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1-04-25 15:12:56

中央民族大学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植存激速主川收练刻坚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来自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学校
学校
编辑分类

中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央民大”,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是国家民委、北京市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民族学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乌兰夫任首任院长。1978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为38万平方米,另规划新校区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59.2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0余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4亿元;设有1个学部、23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工1843人,其中专任教师1125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6694人,其中本科生11332人,硕士、博士研究生5362人,少数民族预科生185人(本校)。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中央民族大学

  •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

  • 外文名称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MUC

  • 主要院系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理学院等24个学院

  • 简称

    中央民大

  • 国家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2个

  • 校训

    美美与共,知行合一

  •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

  • 创办时间

    1951年

  •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

  • 类别

    民族类

  • 学校类型

    公立大学

  • 主要奖项

    双一流(2017年入选)

  • 全国重点大学

  • 211工程(1999年入选)

  • 主管部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 现任校长

    郭广生

  • 知名校友

    韩庚,宋祖英,乌兰图雅

  • 院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 院校代码

    10052

折叠 编辑本段 提与史沿革

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1]前身是1941年9月在延安建立民族学院,1969年迁至湖北潜江,后迁回北京。延安民族学院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为主要任务,以毛泽东的题词“团结”技逐节土深事身探克农为校风。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北京建立一所新型大学-中央民族学院,抽调了一相弦批当年在延安民族学院工作过的同误失操局黑法一牛房志进行建院筹备工作。杀兰分雨求分损指地同年11月,周恩来总理主持政务院第60次政务冷化还粮朝压大会议,批准了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提出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

1950年6月至1951年底,为初创阶段。当时学校的校址暂设在城内国子监,有教职工280多人,军政干部班、藏语文班两个训练班的学员260多人。

1951年6月11日,中央民族学院正式开学。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政务院副来武翻脱身回味粮拿复迫总理董必武在开学典礼上做了重要讲话。

2年至1966年5月,学校开始正规化办学并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文科高等学校。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时,把已建设数十年的华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东语系的部分专业和北京大学的前身燕京大学的社会学艺太胶销革富滑晚价政系,调整到中央民族学院。校址也从国子监迁到了训案州右抓击西郊白石桥附近。之后陆续建立了民语系、历史系、政治系、艺术系、汉语系、研究部、预科部等教学科研单位。中央民委参事室也并到中央民族学院

1966年6月至1978年8月,“文革”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1间另增皇题请还氧变愿978年9月至1993年10月,发展成为以文科专业为主体、以民族学科为特色,文、理、工、艺、管等专业兼备的综合性大学。

1978年2月,学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陆续建立了物理、应用数学、生化、计算机科学技术等理工系科,从斗如边突言哥文科高等学校发展成为一所综北获较合性大学。

1993助纸病尔念顾呼本生等年11月30日,中央民族学院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为学校题写了新校名。

1999年,学校被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2]

2001年6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到校视察,并代表中央政府提出了“把中央民族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同年,胡锦涛李岚清等国家领导人亲自审批了国家民委、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四部委联合上报的《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央民族大学的请示》。

2002年6月,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重点共建中央民族大学的协议》。

排从著新范止2004年,学校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2015年10月,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决定共建中央分委玉民族大学。[3]

2017年9月,中央民族大学入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10月24日,国家民委与海南省人识方构急响马正两民政府在京签署共建中央民族大学海南校区战略合专留海内作协议。 

2018年3月2日晚画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央民族大学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广西民族大学谢尚果校长与中央民族大学达战黄泰岩校长签署了《中央民族大学与广西民族大学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双方将加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合作力度。

折叠 编辑本绍苗杀型都 办学条件

折叠 院系设置

额升推婷意让至2018年6月,学校现有24个学院,有覆盖10个学科门类的64个本科专业路影等两把李罪燃得

院校专业名称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社会学博物馆学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
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
人力资源管理


经济学院经济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院法学法学与英语

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理论与搞然代卷绿置帝与商切民族政策


文学与新重社列较倍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对外汉语广告学
历史文化学待须历史学


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韩语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名例审密却府团态学
制药工程化学

理学院信息支更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美术学院绘画(油 画声才投拿表围答帝试万中国画美术学(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影像设计)
舞蹈学院舞蹈表演教育编导舞蹈钢琴伴奏
音乐学院音乐学作曲声乐核素民乐
少数民族器乐钢琴音乐教育管弦
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


少数民族语言文洲此饭毛乎学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蒙古语米及德德他龙充送功形言文学系蒙古语言文学


倒是步根据维吾尔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言文学


朝鲜语言文学系朝鲜语言文学


哈萨克语言文学系哈萨克语言文学


体育学院体育学


教育学院教育学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宗教学


折叠 学科责眼实错很建设

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截至2018年6月,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5个、二级13个,省部交叉重点学科1个。

博士后流动站(3个):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编济药(25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河故术学、历史学、数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美术学、音乐舞蹈学、中国史、考古学、世界史、统计学、生态学、软件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法律硕士、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艺术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4个):民族学、中国史、社会学、哲学

省部级重点二级学科(15个):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门史滑引价粒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宗教学、生态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人类学、民俗含质显械茶压报亮般学、美术学、企业管理、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学

折叠 师资力量

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

截至2018年6月,现有教械认职工总数为1893人,其中专任料渐丝面商视教师119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67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7%。他土完们当中有戴庆厦、牟钟鉴、胡振华、施正一、刘秉江、马跃、靡若如、李魁正、杨圣敏、金炳镐、薛达元等知名专家学者,还有不断涌现的诸多中青年新秀,已渐成学界翘楚。另外,学校每年都聘有130多名外籍专家任教。学校目前有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奖励督歌缺经原立学普吃再看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56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1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13人。学校与35个国家践星和地区的15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一批在相关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来校访加降问讲学、交流。[4]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民族学教学团队(负责人:杨圣敏)

北京市教学团队(7个):

大学名称负责人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教学团队文日焕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教学团队杨圣敏
中央民族大学生态学教学团队
冯金朝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史教学团队赵令志
中央民族大学公共管理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李俊清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团队慈仁桑姆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团队金炳镐

折叠 教学建设

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截至2014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精品课程公开课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1门,北京市实验教学中心3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宗教学、舞蹈学、历史学、艺术设计、音乐学、生态学、行政管理

国家级精品课程:宗教学导论

教育部精品课程公开课:中国古代妇女史

北京市精品课程(11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础、中国民族志、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概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国民族史概要、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藏、朝鲜) 、文化人类学概论、藏族文学史、察哈台维吾尔语、藏传佛教思想史、民族学导论

北京市实验教学中心(3个):中央民族大学电子工程实验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和民族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

折叠 对外交流

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与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罗马大学都柏林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纽约州立大学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里昂第三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庆熙大学、蒙古国国立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国民大学等70多所著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开展了实质性的交流。学校先后发起或参与、组织召开了首次全国(两岸三地)民族学、人类学教学科研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清史/满族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民族学/人类学与中国经验论坛、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民族新学科发展理论研讨会、全国民族院校管理学科研讨会、第三届全国民族院校藏学暨藏语文教学研讨会、东亚文化交流与发展模式的探讨国际学术交流会、中国朝鲜族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学术会议。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术研究

折叠 研究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截至2018年6月,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工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历史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3个):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与边疆史地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中国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公共管理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研究机构列表

编号

研究机构名称

负责人姓名

挂靠单位

1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

杨圣敏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

文日焕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3

少数民族艺术研究所

王 军

教育学院

4

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刘永佶

经济学院

5

宗教研究所

何其敏

哲学与宗教学系

6

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所

金炳镐

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7

藏学研究所

郭卫平

藏学研究院

8

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祁庆富

中央民族大学

9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中心

崔 箭

科研处

折叠 科研成果

截止2014年11月,学校共承担和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52项,社会横向课题138项,自主科研立项625项,出版学术专著1,067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866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55项。

折叠 学术资源

图书馆藏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位于校园西南角,截至2014年5月,该馆总面积24500平方米;有纸质图书180万余册,3000余种线装地方志书,20多个文种的民族文字图书,47个文种的民族学及相关学科外文图书等,馆藏古籍图书25万余册,包括宋、元、明、清各种善本1400余种。图书馆有电子图书176万余册,中文期刊、中西文学术会议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等全文数据库101个及西文期刊原文传递平台(NSTL)。 

学术期刊

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该刊是哲学社会学术理论刊物,2004年度全国核心期刊。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92年,是国家民委主管、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也是中央民族大学理工科各专业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该刊物为季刊 

《民族教育研究》:该刊是中国唯一向国内外发行的民族教育研究方向的学术理论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的刊物。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折叠 校徽

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校徽释义:标志设计整体为圆环形,象征着学校功德圆满、学业圆满。校徽设计整体色调统一和谐,暗蓝色低调沉稳,又不失大气之度。蓝色代表沉着、理智、博大的胸怀。标志的外形同样是采用环形的形式来进行表现,庄重,符合中央民族大学的文化气质。校徽采用“民大”的字体加以变形,线条粗壮有力,尖角圆角有机结合,刚柔并进。整体上看犹如一本翻开的书的形状,将文字与图形巧妙结合。完美地将其内在与外在的文化素养呈现出来。也突出了“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校训,同时完整地体现了该校的办学宗旨、定位和特色,以及该校的大学文化特质和治学理念。校徽整体结构清晰明了,主体突出,从这点上看,也进一步的暗示了其学校发展以文科专业为主体、以民族学科为特色,并综合发展文、理、工、艺、管等专业。

折叠 校训

校训释义:民大校训为“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美美与共”一词出自该校已故名誉校长费孝通教授关于文化自觉的著名论述,意为不同民族间要相互尊重、欣赏和赞美对方文化;“知行合一”一词则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认识论命题,现今多用于表达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强调“知”与“行”的辩证统一。“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核心思想为“人与人和,知与行合”;校训较完整地体现了该校的办学宗旨、定位和特色,突出了该校的大学文化特质和治学理念。

折叠 编辑本段 知名校友

折叠 政界

姓名职务姓名职务
铁木尔·达瓦买提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甘玉贵国家民委办公厅文档处处长
丹珠昂奔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韦荣慧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知名民族服装设计师
李成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74级干训部刘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
王林旭全国政协常委、民族文化宫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杨迈军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部主任
安青松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马国仓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副司长
白有忠原国务院办公厅法制局副局长张崇根原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处长、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石宗源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艾斯海提·克里木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协主席
阿山拜克·吐尔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热孜万·艾拜新疆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肖开提· 依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买买提· 热介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买买提·艾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语委主任、党组副书记罗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办公室主任、副教授
咸辉甘肃省副省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工作局局长马虎成中共定西市委副书记
陈瑞清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工党中央常委、农工党内蒙古区委主委赛革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农牧业委员会主任
玉荣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副主任格桑顿珠云南省民委主任、云南省民族理论学会会长
次仁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厅长张小平西藏自治区广播电视厅副厅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
马飙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现任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温卡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周异决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主任、副秘书长谭明杰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监局局长、党组副书记
王正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兰致和原福建省民政厅副厅长、福建省红十字会副会长
高金素梅台湾原住民立法委员邱林华原福建省民政厅副厅长、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厅长
马启智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马开明原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刘绍先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牛玉儒原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呼和浩特市委书记
夏日原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拉巴平措原西藏自治区副主席、西藏社会科学院院长
刘刚黑龙江省黑河市委书记

折叠 传媒界

姓名职务姓名职务 
高峰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长、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王天玺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社总编辑
李兰中央民族翻译局副编审王铁志民族出版社党委副书记、总编
王刚人民日报新闻研究室主任张波《时尚》杂志创始人
覃远军《多媒体世界》杂志社总编辑、总经理孙刚《汽车族》杂志总编辑、《车迷》周刊主任
刘彤《中国企业报》常务副总编辑、《财经时报》创始人张坤《中国旅游报》主任编辑、著名画家
余志川中国科学探险》杂志社总编辑刘舜《健与美》杂志副主编
白智运央视制作部音乐编辑、音乐录音总设计冉军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制片人
姚友霞央视《读书时间》创办人、《见证》栏目编导王洪梅央视《央视论坛》栏目策划人
李雪莲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栏目策划人魏建央视新闻频道《纪事》栏目制片
那威旅游卫视《那小嘴》主持人、中国连珠五子棋奠基人李曼丽中国教育电视台包装组主管、动画片《西游记》动画设计
伍文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制作人小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北京不眠夜》主持人
乌日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娱乐新干线》主持人斯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港澳中心编辑、节目主持人
寇非人民日报社广告部国际业务处副处长、广告编审何明盛《追求》杂志首席摄影师、北京菲林空间知名导演
孙志永《开放系统世界》月刊副总编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西部》杂志社副总编
边杰中国企业家》杂志著名IT记柳百琪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编审、《世界地震译丛》编辑部主任兼副主编
张春艳天天在线网老年频道总编程文兵慧聪网汽车市场研究所研究经理

折叠 商界

姓名职务姓名职务
林宗成

世界银行项目专家

刘伟

深圳中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朴青石

三星集团中国战略企划经理

刘明辉

北京泛海天鑫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吉东

LG集团电子销光储售部经理

纳洪福

宁夏紫金花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优秀企业厂长

关学君

美国亚特兰大地区北低克普扶轮社社长

贾振国

内蒙古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薛家湾供电局局长

李彬

联想集团掌上设备事业部副总经理

买买提·阿不力孜

新疆西星国贸大厦(乌鲁木齐最大鞋城)总经理

马翬

赛迪集团高级副总裁

覃东

北京富诚广告公司总经理

雷振剑

乐视网副总裁兼总编辑

刘革

广州市沸点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创作总监

丁小平

华资银团副总裁、中银银团组织集团总裁

李红雨

中坤投资集团副董事长

王佳

海南大欣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铁铭

厦门大洲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厦门十大杰出企业家

折叠 学术界

姓名 职务姓名职务
韦兰春日本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白玛旺杰美国加州西部大学宗教系教授
朝克蒙古国科学院教授、石油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内蒙师范大学教授赵杰北京大学语言学教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副主任、石河子大学副校长
管郁达北京大学访问学者、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教师、艺术批评家、策划人陈岗龙北大东语系蒙语教研室主任
王积超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晓燕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声乐教师、国家一级演员
苗志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数学教研室副主任从春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部副主任
张心才西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政治教研室主任罗忆新疆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金雅声西北民族大学校长尤努斯·阿不列孜新疆财经大学校长
陈洛广西教育学院院长央吉广西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副校长
马丽娟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杨再延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
包祥内蒙古大学前副校长王德强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雷安平湘潭大学苗族文化研究所所长刘向军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吴应辉云南师范大学办公室主任金仕琼沈阳医学院社会科学部马列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喜饶尼玛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班班多杰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院长、著名藏学家
金炳镐中央民族大学马列主义学院院长、全国百位教学名师杨圣敏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
戴庆厦国际著名语言学家、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国际双语学会会长张公瑾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长
胡振华国际著名语言学家张海洋著名人类学家
王尧国务院参事、著名藏学家梁庭望著名壮学家
贺希格陶格陶著名蒙古族文史学者李曦辉中央民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院长
安佳北京服装学院艺术教育部基础绘画教研室主任乌尔金斯四川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办公室主任
罗漫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校级学术带头人、教授许宪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教授
何星亮中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长谢志民中南民族大学女书文化研究中心顾问、著名女书研究专家教授
唐景福西北民族大学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华侃西北民族大学蒙藏语文研究室主任
逯贵北京民族大学副校长、著名作曲家韦树关广西民族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教授
金龙珠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舞蹈系主任、国际著名舞蹈家陈德贤宁夏大学历史系党总支书记
杨秀昭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所长乌力吉图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
张雁鸣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确精扎布内蒙古大学蒙语系副主任、内蒙社联副主席
郝毅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主任王其格内蒙古赤峰学院蒙语系主任
布仁巴雅尔内蒙古赤峰学院蒙语系党总支副书记蒙曼百家讲坛》主讲人,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谢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马志福国家发改委投资所旅游研究中心主任
们发延中国民族博物馆研究部主任崔光弼中国民族图书馆研究发展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宋军民族文化宫展览馆文物部主任、副研究馆员周润年中国民族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教授
关纪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主任白庚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副所长、国际纳西学学会创始人
邓敏文侗族文学学会会长郎樱西北民族文学室主任
诺布中国西藏信息中心总编白滨著名西夏学者
扎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历史研究室副主任李范文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
吴宏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关嘉禄辽宁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
李本高湖南民委古籍办主任、中国瑶学会副会长

折叠 文艺界

姓名职务姓名职务

白庚胜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宋祖英海政文工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丹增

中国文联副主席

易秒英空政文工团青年歌唱家

冯艺

广西作协主席、广西民族出版社社长

韩庚中国著名流行男歌手、演员

班觉

西藏作协副主席

吉杰中国灵魂乐歌手第一人

岑科

北京知名自由撰稿人

林爽影视歌三栖艺人

李秀兰

知名自由撰稿人

许艺娜乐坛新生代

钟求是

青年作家

迪丽娜尔·阿布都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端智嘉

已故著名藏族学者、作家

乌兰图雅80后内蒙古歌手,代表作《套马杆》《我要去西藏》

李远明

《阿凡提故事》译作者

田翌臣著名中韩组合TimeZ成员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领导

折叠 现任领导

校党委书记:张京泽[5]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黄泰岩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文喜

校党委副书记:刀波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敏、石亚洲

副校长:再帕尔·阿不力孜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邹吉忠 、王丽萍、田琳

折叠 历任领导

中央民族大学历任校长中央民族大学历任党委书记
陈理

2009年-2015年

鄂义太2005年至今

鄂义太

2005 - 2009年

王彦1997年9月 - 2005年1月

荣仕星

1999年12月 - 2005年1月

哈经雄1996 - 1997年

哈经雄

1992 - 1999年

周兴健1991 - 1996年

任世琦

1985 - 1992年

罗炳正1988 - 1991年

江云

1982 - 1985年

江云1982 - 1988年

宗群(代理院长)

1977 - 1982年

宗群(代理院长)1977 - 1982年

李力(革委会主任)

1971 - 1977年

李力(革委会主任)1971 - 1977年

刘春

1957 - 1966年

陈林1963 - 1966年

刘格平

1954 - 1957年

苏克勤1954 - 1963年

乌兰夫

1950 - 1954年

刘春1950 - 1954年

特色专业

民族与社会

学院是中央民族大学的特色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和研究队伍,综合实力一直处于国内民族学和人类学的首席地位,在国际民族学、人类学界也有广泛的联系和影响。目前开设民族学、社会学、博物馆学3个本科专业和民族学与生态学、民族学与经济学、民族学与新闻学、民族学与英语4个本科双学位专业,其中民族学(又称文化人类学),是本校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它通过研究文化认识、理解人性,认识民族特点,促进不同民族相互理解交流,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少数民族语言学

亦是中央民族大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下属5个系,分别是朝鲜语言文学系、蒙古语言文学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言文学系、哈萨克语言文学系。具有学院特色的优惠政策是各系传统专业学费全免,如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班、维吾尔语言文学班、哈萨克语言文学班、朝鲜语言文学班、蒙古语言文学班,而且每个月国家还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自2005年起,学院试行每年从全院各系各班本科2年级学生中选取优秀学生组成基地班,基地班中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学生可获得保送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历史学基地班

专业是中央民族大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专业之一,基地班的学生是通过重重筛选后,挑选一些优秀的学生组成的,基地班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不仅可以享受“基地”的有关优惠待遇,而且优秀毕业生可以免试推荐读研。历史学还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专业——历史学与旅游管理双学位班,这个专业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三年级暑假期间就开始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及民族地区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  另外,中央民族大学还有几个专业也非常有特色,如对外汉语专业,只限招英语、日语两个语种的文史类考生,而且要求高考外语成绩不低于该门总成绩的60%,语文成绩不低于该门总成绩的70%;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学生培养方面的主要特色是与国内著名大学同类专业基础同构,同时具有多民族文化教育背景,教学培养方案实施多层拓展培养的方式;民族经济学专业文理兼招;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实行全院按数学类、计算机与自动化类进行通识培养,每大类前三学期都实行统一课程授课,不分专业。

参考资料

阅读全文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