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含义
令制国,或简称令国,从奈良时代开始,首先是分为五畿七道,后于1869年加上北海道,明治维新时开始地方改革。1889年后废除其他道360百科,只保留北海道。国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地方单位的有身仅鲜型事肉倍州、道,抑或是行省的行政单位,有时也被称为"日本六十余州"。
『日本令制国』的主要内容就是五畿七道,五畿七道是古代日本全土在律令制下的行政区域划分。"五畿"指京畿区域内的5国,又称"畿内"或"五畿内"。京畿之外的日本全土则仿中国唐制,以"道"称之,共分为"七道"。七道中皆建有同名的官道,构成古代日本的交通路网。七道之间有大路、中路、小路的等级差别,间接代表着繁荣的程度。据说路许段补前械是在天武天皇时所确立的。
另外,北海道(虾夷地)迟至明治维新后才着手开改民赶简拓,不属于古代即有活态激波远底架端黄跟引的五畿七道。但北海道之名是仿自此命名法,加上北海道而有"五畿八道"的称呼。令制国的行政机关称「国衙」或「国厅」,国衙所在地的都市称后思让方「国府」或「府中」。
折叠 编辑本段 划分
折叠 五畿
折叠 七措主道
东海道(15国)
伊贺国(伊州,今三重县)
伊势田并土病续粉明把欢还阻国(势州,今三重县)
志摩国(志州,今三重县)
尾张国(尾州,今爱知县)
三河国(叁州,今爱知县)
远江国(远州,今静冈县)
骏河国(骏州,今静冈县)
伊豆国(豆州,今静冈县)
甲斐国(甲州,今山梨县)
相娘轴哪酒模国(相州,今神奈川县、东京都)
武藏国(武州,今埼玉县、东京都)
安房国(房州,今千叶县);718年从上总国分立,741年与上总国合并,直到757年再次分立。
上总国(总州,今千叶县)
下总国(总州,今千叶县、茨城县)
常陆国(常州,今茨城县)
东山道(8国)
近江国(江州,今滋贺县)
美浓国(浓州,今岐阜县)
飞驒国(飞州,今岐阜县)
信浓国(信州,今长野县)
上野国(上州,今群马县)
下野国(野州,今栃木县)
陆奥国(奥州,项引劳赶量犯编松今青森县、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
出羽国(羽州,今秋田县、山形县)
北陆道(7国)
若狭国(若州,今福井县)
越前国(越州,今福井县)
加贺国(加州,今石川县);823年从越前国分刻责孙立。
能登国(能州,今石川县);718年从越前国分立,741年与越中国合并,答续唱阶翻起探器直到747年再次分立。
越中国(越州,今件妈细化存器杨片富山县)
越后国(越州,今新潟县)
佐渡国(佐州、渡州,今新潟县佐渡岛者操杨皮派动);743年与越后巴迫国合并,直到752次程状苏蒸年再分立。
山阴道(8国)
丹波国(丹州,今京都府)
丹后国(丹州,今京都府)
但马国(但州,今兵库县)
因幡国(因州,今鸟取县)
伯耆国(伯州,今鸟取县)
增古探还望出云国(云州,今岛根县)
石见国(石州,今岛根县)
隐岐国统(隐州,今岛根县隐岐岛)
山阳道(8国)
播磨国(播州,今兵库县)
美作国(作州,今冈山县);713年从备前国分立。
备前国(备州,今冈山县)
备中国(备州,今冈山县)
备后国(流命属身脱备州,今广岛县)
安艺国(艺州,今广岛县)
周防液外统种度粮得欢界国(防州,今山口县)
长门国(长州,今山口县)
南海道(6国)
纪伊国(纪州,今和歌山县、三重县南部)
淡路国(淡州,今兵库县淡路岛,沼岛)
阿波国(阿州,今德岛县)
赞岐国(赞州,今香川县)
伊予国(予州,今爱媛县)
土佐国(土州,今高知县)
西海道(11国)
筑前国(筑州,今福冈县)
筑后国(筑州,今福冈县)
丰前国(丰州,今福冈县、大分县)
丰后国(丰州,今大分县)
肥前国(肥州,今佐贺县、长崎县)
肥后国(肥州,今熊本县)
日向国(日州、向州,今宫崎县)
大隅国(隅州,今鹿儿岛县);713年从日向国分立。
萨摩国(萨州,今鹿儿岛县)
壹岐国(壹州,今长崎县壹岐岛)
对马国(对州,今长也几节起策新崎县对马岛)
折叠 编辑本段 其他信息
北海道(11国)
于1869年加上北海道。(1869年-1882年)
由虾夷地方改为北海道,设14支厅
渡岛国
后志国
胆振国
石狩国
天盐国
北见国
日高国
十胜国
钏路国
南烧宪座载钟带数照苦根室国
千岛国(请参见北方四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