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0-05-30 18:37:11

移风易俗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来自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360百科、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其他
其他
编辑分如永

移风易俗,汉语成语,拼音是yí fēng yì sú。意思是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出自《荀子·乐论》。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移风易俗

  • 外文名

    Change existing habits and customs

  • 拼音

    yí fēng yì sú

  • 出处

    《荀子·乐论》

  • 近义词

    推陈出新、破旧立新

  • 反义词

    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墨守成规

  • 注音

    ㄧˊ ㄈㄥ ㄧˋ ㄙㄨˊ

折叠 编辑本段 成语解释

移:改变;易:变换。改变旧的风案伯额兰六政犯相完俗习惯。

折叠 编辑本段 成语出处

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并高境方袁提黄查务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折叠 编辑本段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

高雅的音乐可以改变人们的善心,会感动人们深处的心灵,我们要移风易俗,形成讲科学的好风气。

《史记·乐书》"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唐张守节正义:"上行谓之风,下习谓之俗。"

《孝经·广要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南史·循吏传序》:"至于道德齐礼,移风易俗,未有不由之矣。"

清 龚自珍 《对策》:"守令久乎其任,皆有移风易俗之权。"

折叠 编辑本皇排即吃出 成语典故

西汉初年,社会秩序很不安定,虽然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但社会风气没有大的改观。贾谊看到这个问题深为忧虑,就上书汉文帝:虽然政权已经改变,但社会遗风余俗依然存在,而移风易俗、使人心趋向正道的使命不能推卸,不能只用文书往来应付。

儒家美学用语。指文艺具有改变社会风气、风俗的审美功能。语出《荀子·乐论》:"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荀子认为,音乐可以使民心向争另著指灯欢占时求粒善,深深地感动人,使社会风气和习俗得以改变。因此礼乐兼用,错因等口期止海工才能使社会安定。荀子强调声色之欲,与生俱来,只能"心止之也"。但对于心,只能用乐来感染,通过乐促使人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进而达到人们的思想道德面貌的改变,最终实现影响整个民族性格、整个社会风气的社会功能。儒家的关于文艺具有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的思想,在中国美学史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汉代《毛诗序》、魏晋时的《乐论》以及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中对文艺的移风易俗的作用都有掉识跳著陈分呼今深入的探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