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剧情简介
折叠 编辑本段 演职员表
折叠 编辑本段 角色介绍
角色照片 | 简介 |
---|---|
![]() | 希卡普 演员杰伊·巴鲁切尔 希卡普是一个瘦弱的少年,也是维京族最勇猛的族长的儿子,他的聪明才智在族里被归为异类。 |
![]() | 史图依克 演员杰拉德·巴特勒 史图依克是是典型的维京人领袖,他一心希望培养儿子成为接班人,但却不了解儿子的聪明才智。 |
![]() | 亚丝翠 演员亚美莉卡·费雷拉 热情强悍又充满活力的亚丝翠是维京女勇士,她是希卡普喜欢的人。 |
![]() | 戈伯 演员克雷格·费格森 粗鲁又暴躁的戈伯负责训练维京少年们通过“驯龙考验”,是他看到了希卡普潜在的领导潜质。 |
![]() | 鱼脚司 身材高大的鱼脚司却十分胆小。 |
![]() | 悍夫那特 演员T·J·米勒 悍夫那特和暴芙那特是对双胞胎,悍夫那特是男孩,是个爱恶作剧又心狠心辣的捣蛋鬼。 |
![]() | 暴芙那特 演员克里斯汀·韦格 暴芙那特是女孩,也是个捣蛋鬼,最爱在危险中找乐子,完全不理别人的死活。 |
![]() | 鼻涕粗 演员乔纳·希尔 鼻涕粗高大强壮、但又愚蠢,当他所谓的“女友”亚丝翠开始注意没出息的希卡普时,他就发誓一定要希卡普付出代价。 |
角色照片来源[3]
折叠 编辑本段 音乐原声
序号 | 歌曲名 | 序号 | 歌曲名 |
---|---|---|---|
1 | This Is Berk | 1 | Astrid Goes For A Spin |
2 | Dragon Battle | 2 | Romantic Flight |
3 | The Downed Dragon | 3 | Dragon’s Den |
4 | Dragon Training | 4 | The Cove |
5 | Wounded | 5 | The Kill Ring |
6 | The Dragon Book | 6 | Ready The Ships |
7 | Focus, Hiccup! | 7 | Battling The Green Death |
8 | Forbidden Friendship | 8 | Counter Attack |
9 | New Tail | 9 | Where’s Hiccup? |
10 | See You Tomorrow | 10 | Coming Back Around |
11 | Test Drive | 11 | Sticks & Stones |
12 | Not So Fireproof | 12 | The Vikings Have Their Tea |
13 | This Time For Sure | 13 | ---- |
原声音乐资料[4]
折叠 编辑本段 幕后花絮
折叠 编辑本段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 | 获奖情况 | 奖项名称 | 得奖者 |
---|---|---|---|---|
2011年 | 提名 | 最佳原创配乐 | 约翰·鲍威尔 | |
最佳动画长片 | 迪恩·德布洛斯克里斯·桑德斯 | |||
2011年 | 提名 | 最佳动画片 | 迪恩·德布洛斯 | |
2011年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提名 | 最佳配音 | 约翰·鲍威尔 |
最佳动画片 | 迪恩·德布洛斯 | |||
2011年 | 获奖 | 最佳动画电影 | 全体剧组 | |
最佳动画电影导演 | 克里斯·桑德斯 迪恩·德布洛斯 | |||
最佳动画电影编剧 | 克里斯·桑德斯 | |||
最佳动画电影艺术指导 | 凯西·阿尔铁里 | |||
最佳动画电影故事板 | 汤姆·欧文斯 | |||
最佳动画电影角色设计 | 尼古拉斯·马勒特 | |||
最佳动画电影角色动画 | 加布·霍多思 | |||
最佳动画效果 | 布雷特·米勒 | |||
最佳动画电影配乐 | 约翰·鲍威尔 | |||
最佳动画电影配音 | 杰伊·巴鲁切尔 | |||
提名 | 最佳动画电影故事板 | 亚力山德罗·卡罗尼 | ||
最佳动画电影配音 | 杰拉德·巴特勒 | |||
2011年 | 提名 | 最佳动画电影 | 全体剧组 | |
最佳配乐 | 约翰·鲍威尔 | |||
最佳艺术指导 | 凯瑟·阿尔铁里 | |||
2011年 | 提名 | 最佳动画电影 | 全体剧组 | |
2016年 | 土星奖 | 提名 | 最佳新媒体剧集 | [6] |
折叠 编辑本段 幕后制作
配音阵容
《驯龙高手》依然延续了梦工厂的明星配音风格,主角配音中包含了《太坏了》的乔纳·希尔和《星战迷友》的杰伊·巴鲁切尔,这二位演员的配音符合梦工厂动画的搞怪风格。而一直饰演肌肉男的杰拉德·巴特勒,不安心只做肌肉男并在戏路上逐渐往喜剧转变,而此次在《驯龙高手》的配音表现也体现这点。[7]
不一样的龙族
虽影片名翻译为“驯龙高手”,但电影真正的主角却是外形各异、个性鲜明的龙族。这些可爱的动物颠覆了过去以往龙的特征,憨态可掬肥得像河马的葛伦科、色彩缤纷身手敏捷的致命纳得、迷你身形圆头圆脑的恐怖龙,满嘴獠牙擅长喷火的猛烈凶魇,而最重要的当属与少年主角共同成长经历冒险的夜煞龙“没牙”。
梦工厂为了让观众爱上夜煞龙下足了功夫。夜煞龙的行动迅捷和与皮肤漆黑发亮,看上去像是一只优雅的大型猫科动物;而那伸缩自如的圆牙齿,则让观众联想到《星际宝贝》中的史迪奇。夜煞龙酷似宠物的性格更是能勾起观众内中的爱怜。[8]
不一样的交流
在大部分动画中,动物通常都能精通人类的语言。但影片《驯龙高手》为了给影片增加趣味,故意选择了相反的制作手法,将龙族们设计为没有语言能力,只能依靠动作和眼神跟观众交流。而这样做法一方面让影片的创作上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却恰好也让这些小萌物的优势得以最大限度发挥,这与皮克斯的《机器人总动员》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不一样的飞行
影片采用《大战外星人》的InTru 3D制作技术。这样的制作虽在拍摄过程极为复杂,但在成片的效果非常惊人。片中值得称赞的则是飞行场面,镜头缓慢上升,视线穿越云端,旋转、俯冲、加速最终置身一个奇妙的空间,身下熟悉的部落焕发出别样的风景,耳边的风声呼啸而过。这些充满动感的场景可以与《阿凡达》的真实炫目相媲美。[9]
折叠 编辑本段 发行信息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澳大利亚 Australia | 2010年3月25日 | 德国 Germany | 2010年3月25日 |
新加坡 Singapore | 2010年3月25日 | 加拿大 Canada | 2010年3月26日 |
意大利 Italy | 2010年3月26日 | 巴西 Brazil | 2010年3月26日 |
法国 France | 2010年3月31日 | 英国 UK | 2010年3月31日 |
中国香港 Hong Kong | 2010年4月1日 | 日本 Japan | 2010年8月7日[10] |
票房成绩
影片在北美上映五周,重回北美票房榜首,第五周的票房收入为1503万美元,累计票房为17802万美元。在北美上映95天后,《驯龙高手》的北美票房已达2.155亿美元;全球票房方面,总共入账4.77亿美元。《驯龙高手》于2010年5月14日在中国大陆上映,首个周末三天便收获2200万的票房。[11]
折叠 编辑本段 影片评价
折叠 观众评价
最佳3D桥段
影片中人物对话时,也能感受到“真3D”和“假3D”的区别,人物和场景之间的景深明显,两个人物瞬间变换虚实焦点时立体效果并没有丢失。众多立体效果体现在男主角骑龙飞行的情节上,观众坐在影院随着主角的主观镜头有坐“过山车”一般的真实感。而且在与其他龙打斗和穿越山洞时,那种扑面而来的冲击感常让观众不自觉地躲开。其画面上比《阿凡达》的立体感觉更明显,几段模仿战斗机俯冲、上升、向后翻滚的镜头更是博得在场观众的惊呼。[12](新京报)评
市场定位不明
影片的故事全程温馨,搏斗场面较少,偶有小幽默对话闪现,让观众感觉在看暑期档动画大片。整部动画电影比较受成年人的欢迎,但角色包装走的却是少年儿童的路线,市场定位不明是此片票房失收的致命点。[13](《广州日报》评)
折叠 媒体综评
这部美丽、让人愉悦的影片在许多环节都有着杰出的表现,出色的故事、精彩的视觉效果、美妙的配乐都让人无比享受。这种无法名状的美妙体验只能在电影院里面能够体会。(《纽约时报》评)
影片的人物造型和视觉效果都让人赏心悦目。但影片里真正让人激动的部分,是它苦心讲述的成长故事。(《纽约邮报》评)
尽管在有些时候人物的动作有些迟钝,对白也显得有点做作,但是当可爱的龙一登场时,这些都不重要了。精彩的造型让这部电影充满光彩。(《洛杉矶时报》评)
惊险不断的动作冒险、震撼的3D视觉效果、睿智而又充满喜感的精妙对白,将这个讲述人类与动物之间深切而真挚友情的美丽故事烘托得如此甜蜜动人。(《今日美国》评)
好莱坞的制片商们像着了魔一样,用先进的3D特技去讲述一个个阴暗诡谲的故事。而节奏轻快的《驯龙高手》则运用这种技术讲述了一个让人激动的故事,就像《阿凡达》一样。(《华盛顿邮报》评)[14]