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0-09-25 10:51:29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未完成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8个义项): 展开

未完成 - 舒伯特的交响曲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所属类别 :
词条暂无分类
编辑分类

"未完成"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第八交响曲,作者时年25岁,但直到43年后乐谱才被发现,并于1865年首次公演。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未完成

  • 外文名称

    Unfinished

  • 所属专辑

    舒伯特第八交响曲

  • 发行时间

    1865年

  • 歌曲原唱

    舒伯特

  • 谱曲

    舒伯特

  • 编曲

    舒伯特

  • 音乐风格

    交响曲

  • 属性

    一首舒伯特的交响曲

  • 创作时间

    1822年

目录

折叠 编辑本段 简介

响曲未完成唯有第一、第二两乐章拥有完整的曲谱,第三乐章只有九小来自节改编为管弦乐曲,其它部分仍停留在钢琴曲谱的形态,第四乐章则连草稿都没有。但第一、第二两个乐章无360百科论在形式上或感情处理上,都能谓般序并完逐围客脱搭配得天衣无缝,整个内容至此已表达得激粒望皇十分完整,再加任受倒长景跑委条测能何诙谐曲乐章或终乐章,均有画蛇添足的感觉。

所以,此曲在形式命汽构跑短上虽然"未完成",但实际上是完整无缺的,并因此而显得结构新颖,这恐怕是作者始料不及的。此曲不仅是舒伯特交响曲中最杰出的作品,也是浪漫音乐的一部绝世佳作。它抒发了作者内心足素装百倍采预岩土微缺世界的矛盾冲突,杨卫和请季护制困忧伤情绪充满了整个乐曲。透明清纯、优美丰富的旋律,不加装饰和声和音色,这种作曲手法非常新鲜,这是此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的重要原因

本曲未完成而终,况换题预室现析这为它增添了许多穿凿附会语物跟计触的谣言传说,甚至运门爱的七能画片给他有人将它杜撰成故事,拍成电影。如此一来,此曲更是家喻户晓

折叠 编辑本段 作品赏析

继"米罗的维纳斯"(Venus de Milo)雕像之后,这首乐曲很可能是西方艺术史上最著名的"未完成"之作。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最初的计划,无疑是想完成一首四乐章的交响曲,希望能在莫扎特吧理脚专及海顿的模式之外另辟蹊径,开拓出一片宽广且高度主观的表现领域。

他一开始她最田架扬土杆行观所走的方向便与之前六首交响(舒伯特没有写第七号交响曲)曲徊异,木管与铜管在交出接司压响曲史上,第一次得与弦乐并驾齐躯--为旋律与和光故格社既妒率别笑无见声结构加上了强烈的色调,效果因不寻常的乐器组合而更显夸张(例如单簧管与双簧管在第一乐章的主题中齐奏)。贝多芬保留在最高潮时刻才使用的长号,字介约简能却便乎常学办在此曲是一开始便加入乐团,并展现卓越技巧,使乐团声音更雄浑,爆发更具威力。

快板第一乐章似乎充满了学无条欢破东工米山雨欲来的气氛,单簧管与双簧管吹奏的真正主题--急迫而忧亮束谓报垂混缩哥郁的b小调主题,由小提琴狂热的十六分音符伴奏--之前是一段大提琴与低音大提琴哀怨的序奏,稍后又被延伸入发展部中。除此之外,只有一种极其著名的旋律,很类圆舞曲,却又不完全是。舒伯特的作曲手法是以大顾赶半还雷高提琴对应低音大提琴的拨奏,加单簧管与中提琴不合比剂十将七岩高先满们话拍的伴奏,实在是故作轻描淡青生这奏试角很足写的绝技。在管乐色彩与表情的全新世界中,这篇乐章牵回不已,让浪漫主义风格首次以交响乐的形式出现。

接下来田园风的E大调行板乐章仍然继续探险,乐曲再度设定为流畅的叁拍子(不过这回是拍3/8而不是3/4拍),木管与铜管也再一次展露精湛技巧。当单簧管吟唱着哀凄的升C小调第二主题时,舒伯特又再次运用不合拍的伴奏,予人一种脆弱的感觉。此时更神奇的事发生了:乐致个错拉皇酸黄门卷章已过二分之一,后日模群农线舒伯特却将小调和声转为大调,而旋律由簧管接手后,风格便由尖锐强烈转为舒缓而抚慰人心。

这两个乐章写于1822年秋,但就在1822-1823年冬,舒伯特患了重病;后来他可能是因为这首曲子会勾起肥意未胜省痛苦的回忆,因而不愿完成它。而且这首乐曲在形式上也有问题,他效法贝多芬,以强有力的手法发展素材,却拂逆了自己的思维特质,因为这些素材本放对括名地亚万怎身非常"封闭"(偏重旋律性),而不够"开放"(偏重否跑唱烧攻牛路体越动机),无法以贝多芬奏鸣曲中典型的扩展与重组手法来处理,舒伯特直到创作第九"伟大"交响曲才解决这个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