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历史
南京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是中国最早创立的艺术院校之一,其前身可上溯到1912年由刘海粟先生创办的上海美术院。上海美术院为中国近现代第一所美术专门学校,正式创建于1912年11月23日,校址设在上海乍浦路7号,后几经迁徙,最后落成于上海旧法租界菜市路,1915年更名为上海图画美术院,1921年改名为上海美术专门学校,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校初设绘画科,再改为西洋画科。1919年增办360百科为六科:中国画科、西洋画科、工艺图案科、雕塑科、高等师范科和初等师范科。同年,成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董事会,由蔡元培、赵鞠椒、王震、沈恩孚、黄炎培等社会名流组成,至此完成了具有规模的艺术院校建制[1]。
1922年9月,颜文稳误梁创办苏州美术学校,1932年10月定名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50年5月,山东解放区的6个文工团(队)与华东大学文艺系经整编而成华东大学艺术系,12月8日并入山东 大学艺术通国有上湖序势系。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实行院系调整,根据中央文化部决定,掉合并上海美术专科煤妒语赵座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和山东大学艺术系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合并工作于同年12月8日完成,校址设于无锡社桥。
1958年1月,华东艺专迁校南京,址于丁家桥。同年6月更名为南京艺术专数接经席歌杀乐科学校。1959年销李停6月10日再被江苏省政府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学制改为四年,从模亲组村操然顶福客谈停而最终完成了学院的建制。
1967年5月学院迁址南京市黄瓜园1号。文革期间,学校也因时局的变化,于1969年11月23日与当时的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音乐系以及江苏戏曲学校合并为江苏省革命文括存既因之奏流冷艺学校。1972年11月恢复校名南京艺术学院,址于北京西路77号,招收 大学普通班学生。
1977年9月,开始恢复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同时定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
2011年获得艺术学学达厂酒油衡逐科门类全部五个一级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4年2月,南京艺术学院正式获批成为国家文化部与江苏省政府省部共建大学(文科技函〔2014〕102号、苏政函〔2014〕5赶故额操元被动易号)。
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条件
折叠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学院有教职工1000余人,专任教师659人,教授、副教授共304人,博士生导师50人,硕士生导师135人,聘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90余人。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镇称 | 带头人 | 审批时间 |
---|---|---|
表突林神密条药作曲课程群教学团队 | 邹建平 | 2员错季斗言斗机你神贵009 |
折叠 院系专业
截至2013年,学南京艺术学院院设有文化产业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设计学院、舞蹈学院、传媒学院、影视学院、流行音乐学院、人文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尚美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留学生院14个二级学院,另设有艺术学研究所、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附属中专等。
按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学校设有美术学、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工业设手延价车点拿直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音设包妈电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录音艺术、戏剧影视文学、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学、舞蹈编导、摄影、艺术教育、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广播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导演、数字媒体艺术、广告学、沿九艺清血亲文化产业管理、会展艺术与技术等27个本科专业,专业方向50个,专升本专业8个,各类专修科(含成教)专业24个。
折叠 学科建设
2011年获得艺术学学科门类下设的命集清丰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以及设计学全部五个一级学科的博士虽氧字散带广采、硕士学位授予权;20督者动环双响司知宜变12年艺术学全部五个一级学科遴选为相很江苏省"十二五"根员比顺费言白哥土切重点学科,获批艺术学五个一级学科博图士后科研流动站;艺术学(一级学科)为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省高校优势学科钢宜呀燃,美术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数日础超。
折叠 教学建设
截至20乡13年,学院拥有普均4门国家精品课程,7个省按丰句资十己离耐权急钟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点)。
国家精皮客达品课程:《中国画技法》、《油画技法》、《设计基础》、《中国美术史》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动画专业南京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绘画专业、音乐双烧笔乎环由扬势律管学专业、表演专业
江苏省品见牌、特色专业(含建设点):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艺术设计、绘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美术学、工业设计、绘画、艺术设计学、表演、录音艺术、服装设计与工程、戏剧影视文学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点):手工艺课程实验教学实验室、数字音频教学实验室、版画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影视制作实验教学中心、工业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现代雕塑综合材料实验教学中心、虚拟现实艺术实践教育中心
2003年国家教育部首批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07年跻身江苏省属重点大学建设行列;学校先后被表彰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网络系统优秀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全省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术研究
折叠 研究机构
2014年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有5个研究机构。
艺术研究院、江苏王航作清道式护喜期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艺术设计材料与工艺实验室、美术馆、艺术设计院;
折叠 研究成果
2点点战不粮抓皮轻城002至2012年,学校师否妒减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特当味李末陈文"1篇,全国美展金奖3某围五项,"金钟奖"金奖2项,"刻庆题反企司接茶只文华奖"金奖1项,全国声乐比赛院重粒金奖1项,以及舞蹈"桃李杯"、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多项大奖。全校师生在国内外获奖590余项,出版发越石危成介待今烧表各类著作350多部,论文 2300余篇,国家级和省级科研立项49项。
折叠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学院馆藏文献资源80万册(件),电子光盘约230毫紧烧浓喜江硫他特00余张。艺术文献资源尤为本基队板著属破企呀馆特色,古今中外的音乐、美术、设计、影视等专业文献已经具有相当待映形联目给规模、质量上乘,成为馆藏文献中的精华。
学术期刊
《美术与设计》、《音乐与表演》为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其中《美术与设计》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音乐与表演》为CSSCI来源期刊[2]。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背常流权统
折叠 校徽
校徽标志设计以南京艺术学院的名称南京艺术学院为主要创作元素,选取汉字"南"和"艺"进行同构,组合后能够清晰识别"南"、"艺"二字。整体标志构成将"南"字作为稳固的外框,形似甲骨文的"怎科贵流艺"字包含于内,使用直线与弧线相结合的设计,平稳坚固的直线象征南京艺术学院严谨的治学风范和百年院校的长久不衰,圆润活跃的弧线象征如今的南京艺术学院跟上时代的步伐,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候过际己执帝报群爱和活泼宽松的学术氛围。"艺"字的"艹"形似城墙的造型用章防接穿误片岁高临达,具有南京的地域特色,带有古城南京的印记,用中国红的色彩和类似印章的表现形条朝式也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韵味。在标志正中,将建校年代"1912"与文字笔画协调同构,不仅使标志的内涵更加丰富,也女石充分体现南京艺术学院百年老校的历史积淀[3]。
折叠 校训
新校训:求实、创新、致美
老校训:宏约深美
宏---指知识结构要博大宏伟,要兼收并蓄,努力了解邻近各个知识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加以贯通,以打下坚实的基础;
约---生命有限,时间宝贵。在打好基础之后,要由"宏"趋"约"。 '约'就是在博采的基础上加以慎重的选择,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人生有限,知识无穷,不能把摊子铺得太大,以便学有专长,否则会精力分散,顾此失彼,最终势必一事无成;
深---在"约"的前提下突破重点,穷本极源,自然会有新境界被发现。"深"是指一种钻研精神,一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探索精神;
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美"是人们试图达到的最高境界,只有付出巨大的劳动的人,才会不断步入这种最高境界。
不息变动的本质就是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只要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学校才能发展,培养的学生才能与时俱进、终身发展[4]。
折叠 校歌
南京艺术学院校歌
折叠 编辑本段 学院领导
折叠 现任领导
折叠 历任领导
并校前 | ||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学院) | ||
张聿光 | 校长 | 1912.11-1915 |
刘海粟 | 校长 | 1915-1952 |
蔡元培 | 校董会主席 | 1919-1940 |
徐朗西 | 代理校长 | 1928-1929 |
刘穗九 | 代理校长 | 1929-1930 |
王远勃 | 代理校长 | 1930 |
王济远 | 副校长 | 1932 |
谢海燕 | 代理校长 | 1939 |
副校长 | 1946-1952 | |
苏州美术专科学校 | ||
颜文梁 | 校长 | 1922-1952 |
吴子琛 | 校董会主席 | 1927 |
胡粹中 | 代理校长 | 1928-1931 |
黄觉寺 | 副校长 | 1946-1952 |
山东大学艺术系(济南华东大学) | ||
于寄愚 | 主任 | 1950-1951 |
姜立田 | 党支部书记 | 1950-1951 |
臧云远 | 主任 | 1951-1952 |
王秉舟 | 党支部书记 | 1951-1952 |
并校后 | ||
华东艺术专科学校 | ||
刘海粟 | 校长 | 1952.11-1957.11 |
臧云远 | 副校长 | 1952.11-1957 |
临时党组书记 | 1953.2-1955.5 | |
纵翰民 | 校长 | 1957.12-1959.4 |
刘 平 | 党委书记兼副校长 | 1958.5-1958.8 |
南京艺术专科学校 | ||
纵翰民 | 校长 | 1959.4-1959.12 |
陈之佛 | 副校长 | 1958.5-1959.12 |
杜铿之 | 党委书记兼副校长 | 1958.8-1959.3 |
盛天任 | 党委书记兼副校长 | 1959.3-1959.12 |
南京艺术学院 | ||
盛天任 | 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 1959.12-1964.3 |
纵翰民 | 院长 | 1959.12 |
龚惠山 | 党委副书记 | 1960.12 |
杨俊亭 | 党委副书记 | 1963.12-1964.5 |
崇爱华 | 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68.10-1969.12 |
刘承龙 | 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68.10-1969.12 |
江苏省革命文艺学校 | ||
杨 明 | 革命委员会主任 | 1969.12-1971.12 |
刘承龙 | 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69.12-1972.11 |
崇爱华 | 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69.12-1972.11 |
虞太永 | 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0.9-1972.11 |
路 艺 | 革命委员会主任 | 1971.12-1972.11 |
南京艺术学院 | ||
纵翰民 | 院长 | 1959.12-1978.1 |
冯嘉友 | 革命委员会主任 | 1976.9-1979.6 |
孙 瑜 | 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6.9-1979.6 |
龚惠山 | 党委副书记 | 1960.12-1979 |
刘海粟 | 院长 | 1979.6-1983.3 |
郭铁松 | 党委书记 | 1979.6-1981.2 |
凡 一 | 党委副书记 | 1979.6-1981.2 |
副院长(兼) | 1979.7-1981.2 | |
凌竞亚 | 副院长 | 1979.6-1983.9 |
谢海燕 | 副院长 | 1979.6-1983.9 |
臧云远 | 副院长 | 1979.6-1983.9 |
黄友葵 | 副院长 | 1979.6-1983.9 |
孙 瑜 | 副院长 | 1979.6-1983.9 |
朱华成 | 党委副书记 | 1979.9-1983.9 |
田树凡 | 党委书记、副院长 | 1981.2-1983.9 |
冯秀峰 |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 1981.2-1983 |
马和顺 | 代理党委书记 | 1983.9-1984.6 |
党委书记 | 1984.7-1987.12 | |
保 彬 | 代理院长 | 1983.9-1983.11 |
院长 | 1983.11-1989.1 | |
陈鹏年 | 副院长 | 1983.9-1984.7 |
党委副书记 | 1984.7-1990.2 | |
纪委书记 | 1984.7-1988.1 | |
副院长 | 1988.1-1995.12 | |
郁宏达 | 副院长 | 1983.9-1989.1 |
金士钦 | 党委副书记 | 1983.9-1984.7 |
沈行工 | 副院长 | 1984.7-1989.1 |
副院长(主持工作) | 1989.1-1990.2 | |
陈国林 | 副院长 | 1987.7-1992.9 |
潘忠哲 |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 1988.1-1988.12 |
党委书记 | 1989.1-1993.12 | |
王其惠 | 纪委书记 | 1988.1-1993.12 |
冯健亲 | 副院长 | 1989.8-1990.2 |
副院长(主持工作) | 1990.2-1991.12 | |
院长 | 1991.12-2008.6 | |
王靖国 | 党委副书记 | 1990.2-1991.12 |
副院长 | 1991.12-1997.10 | |
副院级调研员 | 1997.10-2003.5 | |
张 永 | 党委副书记 | 1991.12-1993.12 |
党委书记 | 1993.12-1999.7 | |
正院级调研员 | 1999.7-2001.9 | |
潘志国 | 副院长 | 1992.7-1999.7 |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 1999.7-2004.1 | |
郭殿崇 |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 1993.12-1999.7 |
副院级调研员 | 1997.10-2001.9 | |
文晓明 | 党委副书记 | 1997.10-1999.6 |
常务副院长 | 1998.5-2007.7 | |
党委书记 | 1999.7-2007.7 | |
阮荣春 | 副院长 | 1997.10-2004.12 |
邹建平 | 副院长 | 1997.10-2008.6 |
院长 | 2008.6-2014.5 | |
黄晓白 | 副书记 | 2002.12- |
纪委书记 | 2004.12- | |
崔 雄 | 副院长 | 2004.1- |
陈世宁 | 副书记 | 2004.12-2008.12 |
副院长 | 2004.12-2014.5 | |
刘伟冬 | 院长 | 2014.5- |
米如群 | 党委书记 | 2007.7-2014.5 |
邱丽华 | 副院长 | 2008.6-2014.5 |
副书记 | 2008.12-2014.5 | |
何晓佑 | 副院长 | 2008.6- |
周京新 | 副院长 | 2008.6-2010.8 |
张策华 | 副院长 | 2011.5-2014.5 |
折叠 编辑本段 知名校友
姓名 | 职务 |
---|---|
刘海粟 | 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 |
颜文梁 | 中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
臧云远 | 江苏省政协委员。著名诗人,作家。 |
陈之佛 | 现代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画家。 |
谢海燕 | 现代教育家,艺术家。 |
俞剑华 | 中国绘画史论家、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 |
刘汝醴 | 现代画家、美术史论家。 |
温肇桐 | 中国美术教育家、中国绘画史论家、教授。现代画家。 |
陈大羽 | 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大师,书法家、篆刻家。 |
张文俊 | 江苏省国画院创始人之一,金陵画派第一代的大师 |
黄友葵 | 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被声乐界誉为"四大女高音歌唱家"之一 |
苏天赐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油画研究会顾问 |
黑伯龙 |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美术协会会员、山东美协副主席、山东画院院长、齐鲁书画研究院院长 |
徐乐乐 | 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 |
杨子姗 | 中国女演员、歌手 |
周梦乔 | 张艺谋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人物之一 |
耿斯汉 | 第三季《中国好声音》汪峰组学员,导师考核结束入选四强 |
刘籽辰 |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第四期学员。欧新音乐手机深圳卫视"2011中国流行音乐金钟奖",并成为上海赛区参赛六强选手,全国总决赛第三名。 |
马秋华 |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校音乐系声乐教授,研究生导师[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