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3-01-18 21:09:08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西南大学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

西南大学 - 中国西南大学 免费编来自 修改义项名

所属类别 360百科:
学校
学校
编辑分类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双一流”农科联盟成员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百校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与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 

截至2021年3月,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占地8000余亩,校舍面积187万平方米;设有38个教学单位,103个本科专业;有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种专业博士学位,24种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27个。

千皮站很乐棉基本信息

  • 中文名

    西南大学

  • 所属地区

    中国重庆

  • 外文名称

    Southwest University

  • 主要院系

    文学院、法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等

  • 简称

    西大

  • 国家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3个

  • 校训

    含弘光大,继往开来

  •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1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4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

  • 创办时间

    1906年

  •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

  • 类别

    公立大学

  • 院士

    校长:张卫国专职院士数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 学校类型

    综合

  • 主要奖项

    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主管部门

    教育部

  • 学校属性

    211工程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111计划 2011计划 自主招生 国防生 百校工程 

  • 现任校长

    张卫国

  • 知名校友

    袁隆平谢世杰李丹阳

  • 校庆日

    4月18日

  • 地 址

    北碚校区: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荣昌校区:重庆市荣昌区学院路160号

  • 院校代码

    10635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折叠 学校前身

组建历史组建历史西南师范大学

光绪三十二年农历三月二课甚款今守约百油鱼十五日(1906年4月18日),清政府在重庆正式创办了第一所正规的师范学校——官立川东师范学堂

民国二年(191曲看京犯冲威直4年),川东36县联合设立的川东师范学堂改名为“川东联合县立师范学校”。

民国四年(1916年),学校租住观音候笔取查硫使林梁船帮公所及附近民房,同年秋四短律迁回原址;民国五年(1917年)秋,迁住巴县文庙;民国八年(1920年),再次迁回原址。

民国十五年我慢视伟团斤互难致片核(1928年),川东联合县立师范学校濒临倒闭之绝境。刘湘告宪穿初却决定将西南大学停办,遭到学校师生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校长甘绩镛召开维持会,讨论学校存废问题,会议决议,学校继续办理,并改组维持会为校董会,道尹为会长。同年,提出校训:“含弘光大,继往开来”。

民国十八年(1930年),甘绩镛将旧校址出卖,在通远速星系停门外石马岗购买7000余方丈土地营建新校舍,并于1930年末迁入。

民国十九年(1931年),川东师范改名为“川东联合县立高等师范学校”、增办二年制高等师范的专案。民国十九年(1931年)1月,川东联合县立师范学校奉令改名为“川东共立师范学校”。

西南大学 校内风景西南大学 校家诉皮山备带服买内风景民国二十年(1932年)秋,川东共立师范药讨搞充子井游学校在校内开办乡村师范专过右差括尼画鱼才修科和中心农事实验场。

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2月,川东共立师范学校乡村师范专修科迁至磁器口。7月,四川省政府拨款4万元,将乡村师范专修科改为四川乡创附医聚字各常村建设学院。与川东共立师范学哥即鲁校分开,成为一所独立的高等院校。

民国二十三年(1935年)5月,日本侵略者对重庆狂轰滥炸期间,学校迁至江津白沙镇东海沱古坟湾。

民国二十二年(1934年)末-民国二十三年(1935年)初,川东共立师范学校改名为“川东联立师范学校”。

民国二十四年(1936年)8月,四川省教育厅将四川乡村建设学院改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

民国二十八年(1940年)8月,川东联立师范学校改名为“四川省立川东师范学校”。

民国三十四年(1946年)5月,学校由江津白沙镇东海沱古坟湾迁回石马岗。

建国后,愿别成命师复巴1950年,以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为主体,分别组建了西南师范学院和西南农学院。

1985年,西南师范学院和西南农学院分别改名为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1]

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农业大学

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农学相关系科)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文法学院(农学相关系科)以及1910年创办的私立华西协和大学(农艺系)合并组建为西南农学院。

1952年,全国的里乐少独旧景结了雷顾院系调整过程中,先后又有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重庆大学、川北大学、乐山技艺专科学校、西昌技艺专科学校的农业系科伟类今从气和农业经济管理系科合并到学校。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该校成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领导

1985年,西南农学院更名为西南农业大学缩顾食很志分雷节整继武

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木袁评核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

折叠 合并组才目获吧

西南大学

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今之西南大学,并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14年,入选全国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

2017年9月,哪露脱安在入围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19年5月,西南大学与陆军军医大学签署军民融合医学发展合作协议。[5]

否想单显具减凯四板专代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列况年12月,西南大学拥有11个学部,下设36个学院,共有105个本科专业。

同时,西南大学分冷宣延高意激将所别与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重庆市相条迫告次该章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置记末议末座状半互被、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共建“西南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大学附属心理医院”、“西南大学附属公共卫生医院”斗数增妒编强在,共建“西南大学医学研究院”。

部分教学单位本科专业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燃希越教育(免费师范)、思想政终显商音味束提治教育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行政底眼点盟参害管理、哲学、政治题权选土术婷底树自船学与行政学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经济学类
西南大学法学院法学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特殊教育(免费师范介正)、教育学(非师范,晏阳初实验班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心理学、应用心理长影植结果学、心理学(免费师范)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免费师范)、运动训练
西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免费师范)、汉语国际教育、戏剧影视文学、汉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英语(免费师范)、日语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溶加花张迅至失以山审优学院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
西南多原乙印那任举样常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舞蹈学斗采序生余抗好威想盟神、音乐学(免费师范)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免费师范)、雕塑、绘画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历史学类、历史学(免费师范)
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免费师范)、统计学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物理学
西南大学电子找还县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蛋香缩设料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化学(免费师范)、化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
西南大学生物住专军值仅械通象毛茶青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历头济位山优红应用方向)、蚕学
西刚把喜道比赵胜航乙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读突海商笔原夜片(免费师范)
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部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免费师范)、教育技术学、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类、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工程方向)、土木类、机械类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应用方向)、蚕学
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工程、轻化工程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茶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园林、园艺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学、生物技术、农村区域发展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草业科学、水产养殖学
西南大学药学院 中医药学院药学、制药工程、药学类
西南大学西塔学院经济学、生物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会计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旅游管理、视觉传达设计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中兽医学、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参考资料








折叠 学科建设

据2019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西南大学有53个一级学科,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1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另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有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生物学

国家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基础心理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生态学果树学

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共37个):

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水产、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法学、体育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兽医学、中药学

“211工程”建设项目:

“十一五”期间“211工程”建设项目:

  1. 昆虫基因组学与现代蚕丝学
  2.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心理学科创新建设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与教学创新研究
  4. 面向三峡库区生态安全的生态学学科建设
  5. 山地农业特色学科创新建设
  6. 西南民族社会发展与西南研究特色学科构建

“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项目:

  1. 生物学与分子化学
  2. 教育与心理学科建设
  3. 农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1. “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2. “现代农业科学”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

畜牧学、教育学、心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地理学、生物学、园艺学、作物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食品科学与工程、数学、哲学、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生态学、统计学、统计学、水产、药学。

博士点

博士点
序号门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

1

哲学

哲学

2

教育学

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

3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4

历史学

中国史、世界史

5

理学

数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6

工学

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

农学

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水产养殖、兽医学

8

管理学

农林经济管理

9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10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1医学药学

硕士点

硕士点
序号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1个)
1

哲学

哲学

2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3

法学

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4

教育学

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

5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

6

历史学

中国史、世界史

7

理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8

工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

9

农学

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草学

10

医学

中药学、药学

11

管理学

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12

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

序号门类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
1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2理学第四纪地质学
3工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应用化学

博士专业学位点:教育博士

硕士专业学位点: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商管理硕士、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应用心理硕士林业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

折叠 师资力量

西南大学 校内风景西南大学 校内风景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西南大学有专任教师2968人,其中,教授572人、副教授1115人教授,博士生导师331人、硕士生导师139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资深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9人、""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国家级教学团队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团队 带头人:靳玉乐

心理学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带头人:黄希庭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团队 带头人:黄蓉生

逻辑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何向东

省级教学团队

心理学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带头人:黄希庭

家蚕基因资源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向仲怀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团队 带头人:黄蓉生

教育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易连云

逻辑、科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带头人:何向东

昆虫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王进军

植物生物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孙敏

植物营养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黄云

英语专业教师教育及发展课程教学团队 带头人:李力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刘明华

食品科学与安全教学团队 带头人:阚建全

植物生理生物化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王三根

化学基础课实验教学团队 带头人:马学兵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团队 带头人:靳玉乐

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 带头人:卢华语

会计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彭珏

作物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李加纳

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教学团队 带头人:张自力

分析化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袁若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团队 带头人:董小玉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蓝勇

动物生物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张耀光

物理教育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廖伯琴

土壤肥料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谢德体

全职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

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李长明

折叠 教学建设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西南大学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0个、重庆市特色专业33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6门、重庆市精品课程96门,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

教育学、心理学、农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蚕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植物保护、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园艺、历史学、化学、农林经济管理、语言文学、物理学、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英语

国家级精品课程:

大学英语、比较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土壤肥料学、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学、语言学导论、数学教育学、逻辑学、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写作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普通心理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 、有机化学、大学英语、普通昆虫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生态学、中国古代文学、世界通史、政治经济学、植物生理学、逻辑学、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中国现当代文学、计算机网络、数学教育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课程与教学论、量子力学、家蚕遗传育种学、土壤肥料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论、中国古代史、畜产品加工学、实验心理学、植物营养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写作、比较教育学、公共关系学、农业昆虫学、土壤学、高校美育、园艺植物育种学、分析化学、语言学导论、昆虫分类学、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物理教育学、中国历史地理、财务会计、发展心理学、化学教学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网球、民法总论、动物学、中国自然地理 [2]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西南大学药学实验教学中心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

西南大学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西南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

折叠 编辑本段 校园环境

西南大学由北碚校区、荣昌校区、西塔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川农场实验基地等几部分组成,其中北碚校区是西南大学本部。 

  • 北碚校区(本部)

西南大学 校内风景西南大学 校内风景北碚校区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为西南大学主体(本部),据2016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西南大学本部占地面积8000余亩,校舍面积16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建有校门8个、教学大楼40余栋、主要图书馆3个、运动场5个、体育馆3个、游泳馆3个(其中恒温1个)、篮球场3处、网球馆2个、食堂10余个、校医院2个、湖泊5个、广场8个、花园10个,还建有博物馆、校史馆、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天文馆、地质馆、  光大礼堂、学生活动中心、理科实验大楼、留学生大楼、跆拳道馆、西南大学宾馆、保利万和电影院等。

西南大学校园内历史文化建筑众多,有川东行署旧址、吴宓旧居等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原西南师范学院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原西南农学院第四教学楼,川东行署旧址(行署楼),八一楼,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研究室旧址(侯光炯纪念馆)等6处建筑入选《首批重庆市优秀近现代建筑名录》;  2016年,学校文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三十四教、八一楼、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研究室旧址(侯光炯纪念馆)等5处建筑入选《重庆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 

此外,校本部由7条线路的校园交通车(观光车)连接校内各大区域,全范围覆盖有校园网无线WIFI,学生生活区由桃园、李园、杏园、橘园、梅园、楠园、竹园等区组成。 

  • 荣昌校区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位于重庆市荣昌区学院路160号,占地526亩,为西南大学多学科高水平特色校区,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荣昌校区始建于1938年,抗战时期为中央畜牧实验所、中央血清研究所、中央农业实验所所在地,解放后为国内著名的四川省荣昌畜牧兽医学校,1978年升建为四川畜牧兽医学院。2001年与原西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合并,设立西南农业大学荣昌校区。2005年西南农业大学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校区更为现名。

截至2016年5月,拥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45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网络和继续教育学生2800余人。常驻校区在职教职工近5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95人;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农业部兽药审评委员、重庆市学术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等30余人;研究生导师80人。 

  • 西塔学院

西南大学西塔学院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龙溪红石支路500号,鸿恩寺森林公园北面,毗邻重庆花卉园,占地105亩,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2016年2月,以应用技术学院为基础,经国家教育部认定,设立澳大利亚与中国合作办学的首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西塔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是西南大学从事全日制本科教育的学院,其前身为原重庆市轻工业局隶属的重庆轻工业职工大学,于2000年8月并入西南师范大学。西塔学院是由西南大学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同时冠名合作的本科联合培养学院,为二级教学科研单位,正处级建制,开设经济学、生物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四个专业。 [4]

  •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占地面积1918亩,是唯一的国家级柑桔专业科研机构。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2001年9月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西南农业大学共建;2005年7月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西南大学共建。研究所以开展柑桔科技创新,促进优势产业发展为重点,科研工作包括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保护,新品种创新与推广等。 研究所内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旧址暨晏阳初旧居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 校徽

西南大学 校徽西南大学 校徽校徽整体呈圆形,白底蓝字。主体图案为西、南、大、学四个字的小篆体组成一口象形大钟。钟的下面是阿拉伯数字“1906”,代表西南大学最早的办学源头——1906年创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圆环低端文字是西南大学的英文。

钟型校徽的内涵是:钟通常放置于高处,且声音洪亮,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且能传千里之遥。钟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很高,有“黄钟大吕”之说,寓意西南大学在中国教育界的地位,也暗喻西南大学办学精神之源远流长。

  • 校训

“含弘光大、继往开来”

校训的内涵:“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是1928年时任川东师范学校校长的甘绩镛先生所题。川东师范学校源于西南大学最早的办学渊源川东师范学堂。“含弘光大”,语出《周易》第二章《坤》:“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所谓“坤”者,明高僧智旭曰:“顺也,在天为阴,在地为柔,在人为仁,在性为寂,在修为止……顺则所行无逆……”所谓“含弘光大”,含是无所不包,弘是无所不有,光是无所不着,大是无所不被;“继往开来”,语出宋朝朱熹《朱子全书·周子书》:“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也。”继:继承;开:开辟。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含弘光大,继往开来”,即是“包含弘厚,光着盛大,承前启后,开拓创新”之意。

“含弘光大,继往开来”作为校训,除含义厚重,寓义深远外,还来源于百年老校的历史沉淀,可谓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那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可以编选出来,又容易变更的文字。对学校而言,要“包含弘厚,光着盛大,继承百年老校优良办学传统,开创西南大学的光辉未来”;对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而言,要“高瞻远瞩,胸襟弘大,秉承百年办学理念,发扬优良传统,肩负发展学校重任,实现学校规划目标”;对教师而言,要“学高身正,为人师表,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对学生而言,要“自强不息,学无止境,诚信做人,承前创新”。

  • 大学精神

“特立西南、学行天下”

大学精神的内涵:西南大学,生于西南,立于西南,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百年耕耘,含弘光大;恰逢西部开发,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作为国家“211”工程建设综合大学,以“西南”冠之,顺天应时,顺地应民。因此,西南大学乃取西南之独特资源构筑核心竞争力,以其所学、所研、所育反哺于西南,服务于民生,融世界发展潮流。“特立西南,学行天下”,即是西南大学百年办学孕育的独特大学精神的高度凝练和彰显。

“特立”源于《礼记·儒行》之“特立独行”语,喻君子之高洁品质。用为西南大学精神,“特立”二字应有两解:其一是以西南大学所处西南之天然优势、以西南之独特资源养我学术、育我英才,助我“挺立”于优秀大学之林;其二是西南大学学人素以先贤儒者修身治世、宁静致远,通贯天、地、人三才之品性而“挺立”于世。

“学行”源自《荀子·儒效》“学至于行之而至矣”,扬雄《法言·学行》又曰“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可见,学习知识、教书育人若止于立言著述、传道授业,即属等而下之;其最高境界应为勤于践行,而后方可明辨是非,以所学为社会所用,如此,是为“圣人”。用为西南大学大学精神,“学”之一解应为继承传统、精于学术;二解应为继往开来、致力创新。“行”在此也有两解,一指躬行、推行;二曰德行、操行。因此“学行天下”一方面是指做学问、培养人才,使其所研究成果推行于天下,培养的人才服务于天下。另一方面,“学行天下”是指西南大学师生于百年中因受西南自然人文滋养而形成道学兼修、厚德养学之品质,化为兼善天下、普惠大众之行动。

即是,西南大学由其成于西南之“特立”品质升华至大学精神之一般性和普适性,以其“化西南自然人文、育实践创新英才”所“特立”之成就,“富社会国计民生、融世界发展潮流”。“特立西南,学行天下”既蕴涵了西南大学时空特征、独特资源之实际,也规定了西南大学的发展路向和价值追求。

  • 校歌

西南大学校歌词:曹廷华(西南大学教授)、曲:刘青

  • 校赋

西南大学赋(西南大学文学院曹廷华教授)

  • 校花、校树

校花:玉兰

校树:樟树

折叠 编辑本段 科研机构

折叠 建设成果

据2019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十二五"期间,学校国家级科研立项数量达900余项,科研经费总量达到20.35亿元,获"973"项目、"863"项目(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等国家级项目70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1000余项,育成动植物新品种50个,出版专著800余部,自然科学在SCIE、EI、ISTP三大检索论文数量达5400余篇,人文社会科学在SSCI、A&HCI、CSSCI三大检索论文数量达3600余篇。"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教育部普通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0余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项。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家蚕基因组的功能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柑橘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构建与应用

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机理与新品种选育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超高产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

中国魔芋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重庆市度科技进步奖

大足黑山羊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

短流程制备大规格铝扁锭及其深加工技术开发

高产广适杂交稻富优1号的选育及应用

超高产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

重庆市自然科学奖

“鱼类发育的形态学和分子机制研究”项目

重要肿瘤标志物蛋白电化学免疫生物传感器研究

中国魔芋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折叠 科研平台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西南大学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2个、国土资源部野外基地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

  • 人文社科类平台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中央其他部委研究基地
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质评价与运动机能监控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心理学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农村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农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共建平台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 自然科学类平台
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培育)、工程技术中心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部级重点实验室
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
发光与实时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蚕桑功能基因组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西南作物遗传改良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西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重庆)农业部柑桔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重庆)
国家体育总局体质评价与运动机能监控重点实验室(共建)
部级工程研究中心
蚕桑资源及分子改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柑桔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南方山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11”创新引智基地
家蚕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作物种质资源利用创新引智基地
脊椎动物器官发育与再生创新引智基地
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水产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蚕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昆虫学及害虫控制工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生化医学分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柑桔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转基因植物与安全控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洁净能源材料与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土壤多尺度界面过程与调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能源生物资源开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非线性电路与智能信息处理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蚕桑基因组与生物技术工程实验室淡水鱼类新品种繁育工程实验室
智能传动和控制工程实验室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市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重庆市智能仪表及控制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
重庆市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市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市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市药效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重庆市草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市农业技术创新方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药物过程与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蚕丝纤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市生物质纤维材料与现代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疾病快速诊疗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级其他平台
重庆柑橘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庆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西南地区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
国家柑桔苗木脱毒中心国家柑橘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
重庆市柑桔危险性有害生物检测鉴定中心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柑桔品种改良中心国家柑桔资源圃(重庆)
农业部魔芋研究中心国家桑树品种改良中心重庆分中心
重庆市合川区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区域试验站国家蚕桑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重庆涪陵野外基地(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环境-重庆南川野外基地(国土资源部)
共建科研机构
重庆烟草科学研究所重庆市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 综合类平台
重庆国学院西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西南大学统筹城乡发展研究院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三峡库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三峡库区中药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注:本节科研平台列表不包含校级及以下平台)

折叠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西南大学图书馆共有馆舍面积约6.6万平方米,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图书馆,包括中心图书馆、弘文图书馆(原西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崇实图书馆(原西南农业大学图书馆)、荣昌校区图书馆以及其它单设学科图书馆(法学图书馆、经济管理分馆、竹园园区阅览室),纸质文献累积462万余册(纸质图书412万余册),电子文献累积800万余册;拥有万方、CNKI、Web of science、Elsevier、Springer等中外文数据库153个。藏书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多专业领域,其中尤以古籍善本、抗战文献资料、教育学、心理学藏书为特色,特别是抗战时期大后方出版物为海内外珍本,馆藏古籍14万余册,民国文献4万余册。

  • 学术期刊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该刊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是《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资源系统等的来源期刊。

《教师教育学报》

经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教师教育学报》自2014年1月起正式创刊。该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南大学主办,西南大学期刊社编辑出版。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西南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

折叠 编辑本段 合作交流

据学校2017年3月官网信息显示,西南大学与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市30余个地、市、县和一批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20多个省市的近200个县市开展了科教合作。其中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县校合作,得到了广泛好评,被誉为产学研有效结合的"石柱模式"。

学校与美、加、泰、日、韩、越、澳、俄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泰国、加拿大合作建立孔子学院2所。

2019年,西南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合作举办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6]

折叠 编辑本段 现任领导

折叠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李旭锋

校长、党委副书记

张卫国

党委副书记

​安春元、潘洵、夏玉峰(兼纪委书记)

副校长

陈时见、崔延强、王进军、周光明、赵国华、韩旭东、王志坚、葛信勇

折叠 历任领导

官立川东师范学堂时期历任校长

职务

姓名

任期

第一任校长

杨霖

1906年-1911年

第二任校长

冉献琛

1911年4月-1913年2月

第三任校长

童宪章

1913年2月-1913年8月

第四任校长

刘德华

1913年8月-1913年12月

第五任校长

邱兆熊

1913年12月-1915年3月

第六任校长

杨霖

1915年3月-1915年8月

第七任校长

龚秉权

1915年8月-1918年10月

第八任校长

文伯鲁

1918年10月-1921年7月

第九任校长

张明刚

1921年7月-1922年8月

第十任校长

曾熔

1922年8月-1922年9月

第十一任校长

李孝泌

1922年9月-1923年1月

第十二任校长

龚秉权

1923年1月-1923年4月

第十三任校长

黄吉元

1923年4月-1924年1月

第十四任校长

黄远诚

1924年1月-1925年3月

第十五任校长

萧树尚

1925年3月-1925年6月

第十六任校长

黄秉衡

1925年6月-1925年7月

第十七任校长

龚守贤

1925年7月-1927年4月

第十八任校长

孟学孔

1927年4月-1927年6月

第十九任校长

陈孔荐

1927年6月-1928年2月

第二十任校长

周天治

1928年2月-1928年6月

第二十一任校长

周欲平

不详

第二十二任校长

张方谷

不详

第二十三任校长

黄子裳

不详

第二十四任校长

肖仲文

不详

第二十五任校长

甘绩镛

1928年-1935年

第二十六任校长

聂荣藻

1935年-1949年5月

第二十七任校长

蔡天亲

1949年5月-1949年12月

第二十八任校长

黄继武

1950年-1951年

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学院)时期

职务

姓名

任期

第一任院长

谢立惠

1951年-1954年

第二任院长

张永青

1954年-1964年

第三任院长

徐方庭

1965年-1966年

校方被红卫兵夺权

空缺

1967年-1976年

第五任院长

张永青

1977年-1983年

第六任院长

陈重穆

1984年-1985年

第一任校长

陈重穆

1985年-1986年

第二任校长

钟章成

1986年-1993年

第三任校长

邱玉辉

1994年-2002年

第四任校长

宋乃庆

2002年-2005年

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农学院)时期
职务姓名任期
西南农学院临时工作委员会陈让卿主持院务1950年11月-1951年11月
西南农学院院务委员会何文俊副主任委员1950年11月-1953年10月
西南农学院第一任副院长何文俊毛泽东任命)1953年10月-1967年
西南农学院第一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张一夫1954年2月-1989年10月
西南农学院第一院长李世俊1957年10月-1962年11月
西南农学院第二任党委书记李世俊1962年7月-1962年11月
西南农学院第三任党委书记李兰1973年12月-1984年4月
西南农学院第二任院长刘明钊1979年2月-1984年4月
西南农业大学第一任党委书记张郁

1984年4月-1999年

西南农业大学第一任校长刘鸿仁1984-1996年
西南农业大学第二任党委书记戴思锐1999年-2001年
西南农业大学第二任校长向仲怀1997年-2003年
西南农业大学第三任党委书记华鹏2001年-2005年
西南农业大学第三任校长王小佳2003年-2005年
西南大学时期
任数姓名任期
西南大学第一任党委书记黄蓉生2005年7月-2017年5月
西南大学第二任党委书记舒立春2017年5月-2019年1月
西南大学第三任党委书记李旭锋2019年1月至今
西南大学第一任校长王小佳2005年7月-2011年5月
西南大学第二任校长张卫国2011年5月-至今

(以上表格资料参考[7]

折叠 编辑本段 知名校友

  • 两院院士
姓名职务/成就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育种专家,杂交水稻之父。
吴明珠中国工程院院士,瓜类育种专家。
赵进东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生理学及藻类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孟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发育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向仲怀中国工程院院士,蚕学专家。
唐华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侯光炯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学家。
冯小明中国科学院院士。
包为民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导与控制专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曾苏民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华勇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专家学者
姓名职务/成就
吴宓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和教育家。
张敷荣教育家,九三学社社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袁道先岩溶地质学家,著名水文地质学专家。
黄希庭西南大学教授,心理学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南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心理学系系主任,国家级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专业和心理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
孟杰核物理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向成斌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泽伟生物学专家,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冯明光昆虫学专家,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正强小麦遗传学专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尧德中生物医学工程专家,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胡锦矗大熊猫研究专家,大熊猫生态生物学奠基人,西华师范大学教授。
蒋理化学家,入选国际化学工业学会董事会,剑桥研究中心科学家。
曾晓渝语言学家,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袁禾舞蹈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个舞蹈学博士。
姚建宗法学家,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尹应武厦门大学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清华紫光英力公司董事长。
朱兴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炯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周继勇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赖以庄老同盟会员,辛亥革命的参与者。
李新中国人民大学筹建参与者,中央党史研究室前副主任,民国史研究的开拓者。
向宗鲁四川大学教授兼系主任。
王利器国学大师。
邓全意重庆工商大学教授,曾任原渝州大学校长。
  • 政界领导
姓名职务
陈晓华国家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冯海发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局局长。
赵昌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研究员,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四川大学副校长。
洪天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曾任重庆市黔江区委书记
闫小培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曾任深圳市副市长。
温思美民盟中央副主席、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黄彦蓉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曾任四川省副省长,中共四川省雅安市委副书记、市长。

刘捷

四川省副省长、党组成员。曾任四川省自贡市委书记,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

刘正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大学党委书记。
陆志远海南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
王刚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民进河北省委主委。曾任石家庄市副市长。
欧顺清重庆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党组书记,市政府参事室主任。
龙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曾任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重庆市大渡口区委副书记、区长。
吴康明

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曾任重庆市委党校副校长,重庆市北碚区区长。

周勇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曾任重庆市长寿区委书记、区长。
刘涛曾任重庆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胡际权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曾任重庆市永川区委书记。
李长明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文史馆党组书记。
杜和平重庆市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曾任重庆市江北区区委书记、忠县县委书记。
王越重庆市沙坪坝区委书记。
潘毅琴重庆市綦江区委书记。曾任中共重庆市渝中区、万盛区委副书记。
辛国荣重庆市巴南区委书记。曾任重庆市潼南区委书记、北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李明清重庆市南川区委书记。曾任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党工委书记。
周少政重庆市大足区委书记。曾任兼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朱世宏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委员、书记,四川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曾任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
姜晓亭

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任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曾任四川省乐山市委书记。

王建军

四川省政协秘书长。曾任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四川省广安市委书记。

蒋辅义四川省泸州市委书记。曾任四川省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
赵世勇四川省遂宁市委书记。曾任四川省遂宁市市长、凉山州委副书记、西昌市委书记
杨自力四川省遂宁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政府代市长。曾任四川省攀枝花市委副书记、市长。
任晓春四川省内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党组书记。曾任四川省南充市委常委,仪陇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
滕久明曾任中纪委正部级巡视员,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重庆纪委书记。
杜宜瑾曾任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徐世群曾任四川省副省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中共十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
杨海清

曾任四川省第九届政协副主席,四川省绵阳市委书记。

张君高曾任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驻圭亚那大使。
任永昌曾任四川省农业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兼)。
童小平

曾任重庆市第四届政协副主席、重庆市副市长。

何事忠

曾任重庆市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重庆市委宣传部长。

彭智勇

曾任重庆市九龙坡区委书记、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李科曾任重庆市巴南区委书记、区长。
吴建华曾任重庆市体育局局长、党组书记。
黄启璪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张浩明曾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
敬正书曾任国家水利部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
白和金曾任原国家计划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肖祖修曾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李兵曾任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重庆市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
谢世杰

曾任四川省委书记,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林季周曾任陕西省副省长。
李铮友曾任云南省副省长。
陈官权曾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委统战部部长。
冯明光曾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
李林森曾任四川省万源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电影《雨中的树》、电视连续剧《生命的承诺》原型。
陈夷茁曾任重庆新闻出版局局长、党组书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总裁。
汪兴高曾任四川日报社社长。
  • 学校主帅
姓名职务
周旬

重庆大学党委书记,曾任重庆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秘书长,重庆市渝北区委书记。

陶举虎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曾任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
钱永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
温思美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周泽扬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校长。
韩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李建军贵州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张学立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彭寿清长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陈兴民新乡学院党委书记。
戴伟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院长,曾任长江师范学院院长、党委书记。
罗大玉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曾任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
郭洪重庆市巴川中学总校长。
李建军曾任贵州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简大钧曾任江南大学原党委书记。
赵伐曾任宁波大学副校长。
贾本乾曾任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四川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傅世放曾任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邓卓明曾任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饶宁华曾任重庆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西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周介铭曾任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吴应发曾任原渝州大学党委书记。
刘建生曾任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
刘存绪曾任成都师范学院院长。
杨晓苏曾任遵义医学院党委书记。
苏智先绵阳师范学院首任党委书记、校长。
谭辉旭曾任乐山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校长。
刘玉鲁曾任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吴万瑜曾任重庆市铜梁中学校长。
  • 文体商界
李丹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张鲁国家一级编剧、重庆电视台编导。
刘语熙CCTV主持人,绰号“乌贼刘”。
至尊玉万合天宜导演、编剧。代表作品《名侦探狄仁杰》。
施廷懋

中国女子跳水队运动员,2016年里约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三米板、女子三米板金牌获得者。

赵帅中国国家队跆拳道运动员,中国男子跆拳道奥运历史首金获得者。
张亚雯第29届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季军。
陈丽莎第22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田径女子接力冠军。

谌利军

2018年举重世界锦标赛男子67公斤级挺举冠军。
别舸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200米季军。
多布杰2018雅加达亚运会男子马拉松季军。
陈小艺中国跆拳道运动员。
李影中国女子足球队队员。
于元祎全国软网锦标赛女单冠军。
邹光友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光友粉丝”创始人。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校友资料根据西南大学官网、西南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校友风采录》摘录编辑)

特色专业

教育学

教育学院从2009年9月起开办晏阳初实验班。晏阳初实验班以教育学院驰名世界的历史名人,被誉为世界“最具有革命贡献的十大伟人”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的名字命名。下设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重庆市重点文科基地“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拥有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等4门国家精品课程和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与多所国外大学建立合作交流项目。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即”六大计划“——全英文课程计划、晏阳初学术奖励计划、本硕博连续计划、国内国外交换计划、实验学校扎根计划、教师与博士生学术引导双导师计划

生物科学

院内拥有生命科学示范中心,培养掌握生物科学和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较强的生物科学教学技能和实践技能,能够胜任中等学校的生物学教学及其他相关教育工作的优秀教师。

植物保护

学院现有昆虫学及害虫控制工程重庆市市级和高校级重点实验室,植物病害生物学重庆市高校级重点实验室。植物保护一级学科为重庆市重点学科,拥有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设有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为国家培训众多合格基础骨干技术人员。

蚕学

西大蚕学全国一流,具备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和蚕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蚕业及农业等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推广和开发的研究与应用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属于先苦后甜的潜力型职位。

数学与应用数学

属于师范类专业,培养熟练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基本的数学教师教学技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数学教育。主要学习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数学教育学等课程。

心理学

学院学科建设以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黄希庭教授作为学科领头人,主要培养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心理科学研究以及管理工作的中等学校师资。

园艺

本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现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12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个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或开展科研合作。能去种子公司、苗木公司做销售、在基地做技术工人。

历史学

前身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的史地系。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专业教学实行二二分流,前两年注重历史学基础和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后两年分历史学(师范)和文物与博物馆学两个专业方向,按专业方向培养学生。

化学

学院现有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分析化学博士点,化学一级硕士学位点。学院教学科研条件好,设备先进。是比较好找工作的几个专业之一,还是少有的适合女生读的专业之一,西大这个专业在石油行业里享有很好的声誉。

食品科学与工程

2005年获得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食品科学学院广泛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和国内十几家大中型食品工业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密切合作关系。食品行业发展很快,亟需大量相关方面的人才。

农学

农学院先后选育农作物新品种50多个,产生社会经济效益30多亿元,主修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等课程。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成果奖30多项。培养能够在农业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开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农林经济管理

本专业横跨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农、理、工、文、法、管等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经济学和管理学有机融合,协调发展,形成了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核心的优势学科群,培养能在各级林(农)业企事业单位、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优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毕业生适合从事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中学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工作,党政机关、军队、社会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党团工作和思想宣传工作。

英语

西南地区唯一一个英语语言文学一级博士点就在西南大学,英语学科在全国大概排10名左右。免费师范生也很好,主要培养能从事研究、翻译、外事、旅游、文秘、管理等工作的高级英语专门人才。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荣膺2014中国六星级学科专业,入选2014中国顶尖学科专业,近5年来,承担国家“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部、省攻关项目以及地方项目600多项,年科研经费在全校名列前茅。主干学科:农业资源利用、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 。

汉语言文学

本专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建成重庆市中国语言文学一级重点学科,2012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连续三年评为全球优秀孔子学院和泰国示范性孔子学院,培养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所需要的企事业单位宣传、编辑出版、新闻、文秘等方面新型的较高级的专门人才。

物理学

设有重庆市高校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物理教育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办有国家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物理教学探讨》学院拥有物理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培养能够在物理学及其它交叉学科或相关应用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学术型人才。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等。

动物医学

动物医学系教学条件优越,有动物疾病快速诊断防治中心、动物医院、一流的动物手术室、P2+生物安全实验室、动物解剖馆、中兽药标本馆等教学实验室,兽医科学实验室为西南大学示范实验室。毕业学生就业前景良好,一次性就业率达98%以上,每年有近20%毕业生考取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单位,有20%左右的毕业生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

音乐表演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为1940年原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专修科,是我国师范院校中最早设置音乐专业的院系之一。西大的音乐表演是国家级普通高校特色专业,适合有一技之长对表演有兴趣的艺术生学习深造。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阅读全文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