副部长刘平源题写。大门西侧的狮子盘绣球石鼓造型古朴,形象生动,似乎向唱出古代驿站今又重光,迎接各方游客前来参观。两厅后车厢房为存放迎送器具的轿房,两厢房为通信,运轿工具的驿具房。
皇华厅 皇华厅又称正厅,为五开间明代建筑,其功能为传室政令的场所,驿站管理中心。中三间屏门止方悬挂“皇华厅”匾额,下方为“明、高邮州城图”,两侧悬挂“消息通灵会心不远,置邮传令盛德留行”的联。正厅主要陈列驿、马、船统计表,值班表,分工职责表,《邮驿律》等,厅中为官是接待场面,东房为签房,学办理公文之处,两房为驿站人员构成雕塑,形象栩栩如生。整个厅堂形象地再现了盂城驿当年的生活原貌,游可充分领略到邮驿文化的丰富内涵。后在厢房为《乾隆皇帝视高邮》的微编景观,西厢房为明清小说《醒世姻》盂城驿审厨夫的缴信景观。
驻节堂 驻节堂又称后厅,整个建筑的梁柱为明代驿站遗存,是盂城驿的精华所在,雕刻图案精改剔透,寓意去。本堂为四方宾客接待的地方。屏门上方悬挂“驻节堂”匾额,两侧悬挂中三间为接待官员的晚宴场面,造型生动。东西房为古色古香的寝房。后院为驿卒舍和库房厨房等地。
鼓楼 鼓楼为十字脊重两层的古建筑,是驿站值更守夜,站岗望,传鼓报的制高点,亦是今天盂城驿的形象标志物。顶层下悬挂由该建筑设计者、东南大学教授潘谷西先生题写的“鼓楼”匾额,二层悬挂着国家外交部副部长邑人姜恩柱题写的“飞”,中明史学会执行会长刘重日先生题写的“置邮传命”等匾额。底层墙面嵌有《捐款纪念碑》《重修盂城驿记》。治楼梯到明代那驿道急促的鼓声,再望四方,万千景象尽收眼底。两览河湖,渔帆点点,应塔耸立;在观平畴,禾稼葱葱,绿野无边;南看通衢,车轮浓浓,昼夜不息;北堂皇古城,高楼处处,日新月弄,真令人心旷神怡。
镇国寺塔 因寺而名,因在城西,人称西塔。据《(乾隆)高邮州志》记载:“镇国禅寺,在州城西南隅,寺外有断塔。唐举直禅师建,国朝顺治丙申寺毁于火,雍正二年邑人贾国维重修(按:镇国寺,旧志作光孝寺,今据举直禅师本传及现存寺名更正)。”又载:“断塔,今名西塔在州治西南隅镇国寺外。旧传塔有九级,为龙爪去其半,仅存六级,高八丈有奇,围十丈有奇。邑人李自华增修七层。乾隆四十三年火起,诸级皆毁,遂成空塔。”又载:“唐举直禅师,懿宗子僖宗弟也,行脚至高邮,得太平仓基地,亟请于朝。诏以其地为镇国禅院,居之,仍赐号举直禅师。”塔为方形,仿楼阁式,七层。由于历代维修,同一个塔体上留下不同时代的建筑痕迹,亦因此引起一些学者对建塔年代的争议。1956年,大运河拓宽,塔被保存于河心岛上。1957年该塔被列为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3月25日,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镇国寺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折叠 自然景观
东湖生态旅游度假景区
东湖度假村位于高邮市马棚镇,拥有水陆森林面积400公顷。马棚,因古驿道上奔驰的驿马在此换骑而得名,历史上有过饮马东湖的一页。清初,这里是浓荫蔽日、郁郁葱葱的水乡风景胜地,康熙皇帝南巡至马棚时,乡贤贾国维在《御试河堤新柳》中云:“最是鸾旗萦绕处,深林摇曳有人家”,当年景致可见一斑。东湖度假村自1998年开放接待第一批游客,现已成为名播远近的生态度假旅游景区,并以具有“野鸭放飞、野生候鸟、野生荷花、野生植被”的水乡原生风光的质朴、自然、和谐之美,跻身江苏省20个生态旅游精品的行列。
东湖的四季,迷人的四季。春天,翠色满湖,绿得清纯。桨声搅动圈圈绿晕。夜宿林中木屋,仿佛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入夏,修长挺拔的池杉,茁壮秀颀的意杨,婀娜多姿的杨柳,撑起东湖的一方苍穹。每当秋风萧瑟,黄叶将东湖铺就得清幽静谧,疏朗宜人。凝神屏息的垂钓者,乐园嬉戏的勇敢者,野鸭放飞的观赏者,都在这儿捡得回归自然的奇趣。数九寒冬,池杉披雪,湖结薄冰,乡村俱乐部和林中木屋依然春意盎然。看到冰上滑翔的野鸭,你会觉得年轻许多。中国原驻联合国大使、高邮人秦华孙游完东湖,兴致勃勃,题诗一首:“水水清清碧碧,林林郁郁葱葱。鸟鸟叽叽喳喳,人人欢欢快快。”如今,度假村旅游休闲项目逐步配套:古朴的龙舟,轻捷的快艇,迤逦的曲桥,爬满青藤的客房,密林深处的木屋,还有森林迷宫、鸽子广场、民俗园、珍禽苑、观鱼池、音乐台、勇敢者乐园、乡村俱乐部等,适应着游客们广泛的兴趣和多方面的需求。
东湖度假村最能吸引人的旅游观赏项目非“野鸭放飞”莫属。中央电视台、美国华语台曾播出的专题片《养鸭奇人——陆高中》,把陆高中放飞野鸭的绝活称为“中华奇观”。陆高中确是奇人奇招,他能让野鸭听话。每当他亮开喉咙,发出特有的吆喝声,把成百上千的野鸭从林间、芦苇丛中唤出来,飞落在他面前的水中,追逐、觅食、嬉戏,或作空中舞蹈,或作“水上芭蕾”。野鸭清晨飞出觅食,日暮,即使飞出几十里以外的也能飞回鸭栏。人与野鸭的和睦共处,给马棚度假村的生态旅游作了最贴切的诠释。
芦苇场 芦苇场位于高邮湖东北,拥有5.2万亩滩涂资源,其中芦苇面积2万亩,荡区内河道纵横交错,形成“一里横塘、二里纵浦”的稠密水网。春夏之交,苇叶青青,碧波万顷;盛夏,满塘荷花满湖菱,苇叶沙沙,清香四溢;重阳时节,鱼肥蟹壮,数百渔船来往穿梭;深秋时节,芦花飘白,云海茫茫。这里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水质清澈透明,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生物丰富多样,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高邮湖 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湖。高邮湖,因水位高于运河而称为悬湖,因位于高邮城西,又称之为西湖。宋代至明代为若干小湖,其中较大的有珠湖、甓社湖、平阿湖等12湖泊,且湖湖贯通。秦少游描写高邮湖曰:“高邮西北多巨湖,累累相连如贯珠。” 高邮湖是美丽的湖,她既有天赋的自然美,也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如“甓社珠光”、“耿庙神灯”等。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总面积780平方公里。蒲松龄诗中描写其“苍茫云水三千里”,放眼望去,湖面上烟波浩渺,天连水,水连天。秋日里,在夕阳的映照下,天边的风帆,水面的野鸭,空中的飞鸟,以及岸边的芦花组成一幅幅秀丽的风景画,让你如痴如醉,久久舍不得离去。 高邮湖,不仅是美丽的湖,也是富饶的湖。其水域宽阔、水质良好,为各种鱼类、鸟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盛产青、白、黑、鳊、鲤、鳗等鱼类,尤以青河虾、银鱼、螃蟹更是闻名遐迩;水生植物有芡实、菱角、荷藕、莼菜等;湖面上水岛有鸥、鹭、鹤以及野鸭等常出没于芦荡。秀美的高邮湖不愧为是鱼族的世界、鸟类的天堂、水生植物的博物馆。
折叠 编辑本段 旅游指南
折叠 美食
高邮咸鸭蛋
高邮咸鸭蛋高邮市地处江苏省里下河腹部,河网交错,水域辽阔,稻谷满仓,鱼虾满塘,素称鱼米之乡。这里河流多,小鱼、小虾、小螺、小河蚌随处可见。人们利用这一优势,大养鸡、鸭、鹅。经过若干的辛勤劳动,培育出了“高邮麻鸭”。这种鸭不但产蛋率高,而且能产“双黄蛋”,实为华夏一绝。高邮麻鸭生的蛋个头大,每只重量有75克至85克不等,双黄蛋则更大,每只重量为130克至150克。其外壳色泽有白色和淡绿色两种,蛋黄金碧辉煌,令人叫绝。目前全国有不少商店,常用插着“高邮咸鸭蛋”的货标,用以招徕顾客。用高邮麻鸭所生蛋制成,风味独特。
高邮香酥麻鸭
高邮咸鸭蛋已经成了发遍全国的年终福利了,由此可揣想高邮究竟有多少万只鸭,由此再揣想高邮人深以为傲的全鸭宴,相信没人怀疑高邮人对于鸭的每一个部位的完美利用能力。全鸭宴的阵势现在不太端出,但全鸭宴上的一道名菜香酥麻鸭,还经常会以“压轴戏”的角色出现在维扬地区的宴席上。所以当地人赴重要宴会,兜里会自带一塑料袋,待酒足饭饱,香酥麻鸭上桌,打包回府。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前223年,秦王政时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盂城。
后人又称高沙、珠湖、盂城。是至今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
高邮历史悠久。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代表江淮地区东部史前文化的龙虬庄遗址,表明7000多年前境内便有人类的璀璨文明。公元前223年,秦王政时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盂城。 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设高邮县,属广陵国。南北朝时曾置广邺郡、神农郡,又析临泽、三归、竹塘三县。隋初郡废,三县并入高邮县。宋代先后筑有二城,名旧城、新城。宋、元时期,因置高邮军、承州、高邮路、高邮府,领辖过高邮、兴化、宝应三县,为淮扬间繁华之地。明代撤县建州,辖兴化、宝应两县。自清代乾隆时起,遂为散州。古代高邮,史称“江左名区、广陵首邑”。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为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邮、宝应、兴化三县交界地区几经调整。在中国共产党员领导下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高邮县澄子河以南地区曾属江高行政区、江都县,高邮县湖西地区曾先后属天长县、甘泉县、东南县、仪扬县、仪征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高邮县。高邮、宝应、兴化三县交界地区几经调整。1991年高邮撤县设市。199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县级),同年4月1日正式建高邮市,实行计划单列。
折叠 编辑本段 政治经济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5.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3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27.54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83.89亿元,增长1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31177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471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34227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5170美元。
加快推进创新开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科技创新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65.2亿元,增长36.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4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1:49.8:31.1调整为17.3:49.9:32.8;第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50%和41.1%,其中工业经济贡献率41.7%。加大民资投入,民营经济发展加快,2010年新增民营企业注册资本100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实际利用民资260.16亿元,比上年增长28.4%。
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积极开展环保专项整治,强化节能减排刚性约束,关闭“三高一低”及“五小”企业18家,实施节能改造项目16项、循环经济项目3项。淘汰落后用能设备322台(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166吨、258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1%。
物价水平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2%,涨幅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全年食品类价格上涨8.8%,其中粮食上涨14.7%,水产品上涨6.1%,蔬菜上涨8.4%,油脂上涨5.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8%,蛋上涨8.5%,干鲜瓜果上涨8.3%。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6%,衣着类下降3.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3.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5%,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3%,居住类上涨4.4%。
农业经济形势较好。全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总产值78.08亿元(含农林牧渔服务业,不含农民家庭兼营商品性工业),比上年增长9.6%。其中农业产值3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8.6%;林业产值1.22亿元,比上年增长3.1%,牧业产值1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渔业产值27.76亿元,比上年增长5.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26亿元,比上年增长4%。粮食生产连续七年丰产丰收,全年总产量79.97万吨,比上年增加0.68万吨,增长0.85%。
代高效农业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44.38亿元,增长4.1%。新增高效农(渔)业18.5万亩,其中设施农(渔)业4.7万亩,八桥现代农业产业园、高邮鸭产业园被列入扬州农业亮点工程。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2.1万亩,推广新型水稻插秧机574台套,率先创成全省水稻种植机械化示范市。新增农村“三大合作”组织187家,新创扬州市级以上“五好”合作经济组织47家;龙头企业全年实现销售45亿元、利税2.6亿元,分别增长20%、21%。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新增“三品”品牌52个,农产品检验检测和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完善。
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全市工业企业3000多家,已形成以名牌产品为“龙头”,骨干企业为依托,以机械、轻工、纺织、化工、建材、电子等为主、门类齐全的行业体系,摩托车、发动机、水泵、石油机械、环保设备、系列电机、电动工具、电线电缆、新型电光源、电子元器件、医药、化工、服装、棉纱、丝绸、箱、包、 鞋、粮油食品等一大批拳头产品畅销国内外,化肥、水泥、钢材、建材已具备较大的生产能力。
农业生产独具特色。我市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素称“鱼米之乡”。形成了粮、棉、油、猪、兔、禽、鱼、虾、蟹、林、蚕、果、菜等综合发展的格局。近年全市粮食产量62万吨,皮棉产量0.8万吨,油料产量3.8万吨,水产品产量9.5万吨,蚕茧1.7吨,皮棉产量0.8万吨,油料产量3.8万吨,水产品产量9.5万吨,蚕茧1.7吨,林业覆盖率达15%。高邮麻鸭、高邮咸蛋、松花蛋、秦邮董糖、珠光大米、秦邮醉蟹等名优产品闻名遐迩。近年来,高邮相继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水利建设、粮棉生产先进单位。
第三产业发迅速。传统的餐饮服务、商业贸易等三产业不断提升扩大,新兴的电子商务、中介服务、房地产开发、连锁经营、旅游等方兴未艾,目前先后有今日高邮,高邮在线等由政府创办和合作的网络媒体登录高邮,它们将成为重要对外宣传窗口以及最大、最全面的网络媒体平台之一,势必为高邮市发展带来重要贡献。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对外开放日趋加快。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纷纷前来投资合作,全市各类利用外资项目上百家。高邮对外贸易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目前已形成一批出口创汇的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机电、服装、丝绸、轻工、工艺、建材、化工、医药、农副产品等400多种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
折叠 概况
2014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25亿元、增长11%;财政收入61.29亿元、增长5.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32亿元、增长15.2%,国税收入突破2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34.43亿元,增长1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348元,分别增长10%、11%。2014年我市共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亿元,2014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6亿元,增长13%,占GDP比重39%,2012年,全市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44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032亿元,2014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00亿元、增长23.1%。2013年农业总产值114亿元,润华电缆、德运塑业、金宏泰等3家企业“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菱塘、三垛、临泽列入全国重点镇。
2014年,高邮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5亿元,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01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87.1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166.6亿元,增长12.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890元,按美元汇率折算达9297美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6.5:45.4:38.1调整为15.9:44.5:39.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为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折叠 第一产业
2014年,全市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 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96亿元,增长14.2%,其中农业总产值45.6亿元,增长8.6%,林业总产值1.8亿元,增长5.9%,牧业总产值20.2亿元,增长5.2%,渔业农业总产值47.6亿元,增长6.0%。新增高效设施农渔业面积4.5万亩,建成千亩农业园区22个,八桥农业园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适度经营面积4.8万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突破千家,新注册家庭农场107家,2个家庭农场被评为省级示范。高邮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与乐视合作电商销售。董氏特水建成扬州首家农字号院士工作站。新创农产品“三品”41个。拖拉机、粮食烘干机等大型农机推广量翻番。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强化全域治理,建成畜禽粪便处理中心、大中型沼气工程7处。秸秆机械化还田118万亩。建成省水美乡镇1个、水美村庄4个。创扬州市优美乡村3个。折叠 第二产业
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20.4亿元,增长16.2%。规上工业企业522家,产销超10亿元以上企业达9家,超亿元以上企业达220家,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4家。实现销售收入995.5亿元,增长15.5%,实现利税总额109.6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利润69.53亿元,增长31.4%。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7.8%。实现工业用电量22.56亿千瓦时,增长13%。实施扬州市重点工业技改项目20个,规上技改投入105亿元、增长20%。机械装备、电线电缆、纺织服装、照明灯具四大基本产业规上企业开票销售240亿元,增长18%。全市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达64家,纳税超亿元企业1家。秦邮特钢开票销售超70亿元,华翔公司纳税1.2亿元,均创工业企业新高。
2014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800.04亿元,增长23.0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199.8万平方米,增长10.6%;竣工产值510.9亿元,增长20%;竣工面积2477.9万平方米,增长16.4%。成功晋升一级总包资质企业3家,新开辟外埠市场6个。城市商务大厦获国优工程。瑞沃公司继弘盛、兴厦之后跻身江苏省建筑业百强。
截止2013年末,高邮市已获省建筑之乡有超百亿元企业1家、超50亿元企业1家、总承包特级企业1家 、一级企业8家、二级企业23家、三级企业41家,专业承包企业178家,劳务分包企业34家。
折叠 第三产业
201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8亿元,增长12.5%。全市贸易业限上企业113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1亿元,新增贸易业限上企业19家。获批扬州市级服务业集聚区2个。获批扬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家。波司登世贸广场建成开业。清水潭创成扬州市级旅游度假区,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获批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盂城驿获批3A级旅游景区。澳洋顺昌金属材料物流、诚信电子商务物流园、九龙湾城市综合体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2014年,全市财政收入为61.29亿元,增长5.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3亿元,增长15.2%。全年税收收入24.04亿元,增长15.1%,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2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6.64亿元,增长13.4%。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95.83亿元,比年初增加52.33亿元,增长15.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69.47亿元,比年初增加35.08亿元, 增长15%;各项贷款余额241.78亿元,比年初增加35.39亿元, 增长17.1%。引进光大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