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阅读
2023数字安全与发展高峰论坛
春分啦!!!
优秀用户
lgdbaike
FZY201310
哦也也12138
super_二倩
染子帆_001
念君长安i
热门任务
解决词条问题可获得额外积分和经验奖励哦~
视频百科
以更便捷易懂的方式获取知识
知识大奖
咔咔小马多功能手机支架
剩余0个
70200
帮你解答
中医病证名,指湿热蕴于中焦脾胃及肝胆。湿邪为长夏的主气,湿邪侵袭人体,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伤于雾露,或水中作业,久居湿地所致。湿为重浊粘滞之邪,往往起病缓慢,缠绵难愈;湿邪阻滞气机,清阳不升,在上则头重如裹,昏蒙眩晕;在中则胸脘痞闷,胃纳不香,口干苦,黄疸等;与热邪相合,湿热交困则发热,午后尤甚。热因湿阻而难解,湿受热蒸而使阳气更伤,阳气损伤,气化不利,易出现水湿浊秽的病症,如大便黏腻不爽,小便浑浊,妇女带下稠浊,舌苔垢腻等。
英文名称
interior retention of damp-heat
常见病因
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伤于雾露,或水中作业,久居湿地感受湿邪,湿为重浊黏滞之邪所致
常见症状
热势缠绵、午后热高、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痞满、不思饮食、大便黏腻不爽、小便不利或黄赤,或黄疸等。
就诊科室
中医科
湿邪侵袭人体独管,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伤于目察会益雾露,或水中作业,久居湿地所致。湿为重浊黏滞之邪,阻滞气机,清阳不升,湿热互结,热不敌名叶得越,湿不得泄,而致湿病序热内蕴。
治疗法则:健脾益气,清利湿热。常用方药:在脾胃者,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在肝胆县输皇进众系者,茵陈蒿汤加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