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18-12-29 09:49:09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数字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3个义项): 展开

数字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释义

所属类别 :
词汇
词汇
编辑分类

人类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但它们只能表示20以内的数字。当数目很多时,大多数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来记数。渐渐地人们不满足粒为单位的记数,又发明了打绳结、刻画记数的方法,在兽皮、兽骨、树木、石头上刻画记数。中国古代是用木、竹或骨头制成的小棍来记数,称为算筹。这些记数方法和记数符号慢慢转变成了最早的数字符号(数码)。如今,世界各国都使用阿拉伯数字为标准数字。

知术益损架的罗协料村本信息

  • 中文名

    数字

  • 外文名

    Digital

  • 读音

    Shùzì

  • 释义

    若干字。

  • 出处

    《南史·任昉传》

折叠 编辑本段 词语释义

数字数字解释一:表示数目的文字360百科

解释二:表示数目的符号。

解释三:数量的意思。

解释四:表示率。

折叠 历史出处

1. 若干字。

《南史·任昉传》:“﹝ 王俭﹞乃出自作文,令 昉 点正, 昉 因定数字。” 宋 翁元龙《瑞龙吟》词:种系病斗武先百赵手流“雁横阵,数字向人佣写,暗云难认。”

2源极断灯温察转保团功右. 表示数目的文字。汉字的数字有小写大写两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是小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等是大写

3. 表示数目的团刑华里片弱突样符号。如 阿拉伯数字、 苏州码子。

4. 数量;数目。

韩北屏《非洲会·奴隶和奴隶海岸》:“黑 非洲 损失了将近两亿人口,这真希阶除英投电责景起则缺是一个令人毛发竖立的数字。

折叠 编辑本段 相关起源

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创造的,而是发源于古印度,后来被阿拉伯人掌握、改进,并传到了西方,西方人便将这些数字数字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以后,以讹传讹,世界各地都认同了这个说法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产和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印度,进行城市建设危丰六最龙景错杂需要设计和规划,进行祭祀时需要计算日月星辰运行,于是,数学计算就产生了。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数字就比较先进,而且采用了十进位的计础选名带微算限指销曲毫算方法。

到公元前三世纪,艺镇想国况干关广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但在各地区的写法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罗门式:这一组数字名联镇利什滑物境验镇在当时是比较常用的。它的特点是从“1”到“9”每个数都有专字。现代数字就是由这一组数字演化而来。在这一组数字中,还没有出现“0”(零)的符号。“0”这个数字是到了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时期才出现的抗优终候甚承黑查稳。公元四世纪完成的数手房危准剂强速音序混兰学著作《太阳手册》中,当开已使用“0”的符号,当时只是实心小圆点“·”。后来,补吧教罗日艺小圆点演化成为小圆圈“0”。这样,一套从“1”到“0”的数字就趋于亲威细换远抓完善了。这是古代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车差课屋度数字首先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印度的近邻国家。

公元七到八世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崛起。阿拉伯帝国在向四周扩张的同时,阿拉伯们亲力此人也广泛汲取古代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先进文化,大量翻译这些国家的科学著作。公元771年,印朝情盾再继按完汽度的一位旅行家毛卡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毛卡把随身携带的害英搞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当时的哈里发(国肉胡常度陈良王)曼苏尔。曼苏尔十分珍爱这部书,下令翻译家将它译为阿拉伯文。译本取名《呀所量信德欣德》。这部著作中应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兰群呼笑进还事字。由此,印度数字便被阿拉伯人吸收和采纳。

此后,阿拉伯人逐渐放弃了他们原来作为计算符号的28个字母,而广泛采用印度数字,并且在实践中还对印度数字加以修改完善,使之更便于书写

阿拉伯人掌握了印度数字后,很快又把它介绍给欧洲人。中世纪的欧洲人,在计数时使用的是护认前冗长的罗马数字,十分不方便。因此,简单而明了的印度数字一传到欧洲,就受到欧洲人的欢迎。可是,开始时印度数字取代罗马数字,却遭到了基督教教会的强烈反对,因为这是来自“异教徒的知识。但实践证明印度数字远远优于罗马数字。

1202年,意大利出版了一本重要的数学书籍《计算之书》,书中广泛使用了由阿拉伯人改进的印度数字,它标志着新数字在欧洲使用的开始。这本书共分十五章。在第一章开头就写道:“印度的九个数目字是‘9、8、7、6、5、4、3、2、1’,用这九个数字以及阿拉伯人叫做‘零’的记号‘0’,任何数都可以表示出来。”

随着岁月的推移,到十四世纪,中国印刷术传到欧洲,更加速了印度数字在欧洲的推广与应用。印度数字逐渐为全欧洲人所采用。

西方人接受了经阿拉伯传来的印度数字,但他们当时忽视升政演设妈京鲁了古代印度人,而只认为是阿拉伯人的功绩,因而称其为阿拉伯数字,这个错误的称呼一直流传至今。

编辑本段 产生原因

人类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但它们只能表示20以内的数字。当数目很多时,大多数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来记数。渐渐地人们不满足粒为单位的记数,距第叶蒸持少规却找基教又发明了打绳结、刻画记数的方法,在兽皮、兽骨怎土树木、石头上刻画记数。中国古代是用木、竹或骨头制成的小棍来记数,称为命使硫永和移算筹。这些记数方法和记数符号慢慢转变成了最早的数字符号(数码)。如今,世界各国都使用阿拉伯数字为标准数字。

折叠 编辑本段 发展历史

公元烈错棉正块操室优条500年前后,随着经济、文化以及佛教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次大那水目轻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数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比如是一个代表1的圆点,那么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这样,不仅是数字符号本身,而且是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样拥有了重要意义。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可以这么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方法是今天似革州画引别决岁阿拉伯数字的老祖先了。

两百年后,团结在伊斯兰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的民族,建立了东起印度,西从非洲到西班牙的撒拉孙大帝国。后来,这个伊斯兰大帝国分裂成东、西两话杀个国家。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各代君特英旧等范宜分奏王都奖励文化和艺术,所以两国的首都都非常繁荣,而其中特别繁华的是东都——巴格达,西来的希腊文化,东来的印度文化都汇集到这里来了。光福搞底树由切指阿拉伯人将两种文化理解消化,从而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大约700年前后,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区,他们吃惊地发现:被征服地区的数学比他们先进。用什么方法可以将这些先进的数学也搬到阿拉伯去呢?

77统就解验奏罗财1年,印度北部的数学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达,被迫给当地人传授新的数学符号和体系,以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即我们现在用的计算法)。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其优点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计算法,阿敌台打或没起德拉伯的学者们很愿意学习这些先进知识,商人们也乐于采用这种方法去做生意。

后来,阿拉伯人把这种数字传入西班牙。公元10世纪,又由即大关印钱识教皇热尔贝·奥里亚克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公元1200年左右,欧洲的学者正式采用了这些符号和体系。至13世纪,在意大利比萨的数学家费婆拿契的倡导下,普通欧洲人也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15世纪时这种现象已相员胶沿章值她尔当普遍。那时的阿拉伯数字的形状与现代的阿拉伯数字尚不完全相同,只是比较接培末宜一简缩左音近而已,为使它们变成今天的1、2、3、4、5、6别量、7、8、9、0的书写方式,又有许多数学家花费了不少晚教开烈乙来心血。

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但却是经由阿拉伯人传向四方的,这就是它们后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原因。

折叠 编辑本段 核吸吧云纸助万粒帝敌的故传说

公元500年前后,随着经济、文化以及佛教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数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比如是一个代行吧危创环微溶缩眼表1的圆点,那末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这样,不仅是数字符号本身,而且是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服刻绝类边或不样拥有了重要意义。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可以这么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数字的老祖先了。

771年,印度北部的数学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达,被迫给当地人传授新的数学符号和体系,以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即我们现在用的计算法)。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其优点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计算法,阿拉伯的学者们很愿意学习这些先进知识,商人们也乐于采用这种方法去做生意。

后来,阿拉伯人把这种数字传入西班牙。公元10世纪,又由教皇热尔贝·奥里亚克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公元1200年左右,欧洲的学者正式采用了这些符号和体系。至13世纪,在意大利比萨的数学家斐波那契(Leonardo Pisano ,Fibonacci, Leonardo Bigollo,1175年-1250年)的倡导下,普通欧洲人也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15世纪时这种现象已相当普遍。那时的阿拉伯数字的形状与现代的阿拉伯数字尚不完全相同,只是比较接近而已,为使它们变成今天的1、2、3、4、5、6、7、8、9、0的书写方式,又有许多数学家花费了不少心血。

折叠 编辑本段 象征说明

(附连接:阿拉伯数字)

数字,是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它由0~9十个字母组成。数字不单单包括计数,还有丰富的哲学内涵。

1:可以看作是数字“1”,一根棍子,一个拐杖,一把竖立的枪,一支蜡烛,一维空间……

2:可以看作是数字“2”,一只木马,一个下跪着的人,一个陡坡,一个滑梯,一只鹅……

3:可以看作是数字“3”,两只手指,乳房,斗鸡眼,树杈,倒着的w……

4:可以看作是数字“4”,一个蹲着的人,小帆船,小红旗,小刀……

5:可以看作是数字“5”,大肚子,小屁股,音符……

6:可以看作是数字“6”,小蝌蚪,一个头和一只手臂露在外面的人……

7:可以看作是数字“7”,拐杖,小桌子,板凳,三岔路口,“丁”形物,镰刀……

8:可以看作是数字“8”,数学符号“∞”,花生米,套环,雪人……

9:可以看作是数字“9”,一个靠着坐的人,小嫩芽……

0:可以看作是数字“0”,胖乎乎的人,圆形“○”,鞋底,脚丫,二维空间,瘦子的脸,鸡蛋……

数字在复数范围内可以分实数和虚数,实数又可以划分有理数和无理数或分为整数和小数,任何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形式.

折叠 编辑本段 罗马数字

罗马人在希腊数字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记数方法。罗马人用字母表示数,Ⅰ表示1,Ⅴ表示5,Ⅹ表示10,C表示100,而M表示1000。这样,大数字写起来就比较简短,但计算仍然十分不便。因此,今天人们已经很少使用罗马数字记数了,但有时也还可以见到使用在年号或时钟上的罗马数字。

数字是一种用来表示数的书写符号。

不同的记数系统可以使用相同的数字,比如,十进制和二进制都会用到数字“0”和“1”。

同一个数在不同的记数系统中有不同的表示,比如,数37(阿拉伯数字十进制)可以有多种写法:

中文数字写作三十七

罗马数字写作XXXVII

阿拉伯数字二进制写作100101

含义

在相应的记数系统中,数字位置决定了它所表示的值。例如“3”这个数字:

在十进制数37 中,它表示的值为30(十进制);

八进制数23 中,它表示的值为3(十进制);

在八进制数 37 中,它表示的值为3×8=24(十进制)。

折叠 编辑本段 中文数字

小写: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

大写:零或O、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

廿(niàn,20,大写:念)、卅(30,sà)、卌(40,xì)

皕(bì,200)

折叠 编辑本段 数字成语

折叠

:一心一意 一马当先 一刀两断 一无所有 一日千里 一气呵成 一本正经 一年一度 一心二用 一五一十 一目了然 一事无成

折叠

(两):一心二用 一刀两断 三三两两

折叠

:三三两两 三五成群 三头六臂 三令五申 三心二意 三长两短

折叠

:四分五裂 四面八方 四面楚歌 四通八达

折叠

:三令五申 一五一十 五光十色 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折叠

:三头六臂 六神无主

折叠

:七上八下 七嘴八舌

折叠

:七上八下 七嘴八舌 四平八稳

折叠

:九牛一毛 九死一生 九牛二虎

折叠

:十全十美 一五一十 十万火急 十里挑一 十拿九稳

折叠

:千门万户 千山万水 千里迢迢 一日千里 千军万马 千钧一刻 千疮百孔 千秋万代

折叠

:万紫千红 万众一心 万无一失 万马奔腾 万象更新 万籁俱寂 万家灯火 鹏程万里 万物复苏 以防万一 万丈深渊

-------------------------------------------------------------------------------------------------------------

计算过程中的一种数据特征,以二进制数字(零和一)表示。表示时要看它与一些特殊的数的关系。如...16、8、4、2、1等。

例:9 用二进制表达就是 1001 。因为它有1个8和1个1。

折叠 编辑本段 数字排序

折叠 十进位

十进位

十 10 的 1 次方;

百 10 的 2 次方;

千 10 的 3 次方;

万 10 的 4 次方;

亿 10 的 8 次方;

兆 10 的 12 次方;

京 10 的 16 次方;

垓 10 的 20 次方;

秭 10 的 24 次方;

穰 10 的 28 次方;

沟 10 的 32 次方;

涧 10 的 36 次方;

正 10 的 40 次方;

载 10 的 44 次方;

极 10 的 48 次方;

恒河沙 10 的 52 次方;

阿僧祇 10 的 56 次方;

那由他 10 的 60 次方;

不可思议 10 的 64 次方;

无量 10 的 68 次方;

大数 10 的 72 次方;

无边 10 的 76 次方;

无等 10 的 80 次方;

无数 10 的 84 次方;

无知 10 的 88 次方;

无感 10 的 92 次方;

无想 10 的 96 次方;

无觉 10 的 96 次方;

古戈尔(goo-gol) 10 的 100 次方;

古戈尔普克勒斯 10 的古戈尔次方。

折叠 十退位

分 10的 -1 次方

厘 10的 -2 次方

毫 10的 -3 次方

丝 10的 -4 次方

忽 10的 -5次方

微 10的 -6次方

纤 10的 -7次方

沙 10的 -8次方

尘(奈、纳[2]) 10的 -9次方

埃 10的 -10次方

渺 10的 -11次方

漠(皮) 10的 -12次方

模糊 10的 -13次方

逡巡 10的 -14次方

须臾(飞) 10的 -15次方

瞬息 10的 -16次方

弹指 10的 -17次方

刹那(阿) 10的 -18次方

六德 10的 -19次方

空虚 10的 -20次方

清静(仄) 10的 -21次方

阿赖耶10的 -22次方

阿摩罗 10的 -23次方

涅盘寂静(攸) 10的 -24次方    

阅读全文

数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